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6)
- 2023(14007)
- 2022(12040)
- 2021(11438)
- 2020(9501)
- 2019(21969)
- 2018(22162)
- 2017(42083)
- 2016(23571)
- 2015(27098)
- 2014(27561)
- 2013(26754)
- 2012(24713)
- 2011(21870)
- 2010(21864)
- 2009(19991)
- 2008(19615)
- 2007(17231)
- 2006(15256)
- 2005(13166)
- 学科
- 济(89722)
- 经济(89606)
- 管理(66674)
- 业(59045)
- 企(48961)
- 企业(48961)
- 方法(38539)
- 数学(32799)
- 数学方法(32295)
- 中国(27978)
- 农(25702)
- 地方(22780)
- 学(22052)
- 财(21932)
- 业经(20505)
- 制(17705)
- 理论(17221)
- 农业(16781)
- 和(14931)
- 环境(14506)
- 贸(14383)
- 贸易(14374)
- 易(13807)
- 教育(13601)
- 务(13574)
- 财务(13480)
- 财务管理(13450)
- 技术(13082)
- 体(12971)
- 银(12896)
- 机构
- 大学(326218)
- 学院(325638)
- 管理(126150)
- 济(118139)
- 经济(114987)
- 研究(110774)
- 理学(108304)
- 理学院(106946)
- 管理学(104856)
- 管理学院(104264)
- 中国(81648)
- 京(72487)
- 科学(72469)
- 所(56300)
- 农(55596)
- 财(54869)
- 研究所(51407)
- 业大(50891)
- 中心(50724)
- 江(49601)
- 范(46493)
- 师范(46025)
- 北京(45983)
- 农业(43613)
- 财经(43454)
- 州(42182)
- 院(41133)
- 经(39245)
- 技术(37713)
- 师范大学(37159)
- 基金
- 项目(223783)
- 科学(173681)
- 研究(162991)
- 基金(158443)
- 家(138358)
- 国家(137157)
- 科学基金(116988)
- 社会(98744)
- 社会科(93144)
- 社会科学(93116)
- 省(88697)
- 基金项目(85012)
- 自然(77536)
- 自然科(75673)
- 自然科学(75650)
- 教育(75193)
- 划(75135)
- 自然科学基金(74214)
- 编号(68133)
- 资助(65083)
- 成果(55710)
- 重点(49573)
- 课题(47931)
- 部(47670)
- 发(47469)
- 创(45450)
- 科研(42348)
- 创新(42342)
- 项目编号(41207)
- 大学(41136)
- 期刊
- 济(135913)
- 经济(135913)
- 研究(96996)
- 中国(67599)
- 学报(55376)
- 农(50851)
- 科学(49739)
- 管理(45859)
- 教育(43479)
- 财(41738)
- 大学(41045)
- 学学(38168)
- 农业(35236)
- 技术(31355)
- 融(25472)
- 金融(25472)
- 业经(22938)
- 图书(20257)
- 经济研究(20203)
- 财经(20105)
- 问题(18790)
- 业(17989)
- 经(17079)
- 版(16539)
- 科技(16175)
- 理论(15826)
- 资源(15682)
- 现代(15068)
- 发(14993)
- 技术经济(14696)
共检索到487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箭飞 桂昆鹏 章倩滢
综述了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相关研究成果,梳理了相关规划实践,认为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中缺乏系统全面的目标体系,也无法落实到全方位的行动计划,因而不利于城市现代物流的健康发展。认为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至少具有四个层次,即"战略目标-子目标-行动计划-考核指标"。首先,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服从城市性质和城市发展战略;其次,子目标应包括"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升级优化,行业发展提升,企业运行高效"四个方面;第三,行动计划应包括"构建完善的物流体系和物流通道、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物流绿色化、全球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标准化"等;第四,遵循有代表性、灵活性的原则,考核指标应该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指标库;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应用构建的目标体系理论框架制定了广州市具体的现代物流发展目标体系。
关键词:
现代物流 目标体系 广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魏宗财 肖荣波 唐勇 李晓晖
自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后,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梳理国内相关规划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结合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目标要求,从广州市、5类主体功能区两个层面构建了市层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管制指标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目标落到实处,而且将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并为市层级进行相关规划(特别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管制指标体系的研究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规划 管制指标 广州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寿颐 王建军 张超 易楚舒 王皓
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体检能够及时发现城市病,是推进人居环境建设更系统、更精细、更科学的重要抓手。运用扎根理论,进行文献和案例梳理,明确城市体检技术流程、指标体系构建、指标选取与评估方法,以广州试点为例进行实证探究。同时通过政策逻辑、学术逻辑、社会关注逻辑3个视角识别城市重点问题,明确城市发展治理目标,完成指标体系优化,采用“六维”综合诊断方法研判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在考虑广州城市发展自身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特色指标反映城市典型发展问题。该思路是基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现有城市体检评估的再次深化,能够最大限度地集成国家智慧,把控城市问题的热点与趋势,解决人民最关心、社会最关切、国家最关注的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
城市体检 指标体系 城市体检技术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余全民 戴贵宝 张斌 陈茂清
主要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目标达成模式、影响因素分析及开放式创新角度构建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指标体系理论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借助问卷调查对理论框架中初步设置的指标维度进行实证筛选,最终构建由6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评审指标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秦学
城市的本质是人的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现代社会休闲已成为城市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与生存方式,满足市民的休闲生活需求是城市的基本责任,“创造市民休闲生活”应该成为当代城市规划与管理的指导思想。以广州市为例,分析了基于市民休闲生活需求的城市规划方向和管理目标,并提出了具体策略。
关键词:
休闲生活需求 城市规划 城市管理 广州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正栋 蒙金华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形成的特殊城市气候特征之一,热岛效应对城市规划布局、经济发展及人群健康等许多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应用Landsat-5TM图像的TM6波段(空间分辨率为120m),利用单窗算法反演了行星亮度温度,结合GIS和CAD技术分析了广州市的"热岛效应"空间格局和特征,规划了城市降温通道。得出以下结论:①广州市城市热岛特征显著、空间分异明显。在中心城区内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岛,中心片区城中村热岛效应强烈,城市绿地和水面"冷源"效应明显;②规划了广州市市区范围内的降温通道,形成了以珠江沿线为主轴、点线面相结合的网格状降温通道格局;③充分利用丰富的绿地、水域以及降温通道的作用降低热岛强度...
关键词:
单窗演算 热岛效应 降温通道 广州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韩书成 张燕纯 易森鹏
[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丹 韩书成 张燕纯 易森鹏
[目的]土地利用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重要途径。为了对广州市土地利用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理论指导,结合其土地利用现状和特点,选取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资源承载力4项一级指标及15项二级指标,建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指标体系。[方法]通过SPSS19.0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前4个主成分,并将其作为新的样本数据,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广州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分区。[结果]根据聚类分区结果,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中心发达区,包括荔湾区、海珠区、天河区和越秀区;综合发展区,包括白云区、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区和从化区;重点潜力区即南沙区;资源组合区是(新)黄埔区。根据各分区的差异性,提出各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结论]根据各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及土地利用状况,将广州市分为4类土地利用区具有合理性,能为广州市今后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邓木林 朱江 刘国威
本文在研究国土空间规划对规划建设用地资源配置要求的基础上,以广东省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例,从规划建设用地全方位管控的角度,提出建立“底线约束+战略引领+格局优化+结构调控+政策保障”的资源配置路径方法。
关键词:
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 广州市 广东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建军 陈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寇刘秀 包存宽 蒋大和
以苏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探讨运用生态足迹进行融合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为规划环评较早地介入规划编制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规划编制初期,确定规划的生态底限,农业用地、非农建设用地和水域的面积不低于3 728、1 016和2 019 km~2;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现状评价的结果提出耕地是苏州城市发展的限制因子,水资源是优势因子,并估算了规划实施前后苏州市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规划实施后,苏州市的人均生态赤字有加大的趋势,耕地的赤字是最主要的贡献者,草地和能源用地的生态盈亏无变化,林地的生态赤字将减少,建设用地和水域的生态盈余将增加。依据该结果提出了减缓生态赤字的措...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铂睿 李珊珊
产业转型升级是《"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内容,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枢纽,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金融体系的发展情况对产业转型的支持作用尤为重要。文章以广州市为例,首先分析了该市2005—2013年的产业结构和金融体系发展现状,接着运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广州市金融体系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相关率不是广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格兰杰原因,表明广州市金融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还不明显,从长期来看,融资效率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逐渐增加,而投资回报率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逐渐减小。由此可见,广州市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还有待提高,完善金融体系、提高融资效率、控制一定水平的投资回报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金融体系 VAR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GZPI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GZPI)创于1953年,是华南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的规划勘测设计高新技术单位,致力于向政府、社会和公众提供城乡规划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技术服务。GZPI业务涵盖了城市规划、测绘地理信息、建筑设计、市政与景观、岩土工程、工程管理与咨询六大领域,并始终以"服务政府、服务社会"为宗旨,兼顾质量标准、法律法规、业主期望和公众利益的统一,重视城市空间和地域文化对具体项目的要求。GZPI作品与项目遍及全国各地,乃至国际。
关键词:
广州市 勘测设计 城市规划 研究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红 韩文超 许永成 邹佳雯 肖菲
文章对广州建城以来的城市空间演变历程进行梳理,根据城市空间演变动力和特征将其分为4个阶段:受自然地理环境、传统礼制思想、对外商贸等影响,广州长期在云山珠水之间单中心发展;1949—2000年间,工业化、开发区建设以及两次全运会配套建设推动城市沿珠江水系向东组团式发展;在2001—2010年间,通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和新城新区建设,广州实现了多中心的战略拓展;2011年以来,广州通过聚焦重大交通枢纽、创新平台、高品质公共空间等核心区域,促进了城市空间的优化与提升。文章认为,规划引领下的重大建设项目、新城新区开发、大型体育赛事等大事件是推动城市空间演变的重要动力,广州未来应进一步突出高品质发展与民生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