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8)
- 2023(8471)
- 2022(7080)
- 2021(6440)
- 2020(5276)
- 2019(12068)
- 2018(11982)
- 2017(22522)
- 2016(12390)
- 2015(14332)
- 2014(14824)
- 2013(14304)
- 2012(13356)
- 2011(12136)
- 2010(12336)
- 2009(11307)
- 2008(11046)
- 2007(10192)
- 2006(8871)
- 2005(7374)
- 学科
- 济(56669)
- 经济(56606)
- 管理(36526)
- 业(28501)
- 方法(27221)
- 数学(24823)
- 数学方法(24604)
- 企(22726)
- 企业(22726)
- 中国(17475)
- 地方(14737)
- 农(13900)
- 财(12896)
- 环境(12277)
- 学(11732)
- 业经(10070)
- 制(9815)
- 农业(9171)
- 理论(9000)
- 和(8156)
- 划(8019)
- 融(8013)
- 金融(8006)
- 体(7861)
- 发(7650)
- 银(7516)
- 银行(7491)
- 务(7438)
- 财务(7402)
- 财务管理(7379)
- 机构
- 学院(179648)
- 大学(179403)
- 济(69162)
- 经济(67378)
- 管理(66863)
- 研究(61786)
- 理学(57178)
- 理学院(56482)
- 管理学(55434)
- 管理学院(55120)
- 中国(45276)
- 京(39148)
- 科学(39081)
- 财(32771)
- 农(31287)
- 所(30537)
- 中心(28753)
- 江(28277)
- 业大(28248)
- 研究所(27768)
- 财经(25892)
- 范(24900)
- 师范(24556)
- 农业(24474)
- 北京(24386)
- 院(23703)
- 经(23583)
- 州(22530)
- 经济学(21356)
- 技术(20726)
- 基金
- 项目(125001)
- 科学(97453)
- 研究(90286)
- 基金(88471)
- 家(77757)
- 国家(77126)
- 科学基金(65917)
- 社会(56710)
- 社会科(53738)
- 社会科学(53723)
- 省(50436)
- 基金项目(47127)
- 教育(42706)
- 自然(42500)
- 划(42230)
- 自然科(41427)
- 自然科学(41410)
- 自然科学基金(40613)
- 资助(36563)
- 编号(35738)
- 成果(29043)
- 重点(28579)
- 部(27250)
- 发(26971)
- 课题(26910)
- 创(25079)
- 科研(23666)
- 创新(23539)
- 国家社会(23419)
- 大学(23208)
共检索到26793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艳芳 曲建武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设计了包括生态经济发展、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层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2015年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个副省级城市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沈阳市应在资源能源利用方面,长春市应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哈尔滨市应在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制度建设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庆志 国凤兰
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因此构建一套科学、权威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引导显得尤为必要。分析生态文明要素构成,采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设计相结合方法,从生态本色文明和生态发展文明两个角度研究构建由总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成的山东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设计生态文明五级评价标准并进行实证分析。这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山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蓝庆新 彭一然 冯科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4个准则层,30项具体指标层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011年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评价结果显示:在这4个一线城市中,深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北京市应在生态经济方面,上海市应在生态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广州市应在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关键词: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制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心
根据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提出了由生态自然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组成的衡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杰 曹玉昆
通过对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在充分比较、筛选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从思想教化、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和保障体系6个层面,选取了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黑龙江省为例,通过抽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难以获取数据的思想教化层面进行了专门的调研。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居民生态文明习惯养成率较高,但生态文明行为与思想存在差距;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不高;城乡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高,生态文明情感较深厚,但生态文明知识储备不足。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虽然逐年好转,但各层面发展不均衡,思想教化、生态文化及生态社会层面急需加强。
关键词:
生态文明 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才吉卓玛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和“指示器”。全面系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可以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水平和发展趋势,也能够及时发现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青海省地处生态要地,生态价值大、生态责任大、生态潜力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青海省各市州资源环境生态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差异显著。因此,有必要构建青海省市州域生态文明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这不仅有利于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的探索创新,而且有助于精准分析和客观研判当前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短板,全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关键词:
青海 生态文明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市州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才吉卓玛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风向标”和“指示器”。全面系统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可以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水平和发展趋势,也能够及时发现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青海省地处生态要地,生态价值大、生态责任大、生态潜力大,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青海省各市州资源环境生态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差异显著。因此,有必要构建青海省市州域生态文明差异化评价指标体系,这不仅有利于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的探索创新,而且有助于精准分析和客观研判当前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和短板,全力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
关键词:
青海 生态文明建设 评价指标体系 市州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董敏 齐振宏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求科学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水平评价体系。因此,文章从产业、人居、文化、保障四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准实验研究方案,运用农户调查数据以及加法集成赋权,评价湖北与重庆先行示范区与普通区农村生态文明水平;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评价体系有效性。结果显示:先行示范区的农村生态文明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区,即构建的农村生态文明水平评价体系科学有效。同时,先行示范区农村能力保障子系统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区,但最高的地区只达到了目标值的61.47%;生态环境准则层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区,普通区的生态农户准则层水平高于先行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岳 赵晨辉 廖科智 王治皓
文章结合绿色治理背景,遵循协调性、实用性、科学性原则,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个分目标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为指标选取理想值,基于单指标处理方法提出绿色评价指数,对京津冀的实证研究表明,地区绿色生态文明现状有所提高但环境单指数明显下降,且地区协同度仍存在差异。首次基于多目标决策提出绿色治理决策选择模型并探讨了决策过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伟伟 王卓琳 任文隆
本文从生态城市本质出发,探讨建立一套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够全面描述生态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各个系统的状态,又能体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
关键词:
生态城市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秦伟山 张义丰 袁境
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提出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六维路线图,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生态制度体系、生态文化体系、人居环境体系、环境支撑体系、资源保障体系和生态经济体系六大体系;从制度保障、生态人居、环境支撑、经济运行和意识文化5个方面选择35项指标构建了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测度方法,并对沈阳市和平区、苏州市相城区、西安市浐灞区、成都市温江区和贵阳市等5个典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苏州市相城区、成都市温江区和沈阳市和平区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模范城市;贵阳市和西安市浐灞区属于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最后针对各市、区的生态文明城市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天祥 廖杰 魏晓
城市生态文明程度是"两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体现。从生态文明理念出发,界定城市生态文明的概念及特征,在借鉴"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基础上提出从城市生态文明状态、压力、整治和支撑四个方面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进行评价,丰富和完善了现有评价体系。最后,以长沙作为案例,实证检验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评价指标体系 熵值法 长沙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红 吴寅恺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社会事业、生态环境4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层的幸福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所选取14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所选取的14个城市中得分最高的城市是苏州,其次是南京、无锡;合肥处在中下游。针对合肥幸福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措施,以期进一步提高幸福城市建设水平。
关键词:
幸福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文雯 王奇
城市新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将生态文明理念融于城市新区建设中,是对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两大国家主导发展理念的践行。研究并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城市新区建设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对于刻画城市新区应具备的特征、引导建设规划方向、提升城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解读,依据对"自然—界面—经济—人居"这一"全过程"进行"全生态"建设的思路,构建了包括"自然资产、环境亲和、绿色发展、生态宜居"四个层次共39项指标的城市新区建设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并按指标的状态属性和约束属性进一步细分。既可作为城市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家贵
"生态文明城市"这种全新城市发展理念,需要进行科学诠释和界定。本文提出"生态文明城市"应包括"自然生态文明、经济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和城市精神文明"等四大基本内涵,并据以提出了以"绿色GDP产值比重增长速度"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增长速度"加权计算"生态文明城市进步指数"为综合衡量指标的基本构想。为评估城市发展路径选择、城市管理绩效评估、推进政府宏观战略决策和相关发展规划的配套落实等提供借鉴,并据以构建客观与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
生态文明城市 评估指标体系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