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4)
- 2023(11471)
- 2022(10167)
- 2021(9560)
- 2020(7783)
- 2019(18406)
- 2018(18411)
- 2017(36015)
- 2016(19451)
- 2015(22123)
- 2014(22404)
- 2013(21928)
- 2012(19496)
- 2011(17399)
- 2010(17257)
- 2009(15872)
- 2008(15456)
- 2007(13241)
- 2006(11661)
- 2005(10043)
- 学科
- 济(79970)
- 经济(79881)
- 管理(59430)
- 业(52380)
- 企(45599)
- 企业(45599)
- 方法(38001)
- 数学(32315)
- 数学方法(31913)
- 中国(22448)
- 农(19027)
- 学(18406)
- 财(18308)
- 业经(17950)
- 地方(17631)
- 环境(16846)
- 理论(15025)
- 和(14035)
- 贸(13636)
- 贸易(13632)
- 易(13175)
- 划(13078)
- 农业(12489)
- 务(12176)
- 财务(12090)
- 财务管理(12070)
- 技术(11754)
- 制(11545)
- 企业财务(11132)
- 教育(10434)
- 机构
- 大学(277762)
- 学院(277037)
- 管理(114768)
- 济(105854)
- 经济(103334)
- 理学(100400)
- 理学院(99307)
- 管理学(97659)
- 管理学院(97191)
- 研究(88381)
- 中国(62889)
- 京(59673)
- 科学(57014)
- 财(46553)
- 所(43316)
- 业大(41050)
- 研究所(39966)
- 农(39772)
- 中心(39258)
- 财经(38454)
- 江(38088)
- 北京(37580)
- 范(37507)
- 师范(37237)
- 经(34885)
- 院(32773)
- 州(32120)
- 农业(31140)
- 经济学(30893)
- 师范大学(30330)
- 基金
- 项目(195787)
- 科学(153796)
- 研究(142676)
- 基金(141081)
- 家(121951)
- 国家(120960)
- 科学基金(105044)
- 社会(89333)
- 社会科(84579)
- 社会科学(84554)
- 省(76961)
- 基金项目(76132)
- 自然(69183)
- 自然科(67525)
- 自然科学(67511)
- 自然科学基金(66231)
- 教育(64846)
- 划(64482)
- 编号(58284)
- 资助(57848)
- 成果(46005)
- 重点(43089)
- 部(42293)
- 发(41273)
- 创(40171)
- 课题(40009)
- 创新(37377)
- 科研(37349)
- 教育部(36188)
- 大学(35925)
- 期刊
- 济(112757)
- 经济(112757)
- 研究(79256)
- 中国(45736)
- 学报(41818)
- 科学(39585)
- 管理(39505)
- 农(34614)
- 财(34029)
- 大学(31456)
- 教育(29593)
- 学学(29505)
- 技术(25730)
- 农业(24757)
- 业经(19122)
- 经济研究(17932)
- 财经(17669)
- 融(17160)
- 金融(17160)
- 问题(15937)
- 图书(15542)
- 经(14946)
- 科技(13777)
- 资源(13742)
- 理论(13634)
- 技术经济(13450)
- 商业(12972)
- 现代(12767)
- 实践(12705)
- 践(12705)
共检索到383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羽翼 胡焓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从城市物流需求、物流发展设施、物流发展环境、经营便利度、企业营业成本和政府支持力度六个维度,阐释城市物流营商环境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主要城市物流营商环境进行评价。最后根据城市的规模、定位与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改善城市物流营商环境。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城市物流 综合评价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艳利 蒋琪
税收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之一。立足我国国情,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构建以基础因素(涉税支出)、保障因素(征管水平)和决定因素(服务质效)为内在逻辑的税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我国税收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开展具体评价工作,应先试点后推广,实施榜单排名制,重视评价结果运用。
关键词:
税收营商环境 评价体系 扎根理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军
城市群是新发展阶段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优化城市群内城市营商环境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从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金融服务、法治环境、政务环境七个维度构建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六大重点城市群的城市营商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城市群之间城市营商环境差距较大,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城市营商环境水平相对较高;同时,部分城市群内城市营商环境差距也较大,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营商环境差距最大。分项指标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内城市多数指标均大幅度优于其他城市群,但相应城市之间的两极分化程度也更为严重。建议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东北地区城市群之间协调发展,并根据城市群的营商环境优势,有针对性地从公共服务、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金融服务、法治环境、政务环境等角度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实现"一城市群一策"的目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敬红
零售业是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形式,伴随着消费者商品需求的多样化,社会零售品供给不断增多,同时对零售业提升服务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现实诉求愈发迫切。一线城市作为我国城市化的典型代表,在有限的空间中积聚起庞大的零售资源,是零售业发展的先锋。为了对一线城市零售营商环境进行整体评价,使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为案例,建设三级评价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现阶段一线城市营商环境差异和创新对策。得出结论:四个一线城市零售营商环境排名分别为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排名前列的上海和深圳主要由于基础设施完善和政府放权服务市场的能力较好,而凸显出对零售企业较强的亲和力和宽容度,这也为进一步提升城市零售营商环境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思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碎雷 潘中柱 陈超凡 万晓云 牛雅娟
物流企业营商环境的优劣深刻影响物流企业的经营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营商环境的提升不仅有利于物流业的降本增效,也会促进物流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从法律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信用环境、用地环境、税务环境、用工环境、融资环境、通关环境等维度出发,运用主观赋权法构建我国物流企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并以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省份浙江省为例测度浙江省典型城市的物流企业营商环境综合指数。结果发现:浙江省物流企业营商环境总体水平中等,区域发展比较均衡。比较而言,政务环境、信用环境、市场环境等指数得分率比较理想,法律环境、用工环境、通关环境等指数得分率偏向中等,而用地环境、税务环境、融资环境等指数总体水平偏低,有较大的优化空间。
关键词:
物流企业 营商环境 指标体系 测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扬 夏德峰
在理论阐述智慧城市对营商环境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8年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2013年启动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地区营商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改善了地区营商环境,具体而言,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提升地区知识溢出水平、推进城市集约型发展以及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在城市异质性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并不显著,这种改善效应仅仅发生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在非直辖市及非省会城市的中小型城市中,知识溢出水平越高的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越强烈,但是在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中,知识溢出的调节效应则不再显著。因此,在下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进程中,应当加强城市知识存量水平建设,推进城市集约型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加大对城市差异性的关注。
关键词:
智慧城市 营商环境 双重差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寿波
本文共3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新的商品性质理论,商品具有物质性、流动性、主体性、地域性、时间性和信息性6个内在重要性质。第二部分详细论述商品物流理论,提出物流、物流系统、物流网络和物流链的新概念;提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商品运动规律是"六大类生产生活要素商品""投入—生产—流通—消费"的运动规律;作者认为商品物流理论包括商品实物流理论、商品资金流理论、商品信息流理论和商品三流矛盾统一理论。第三部分关于商业理论,提出商务和商业是两个不同概念,采用电子商业概念比较合适;提出整个商业活动就是商品的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流"的运动过程,"三流统一"、"三流合一"和"三流一体"的过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冷德俊 周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近年来全国建筑行业和建筑市场按照中央部署,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国家层面为提升建筑业营商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支持,但是在政策具体的落实过程中也存在发展方式粗放、缺乏健全的监管机制、相关部门不重视的问题,需要联合社会资源提升改革成效、完善相关监管机制、提升政府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
建筑业 营商环境 “放管服”改革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邓加 徐鹏鹏
从市场环境等8个方面选取并设计与建筑业企业营商环境联系紧密的18项指标,对2019年西部十省的建筑业企业营商环境进行评价,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将其分为三种类型:领先型、发展型和成长型。结果表明:西部十省建筑业企业营商环境水平分布不均衡;成长型地区水平分布较为均衡;在各子环境上,各省发展不协调。基于此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建筑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及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业企业 营商环境 聚类分析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冯守东 王爱清
税收营商环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在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采用的税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从影响税收营商环境的关键因素和企业发展根本诉求出发,梳理归纳得出税收营商环境评价的关键要素,进而提出包括税制质量、税务行政效能、税法遵从度、税务司法效能、纳税便利度和总税费负担率6个一级指标和税制公平、税制效率等23个二级指标在内的税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更好促进我国营商环境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英奎 王双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外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获得了外商高度评价。外资营商环境的优劣不仅依赖包括外资在内的中外机构的研究评价,还有三大测试标准:即外资发展、外资经营业绩及外资信心。目前,外资在华经营面临两大难题:即成本急剧上升、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外资也有两大期待:进一步开放市场及打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我们应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低成本、高效率、公平竞争、国际一流的外资营商环境。
关键词:
外资营商环境 对外开放 评价 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耀华 侯汉平
本文认为,物流性质划分为固有性质和非固有性质,物流非固有性质的“传统/现代”特性被定义为“传统物流/现代物流”。文章以物流时间维、物流性质维和物流特征维构建物流发展状态三维结构模型,阐述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辩证关系,指出传统物流、现代物流、传统/现代物流相互转换这三种模式是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客观存在,它们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构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英姿
本文系统阐述了国外CPTED(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的发展阶段及研究成果,内容涵盖了从宏观层面的城市犯罪空间分布研究到微观层面的社区空间环境要素与犯罪关系研究,并对实证研究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表明:国外CPTED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涉及多学科的交流与融合,完成了由宏观到微观的跨越。国外社区空间环境要素,如领域感、监视性、空间维护、入口控制等与犯罪存在显著关联,强化这些要素表象,可以有效地抑制社区犯罪的发生。
关键词:
社区 空间环境 CPTED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秀清 肖黎明 方兰
碳中和背景下打造城市绿色营商环境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全面精准衡量城市绿色营商环境则是其中的关键。文章使用2008-2020年我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我国城市绿色营商环境评价体系,通过构建熵权法、CRITIC法和变异系数法的最优组合权重,测算城市绿色营商环境指数,同时借助泰尔指数考察城市绿色营商环境的空间差异及其来源,结果发现:(1)尽管我国城市绿色营商环境在不断优化(0.0733→0.1543),但却存在较为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城市绿色营商环境的相对优势明显且在不断扩大。(2)绿色营商环境各分项指标得分也呈逐年增加之态势,且同样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东部地区在金融环境、市场环境和人力资源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中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与法治环境则在不断改善,而城市生态环境指数整体上都处于较低水平。(3)绿色营商环境的泰尔指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0.3565→0.3482),表明我国城市绿色营商环境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平衡性开始得到缓解,且这种不平衡主要来自省内差异。本文测算的绿色营商环境指数为城市营商环境的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与依据,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以下两方面提出政策启示:(1)各地要着力提升绿色营商环境的各项指标水平;(2)有针对性地推动地区间和地区内协调发展。
关键词:
碳中和 绿色营商环境 空间分异 泰尔指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仁发 魏琴琴
本文在理论分析营商环境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利用熵值法测算2009—2017年我国25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实证检验营商环境对城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营商环境有效促进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但营商环境对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因区域、城市行政等级和城市规模而存在差异性。进一步的影响机制检验表明,营商环境将通过FDI和人力资本积累显著促进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城市创新能力 FDI 人力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