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19)
2023(18279)
2022(15667)
2021(14793)
2020(12037)
2019(27665)
2018(27427)
2017(51983)
2016(28453)
2015(31747)
2014(31814)
2013(31393)
2012(29518)
2011(27032)
2010(27228)
2009(25013)
2008(24803)
2007(21781)
2006(19514)
2005(17999)
作者
(82764)
(68700)
(68229)
(65120)
(44022)
(33002)
(30997)
(26847)
(26234)
(24634)
(23533)
(23426)
(21968)
(21965)
(21402)
(21299)
(20291)
(19949)
(19766)
(19652)
(17294)
(16919)
(16546)
(15629)
(15371)
(15313)
(15306)
(15160)
(13981)
(13671)
学科
(120836)
经济(120693)
管理(80559)
(74856)
(61046)
企业(61046)
方法(48752)
数学(41275)
数学方法(40826)
中国(38171)
(32303)
地方(28649)
(28266)
业经(27005)
(27005)
(23583)
(22567)
贸易(22547)
(21851)
环境(21640)
农业(21431)
(20507)
银行(20463)
理论(19762)
(19746)
(19520)
金融(19519)
(19222)
技术(17830)
(17257)
机构
大学(409578)
学院(405395)
(166502)
经济(162874)
管理(155458)
研究(146041)
理学(133147)
理学院(131548)
管理学(129410)
管理学院(128664)
中国(110930)
(89954)
科学(88821)
(77190)
(73858)
研究所(67066)
(65598)
中心(65271)
财经(61015)
(60590)
业大(57937)
北京(57903)
(56627)
师范(56125)
(55533)
(53174)
农业(51091)
经济学(50997)
(49418)
经济学院(45764)
基金
项目(270619)
科学(213148)
研究(199070)
基金(196545)
(171742)
国家(170282)
科学基金(145268)
社会(126982)
社会科(120235)
社会科学(120205)
基金项目(103338)
(103101)
自然(92704)
教育(90788)
自然科(90508)
自然科学(90485)
自然科学基金(88858)
(88042)
资助(80908)
编号(79973)
成果(66773)
重点(60990)
(60508)
(60465)
课题(56218)
(55473)
国家社会(52697)
教育部(51851)
创新(51849)
科研(51141)
期刊
(189524)
经济(189524)
研究(128233)
中国(83793)
学报(64487)
(60761)
科学(60424)
管理(58252)
(57387)
教育(49220)
大学(48905)
学学(45515)
农业(41985)
(39327)
金融(39327)
技术(33427)
经济研究(30492)
财经(30407)
业经(29826)
(26190)
问题(25929)
图书(23251)
(21922)
(19927)
理论(19121)
技术经济(19087)
科技(18900)
(18736)
世界(18542)
现代(18311)
共检索到619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于立  曹曦东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动态的、不易预测与控制的,而社会—生态系统中的行为是强耦合、复杂的和不断发展的。构建可持续的社会—生态系统已成为目前生态经济学、政治学、环境治理、生态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科学研究的核心。环境治理被认为是处理日益复杂的城市社会—生态问题、构建可持续的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效方式。首先梳理了环境治理理论总体发展脉络——环境管理、参与式环境管理到环境治理的范式转变;以环境事务中的社会背景、参与者及其行为的不断变化为线索,重点分析了近年来环境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总结了包括社区自治、专家学者自治、多层次治理、适应性治理、协同治理等主流环境治理理论的优缺点及其在中国的特殊性及适用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最后落脚于寻求一条适用于处理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生态问题的环境治理模式,并对此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海骏娇  辛晓睿  曾刚  
城市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沿阵地。基于后福特主义的社会规制理论和欧美国家的现实基础,大量研究认为调动地方政府的主观积极性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是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和发展阶段,城市政府并不足以成为环境治理的主导者。通过文献梳理,建立了影响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的理论分析框架,包含上级政策导向、基层环保意愿、经济可行性、环境压力等四个方面。通过对城市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分析,识别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强度,并根据理论框架设立7项具体指标,定量分析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决策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坤民  何雪炀  温宗国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性、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存在的困难以及本研究所采用的“真实储蓄”的特点 ;第二部分分析了真实储蓄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提出了指标体系框架 ;第三部分讨论了真实储蓄在三明市和烟台市的应用实例 ;结论认为 :真实储蓄能在纵向和横向上进行比较 ,可以作为衡量国家和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系统化指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坤民  何雪炀  温宗国  
本文介绍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性、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存在的困难以及本研究所采用的“真实储蓄”的特点 ;分析了真实储蓄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提出了指标体系框架 ;讨论了真实储蓄在三明市和烟台市的应用实例 ;结论认为 ,真实储蓄能在纵向和横向上进行比较 ,可以作为衡量国家和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系统化指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戚伟  刘盛和  金浩然  
2014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将城市规模等级划分为"五类七档",受到广泛关注。但因对新标准的理解存在歧义而出现各种划分结果,引起误解与混乱。在对比新旧标准的基础上,以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分析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评价新标准的科学性和局限性。结果显示,新标准在空间口径、人口口径、分级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的改进;按照新标准划分的2010年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相对于旧标准及其他标准而言,特大城市和大城市数量大幅缩减,而中小城市数量相应增多,呈现出显著的金字塔结构特征,更加符合中心地理论模型和位序—规模法则,更有利于科学地实施城市与人口的分类管理。但同时,新标准也存在"城区人口"数据难以获取、受行政区划调整影响较大等局限性,亟待加强实体城区识别研究和推进数据共享。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汤睿  张军涛  
本文基于熵值法对2008-2017年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环境治理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运用协调度模型着重探讨了二者的协调性。结果显示:(1)十年间,城市环境治理水平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基本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江苏省城市环境治理水平最高;(2)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稳步上升状态,区域内部出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形成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率先迈向高质量发展格局;(3)城市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总体上实现了稳步上升,但绝对数值偏小,地区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发展差距,呈现东部地区领先的空间格局;(4)目前,大多数地区处于轻度失调与勉强协调阶段,只有江苏达到比较协调阶段,西藏仍处于严重失调阶段。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美荣  
在中国环境破坏和生态破坏的本底上,分析中国城市的环境破坏现状,认为90年代城市环境污染日趋突出,环境问题相当严峻。提出世纪之交,重点抓好城市环境保护,特别是“三废”与噪声治理,是确保中国跨世纪环保目标实现的根本保证。为此,应从战略高度认识、规划和发展中国的城市环保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于文明  卢伟  
治理所特有的优越性品质是其兴起的逻辑前提。治理已日益成为有别于管理的一种新理论范式。利益一致与分化成为管理和治理适用的合法性边界。计划体制下大学利益的高度一致使得管理具备了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大学治理兴起的现实基础是市场体制下利益的分化和多元利益主体的生成给传统大学管理带来的严峻挑战。中国大学治理方略的核心任务是构建政府宏观管理、高校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的高等教育治理新格局。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慧宗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化速度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反差增大。基于产权制度的研究视角,生态环境产权制度的确立不仅能成为促使城市化与生态环境非协调关系转变的动力,而且有助于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然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产权制度无法脱离既有的现实基础,因此有必要在考量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施加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王鸣,陈怡平,李伟国  
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相应采取的对策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段和不同的空间层面上有着各自的特点。从时段上看 ,有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之分 ;从空间上看 ,有全球、国家、区域、城市四个层次 ,每一阶段中各个空间层次采取的环境政策的重点和作用显然也有其各自的特点。本文将重点分析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 ,发达国家城市 (以日本北九州市为例 )与发展中国家城市 (以浙江杭州市为例 )的环境政策演变 ,从环境政策组成的五个方面进行差异分析 ,为中国城市环境政策体系的完善寻求借鉴与启迪。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之后,学术界从政策层面考虑得比较多,而从学理层面对治理理论的探讨比较少。基于这个状况,我把英文文献中关于治理理论的发展脉络梳理了一下,其中有一部分工作是跟我的博士生黄金一起完成的。以下从文献综述的角度谈谈我对治理理论发展的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驰  钟水映  
根据武汉城市发展相关数据,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算,构建了城市发展综合指数,运用回归模型对城市发展综合指数和工业"三废"分别进行耦合分析并建模,探究武汉城市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发展水平与城市环境显著相关,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废水排放总量呈"N"型变化,由于城市非农人口的增加,生活废水排放的增加超过了环境技术进步和工业结构调整对工业废水减排的贡献,使废水排放总量目前呈上升趋势;武汉废气排放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呈正"U"型,目前也呈上升趋势。基于研究结果分析,提出促进武汉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兴华  
标准的公司治理理论是以非金融企业为研究对象的,这一理论并不适用于定位于长期金融和资产管理功能的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信托投资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在治理目标、产品、信托合约、资产结构、两权分离、委托代理关系、政府管制等方面表现出的特殊性使其区别于一般公司。我们应根据这些特殊性对标准的公司治理理论进行修正,构建真正适应信托投资公司治理的理论及框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莉  关宇航  顾春霞  
本文突破委托代理理论,以控制幻觉理论为基础,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视角分析并检验了公司治理的内部监督机制对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是过度投资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分离显著抑制了过度投资行为,这种影响一方面来自于对机会主义行为的抑制,另一方面来自控制幻觉的减弱,缓解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独立董事对过度投资行为存在直接的抑制作用;董事会规模及股权集中度对过度投资行为不存在抑制作用。本文的研究深化了对公司治理基本功能的解读,完善了公司治理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内在机理,有助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以及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