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18)
2023(7251)
2022(5431)
2021(4772)
2020(3691)
2019(8119)
2018(8060)
2017(14989)
2016(8431)
2015(9237)
2014(9321)
2013(8791)
2012(7701)
2011(7075)
2010(7311)
2009(6784)
2008(6779)
2007(6196)
2006(5870)
2005(5451)
作者
(25460)
(21146)
(21063)
(20345)
(13561)
(10181)
(9424)
(8237)
(8077)
(7492)
(7358)
(7199)
(7069)
(6810)
(6705)
(6543)
(6241)
(6091)
(5973)
(5921)
(5290)
(5258)
(5105)
(4958)
(4826)
(4769)
(4630)
(4459)
(4233)
(4117)
学科
(38942)
经济(38908)
管理(21856)
(17382)
中国(14853)
地方(13756)
(12268)
企业(12268)
(11694)
环境(10848)
(10346)
业经(9981)
方法(9607)
(8385)
农业(8175)
城市(7608)
数学(7358)
数学方法(7277)
生态(6641)
理论(6501)
(6132)
(6122)
发展(6117)
(6089)
(6068)
地方经济(6021)
(5760)
产业(5756)
城市经济(5737)
资源(5684)
机构
大学(125456)
学院(125278)
(48077)
研究(47960)
经济(46799)
管理(41592)
理学(34731)
理学院(34127)
中国(33862)
管理学(33390)
管理学院(33161)
科学(31714)
(28306)
(24214)
研究所(22149)
(21665)
(21430)
师范(21298)
中心(20567)
(20495)
(20031)
业大(18206)
(18001)
北京(17861)
师范大学(17521)
财经(17365)
(16662)
农业(15617)
(15611)
经济学(15348)
基金
项目(84750)
科学(67419)
基金(61508)
研究(61016)
(54826)
国家(54438)
科学基金(46347)
社会(40658)
社会科(38540)
社会科学(38529)
基金项目(33407)
(32773)
自然(29117)
(28397)
自然科(28275)
自然科学(28267)
自然科学基金(27690)
教育(26077)
编号(23587)
资助(22347)
(20086)
重点(19964)
成果(18805)
国家社会(17641)
课题(17337)
(17206)
(16509)
发展(16076)
(15846)
创新(15605)
期刊
(60792)
经济(60792)
研究(40986)
中国(24250)
学报(21371)
科学(20489)
(19177)
大学(15823)
(15780)
学学(14851)
管理(14449)
教育(13865)
农业(12862)
问题(10258)
业经(9761)
(9610)
金融(9610)
财经(9444)
资源(9346)
技术(8817)
城市(8628)
经济研究(8409)
(8241)
(8088)
现代(7368)
(7138)
(6642)
图书(6423)
科技(5964)
地理(5624)
共检索到190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红亮  周霞  许顺才  林纪  
针对空间规划中生态空间难以进行功能取舍与组织实现,我们从生态哲学的基本问题出发,认为生态价值的判断仍然是基于人的自身价值观产生的,因此生态格局除了识别,是可以构建和重构的。基于此认识,我们抓住抚顺采矿区的问题核心与城市特色,通过整理采矿区工业遗存的文化价值、周边山体以及可建设廊道的生态环境价值,面对矿区功能结构现实,充分尊重自然,尊重历史,尊重现实;而又很好的借鉴了国外经验和成果,得到"生态需要空间"的核心思想,将之与抚顺采矿区的生态恢复和城市复兴相结合,有机衔接工业文明与生态文化。遵循生态安全、生命安全至上的原则,将历史文化的保留与景观构建相结合,寓景观生态学思想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以抚...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成久  刘宇欣  李海福  孙雨桐  于英臣  
抚顺西露天矿是我国东北部最重要的煤炭产地,煤炭的大规模开采与使用,致使区域景观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严重影响周边景观安全。以抚顺西露天矿区作为研究对象,以2010,2014,2018年3期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借助ArcGIS软件对3期遥感影像进行目视解译,识别地类。利用动态度模型、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破碎度指数对2010~2018年矿区景观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抚顺西露天矿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近年抚顺西露天矿区每年变化速率达到12.8%,景观变化速度快,斑块稳定性差;抚顺西露天矿区景观结构转移频繁,各景观类型面积差距缩小,建设用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还林效果明显;景观破碎度指数小幅降低,从2010年0.0676降到2018年0.0585;以景观生态学理论构建抚顺西露天矿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运用多指标综合质量评价法,选取斑块综合质量较高的7个斑块作为生态源地,生态源地面积共10.28km~2,占研究区总面积4.6%。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通过ArcGIS中距离分析功能计算得到各源地之间的最小累积耗费距离表面,识别出最小成本路径为生态廊道,共21条,通过山脊线与廊道相交,确定19个生态节点。研究结果将对抚顺西露天矿区生态恢复和生态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成久  孙雨桐  李海福  方颢霖  于英臣  刘宇欣  
矿区是当前退化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土壤是生态系统恢复的先决条件,因此明确矿区的土壤基础特性是科学制定矿区生态系统恢复策略的依据。以抚顺西露天矿生态恢复区为研究对象,参考《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养分分级标准》选取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氮、全磷等8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修正的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矿区土壤展开综合评价,并通过半方差函数对土壤综合养分系数进行拟合,得到最佳的理论模型及其相应的参数,运用Kriging插值法绘制各层次土壤综合养分分布图。结果表明:抚顺西露天矿排弃物综合养分质量处于Ⅱ级,人工客土综合养分质量处于Ⅱ级,生态恢复区0~10cm层次土壤综合养分质量处于Ⅲ~Ⅴ级,平均为Ⅳ级;10~20cm层次土壤综合养分质量处于Ⅱ~Ⅳ级,平均为Ⅲ级;20~30cm层次土壤综合养分质量处于Ⅱ~Ⅳ级,平均为Ⅲ级,土壤养分质量的限制性因子主要为有效氮和有效磷。生态恢复区各层次土壤综合养分系数符合高斯模型,块金系数均小于25%,其空间上大体呈由北帮和南帮向东、西两个方向递减蔓延式分布,南帮部分地区出现养分突变。除20~30cm层次外,矿区各层次土壤养分质量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北帮>南帮>西帮>东帮,这种分布规律是恢复年限、恢复措施、土壤基质及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将为后期的矿区生态恢复策略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煜琴  王霖琳  李晓静  张禾裕  
废弃矿区的生态环境损害成为当前制约资源枯竭的城市和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然而生态旅游又是废弃矿区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此本文在对现有研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以环境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废弃矿区"经济—环境—旅游"耦合系统的构成及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废弃矿区生态旅游开发具体实施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废弃矿区生态旅游开发空间重构的思路与策略;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镇为例,基于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分析了废弃矿区生态修复的总体布局和修复工程,以期为该类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军  张亚男  郭义强  
随着矿产资源大量开采导致的土地资源破坏、景观破碎化和生态系统退化等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重视。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探讨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系,总结国内外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发展,分析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土壤重构、地貌重塑、植被重建、景观再造、生物多样性重现和生态功能维持等关键技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经验,提出强化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研发、加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学科发展、打造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配套政策制定等相关措施,以期促进矿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白中科  赵景逵  朱荫湄  
针对矿区土地复垦涉及学科多、面广,而我国矿区生态重建基础理论研究又十分薄弱,许多基本概念和问题尚未获得统一认识,呈现出零散、杂乱的现象。基于10年矿区土地复垦科学研究的实践,分析了由矿区土地复垦到矿区生态重建的研究观念转变、矿区生态重建的基础理论,对矿区生态重建的概念、特点、范围、时间尺度进行了界定,探讨了矿区生态重建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并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进行了验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晶  魏忠义  
研究目的:定量估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抚顺西露天矿西排土场土地复垦的生态环境效益,明确土地利用发展方向。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及生态经济学方法。研究结果:以西排土场土地复垦后的林地、耕地、牧草地为研究对象,针对排土场复垦土壤的特殊性,选取涵养水源、保持土壤、气体调节、营养物质循环及净化地表水体效益等与土壤联系密切的效益指标,对其生态环境效益分别进行定量估算,得出西排土场土地复垦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生态总效益为1586.5×104元/a;单位面积复垦后耕地、林地、牧草地的生态环境效益分别为2.47×104元(/hm2.a)、1.76×104元(/hm2.a)、1.58×104...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红亮  许顺才  林纪  
本文针对生态足迹方法只能描述现状的局限性,利用多维度生态足迹构成分析,详细计算了抚顺市近10年来的生态足迹需求和供给,分析了生态足迹供需结构、布局、平衡状况和资源去向。通过分析生态足迹构成帐户以及6种生态足迹土地类型在时间维度上的演变,进一步解析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针对资源型城市的运作特点,将资源输出剥离以后考察城市在产业分工、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2004年抚顺生态赤字高达承载力的5倍,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扣除资源输出后,化石能源的消耗仍占足迹的80%以上,表明其第二产业严重依赖能源工业,工业不发达、产业链级低,导致生产效率低。城市亟待转型,同时需加快生态...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杜哲鑫  惠淑荣  李丽锋  
为探索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方法,本研究利用矢量投影原理和灰色系统理论,并通过层次分析法求得各个指标权重值,从而建立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对抚顺地区的日本落叶松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评价结果将为整个东北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该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将各小班及各级指标视为矢量,分别向同一矢量(健康标准)进行投影,将投影值进行聚类分析,确定小班的健康级别及小班的健康状况顺序。结果表明:健康、亚健康、中健康、不健康的小班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3.04%,30.44%,26.09%,30.43%,评价结果符合实际,表明抚顺地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整体上健康状态较好,所构建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白中科  周伟  王金满  赵中秋  曹银贵  周妍  
研究目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剖析国土空间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目标、对象、方法、途径。研究方法:"理论方法—工程技术—试验示范—标准规程—监测监管—推广应用"互逆研究范式。研究结果:(1)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角度,将矿区生态系统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四种类型、三个过程,以及不同恢复重建方案对效益的影响;(2)从技术经济角度佐证原脆弱生态系统、极度退化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生态系统、重建生态系统正向演替与逆向演替的可能;(3)从地上光温资源、地表水土资源和地下矿产资源变化角度,将矿区生态系统演变划分为极不稳定生态系统、不稳定生态系统、低稳定生态系统、高稳定生态系统4种模式;(4)通过大量的实践,在系统诊断矿区生态系统受损特征与恢复重建的学科支撑基础上,提出并验证了矿区"地貌重塑、土壤重构、植被重建、景观重现、生物多样性重组与保护"的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实现途径;(5)讨论了矿区生态恢复重建研究具有普适意义、提供中国方案的国情差异认知、学科交叉认知、规划决策认知和环境规制认知。研究结论:为国土空间矿区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胜男  王发曾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面对城市发展进程中的诸多压力,科学地做好城市规划和设计成为当务之急。城市的空间弹性蕴含在城市开放空间之中,本文通过对城市开放空间各要素的生态设计,以期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甫园  王开泳  陈田  李萍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生态学等的交叉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全面分析,界定了城市生态空间的概念,总结了国内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和局限,指出国外研究在城市生态空间对居民福祉作用与机理,生态空间感知、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空间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影响及其机理,生态空间治理方法与原理,公平理念指引下生态空间格局及其优化等5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空间分析、心理感知与社会调查等多方法的应用。基于国内研究局限,借鉴国外研究进展,提出中国城市生态空间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甫园  王开泳  陈田  李萍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生态学等的交叉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全面分析,界定了城市生态空间的概念,总结了国内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和局限,指出国外研究在城市生态空间对居民福祉作用与机理,生态空间感知、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空间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影响及其机理,生态空间治理方法与原理,公平理念指引下生态空间格局及其优化等5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空间分析、心理感知与社会调查等多方法的应用。基于国内研究局限,借鉴国外研究进展,提出中国城市生态空间应以居民福祉为核心,重视加强社会—生态空间的交互关系与机理研究,推进生态空间格局公平性及其规划模式研究,加强城市生态空间的空间治理与优化调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融入人文—经济地理研究思想及其综合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萌  张佑林  侯祖戎  
加强矿区的生态修复和保护、调整优化矿区的产业结构是确保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从矿区的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切入,建立了矿区产业替代模型,考察矿区生态修复中的产业转型和产业替代的价值转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多个替代产业之间的投资分配问题,提出矿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投资决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班力  
近年来,抚顺市农业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生态农业快速发展,农民素质普遍提高,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但是农业产业发展也存在农业产业链普遍较短、农业生态环境亟待改善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制定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和指标,指出农业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与措施,促进农业生态产业发展,实现生态市建设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