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6)
2023(11209)
2022(9782)
2021(9314)
2020(7663)
2019(17996)
2018(18038)
2017(34610)
2016(19072)
2015(21581)
2014(21773)
2013(21521)
2012(19711)
2011(17717)
2010(17780)
2009(16109)
2008(15778)
2007(13956)
2006(12456)
2005(10624)
作者
(55268)
(45403)
(45139)
(43207)
(29018)
(21783)
(20561)
(17883)
(17413)
(16363)
(15798)
(15248)
(14447)
(14109)
(14062)
(13798)
(13472)
(13457)
(13060)
(12736)
(11281)
(11095)
(10957)
(10393)
(10198)
(10127)
(10072)
(10027)
(9159)
(8921)
学科
(74774)
经济(74684)
管理(55544)
(48527)
(40099)
企业(40099)
方法(32517)
数学(27657)
数学方法(27283)
中国(22891)
(21039)
地方(18948)
(17651)
(17473)
业经(16888)
环境(15459)
农业(13929)
理论(13440)
(13314)
(12848)
(12016)
贸易(12010)
(11581)
(11430)
教育(11273)
技术(11266)
(10966)
财务(10892)
财务管理(10868)
(10481)
机构
大学(266457)
学院(265618)
管理(107350)
(99314)
经济(96661)
理学(92349)
理学院(91264)
管理学(89629)
管理学院(89161)
研究(88717)
中国(65467)
(58744)
科学(57258)
(45367)
(44300)
(40949)
中心(40525)
研究所(40192)
业大(40003)
(39352)
北京(37676)
(37551)
师范(37274)
财经(36056)
(32985)
(32754)
(32640)
农业(31617)
师范大学(30173)
技术(28584)
基金
项目(183884)
科学(143776)
研究(136280)
基金(131019)
(113422)
国家(112448)
科学基金(96761)
社会(83432)
社会科(78821)
社会科学(78796)
(72454)
基金项目(71069)
自然(63534)
教育(62163)
自然科(61934)
自然科学(61923)
(60944)
自然科学基金(60751)
编号(57001)
资助(53136)
成果(46282)
重点(40827)
(39555)
课题(39378)
(39248)
(37542)
创新(34913)
科研(34705)
项目编号(34429)
大学(33984)
期刊
(113331)
经济(113331)
研究(79784)
中国(51111)
学报(40668)
管理(38423)
科学(38038)
(37321)
教育(33950)
(32911)
大学(30491)
学学(28160)
农业(26211)
技术(23449)
(20927)
金融(20927)
业经(19272)
图书(17650)
财经(16477)
问题(16420)
经济研究(15998)
理论(13933)
(13924)
资源(13510)
科技(13389)
实践(12960)
(12960)
现代(12701)
(12693)
技术经济(12314)
共检索到391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春华  
商圈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依据生态商圈的理论,科学合理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和谐共生的现代商圈是体现现代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建勤  
由于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目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商圈业态结构雷同,基于近交衰退和消费者偏好的业态趋同现象,导致了业态竞争加剧,阻碍了商圈内业态的良性发展。因此,各地方政府应从基于生态学的城市商圈业态结构优化入手,使城市商圈各种业态间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呈现各自的特色,承担各自不同的功能,形成共争共存局面,产生良性循环的效果。具体措施为:加强科学规划,推进城市商圈企业生态群发展;提高关联度,构建城市商圈企业生态群价值链;形成有效的竞合机制,增强城市商圈企业生态群的活力;倡导业态管理创新,挖掘城市商圈企业生态群的潜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永婕  
广西生态省(区),就是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实现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了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自治区)级行政区域。广西地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较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全面建设生态广西,对于更好地充分发挥广西的资源、生态、产业优势,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龙龙  
柳思维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城市商圈论》2012年底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是国内商贸流通学术界第一部系统研究城市商圈理论的一部力作,可喜可贺。重视区域中的城市群发展及城市化进程,必须关注流通与商业,必须关注城市商圈。从空间上讲,城市表现为工商业集中的狭小区域,而农村则为农业分散生产的广阔区域。城市的出现是离不开商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丽园  张云川  
通过对商圈的相关研究,提出新的结合商圈因素的加油站选址方法,并建立目标商圈选址评估指标体系。最后,对枣阳市中石化分公司加油站选址进行具体案例的分析,验证目标商圈选址评估指标体系,使得加油站商圈选址模型更具有实际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程  彭代武  袁声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营  佟连军  
本文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生态经济系统紊乱;经济发展没有生态化,过多依赖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序次较低,生态产业发展薄弱;社会问题较多;城市吸引力下降等。探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利用生态经济建设实现成功转型——首要问题是进行体制改革,重中之重是打造生态经济系统,还包括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结构、消化和转移就业、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改善生态软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杜延军  亢凯  叶勇  
甘肃省的城市主要为资源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在为国家和全省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问题。本文认为只有以生态经济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才能实现甘肃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环境、资源、社会的协调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花海燕  田玲  
近年来,网络经济快速发展,实体零售受到较大冲击,一些原本供求均衡的商圈逐渐失衡,传统城市商圈饱和度评价指标体系已无法科学评价商圈饱和度状况,须加以改进。因此,根据当前影响城市商圈的因素修正了商圈饱和度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以传统商业高度发达的成都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得出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从3个方面优化城市商圈结构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漪  颜宏亮  
本文从我国城市商圈内存在的零售业态趋同现象入手,运用真空地带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等多个理论对城市商圈内存在的业态趋同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业态趋同环境下,商圈内的零售业态经营者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江  王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攸立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在继续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正确把握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加快推进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探讨了我国生态建设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林红梅  
"突破辽西北"战略是一个经济发展战略,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要认识到辽西北地区是资源环境承载力比较脆弱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要建设和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内外生态伦理的发展无疑会为我们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中的生态建设问题研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生态薄弱的现实和政策的支持彰显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措施的提出也引发了对这一问题更加深入的探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宇明  
广西现有旱地1468.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8.1%。如果考虑水耕地中尚有701.7万亩不能保证水源,常在水旱之间轮作,则旱地比例高达56%。而农业基础不稳,耕地资源紧缺又是广西区情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如何发挥现有旱地的生态经济潜力,提高旱地作物的产量,就成为当前巩固农业基础的重要实践课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戴理达  
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实体性物质资本的视角研究商圈中的空间布局、业态选择等"硬决策"问题,而忽略了智能性、知识性要素对商圈成长的驱动作用。在以知识化、信息化、人本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背景下,智力资本积累对商圈成长力的影响日趋凸显。苏北地区商圈有必要紧密结合其区域特征,以服务创新培育商圈软实力为切入点,从以知识为核心的智力资本积累中探寻商圈销售能力、获利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