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49)
- 2023(7424)
- 2022(6212)
- 2021(5660)
- 2020(4605)
- 2019(11065)
- 2018(10909)
- 2017(19888)
- 2016(11067)
- 2015(12416)
- 2014(12344)
- 2013(12204)
- 2012(11652)
- 2011(10506)
- 2010(10549)
- 2009(9491)
- 2008(9291)
- 2007(8335)
- 2006(7607)
- 2005(6400)
- 学科
- 济(47045)
- 经济(47009)
- 管理(27560)
- 业(21426)
- 地方(19078)
- 中国(15842)
- 企(15779)
- 企业(15779)
- 方法(15145)
- 农(14949)
- 数学(12824)
- 数学方法(12621)
- 环境(11863)
- 业经(10846)
- 学(10710)
- 农业(10330)
- 地方经济(8132)
- 和(7948)
- 理论(7773)
- 城市(7764)
- 发(7679)
- 财(7649)
- 资源(7235)
- 生态(7015)
- 划(6963)
- 制(6957)
- 城市经济(5662)
- 技术(5520)
- 教育(5506)
- 融(5152)
- 机构
- 学院(147838)
- 大学(146696)
- 研究(55307)
- 管理(55019)
- 济(53442)
- 经济(51822)
- 理学(46264)
- 理学院(45555)
- 管理学(44617)
- 管理学院(44341)
- 中国(40706)
- 科学(36793)
- 京(35026)
- 江(29419)
- 所(27583)
- 农(26678)
- 中心(26585)
- 研究所(25217)
- 范(23981)
- 业大(23825)
- 师范(23760)
- 财(23690)
- 北京(21525)
- 院(21190)
- 州(20694)
- 农业(20410)
- 省(19958)
- 师范大学(19366)
- 财经(17879)
- 技术(17275)
- 基金
- 项目(104265)
- 科学(81149)
- 研究(77597)
- 基金(71439)
- 家(62652)
- 国家(62064)
- 科学基金(52970)
- 社会(47094)
- 社会科(44284)
- 社会科学(44268)
- 省(44079)
- 基金项目(39438)
- 划(36490)
- 教育(34677)
- 自然(34401)
- 自然科(33371)
- 自然科学(33365)
- 自然科学基金(32684)
- 编号(32433)
- 资助(27679)
- 成果(25545)
- 发(24404)
- 重点(24198)
- 课题(24036)
- 部(21301)
- 创(21095)
- 创新(19730)
- 发展(19387)
- 年(19334)
- 科研(19303)
共检索到234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占少贵 傅春 陈建军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江西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江西省城市生态文明各指标的权重重,发现发现人均EDP、工业"三废"排放量、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运用线性加权综合得分模型型,计算出2008-2012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城市生态文明综合得分。结果显示:江西省城市生态文明综合得分差距较大且层次多样,地域差别比较明显。得分最低的集中在赣南,其次是赣北,而得分最高的集中在赣中,其次是赣东和赣西。但是是,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加大大,各地级市的城市生态文明综合得分差距在逐步缩小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谢其军 柯杨敏 蔡银莺
针对广西14个地级市,从土地利用强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各个指标的均值与标准差的组合确定评价标准,并利用遗传投影寻踪模型对标准进行检验。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到各个地级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等级。结果表明,土地利用集约程度处于Ⅰ等的地级市为贺州和崇左;处于Ⅱ等的为河池、来宾、贵港、钦州和防城港;处于Ⅲ等的为梧州和玉林;处于Ⅳ等的为百色;处于Ⅴ等的为南宁、柳州、桂林和北海。评价结果为Ⅴ等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最高。广西各地级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等级分布较不均衡,这种非均衡布局不利于今后的发展。广西应该使各个地级市之间产业布局整体化,互相促进,减少差距;严格限制投资企业...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城
在当今日益严峻的水环境形势下,关于如何正确处理水污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选取浙江省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面板模型来探究浙江省经济增长与水污染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产业结构和政府规制对水污染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2008-2014年期间,浙江省各地级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符合环境库茨涅茨倒"U"形假说;产业结构变化对工业废水的排放没有显著的影响;政府环境规制能有效降低工业废水的排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步忠 范恒 黄士娟 何意雄
论文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生态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5个方面构建生态经济综合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9—2013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对指标客观赋权,从评价者对生态经济评价趋优考虑的角度,构建趋优融合下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江西省各地市的生态经济综合指数进行动态评价研究。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将各区域不同维度下的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三类:Ⅰ类城市:南昌市、景德镇市和萍乡市;Ⅱ类城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和赣州市;Ⅲ类城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和上饶市,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耀彬
在构建城市化综合指数与生态综合指数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响应度模型,并对江西省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①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指数逐步提高,现已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而江西省生态综合指数及其分量不仅表现波动规律,还呈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②1978~1990年间的生态综合指数及其分量与城市化的综合响应度普遍高于整个考察期和1991~2005年间的综合响应度,反映出在1978~1990年间江西省生态对城市化进程具有更强的敏感强度。可见在城市化增长阶段与生态质量改善阶段并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其结构变异不仅和城市化本身的推进模式有关,更重要的是和生态建设及保护的方式有关。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综合指数 综合响应度 江西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王平 甘晨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从人口、产业、空间三方面选取了7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2-2014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浙东北地区明显高于浙西南地区。采用空间计量模型,从金融规模、金融中介机构发展指数、金融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金融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和作用。结果显示:金融对新型城镇化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据此认为,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和制度,加大金融支持规模,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 新型城镇化 浙江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师慷
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为更好地发挥央行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流向,促进信贷结构调整,强化央行"支农支小"的信贷导向作用,于2014年初在原再贷款基础上优化调整出的新的再贷款种类。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包括支小和支农再贷款。它在引导扩大小微、"三农"的信贷投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面作用明显。本文以江西省某地区为例,对近年来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政策 再贷款 实证分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超龙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是区域振兴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文章以中部地区22个地级市为对照组,在评价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之上,运用合成控制法评估原中央苏区振兴政策对江西省地级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原中央苏区振兴政策显著提升了新余、赣州、吉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但三市所倚重的政策机制有所差异,新余的政策机制为增强对社会资本的吸引,赣州、吉安主要作用机制是扩大转移支付、放宽信贷约束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群英 朱顺东
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2012-2016年物流的规模、技术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分析产出导向下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技术进步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昌、新余两市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全部有效,整体技术水平高,资源有效利用能力强;11个设区市没有出现纯技术无效情况,11个设区市Malmquist指数均大于1;南昌、萍乡两市指数的提升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对提高江西物流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水平提出四点建议:加快区域经济高速增长,提高物流资源有效利用率;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提高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和数据库建设投入;重视物流网络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配送网点建设,提高电商物流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白先春 凌亢 郭存芝
在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规则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目标值,根据综合评价方法,对江苏省13个省辖市2000-2002年各城市发展质量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测算城市质量系统间协调发展程度的一般计量模型,根据此模型及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的结论,分别研究了13个城市在近三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质量系统发展的协调性。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城市发展 综合评价 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从欣 李国柱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界定为基础,从国土资源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协调、生态制度执行五个层面构建了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熵值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从欣 李国柱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内涵的界定为基础,从国土资源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协调、生态制度执行五个层面构建了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统计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熵值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许荣华 刘志达
本文采用2008年抚州市辖区十县的统计数据,选取9个反映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根据主成分分析的原理对县域经济进行综合评价,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定量分析依据,在此基础上,从金融的视角,探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措施,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金融支持 策略选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钱耀军
生态城市是实现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建立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海口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海口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指标、环境指标呈非可持续发展态势,经济指标呈波动式可持续发展态势,社会指标呈可持续发展态势;资源因素和环境因素令人担忧,成为海口市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利用障碍度法对海口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阻碍海口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海口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