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8)
2023(7257)
2022(5948)
2021(5678)
2020(4652)
2019(10839)
2018(10326)
2017(19771)
2016(10359)
2015(11804)
2014(11558)
2013(11654)
2012(10923)
2011(10187)
2010(10222)
2009(9552)
2008(9601)
2007(8252)
2006(7279)
2005(6772)
作者
(28658)
(23872)
(23867)
(22670)
(15571)
(11317)
(10827)
(9323)
(9290)
(8384)
(8356)
(7914)
(7660)
(7621)
(7585)
(7528)
(7246)
(6843)
(6791)
(6537)
(5877)
(5777)
(5544)
(5388)
(5383)
(5371)
(5191)
(4925)
(4706)
(4671)
学科
(49431)
经济(49384)
(29594)
管理(28734)
(21758)
企业(21758)
中国(21571)
方法(20882)
数学(19056)
数学方法(18953)
(11905)
贸易(11897)
(11698)
(10948)
(10887)
保险(10795)
(10712)
银行(10712)
(10517)
(10278)
(10182)
地方(9192)
(8906)
金融(8906)
业经(8521)
环境(8085)
(7652)
(7380)
(7142)
农业(7059)
机构
大学(154564)
学院(151716)
(75487)
经济(74146)
管理(59303)
研究(57063)
理学(50112)
理学院(49505)
管理学(48994)
中国(48941)
管理学院(48667)
(34165)
(33858)
科学(29908)
财经(27542)
(27085)
(25406)
经济学(25272)
中心(24987)
研究所(24534)
经济学院(22802)
北京(22244)
财经大学(20903)
(20790)
(20365)
(18632)
师范(18536)
(18351)
科学院(17070)
研究中心(16738)
基金
项目(98379)
科学(80023)
基金(76681)
研究(72281)
(66227)
国家(65787)
科学基金(57180)
社会(51038)
社会科(48625)
社会科学(48613)
基金项目(39490)
自然(35145)
自然科(34405)
自然科学(34398)
自然科学基金(33815)
(32608)
资助(32116)
教育(31928)
(29437)
编号(26489)
(23910)
国家社会(22873)
中国(22294)
重点(21985)
成果(21286)
(21246)
教育部(21241)
人文(20000)
(19659)
大学(18726)
期刊
(79511)
经济(79511)
研究(54382)
中国(29351)
(24127)
管理(22516)
(20543)
金融(20543)
科学(20360)
学报(17468)
(16321)
大学(14274)
财经(14116)
经济研究(13926)
学学(13524)
问题(12228)
(12198)
(11544)
农业(11180)
技术(10921)
国际(10497)
世界(10114)
教育(10009)
业经(9817)
现代(7855)
技术经济(7754)
统计(7381)
(7208)
(7124)
资源(6923)
共检索到235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思源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现代城市的两大基本职能。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实施防灾减灾是城市履行管理与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首先,综述国际城市防灾减灾的合作和研究的主要进展;其次,基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特征,探讨城市灾害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形成机制,分析中国城市灾害风险的特征;再次,提出中国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战略,包括:确立城市安全发展的核心战略理念,确定防灾减灾管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构建全面综合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防灾减灾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磊  
城市的发展,要把城市的建设与减灾、防灾工作协调起来进行,综合规划,统一管理。现代城市的管理者,不仅应把握城市的动态平衡,研究和预测城市的人流、物流、能源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摸清其变化与发展规律,而且要重视城市的防灾、减灾工作,研究其对策,探讨其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效能等方面的新方略,以利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从历史考察来看,中国是一个多灾、重灾的大国。各种世界性的自然灾害中国都有,尤以地震、气象、洪涝、海洋、地质、农业、林业七大方面的突发性和长期性灾害更为突出,无疑城市也处在这些灾害风险的包围之中。城市作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聚集点,减少和防止灾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扬  李宁  吴吉东  吉中会  范碧航  金宝森  
探讨中国减灾救灾标准的现状及其完备性对健全和完善减灾救灾标准体系意义重大。基于中美两国现有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分析了两国现有减灾救灾标准数量上的差异;同时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从综合、灾害监测预警、救灾准备、灾害应急响应、灾后恢复重建和减灾6个方面构建了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故障树,评价了中国自然灾害减灾救灾标准的完备性。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已颁布的自然灾害减灾救灾相关标准在数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中国共有减灾救灾相关标准779条,美国共有263条;中国现有标准中国标、行标、地标和企标分别有180条、358条、233条和8条;中国现行自然灾害相关标准有664条,其中强制性标准150条、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俊锋  杨月巧  杨佩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学家  
在人类居住的这个地球上,海洋所覆盖的面积达70%以上。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生物资源、矿物资源和能量资源。海洋在给人类带来巨大恩惠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害。人们通常把由海洋水体的异常变化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称为海洋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文楷  张继红  
本文在对河南省自然灾害灾情综合分析的前提下,研究制定了减灾战略的几点重要依据,提出了如何建立防灾、抗灾和救灾体系。作者认为,搞好减灾,必须要建立和完善领导机构;开展农业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制定区域性防灾预案;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重视大环境综合治理,恢复生态平衡;建立储备制度,增强经济补偿机制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恒  鲍文  
本文对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认为目前的农业保险是以气象灾害保险为主,且存在农业灾害风险分散机制不完善与农户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律法规滞后、农业灾害保险尚未规范化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建设任重道远等问题。指出衡量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成败的四个关键因素,即农民自愿参保率的高低、政府参与气象巨灾风险分担、促进农民保收增收和适度的商业化运作。提出推进我国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即完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大力推进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引入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市场竞争及灾害救济向参加灾害保险的客户倾斜的机制、加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超  丁向阳  
首先分析了城市洪涝灾害的严重性与形成机制,阐述建国以来河南省各主要城市洪涝灾害的实际灾情,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几点重要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上海高校软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课题组  
本文论述上海城市灾害的40个高发区的圈定原理、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并应用等级量化和宏观定性等方法对潜在的灾害高发区进行了预测,以此对城市合理规划和灾害预防措施提出了建议,并阐明圈划灾害高发区对减灾决策的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莲霞  张庆阳  郭家康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在国内率先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国外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情,提出我国应如何搞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珂珊  
文章在大量调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济发展中城市快速发展面临的一系列地质灾害,采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叉的方法,分析了城市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根据中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2000年国民经济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整治城市地质灾害的基本对策与管理措施,为国家在制定城市发展远景规划和奋斗目标提供基本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商彦蕊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影响和损失,政府、科学家和人民群众进行了大量的减灾研究和实践,在致灾因子、灾害监测预报、灾害评估、自然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防灾减灾综合化等研究和实践方面均取得了很大进展,减灾思路逐渐从以致灾因子研究和工程预防措施为主调整为全面降低灾害系统脆弱性方面。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爱平  
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各种农业灾害分布广泛、发生频繁 ,历来是制约西部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西部农业灾害的特点和自然与人为成因的基础上 ,从维护整个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农业减灾的主要对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温家洪  尹占娥  孟庆洁  叶欣梁  
从地震灾害的本质与灾害风险管理角度,结合国际灾害风险管理经验,评述汶川地震灾难中暴露出来的中国地震灾难风险管理的一些问题,指出过度强调或依赖地震预报,长于救灾而弱于防灾与减灾,使得中国难以降低地震灾难的严重程度。通过分析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内涵、国际主流风险管理框架(IRGC、ERM、TDRM、GTZ),指出综合灾难风险管理是全面减灾最为有效、积极的手段与途径,中国在自然灾难管理中迫切需要实施综合风险管理。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万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