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4)
2023(6194)
2022(5299)
2021(4679)
2020(3874)
2019(9020)
2018(8777)
2017(17128)
2016(9253)
2015(9894)
2014(9931)
2013(9852)
2012(8956)
2011(8121)
2010(8156)
2009(7476)
2008(7531)
2007(6606)
2006(5846)
2005(5265)
作者
(27983)
(23407)
(23041)
(22051)
(14791)
(11453)
(10509)
(9091)
(8820)
(8292)
(8030)
(7854)
(7343)
(7285)
(7231)
(7177)
(6982)
(6838)
(6730)
(6576)
(5828)
(5614)
(5571)
(5244)
(5239)
(5165)
(5091)
(5076)
(4824)
(4634)
学科
(41578)
经济(41538)
管理(30820)
(26196)
(22156)
企业(22156)
方法(19607)
数学(17469)
数学方法(17282)
环境(12950)
中国(12203)
(11299)
地方(9800)
(9173)
(8403)
(8135)
(8054)
财务(8046)
财务管理(8028)
企业财务(7786)
业经(7441)
(6699)
城市(6604)
技术(6415)
(6395)
(6209)
(6190)
银行(6181)
资源(6112)
(5812)
机构
大学(135267)
学院(134470)
(55341)
经济(53986)
管理(53067)
研究(46341)
理学(45861)
理学院(45317)
管理学(44587)
管理学院(44346)
中国(34231)
科学(30354)
(29019)
(25624)
(23416)
(23037)
研究所(21521)
业大(21301)
中心(21094)
财经(20973)
(19365)
(19065)
农业(18261)
北京(17797)
(17399)
(17335)
经济学(17301)
师范(17224)
(15950)
财经大学(15691)
基金
项目(96568)
科学(77026)
基金(71845)
研究(65899)
(63607)
国家(63168)
科学基金(54851)
社会(44147)
社会科(42139)
社会科学(42118)
基金项目(38700)
(37879)
自然(36730)
自然科(35827)
自然科学(35817)
自然科学基金(35155)
(32007)
资助(28994)
教育(28956)
编号(23890)
重点(22050)
(21000)
(20717)
(19509)
国家社会(18920)
科研(18735)
计划(18532)
创新(18431)
成果(18030)
教育部(17646)
期刊
(55593)
经济(55593)
研究(37682)
中国(24001)
学报(22177)
科学(21165)
(20738)
(18699)
管理(17245)
大学(16302)
学学(15742)
农业(12717)
(11264)
金融(11264)
技术(10347)
财经(10212)
经济研究(9011)
问题(8956)
教育(8898)
资源(8808)
(8759)
业经(8175)
统计(7506)
(7265)
(7226)
城市(7079)
技术经济(7078)
科技(6799)
(6623)
(6468)
共检索到189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刚  
基于弱可持续性标准的视角,使用DEA方法,测算了2010年中国26个省、自治区的282个地级城市和4个直辖市的环境资产转化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无论是DEA还是SDEA,东部和西部城市的环境资产转化效率都要显著高于中部城市。在区域上表现为"两边高、中间低"。从环境资产转化效率的离散程度上看,西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东部。从全国的角度看,影响环境资产转化效率的因素分别是城市规模和科研与教育支出,其中城市规模对环境资产转化效率的影响表现为"U"型曲线,科研与教育支出对环境资产转化效率的影响是正向的。影响环境资产转化效率的因素在区域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黄宝荣  张利华  李颖明  张慧智  
本文构建了北京城市环境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1988-2007年北京城市环境可持续性动态。结果发现:1988-2007年,北京城市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胁迫、环境效应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其拐点分别出现在1991年和1998年;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响应水平持续提高;综合环境可持续性水平呈先降低后提高的趋势,其拐点出现在1990年,目前仍处于较不可持续的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人类胁迫、环境效应、社会响应和综合环境可持续性均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类胁迫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U"型变化趋势;环境效应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倒"U"型变化趋势;社会响应和综合环境可持续性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呈对数增长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斌  张坤民  彭立颖  
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开发的环境可持续性指数(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ESI)可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能为其后代人保持良好环境状态的能力,也可考虑作为环境决策的基础之一。其研究处在现有环境可持续指标体系研究的国际前沿水平。本文简介了ESI的进展与内涵;阐述了2005ESI的指标设置、方法学及其改进;列举了2005ESI用于146个国家或地区环境可持续性的测试结果及其政策建议,分析了中国得分很低的原因;最后,概要评述了ESI的特点和进一步发展方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皮埃特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如何通过在总体规划当中的可持续性设计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今年我受湖北省的邀请,为武汉做了一个宜居城市地区总体计划的设计。这个宜居城市地区的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预计它的城市居民达到10万人,而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巨勇  王光远  薛莹莹  
本文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阐述基础上,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出发,从农业—人口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子系统构建辽宁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对辽宁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做出评价。本文指出资源、环境是辽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丽英  俞伯阳  梅昊辰  李佩泽  
文章在对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文献总结、梳理的基础之上,剖析出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的系统分析,构建出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算例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天晴  郑一  王昊  吴晓磊  
为明确城市能源系统状况,需对城市能源体系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了解,本文在全面分析城市能源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能源系统能源流动图,并对其进行简化建立适合建模的简化模型。进而对城市能源系统进行研究,归纳出城市能源系统的影响指标。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筛选出其中对评价对象辨别能力较强的关键因素,结合相应环境因素,建立了能够全面反映城市能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首次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引入到能源评价体系权重确定中来,建立了多级城市能源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北京市2000-2007年相关能源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评价体系能够根据优化权重结果找出评价对象问题所在,加大评价对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锋  彭冲  
首先简要论述了城市土壤的功能和城市发展对城市土壤造成的影响,然后提出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城市土壤可持续利用评价框架,最后归纳出实现城市土壤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途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飞  张平宇  
三角模型作为一种直观的平台能够很好地图解区域可持续综合发展状况及长期趋势。由于具有直观性和简明性,三角模型易于被不同层次的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理解和应用。根据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结合生态学表现,利用三角模型工具分析评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状况和长期趋势。本文选择我国最大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大庆市作为典型案例。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下辖5个区和4个县,2006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2.1219万hm2,总人口269.3万。结果表明,大庆市经济系统可持续性状况不容乐观,"八五"、"九五"时期处于不可持续和弱可持续性状态,"十五"中后期才缓慢进入一般可持续性状态;"八五"时期大庆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蔡超  
央行票据出台以来,对冲销外汇占款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人民币重归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央票滚动发行的利息成本问题越来越突出,央行票据继续充当货币政策工具受到众多质疑。文章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央行票据的政策职能和调控效率,认为不能单从成本角度就得出央票应“淡出”的结论,央行票据的去留应服从于货币政策大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增霆  
高度不确定的现实环境正给大量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带来挑战。异常的发生很容易让通常情况下的可持续性条件约束破防。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与极端天气对受灾地区与人群的伤害往往是不可承受之重。由此带来的次生风险也使得很多企业和家庭难以判断与防备。对于这些微观主体而言,自然、社会、经济与金融等领域的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出现,权衡未来收支、损益以及可持续性变得异常困难,行为选择通常趋向于保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宇亮  邓红兵  石龙宇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的城市化阶段,如何协调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正确认识并有效地实现城市可持续性,成为了城市管理者和科研人员共同关注的议题。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城市可持续性的概念内涵和构成要素,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同时,系统化地介绍了承载力评价、城市代谢分析、福利核算以及综合指标体系四类常见的城市可持续性研究方法,讨论了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未来的城市可持续性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向书坚  
在设计福利水平的评价指标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时,一些评价福利水平的指标忽视了可持续性,而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则忽略了当前的福利水平。长期以来,人们一方面试图用一个单一的指标来综合反映可持续发展和福利水平两个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在探讨不将两方面的内容完全综合为一个指标的情况下,如何结合应用两个方面的测度指标。本文首先针对第一方面的问题以ISEW为例进行述评;其次,述评第二方面的不同建议;再次,提出将真实储蓄率作为可持续指标,并以此来评判福利水平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怡  叶菁  刘岑薇  王义祥  
为评价“葡萄-灵芝”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研究运用能值分析,从物质流、能量流、货币流3个角度比较分析“葡萄-灵芝”复合系统和葡萄单作系统的能值投入和能值产出。结果表明:“葡萄-灵芝(头部脱袋)”(模式C_1)和“葡萄-灵芝(全脱袋)”(模式C_2)2种复合系统与葡萄单作系统(模式M)相比,净能值产出率分别提高了31.48%、34.72%,能值投资率与产投比分别提高了0.95、0.90倍与0.31、0.35倍;能值自给率与环境负载率分别下降了47.42%、46.15%与57.98%、56.75%;可更新能值率与可持续发展指数分别提高了24.69%、24.03%和2.13、2.11倍。此外,模式C_1较模式C_2的净能值产出率低2.41%,可持续发展指数高0.46%。相比葡萄单作系统,“葡萄-灵芝”复合系统具有更强的经济活力与环境可持续性,在高水平高质量管理下的设施葡萄园选择适宜的食用菌品种套作,更能体现生态果园复合模式良好的系统活力和发展潜能,虽然系统自我维持能力较弱,受经济社会影响波动较大,果菌复合模式的发展与生产效率仍有提升空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铮  
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可持续性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个指标进行了详细介绍,选择了合适的评价方法,得出了评价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