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89)
2023(15757)
2022(13605)
2021(12782)
2020(10451)
2019(23870)
2018(23617)
2017(44689)
2016(24717)
2015(27757)
2014(27816)
2013(27265)
2012(25520)
2011(23188)
2010(23507)
2009(21473)
2008(21126)
2007(18844)
2006(16912)
2005(15103)
作者
(72268)
(59870)
(59289)
(56519)
(38272)
(28720)
(27004)
(23601)
(22917)
(21589)
(20522)
(20297)
(19006)
(19004)
(18446)
(18370)
(17753)
(17611)
(17141)
(16974)
(14881)
(14839)
(14475)
(13663)
(13423)
(13394)
(13330)
(13228)
(12187)
(11860)
学科
(102310)
经济(102198)
管理(72465)
(65735)
(54012)
企业(54012)
方法(40415)
数学(33885)
数学方法(33429)
中国(31841)
(28057)
地方(27564)
(24506)
业经(23906)
(22991)
环境(19379)
农业(18817)
(18565)
理论(17391)
(16985)
贸易(16972)
(16967)
技术(16535)
(16342)
(15884)
银行(15840)
(15447)
(15396)
金融(15394)
(15213)
机构
大学(350271)
学院(349624)
管理(136504)
(135046)
经济(131711)
研究(122223)
理学(116977)
理学院(115562)
管理学(113543)
管理学院(112902)
中国(91063)
科学(77353)
(77332)
(63294)
(62051)
(56897)
研究所(56188)
中心(55087)
(52523)
业大(51696)
北京(49625)
(49584)
财经(49502)
师范(49121)
(44943)
(44879)
农业(44085)
(43445)
师范大学(39702)
经济学(39390)
基金
项目(235927)
科学(184982)
研究(173991)
基金(168661)
(146854)
国家(145564)
科学基金(124619)
社会(108498)
社会科(102624)
社会科学(102595)
(92826)
基金项目(89884)
自然(80224)
教育(79232)
自然科(78282)
自然科学(78267)
(78100)
自然科学基金(76827)
编号(71455)
资助(68620)
成果(58752)
(53553)
重点(52773)
(51069)
课题(50245)
(48485)
创新(45191)
科研(44124)
国家社会(43940)
教育部(43485)
期刊
(157913)
经济(157913)
研究(106647)
中国(73141)
学报(55690)
(52620)
科学(51996)
管理(51163)
(47043)
教育(44817)
大学(42106)
学学(39361)
农业(36852)
(30695)
金融(30695)
技术(30461)
业经(26544)
经济研究(23966)
财经(23617)
问题(21368)
(20174)
图书(20004)
(18800)
科技(17722)
理论(16942)
资源(16771)
现代(16543)
技术经济(16534)
(16378)
(15592)
共检索到529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卢珂  刘丹  李国敏  
近年来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政府应着力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共识,实现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考验着我国政府的治理能力。在新环境下,政府应着重提升自己的资源汲取能力、行为规制能力、提供服务能力,进而提升综合治理能力,以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孔令锋  向志强  
相对于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目标与内容上更具有公共性和长期性的取向,从而使政府能力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原则为政府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走向“帕累托改善”提供了思路,并决定了政府能力的核心是制度供给能力。为了充分发挥政府能力,制度安排应遵循市场优先、地方政府优先、公众参与、遵循法治四个原则。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放  
近年来,各类前沿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新的经营模式与运作思路。在此背景下,如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推进金融科技的健康发展,是金融监管面临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梳理了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态势,概括了金融科技发展的特征,分析了金融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金融科技发展中政府治理的路径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促进政府更加有效地实施治理有所裨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源  
通过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城镇化的发展核心、基本导向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状态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的必要性和内在功效,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创新地方政府治理理念,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创新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内生型城镇化道路;创新地方政府的体制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源  
通过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内容之一。本文从城镇化的发展核心、基本导向和政策目标三个维度,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现实状态进行梳理和分析,阐述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地方政府治理行为创新的必要性和内在功效,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政策建议:创新地方政府治理理念,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创新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走内生型城镇化道路;创新地方政府的体制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荣兴  孙海涛  
建设生态城市是一种国际趋势,也备受中国政府的关注,目前各级政府均提出了建立生态省(市、县)的目标。而如何保持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本文讨论了国内外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永林  王要武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在生态城市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概念,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系统结构,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内容,对我国各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建彬  
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个有效途径是加速城市化。在世界经济开始进入一个没有火车头的时期,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城市滥用资本十分严重、城市发展各种矛盾不断显现的时候,增强城市发展的历史方位感,转变城市发展模式,提高城市能级,增强城市竞争力,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这对中国、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深圳罗湖区为例,说明要转换城市发展模式,就要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建设充分反映并能综合平衡社会利益诉求的政府,就要科学解读城市化,管治重心下移,把具有根基性、直接性、综合性、多样性、特色性、创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佟婷  刘幼春  晏紫昭  
随着科学的进步随着科学的进步,全息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其中其中,全息技术与文化生态的结合是发挥科技手段保护人类文明、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举措。这种技术与文化的运用有利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这种技术与文化的运用有利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呈现,丰富受众体验方式,在商业开发中创造收益发中创造收益,以文化旅游业的形式拉动经济增长。本文以赣文化为例本文以赣文化为例,从体验经济的角度出发,分析全息技术与文化生态相结合的潜力、策略和发展前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琳  翟崇碧  
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最为传统的角色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然而,政府提供服务需要支出,而支出则来自于政府对集群内企业的税收。本文通过构建政府治理(或提供公共服务)与集群产出之间的关系模型,对政府税收和服务两种基本的作用方式进行考量。该模型为我们揭示了评判集群招商引资工作是否成功的的一个标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祖炎  李文艺  
本文主要从上海市城市建设过去的状况、现在的发展和未来的目标等几个方面对城市减灾管理进行讨论。并从适应上海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 ,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上海市的城市减灾管理提出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飞  刘国平  鄢妮  
研究立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经济、社会及环境之间所形成的界面特征,分析以CO2排放为代表的环境资源、人均GDP为代表的经济增长、HDI为代表的社会福利及其理论内涵;建立碳经济、碳福利及经济福利绩效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并对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三种绩效的变化及原因,凝炼出提高绩效的空间环境发展、社会发展及政策治理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