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5)
- 2023(8043)
- 2022(6925)
- 2021(6252)
- 2020(5074)
- 2019(11477)
- 2018(11594)
- 2017(21324)
- 2016(11878)
- 2015(13191)
- 2014(13540)
- 2013(12992)
- 2012(11826)
- 2011(10760)
- 2010(11265)
- 2009(10379)
- 2008(10475)
- 2007(9547)
- 2006(8618)
- 2005(8060)
- 学科
- 济(43592)
- 经济(43504)
- 管理(43007)
- 业(32579)
- 企(28326)
- 企业(28326)
- 制(16275)
- 财(15486)
- 中国(15369)
- 方法(13095)
- 环境(12492)
- 农(11325)
- 业经(11115)
- 体(11073)
- 银(10585)
- 银行(10574)
- 数学(10501)
- 数学方法(10359)
- 地方(10333)
- 行(10099)
- 务(9715)
- 财务(9690)
- 财务管理(9655)
- 学(9604)
- 体制(9513)
- 融(9384)
- 金融(9381)
- 企业财务(9165)
- 划(8942)
- 理论(8339)
- 机构
- 学院(167119)
- 大学(165256)
- 济(64410)
- 经济(62577)
- 管理(61140)
- 研究(55455)
- 理学(50639)
- 理学院(49983)
- 管理学(49207)
- 管理学院(48875)
- 中国(44939)
- 京(36149)
- 财(35961)
- 科学(33065)
- 江(28149)
- 所(27395)
- 财经(26996)
- 中心(26267)
- 经(24220)
- 研究所(23986)
- 农(23033)
- 北京(22771)
- 州(22464)
- 范(22425)
- 师范(22228)
- 业大(21713)
- 院(20788)
- 经济学(20047)
- 财经大学(19807)
- 省(18825)
- 基金
- 项目(105766)
- 科学(83693)
- 研究(80218)
- 基金(76082)
- 家(65308)
- 国家(64764)
- 科学基金(56391)
- 社会(51525)
- 社会科(48741)
- 社会科学(48733)
- 省(41665)
- 基金项目(40726)
- 教育(36715)
- 自然(35203)
- 划(34624)
- 自然科(34270)
- 自然科学(34265)
- 自然科学基金(33624)
- 编号(32849)
- 资助(29407)
- 成果(27392)
- 制(25728)
- 重点(23998)
- 课题(23707)
- 部(23179)
- 发(22447)
- 创(21913)
- 国家社会(21340)
- 性(20648)
- 创新(20594)
共检索到265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潆文 姜开勤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生态空间被严重挤占,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乃至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要素,是城市发展、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更是整个城市复杂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构成。科学调控城市用地规模,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创新探索城市生态用地管理与保护体制机制,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潆文 姜开勤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生态空间被严重挤占,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乃至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要素,是城市发展、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更是整个城市复杂生态系统的重要要素构成。科学调控城市用地规模,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布局,创新探索城市生态用地管理与保护体制机制,提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锐 苏海龙 钱欣 孙冰 王燚
以平顶山新区为例,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和GIS、RS空间技术,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了生态用地综合安全格局,并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结果显示:(1)研究区最小生态用地(禁建区)面积为97.89km2,主要包括重要的生态"源"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的湿地、林地、草地等;中、高水平生态用地(限建区)面积共计69.48km2;适建区的面积为127.63km2,集中分布在新区的中部至西北部。(2)生态用地安全格局的构建,将显著提高新区内生态"源"地间的连通性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基于安全格局理论的生态规划方法,为城市生态用地定量研究和科学规划以及"三区"划定提供了新的空间途径。研究成果旨在为平顶...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林水安 诸斌
海洋石油税收管理具有许多特殊性。本文针对海洋石油税收的特点,在阐述了现行有关海洋石油税源管理措施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海洋石油税源管理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
海洋石油 税源管理 联合控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宇
转型期城市棕色土地现象已经逐渐引起区域发展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高度重视。经济生态化强调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是对棕色土地可持续性管理方式。本文试图引入产业生态学观点,在界定经济生态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通过调动政府、企业、居民等参与生态企业、生态园区、生态城市建设积极性的作用机制,提出引入经济生态化思想棕色土地复兴的动力机制的基本思路,结合案例分析探索棕色土地再利用的实现途径。鉴于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目前经济生态化遇到障碍,从而引导棕色土地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棕色土地 经济生态化 生态产业园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善义
创新海南旅游价格调控监管机制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客观要求,海南省各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旅游经营者为此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巨大的努力。2012年春节三亚发生的海鲜排档宰客事件,使我们对创新价格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洪曙光 石金权 张伟
根据2016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安徽省共有村庄用地112万公顷,占全省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56%,在保障未来农村发展上有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保障机制,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实行计划单列、完善用地政策、积极挖掘潜力等手段,在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明显成效。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洪曙光 石金权 张伟
根据2016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安徽省共有村庄用地112万公顷,占全省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的56%,在保障未来农村发展上有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用地保障机制,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实行计划单列、完善用地政策、积极挖掘潜力等手段,在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取得明显成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韦丽华
一、跨境会计监管冲突解决方案:国际合作机制(一)国际合作机制相关概念当前公认的国际机制的定义是克拉斯纳在1982年提出的:国际行为体在国际关系的某个特定领域中所遵循的一整套规则、规范和决策程序。这里的规则是指对权利和义务制定的准则;规则指的是对能否采取行动作出的规定;决策程序是对接受和执行集团决策的普遍遵守。虽然国际机制的定义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但普遍认为国际机制是借助权威性和有约束力的制度来规范国际合作,提高合作效率,其具体作用见图1。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朱凤武 沈春竹 王振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划定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是强化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国家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手段,旨在解决土地利用与资源环境的冲突问题,以达到土地利用与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建设空间的快速扩张,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科学划定土地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对红线区域实施差别化管控政策,对江苏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旭 刘志婕
本文从防呆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引入防呆机制的必要性、"防呆"机制在信息系统中应用的可能性,并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内部控制体系引入"防呆"机制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岩
本文根据国税系统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常见症结,提出了"制度+科技"的内控机制建设思路。对湖北省国税系统推行"制度+科技"内控机制建设一年来的试点情况和效果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以后在湖北省国税系统全面推广"制度+科技"内控机制建设方向作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
内控机制 规范"两权" 预防风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兆宜 仇王炜 郭妍 苏子龙
<正>核心提示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密切相关。自然资源是生产生态产品的物质基础和要素保障,而自然资源部门则从要素端、供给侧为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价值实现提供基础支撑和制度保障。本文研究分析了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之间的关系,梳理总结了自然资源领域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典型做法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的工作展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安国
为加快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有效解决生态产品"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实现"等问题,江苏省江阴市自然资源部门积极建立"还江于民、还湿于民、还绿于民、还河于民"的价值导向,重点开展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以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