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36)
- 2023(3424)
- 2022(2861)
- 2021(2400)
- 2020(1884)
- 2019(4352)
- 2018(4191)
- 2017(8647)
- 2016(4369)
- 2015(5514)
- 2014(5775)
- 2013(5903)
- 2012(4871)
- 2011(4193)
- 2010(4260)
- 2009(3793)
- 2008(3658)
- 2007(3215)
- 2006(2834)
- 2005(2378)
- 学科
- 济(28977)
- 经济(28961)
- 管理(12450)
- 中国(11409)
- 业(11373)
- 地方(10514)
- 企(9348)
- 企业(9348)
- 方法(8976)
- 产业(8584)
- 业经(8057)
- 数学(7692)
- 数学方法(7661)
- 城市(6032)
- 农(5992)
- 地方经济(5248)
- 结构(5089)
- 技术(4414)
- 城市经济(4365)
- 环境(4137)
- 发(3954)
- 产业结构(3684)
- 农业(3568)
- 物资(3210)
- 理论(3104)
- 贸(3104)
- 贸易(3103)
- 学(3058)
- 和(2961)
- 易(2892)
- 机构
- 学院(70332)
- 大学(65673)
- 济(32350)
- 经济(31658)
- 管理(29054)
- 理学(25353)
- 理学院(25059)
- 管理学(24786)
- 管理学院(24649)
- 研究(22714)
- 中国(14811)
- 京(14240)
- 科学(13698)
- 财(10929)
- 所(10348)
- 经济学(10098)
- 江(9975)
- 中心(9722)
- 研究所(9471)
- 财经(9292)
- 经济学院(9177)
- 业大(9037)
- 范(8817)
- 师范(8769)
- 北京(8737)
- 院(8571)
- 州(8417)
- 经(8272)
- 经济管理(7982)
- 农(7913)
- 基金
- 项目(50026)
- 科学(40885)
- 基金(36408)
- 研究(36282)
- 家(30664)
- 国家(30456)
- 科学基金(27679)
- 社会(25462)
- 社会科(24516)
- 社会科学(24510)
- 省(21011)
- 基金项目(20440)
- 自然(17084)
- 划(16735)
- 自然科(16690)
- 自然科学(16690)
- 自然科学基金(16333)
- 教育(14763)
- 资助(13592)
- 发(13260)
- 编号(13062)
- 发展(11499)
- 展(11349)
- 重点(10873)
- 创(10818)
- 国家社会(10651)
- 创新(10130)
- 部(9892)
- 课题(9751)
- 人文(9162)
共检索到950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汤国生
城市物流产业集群的集聚机理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物流服务的经济性,包括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密度经济和频率经济;另一方面是物流服务的柔性,包括物流服务的预知能力、调整能力和应变能力。基于物流园区的公共服务功能,应将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一个城市只建一个物流产业集群,并构建全国性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长征 赵亮
本文以2001—2014年我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的数据为基础,计算出19个主要城市的物流产业区位熵指数,并对各个城市的物流产业集聚度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剖析了物流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物流产业集聚对各个城市经济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其对东部城市的影响最强,对中西部城市的影响则较弱。同时随着时间周期的推移,物流产业集聚对城市经济的影响程度逐步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守红 蔡海亚
本文采用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物流增加值区位熵波动性显著,物流业集聚程度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总体上呈现集聚化发展倾向。借助主成分回归分析探讨我国物流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发现这7个因素对我国物流业集聚均为正向促进作用,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工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力资本和区位因素,以上7个要素每增长1%,相应的物流业增加值就依次上升0.205%、0.194%、0.192%、0.187%、0.145%、0.057%和0.019%。
关键词:
物流产业 空间集聚 区位熵 空间自相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陆靖
随着物流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城市群为代表的区域单位不断推进物流产业集聚,助推物流效率提升。本文基于2011-2019年10个国家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对物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对物流效率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效应,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每提升1%,对应物流效率将提高0.2813%;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物流资源配置水平将会加强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对物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物流行业技术资源投入与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度存在联动关系,且此联动关系对物流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更为显著。
关键词:
城市群 物流产业集聚 物流效率 空间溢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倩倩 董会忠 曾文霞
本文基于2008-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数据样本,运用区位熵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物流产业集聚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与扩散趋势并存,区域物流一体化布局尚未实现,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城市集聚现象明显;人均GDP、社会消费水平、人力资本、政府宏观调控从高到低依次对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对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万春 田景仁 刘芸
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物流产业集聚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DID估计模型,运用EG指数分析了高速铁路的开通对沿线城市物流产业的集聚效应,并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进行了分类计量分析。结果显示,高铁的开通对沿线城市的物流产业集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中、西部地区的效应要低于东部地区。对此,本文在探讨物流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对构建高速铁路快速物流产业基地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光明 马磊 潘宇
本文利用20062015年我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物流产业集聚对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聚、物流劳动生产率、外商直接投资、交通基础设施、地方政府投资等影响因素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的方向与显著性均存在差异性。从总效应来看,物流产业集聚与地方财政支出均显著为正,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源泉。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为负,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昌林
港口具备了物流产业集群形成的资源禀赋,基于港口的物流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它是物流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产物。要采用“自下而上”方式,切实加强和发挥政府在培育港口物流产业集群中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关键词:
港口 物流产业集群 形成机理 政府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唐铮
物流产业的集聚与演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影响物流产业集聚与演化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促进物流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对物流产业集聚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地理位置、政府政策法规等三个大的方面分析了影响物流产业集聚的因素与演化,并对其进行了指标量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相应的模型,最后以青岛市物流产业的集聚与演化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验证了研究的科学性、合理性、价值与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世免 李青清 徐运保
物流产业集聚具有较强正外部性,为居民消费升级带来积极影响。本文利用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物流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并深度考察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集聚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直接推动作用,且表现出明显区域异质性,整体呈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分布格局。进一步检验发现,物流产业集聚能够通过技术创新间接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即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未来,需从助力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技术创新高地、构建居民消费新生态方面持续发力,实现以消费升级驱动高质量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莫佳 李怀政
借助区位熵衡量物流产业集聚,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支持对区域物流产业集聚具有积极影响,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水平对区域物流产业集聚的影响不够显著,长江经济带的物流产业集聚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而就如何发展长江经济带区际贸易、完善长江经济带物流技术人才培养机制、加大物流产业扶持力度、加快物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物流产业集聚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鑫
本文以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VRS模型、区域熵值法,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物流产业集聚水平进行定量测算,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对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关系进行线性、非线性估计。研究表明:整体上看,物流产业集聚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提升有显著正向作用;物流产业集聚与区域商贸流通效率间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即存在两个结构变点,变点对应的物流产业集聚水平分别为1.132、1.394;随着物流产业集聚水平的提升,其对区域商贸流通效率的正向影响呈"两头强、中间弱"的U型结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立
物流产业集聚是我国各地物流业发展的新选择。从目前来看,我国物流业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发展十分迅速,集疏运体系日渐完善,物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物流企业迅速成长。但从物流产业集聚的角度来看,还存在物流企业集而未聚、规模较小且与相关产业配套程度低、发展基础不牢靠、物流产业集聚的市场形成机制还未形成等问题。在物流产业集聚过程中,产业、交通、商贸、软硬件基础设施、政府、劳动力成本等因素都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因此,应从促进物流业和工业制造业联动发展、大力建设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加强物流基础设施体系的规划与建设、提高商
关键词:
物流产业集聚 影响因素 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戴志敏 郭露 何宜庆
集聚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群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话题。物流业作为生产活动终端,其产业集聚可带来快速经济效益配置,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扩散和辐射效应显著。笔者在比较六省1990年~2010年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应用集聚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改进模型,得出中部物流与经济关联的产业内集聚态势已初步形成,但各省物流产业间都存在不匹配的态势。整个中部地区物流与经济发展融合仍处于起步及初期加速阶段。综合说来,湖南、安徽为演进较好省份;山西、河南为一般省份;江西和湖北为较差省份。未来可预见时间内以物流为主的产业将呈现梯次发展饱和态势,中部各省份急需提前实施产业转型及升级,而转型升级的次序依次较有所不同。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物流产业 产业演进 中部地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韩进锋
阐述了物流产业集聚效应,指出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并结合物流产业集聚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物流产业集聚效应面临的"政府困境",最后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的措施。
关键词:
政府视角 物流产业 集聚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