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37)
2023(8466)
2022(7128)
2021(6517)
2020(5224)
2019(11992)
2018(12004)
2017(22179)
2016(12315)
2015(13756)
2014(13621)
2013(13169)
2012(12197)
2011(10881)
2010(11052)
2009(10053)
2008(10147)
2007(8680)
2006(7809)
2005(7145)
作者
(32769)
(27421)
(26963)
(26030)
(17553)
(13067)
(12473)
(10588)
(10369)
(9856)
(9368)
(9296)
(8858)
(8532)
(8485)
(8469)
(8075)
(8010)
(7960)
(7862)
(6703)
(6536)
(6477)
(6400)
(6141)
(6125)
(6085)
(6037)
(5387)
(5324)
学科
(44841)
经济(44748)
管理(39746)
(31057)
(26160)
企业(26160)
中国(16282)
(14503)
(14373)
方法(13303)
地方(12625)
(12605)
业经(11255)
数学(11154)
数学方法(10981)
(9814)
环境(8852)
(8567)
财务(8549)
财务管理(8528)
理论(8439)
农业(8253)
体制(8157)
企业财务(7995)
(7765)
(7764)
银行(7760)
(7651)
(7343)
城市(7324)
机构
学院(163177)
大学(163166)
(63332)
经济(61480)
管理(59921)
研究(55734)
理学(50419)
理学院(49709)
管理学(48957)
管理学院(48594)
中国(43462)
(35903)
(33732)
科学(32444)
(27077)
中心(26381)
(26322)
财经(25275)
(23672)
师范(23472)
研究所(23242)
(22666)
(22599)
北京(22516)
(21439)
业大(21272)
(21258)
经济学(19446)
师范大学(19188)
财经大学(18495)
基金
项目(107912)
科学(85501)
研究(83345)
基金(77128)
(65776)
国家(65193)
科学基金(57009)
社会(53093)
社会科(50090)
社会科学(50080)
(42606)
基金项目(41467)
教育(38892)
(35996)
自然(35261)
编号(34375)
自然科(34373)
自然科学(34367)
自然科学基金(33699)
资助(29588)
成果(28934)
(25961)
课题(25047)
重点(24305)
(23773)
(23321)
(22773)
国家社会(21902)
创新(21266)
(21085)
期刊
(76684)
经济(76684)
研究(54223)
中国(40414)
(28814)
教育(24018)
管理(23786)
(21172)
科学(21119)
学报(20633)
大学(16808)
(16257)
金融(16257)
技术(15465)
学学(15347)
农业(13886)
财经(12634)
问题(11635)
业经(11603)
(10883)
经济研究(10751)
(9971)
城市(8807)
现代(8417)
资源(8183)
图书(8146)
职业(8065)
财会(7802)
(7660)
(7657)
共检索到260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向守乾  彭延生  陶小兰  
城市形象的形成,城市特色的塑造,应充分发掘城市的个性魅力,创造城市的个性特征。本文在总结现状情侣路沿线城市景象的基础上,从塑造城市个性形象入手,根据情侣北路(南段)规划实践,尝试以空间布局为基础,初步探讨城市特色塑造与规划控制引导之间的关系,并通过规划控制引导城市建设,从而建立独有的城市特色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龙斌  凌自苇  齐光文  李芬  邵晖  
科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系统开展生态空间评估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难点之一。以广东省珠海市为例,针对区域特征形成生态安全目标体系;围绕目标体系搭建生态安全格局分析方法,开展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对生态空间现状和城镇开发边界初步方案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珠海市域范围内可分为生态极重要区生态重要区、生态协调区和生态提升区四类分区;识别生态干扰点41处,主要包括历史遗留矿山、裸土和建设用地等问题;识别城镇开发边界初步方案与生态空间冲突区域16处。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生态空间修复建议和城镇开发边界调整建议,为研究区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方豪杰  
新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在法律上进一步确定了城市特色塑造的必要性。在急于摆脱"千城同貌"尴尬局面的目标下,赣榆城市特色的塑造就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文章研究了如何通过空间布局、绿地景观系统等方面,整理赣榆城市整体空间环境品质意境,打造赣榆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艺术特色,构筑赣榆整体景观的形象框架,塑造赣榆充满"河海灵韵"的滨海城市特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帆  
"黄线"是城市的生命线,是提升城市功能和竞争力,构建资源节约、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规划通过系统研究,统筹协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基础设施黄线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作用和效益,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彰显城市风貌,维护公众利益,发挥管理效能。本文结合实际工作,探索总结城市"黄线"控制规划工作思路,更好地引导、控制和规范城市建设与管理。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闾海  
以睢宁县完全新建的两个村庄规划为例,在进行主题策划和功能策划的基础上,探讨新建村庄从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农村地域习俗等方面塑造空间特色的有效设计途径,从而营造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农村景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树宽  陈依兰  刘武君  
通过对珠海市公共交通发展战略的研究,提出"分层公共交通"策略,将公共交通系统分为不同层级,根据功能的不同及覆盖范围的密度逐层研究,且在规划中逐层叠加,实现公共交通系统间合理的兼容及服务水平的最大化。通过公共交通系统的引导实现城市"核—轴"式空间结构发展模式。以此为理论基础,借助公共交通系统形成通达珠三角地区的"一日交通圈"和珠海市域内部的"一小时通勤圈"。通过对横琴口岸这一珠海市极具代表性的城区的应用,实践"分层公共交通"策略及"核—轴"式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最终形成具有珠海特色的公共交通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祖健  艾东  郝晋珉  邢丹妮  程建  
基于控制权理论,以管制事权的分配为切入点,分析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差异化的传导机制,并以昆明市空间规划实践为例,梳理总结昆明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传导机制的具体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根据管制要素(区域)央地事权分配差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可以划分为中央垂管型、央地协同型、地方直管型和地方主管型;不同类型的管制传导机制均由管制事权传导和管制行为传导两部分组成,具有不同的自身特征。昆明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类型以央地协同型和地方直管型为主,注重与空间规划的协调,形成了央地协同且具有地方特色的传导机制实现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正江  闵程程  刁彩虹  林俊强  
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不断侵蚀城市生态本底。为解决此问题,"生态控制线"应运而生。本研究认为,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差异会导致其划定生态控制线的模式有所不同。研究选取广东省珠海市与云浮市作为研究案例,比较二者的生态基底和生态控制线划定方法,总结这两种划定模式:一是坚持生态优先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协调落实相关规划为主识别生态要素管理边界,以生态控制线被动限制城镇发展边界;二是以生态建设为动力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强化生态保护的完整性为目标识别生态要素管理边界,以生态控制线主动引导城镇空间有序拓展。这两种模式能为我国生态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保军  董珂  
指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生态示范意义,总结"指标体系建立→定位与产业选择→规模确定→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确立→配套政策制订"的生态型规划步骤,从"自然生态格局、用地布局模式、绿色交通理念、生态社区模式、文化保护理念、水资源利用理念和能源利用理念"7个方面总结生态型空间布局理念与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清华  
本文借用系统论、控制论、社会控制论的思想阐述了城市系统、城市规划。提出城市系统是一个控制论系统,城市规划实质上是它的一种自为控制方式,转型期处于失范状态的城市系统也可以用规划来控制其健康、有序地发展,并着重论及城市规划对自为控制的硬、软两种控制的利用,提出要完善法律、建立公众参与和社会调查制度、普及规划教育、善用舆论和社会评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春凤  冀晶娟  田银生  
规划区是实施《城乡规划法》的法律特别授权区,合理规划是科学管理的前提,但当前规划区无论在范围划定、空间规划体系还是内容控制上都存在缺陷。首先分析了规划区的内涵、划定目的和作用,认为规划区存在空间规划体系不清、内容控制模糊、管理主体混乱、与土规内容难衔接、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规划区"不越位"的划定原则和规划全域覆盖、划分控制单元并层级细化土地用途的控制方法,同时提出设立专门的规划管理机构,制定配套法律法规等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缚龙  
城市空间结构的控制与规划管理吴缚龙建筑管理如间距、红线、密度、层高、立面与环境的协调等相对较易实现,而城市规划的空间总体格局实现起来就困难多了,经过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力量的干扰后往往面目全非。因此有必要从城市空间结构控制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规划管理。1...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军民  崔东旭  阎整  
提出了城市广场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以期通过密度控制、用地控制、设施控制 ,使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审批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江云  石榴花  朱青  张小茅  王宏杰  胡彦  
近年来资源型城市的矿工棚户区改造已被列为走可持续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发展策略内容之一。而异地安置的工矿棚户区居民是否"住得稳、住得好",能否真正融合到城市发展当中,是考验改造工程乃至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问题;安居之后能否乐业,也是后棚户区改造中仍需持续追踪观察和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西部资源型城市乌海市乌达城区的控规项目实践,通过对棚改安置新区居民的问卷访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区宜居宜业进行了评价,归纳出"后棚户区改造"中呈现的突出问题,结合实践提出了棚户区改造中的关键点及规划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