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91)
- 2023(5138)
- 2022(4351)
- 2021(3921)
- 2020(3199)
- 2019(7320)
- 2018(7285)
- 2017(13074)
- 2016(7608)
- 2015(8759)
- 2014(9216)
- 2013(8673)
- 2012(7927)
- 2011(7222)
- 2010(7386)
- 2009(6796)
- 2008(6564)
- 2007(5717)
- 2006(5028)
- 2005(4383)
- 学科
- 济(28967)
- 经济(28927)
- 管理(20585)
- 业(15611)
- 企(12984)
- 企业(12984)
- 中国(11679)
- 方法(10449)
- 数学(8964)
- 数学方法(8771)
- 地方(8666)
- 学(7896)
- 农(6720)
- 理论(6488)
- 制(6425)
- 城市(6226)
- 财(6022)
- 体(5782)
- 业经(5556)
- 环境(5174)
- 和(4609)
- 技术(4498)
- 城市经济(4484)
- 教育(4410)
- 农业(4274)
- 划(4187)
- 发(4182)
- 银(4164)
- 银行(4142)
- 行(3947)
- 机构
- 学院(107443)
- 大学(107133)
- 研究(40958)
- 管理(38796)
- 济(36941)
- 经济(35678)
- 理学(32748)
- 理学院(32254)
- 管理学(31513)
- 管理学院(31326)
- 中国(28589)
- 科学(28179)
- 京(24728)
- 所(21494)
- 农(21474)
- 研究所(19806)
- 业大(18346)
- 中心(18130)
- 江(17332)
- 农业(17060)
- 财(16895)
- 范(16526)
- 师范(16287)
- 院(15960)
- 北京(15387)
- 技术(14191)
- 州(13799)
- 省(13761)
- 师范大学(13109)
- 财经(13073)
- 基金
- 项目(76594)
- 科学(59193)
- 研究(53911)
- 基金(52693)
- 家(47641)
- 国家(47247)
- 科学基金(39384)
- 社会(32443)
- 省(31705)
- 社会科(30611)
- 社会科学(30600)
- 基金项目(28018)
- 划(27169)
- 自然(26187)
- 自然科(25548)
- 自然科学(25535)
- 教育(25113)
- 自然科学基金(24995)
- 编号(21818)
- 资助(21094)
- 成果(18001)
- 重点(17612)
- 课题(17032)
- 发(16704)
- 部(15832)
- 计划(15560)
- 创(15405)
- 创新(14508)
- 科研(14210)
- 科技(14177)
共检索到163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铁永波 唐川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增强城市灾害管理能力和提高政府部门对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有重要的意义。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进行分级,在结合城市灾害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参与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为今后城市灾害管理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翼舲 张利华 黄宝荣 李颖明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自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自评价指标体系对增强城市灾害管理能力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系统的分析,建立了包含一个一级指标、六个二级指标和44个三级指标的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自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自评价的组织程序,并对该自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的组织程序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城市灾害 应急能力 自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秦波 田卉
洪涝灾害一直是城市所面对的重大威胁。由于气候变化和高速城市化等原因,我国城市尤其需要重视洪涝灾害的应对。大量案例和理论证明:面对洪涝灾害,仅仅依靠工程设施等技术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透过公共管理的视角,本文以危机管理的PPRR模型为框架,探讨洪涝灾害的预防、准备、应对以及恢复四个阶段所应采取的对策,由此构建一个科学、完整、严密的应急管理体系,并推动城市综合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春泽 代文锋
针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评价方法。首先分析了城市灾害应急能力的评价问题,建立了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黄金分割法将不确定语言形式的评价信息转化为"云滴",并根据属性权重以及专家权重对其自下而上逐层集结,形成各方案的多层次综合云。最后根据多层次综合云的数字特征对各方案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分析与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问题,能够为提升城市灾害应急能力,减少灾害损失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灾害 云模型 应急能力 评价指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振耀 田小红
自然灾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非常深刻。本文分时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灾害应急救助系统,以及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出现的重大转变,最后提出应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并具体指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应包括的七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救助 管理 基本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力 吴晟
分析几次地震灾害爆发后应急物流管理实践,指出地震灾害下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构建基于地震灾害的应急物流体系,包括资源保障体系、组织体系、信息支撑平台体系、运作机制体系以及预案体系等。最后提出推进体系构建的建议,即完善震后的逆向物流管理;积极开展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加强物资储备能力;健全法律保障措施;积极改进运载工具及交通网络建设等。
关键词:
地震 应急物流 物流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相全 韩静轩 张波
对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和破坏程度的评价和测度是进行地震应急和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如何快速评价地震灾害的程度成为决策的关键所在。文章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地震灾情统计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从而构建了以经济损失程度、人员损失程度和地震震级强度为主因子的地震灾情评价的指标体系。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因子分析 评价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伟 王晶晶 杨玲
重要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重要基础设施之间的关联度和依赖性日益加强,重要基础设施灾害往往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提高重要基础设施的应急能力已经成为了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本文以重要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基于重要基础设施的关联特征,从延展性、影响对象和持续周期三个方面分析了重要基础设施灾害情景构建的特点,建立了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灾害的情景构建方法,提出了从准确性、充分性、及时性三个维度评价应急能力的思路,并将提出的通用方法应用于燃气多门站停气事件案例,为实际中重要基础设施的应急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重要基础设施 情景构建 应急能力 关联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文刚 彭静
城市地铁应急管理是公共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广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通过结合广州城市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现实情况和应急管理相关理论,提出构建广州城市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的基本方法及步骤,提出应以地铁公司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的方针,结合地铁突发事件特点和地铁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系统和实操性强的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框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作为冯俏彬教授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的指导老师,我对于她在专业方面的努力和这些年来所取得的学术进步比较了解,尤其赞赏她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一再展现的学术悟性和钻研深度。其《私人产权与公共财政》荣获第三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2007年)的博士论文,以及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忠卫 马祎 邹明远
目的:构建卫生监督机构突发事件应急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方法:通过文献法、头脑风暴法和专家咨询法,初拟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征询,确立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果:两轮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一级指标权威系数the first index均值为0.82,第二轮专家咨询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954、0.820、0.565,P<0.05。建立了卫生监督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框架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结论:专家意见的可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军 宋书贵
文章提出了中央企业应急管理能力评价这一问题,针对中央企业在四大类突发事件中的应急管理能力,对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中央企业 应急管理 评价 指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于峰 李向阳 刘昭阁
针对本体模型在应急领域应用中存在的类型界定不清晰与重用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文面向城市灾害情景提出应急案例本体建模与重用方法,依知识类型与应用目的将应急案例本体分类,实现了对应急案例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的独立表达和目标约束下案例的有效检索与重用修正。该方法不仅提升了应对方案制定的合理性,而且简化了繁琐的本体推理过程。最后,以Z市电网应对台风灾害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段胜
通过科学的指标构建来量化地震风险的预警与应急能力已经成为整合性风险管理框架下地震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本文利用灾害学的量化评估方法,根据统计指数的构建理论,从统计指数的指标构建到实际应用,设计出一套较为系统的地震应急能力指数,希望以此丰富地震风险管理中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横向对比上看,统计时点影响和经济价值影响使得汶川地震的各项地震应急能力指数数值结果明显高于雅江—康定地震;而从纵向对比上看,两次地震的测算结果均表明地震预测与监控能力指数的综合权重最高,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增加地震预防过程中的投入,提高地震的预测与监控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