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37)
- 2023(6668)
- 2022(5727)
- 2021(5250)
- 2020(4453)
- 2019(9937)
- 2018(9906)
- 2017(18188)
- 2016(10529)
- 2015(11822)
- 2014(11565)
- 2013(11376)
- 2012(11035)
- 2011(9943)
- 2010(10077)
- 2009(9279)
- 2008(9362)
- 2007(8529)
- 2006(7755)
- 2005(6993)
- 学科
- 济(39245)
- 经济(39189)
- 管理(29025)
- 业(21737)
- 企(17688)
- 企业(17688)
- 方法(15821)
- 学(14703)
- 中国(14009)
- 数学(13295)
- 数学方法(13022)
- 环境(12449)
- 财(9687)
- 地方(9611)
- 农(9031)
- 划(8128)
- 业经(7084)
- 制(7084)
- 理论(6721)
- 贸(6560)
- 贸易(6555)
- 和(6496)
- 城市(6428)
- 易(6309)
- 发(6185)
- 农业(5864)
- 及其(5711)
- 规划(5599)
- 务(5482)
- 财务(5470)
- 机构
- 大学(155083)
- 学院(151241)
- 研究(62447)
- 济(53320)
- 经济(51806)
- 管理(48315)
- 科学(45881)
- 中国(44825)
- 理学(40788)
- 理学院(40116)
- 管理学(38863)
- 管理学院(38632)
- 农(37903)
- 京(36557)
- 所(35224)
- 研究所(32439)
- 业大(30518)
- 农业(30405)
- 中心(27217)
- 江(25113)
- 财(24353)
- 院(23571)
- 北京(23026)
- 省(22347)
- 室(20794)
- 范(20686)
- 师范(20274)
- 科学院(19661)
- 农业大学(19592)
- 州(19330)
- 基金
- 项目(106554)
- 科学(81116)
- 基金(77141)
- 家(73167)
- 国家(72652)
- 研究(65863)
- 科学基金(59045)
- 自然(42830)
- 自然科(41791)
- 自然科学(41774)
- 省(41370)
- 自然科学基金(40976)
- 基金项目(40436)
- 社会(40104)
- 社会科(37871)
- 社会科学(37855)
- 划(36629)
- 资助(32351)
- 教育(29188)
- 重点(25316)
- 计划(24245)
- 编号(23277)
- 发(22953)
- 科技(22350)
- 部(21761)
- 科研(21742)
- 创(20688)
- 创新(19688)
- 成果(19279)
- 大学(18394)
共检索到236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慧 刘庆倩 安海龙 刘超 郭惠红 夏新莉 尹伟伦
本文旨在观察北京地区不同环境中毛白杨和油松叶片表面颗粒污染物状况。选择毛白杨和油松分别代表阔叶乔木和针叶常绿树种。在2014年6、10月分别采集样品,利用环境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2个采样点2种树种叶表滞留的颗粒物进行了粒径与数量统计及来源解析。结果表明:PM2.5是毛白杨和油松叶表总颗粒物的主要成分,颗粒物主要滞留在毛白杨叶片的上表面和油松针叶的平面;在单位叶面积上,油松叶表面的颗粒物较毛白杨多;西直门样地叶表的PM2.5数量多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10月份叶表滞留的颗粒物数量多于6月份。西直门样品除硅铝酸盐颗粒外还包括烟尘集合体和飞灰颗粒,且含有较多的S元素;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相比,P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房瑶瑶 王兵 牛香
【目的】深入了解不同树种叶片的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滞纳能力在降水事件中的恢复特征。【方法】对颗粒物滞纳量达到饱和状态的核桃、刺槐、加拿大杨和银杏4个树种的叶片进行模拟降雨处理,降雨量设置为0,0.66,1.32,1.98和2.64MM,测定并计算单位面积叶片粒径2.0~8.0μM的颗粒物(PM2.0~8.0)和粒径小于2.0μM的颗粒物(PM2.0)的洗脱率,并观察叶片的微观结构,分析其对颗粒物洗脱作用的影响。【结果】单位面积叶片颗粒物饱和滞纳量最大的是核桃,其对PM2.0~8.0、PM2.0的饱和滞纳量分别为(37.05±2.54)和(5.30±0.74)μ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文梅 武亚楠 张振明
【目的】降雨能够洗脱植物叶表面滞留的颗粒物,使叶表面具有反复滞留颗粒物的能力,研究不同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对植物叶表面颗粒物洗脱特征的影响对于植物去除颗粒物的机制有科学指导意义。【方法】通过模拟降雨的方法,量化了在15、30和45 mm/h降雨强度的不同历时降雨过程下植物叶表面颗粒物的洗脱量和降雨对叶表面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影响。【结果】(1)植物叶表面的洗脱量随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大。(2)在不同降雨强度下,降雨对叶片表面颗粒物的洗脱量在树种之间显著相关(P银杏>卫矛>杜仲。(3)4种植物叶表面的洗脱量随降雨历时的延长而增大,在5 min时,4种植物的洗脱量基本一致,在10和15 min时,卫矛、迎春、银杏的叶表面颗粒物洗脱量显著增大(P0.05)。(4)3种粒径的洗脱量在总颗粒物洗脱量中占的百分比不同,呈现出0.45~2.5μm<2.5~10μm<10~100μm,10~100μm的洗脱量显著高于0.45~2.5μm和2.5~10μm(P0.05),降雨强度与各粒径颗粒物洗脱百分比也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不同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对于植物叶表面颗粒物的洗脱因植物树种的差异性、颗粒物粒径大小而有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降雨 叶表面 颗粒物 洗脱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绪 余张明
用扫描电镜对普通野猪、籼稻和粳稻三叶期第三叶表面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了三叶期第三叶片的硅化-木栓细胞带和气孔器乳突发育不完全的现象。气孔带乳突特征是粳稻小而密,普通野稻大而稀,籼稻居中。大瘤状乳突的形状,普通野稻为扁圆柱形,籼稻为长圆柱形,粳稻为椭圆球形,但农家粳稻品种与普通野稻相似。
关键词:
水稻 第三叶 乳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秀玲 杨雪媛 杨梦尧 仲禹璇 李辰 张桐 刘玉军
以7种重庆市绿化基调树种为例,将滤膜过滤称质量优化为滤膜分级(10、2.5μm)过滤称质量,并与数学比例关系换算相结合,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植物叶片滞留细颗粒物(PM2.5,直径≤2.5μm)等大气颗粒物质量的方法。该方法不直接进行PM2.5的收集和称量,回避了单独采用滤膜过滤称质量时,由于PM10或PM2.5中粒径、质量极其微小的颗粒被滤掉而导致PM10或PM2.5不能完全被收集和准确称量的缺点。该方法所需仪器设备简单,普通实验室便具备,同时也克服了利用显微仪器观察并量算植物叶片滞留颗粒物的局限性。用通过120目筛的土壤样品进行准确性和稳定性检验,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可操作性。应用该方法测定了...
关键词:
植物 叶片 PM10 PM2.5 质量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广德 贾黎明 富丰珍
为探讨三倍体毛白杨叶片水分特征及其与蒸腾作用的相互关系,利用二氧化碳变量法、烘干法、压力平衡法等对三倍体毛白杨速生林叶片蒸腾速率、含水量、水势、水容等水分特征进行了连续2年的动态观测。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叶片蒸腾速率(Tr)呈"单峰型"日变化,与之相反,其叶片绝对含水量(CLAW)、相对含水量(CLRW)、水势(Ψ)、水容(C)等呈"V"型。Tr与CLAW、CLRW、Ψ、C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时段其相关性及相关程度不同。由于树体水容充、放水特性,CLAW、CLRW、Ψ、C与Tr存在不同程度的滞后效应,与环境因素共同调节和影响树木蒸腾。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蒸腾 水势 水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国祥 张荣铣 魏锦城 何兵 肖丽 蒋平
比较分析了小麦化杀型杂交种麦优4号及其父本扬麦158和对照品种扬麦5号的叶片光合膜PSⅠ和PSⅡ颗粒荧光发射光谱、电子传递活性及多肽组分。研究结果表明:杂种麦优4号PSⅠ和PSⅡ颗粒具较高的电子传递活性,其光合膜PSⅡ室温荧光发射光谱峰值明显高于其它品种;PSⅡ多肽组分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但PSⅠ颗粒的多肽却存在区别。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姚娜 张志毅 安新民 王冬梅 陶凤杰
以5个毛白杨基因型(TC121、TC152T、C332、TC510和TC970)叶片为外植体,研究毛白杨不同基因型叶片再生能力的差异,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设计,建立并优化毛白杨叶片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毛白杨叶片离体再生能力受基因型的影响,基因型间的叶片再生率差异显著.其中基因型TC152再生率最高,在MS+6-BA 1.0 mg/L+NAA0.05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培养基上可达到97.0%;基因型TC970在MS+6-BA 0.5 mg/L+NAA 0.05mg/L+蔗糖30 g/L+琼脂6 g/L培养基上再生率可达到94.7%;经培养基优化后,基因型TC332再生率...
关键词:
毛白杨 基因型 再生 组织培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德强 张志毅 杨凯 李百炼
以毛新杨无性系TB0 1×毛白杨无性系LM5 0的回交子代 12 0株个体为作图群体 ,对控制叶片表型性状如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柄长以及春季萌芽时间共 5个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 (quantitativetraitloci,QTLs)进行分析。运用AFLP标记技术结合拟测交作图策略构建了含有 393个AFLP标记的毛白杨及毛新杨的遗传连锁框架图。毛白杨遗传图上共含有 2 4 7个AFLP标记位点 ,连锁位点覆盖毛白杨基因组总长约 32 6 5 1cM ,而毛新杨遗传连锁图上共含有 14 6个标记位点 ,连锁位点覆盖毛新杨基因组总长约 1992cM ,这些连锁图的每一连锁群上含有的标记数为 4...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金亭 赵玉丹 田扬戈 何青青 庄艳华 彭韵羲 洪松
针对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空气质量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不完全协同、匹配的现象,论文选择SO_2、NO_X、PM_(2.5)、CO和VOCs作为大气污染物指标,选择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表征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以武汉市为例,综合应用耦合模型和空间错位指数模型研究2类指标之间的空间非协同耦合规律。主要结论如下:①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与颗粒物空气质量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特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呈现由城市中心城区向远城区递减的趋势,其中SO_2、PM_(2.5)和VOCs的排放具有明显的中心聚集现象,而NO_X和CO聚集现象不显著,且与道路分布明显相关;AOD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上呈由西北向东南依次递减的趋势。②武汉市大气污染物排放与颗粒物空气质量的空间非协同耦合规律:越靠近城市中心城区,空间协同耦合现象越显著,空间错位现象越弱;越远离主城区,空间非协同耦合现象越显著,空间错位现象越显著;SO_2排放量与AOD在武汉市远城区的空间错位指数均大于0.7,且耦合度指数小于0.3,呈现较强的非协同耦合特征,NO_X、VOCs、PM_(2.5)的排放量与AOD在武汉中心城区的空间错位指数均小于0.5,且耦合度指数大于0.5,协同耦合现象较为显著。③基于时空非协同耦合分析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建议:针对污染物与AOD空间错位不显著的城市中心城区,以本地减排治理为主;针对污染物与AOD空间错位显著的远城区,应在污染溯源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协调综合治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会霞 王彦辉 杨佳 谢滨泽 石辉
【目的】研究不同绿化树种在单位叶面积、单叶、单株和单位绿地面积4级层次上对空气中PM2.5等颗粒物的滞留量,为优化城市绿化植物配置、降低空气中PM2.5等颗粒物污染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北京市23种常见绿化植物为研究对象,经水洗、不同孔径滤膜过滤后用万分之一天平称量不同孔径滤膜上滞留的颗粒物质量,用扫描仪测出叶单面面积,计算出单位叶面积PM2.5等颗粒物(总颗粒物PM及其PM2.5、PM>2.5的粒径组成)滞留量。用单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计算单叶、单株和单位绿化面积上叶片PM2.5等颗粒物滞留量。采用多重比较分析不同植物PM2.5等颗粒物滞留量的差异。【结果】单位叶面积的PM,PM2.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杜胜男 徐佳楠 熊飞 蔡徐依 葛朋彪 张六六 李娟英
选取3种载体(凹凸棒土、卡拉胶以及硅藻土)进行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制备,并对不同颗粒性能、污染物去除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颗粒性能研究表明:凹凸棒土与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卡拉胶机械强度低;在有营养补充的前提下,凹凸棒土和卡拉胶可以稳定释放1.50×10~(6)CFU/mL和2.60×10~(5)CFU/mL的微生物,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缓释性能较差;利用Monod方程拟合可得,对于COD_(Mn),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具有最大的比降解速率(μ_(max)),卡拉胶与之相当,凹凸棒土最低,同时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的K_(s)值显著低于其他两种颗粒;同时,氨氮降解动力学也呈现了相似的规律。环境条件对固定化微生物颗粒降解污染物的影响分析表明:中性(pH=7)条件下,凹凸棒土、卡拉胶、硅藻土固定化颗粒降解COD_(Mn)的一级速率常数最高;凹凸棒土与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降解氨氮速率更高,卡拉胶在中性条件下降解氨氮速率最高。固定化微生物颗粒降解COD_(Mn)、氨氮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凹凸棒土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除了硅藻土固定化微生物 颗粒以外,随着污染物初始浓度的增加,其余两种降解COD_(Mn)的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_(1)值显著上升(P<0.05)。不同曝气强度下3种固定化微生物颗粒降解COD_(Mn)一级反应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更高的曝气强度对氨氮降解有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欢欢 曹治国 贾黎明 李秀忠 郝利峰 刘金强 王华 席本野
【目的】以银杏为例,在常规叶片清洗方法的基础上,定量评估增加超声波清洗步骤在植物叶片表面大气颗粒物完整收集中的效果和必要性,为本研究条件下的银杏叶片确定最佳超声波清洗技术参数组合。【方法】首先,采用常规清洗(浸泡+搅拌—刷洗)+超声波清洗;6个超声时长(1、2、3、5、10、20 min)和4个超声功率[200(40%)、300(60%)、400(80%)、500 W(100%)]组合成24种处理方法对叶片(雨后4天采样)进行清洗;然后,测定或观察每个洗脱步骤的叶表面颗粒物洗脱比例、洗脱液颜色变化、叶绿素析出量和叶表面颗粒物残留情况,来判断加入超声清洗的必要性。【结果】1)在40%、60%、8...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超声波清洗 银杏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殷俊 陈曦 谢高地 张建辉 张昌顺 史宇 王帅
为全面掌握中国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现状水平及空间分布格局,本文运用统计学、空气质量评价规范、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74个城市2013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目前中国PM2.5污染程度整体较重,74个城市中仅有拉萨、海口和舟山3个城市达到年均值二级标准,邢台、邯郸和石家庄3个城市PM2.5的超标天数比例超过70%;2PM2.5浓度季节变化特征大体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重度及以上污染主要集中在12月和1月;3从浓度水平来看,沿海城市总体优于中部内陆地区,污染最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北南部地区;4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气候、地形等多因素影响,全国PM2.5污染状况区域特征...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苏海龙 杨劲松 骆宗安 王国栋
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Abaqus的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法,针对通过搅拌摩擦添加B4C颗粒到Al6061-T6表面实现表面复合的工艺,建立全过程热力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在常规搅拌摩擦工艺参数下B4C颗粒的分布规律,根据颗粒分布的模拟结果确立了添加单种颗粒和混杂颗粒多道次加工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多道次换向加工可以改善颗粒在复合材料中分布的均匀性,弥补复合材料中的孔洞缺陷;颗粒沿搅拌头的中心呈对称分布;混杂颗粒的加入有助于进一步改善颗粒分布的均匀性。
关键词:
搅拌摩擦 表面复合 颗粒分布 混杂颗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