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88)
2023(13304)
2022(11560)
2021(10781)
2020(8747)
2019(20382)
2018(20385)
2017(38632)
2016(21112)
2015(23577)
2014(23807)
2013(23668)
2012(22020)
2011(20033)
2010(20075)
2009(18183)
2008(17630)
2007(15322)
2006(13696)
2005(12120)
作者
(62237)
(51392)
(50934)
(48373)
(32808)
(24599)
(23175)
(20269)
(19606)
(18330)
(17682)
(17405)
(16361)
(16243)
(15833)
(15676)
(15255)
(15171)
(14687)
(14476)
(12757)
(12705)
(12398)
(11730)
(11526)
(11454)
(11409)
(11354)
(10398)
(10089)
学科
(90337)
经济(90242)
管理(57260)
(54526)
(43343)
企业(43343)
方法(35645)
数学(30466)
数学方法(30136)
中国(28755)
地方(25542)
(24233)
业经(20362)
(19341)
(18247)
农业(16594)
环境(15132)
(14998)
贸易(14984)
(14493)
(14394)
(14280)
理论(14116)
(13955)
技术(13875)
(13797)
银行(13757)
(13541)
金融(13540)
地方经济(13464)
机构
大学(298804)
学院(297755)
管理(117717)
(116726)
经济(113916)
研究(105357)
理学(101315)
理学院(100072)
管理学(98308)
管理学院(97765)
中国(77505)
科学(66586)
(65862)
(53339)
(51688)
(48570)
研究所(48562)
中心(46847)
业大(44605)
(43863)
(42527)
北京(42332)
师范(42131)
财经(41045)
(38832)
农业(37716)
(37285)
(36460)
师范大学(34220)
经济学(33767)
基金
项目(204255)
科学(160213)
研究(149983)
基金(146181)
(127328)
国家(126202)
科学基金(108163)
社会(93111)
社会科(88099)
社会科学(88077)
(80258)
基金项目(78428)
自然(70443)
自然科(68760)
自然科学(68748)
(68032)
教育(67928)
自然科学基金(67469)
编号(61760)
资助(59681)
成果(49990)
(47553)
重点(45652)
(43964)
课题(43078)
(42034)
创新(39138)
科研(38546)
发展(37942)
国家社会(37416)
期刊
(134024)
经济(134024)
研究(91693)
中国(60111)
学报(46356)
(44779)
科学(44042)
管理(43623)
教育(36736)
(36294)
大学(34695)
学学(32363)
农业(31507)
(26251)
金融(26251)
技术(26021)
业经(23068)
经济研究(20580)
财经(18952)
问题(18718)
图书(17597)
(16079)
(15874)
科技(15169)
理论(14985)
资源(14455)
技术经济(14276)
现代(14272)
(13897)
实践(13870)
共检索到447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环宙  吴茂英  沈旭炜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地域文脉和城市本土生活的基本空间场所,正成为众多城市增长和城市更新的首要关注对象。以国际视野、本土实践为特点,提出城市滨水开发从CBD到RBD的路径演变,让滨水开发从生产回归到生活,让水体功能真正融入到城市职能之中,实现"城.水"共兴。在梳理有关城市滨水区复兴与游憩开发以及城市增长理论的文献基础上,结合13处实地考察的国内外成功滨水RBD,就国内的滨水RBD的开发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海燕  
哥本哈根滨水空间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人的滨水",也是该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系统地梳理了哥本哈根城市与滨水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探讨其"人本主义"的滨水空间设计理念,总结其滨水空间的整体构架和未来发展,结合图示分析,希望为我国滨水空间发展和城市环境质量改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建伟  
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针对城市滨水空间发展建设中的问题,按照城市滨水空间的一般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形成、繁荣、衰退和复兴四个阶段;并提出城市滨水空间发展的趋势,即环境人工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多元化。在此基础上,从开发模式、规划设计、管理决策和实施建设等四个方面剖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滨水空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研究方法、发展目标、评价机制、规划设计、开发管理和公众参与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席珺琳  吴志峰  冼树章  
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开敞空间和游憩场所,对城市生态、市民交往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梳理法,对近15年的城市滨水空间研究进行梳理,结论如下:(1)滨水空间与城市的关系愈发紧密,并成为激发城市新活力的重要举措;(2)开发利用的视角从单一转向多样,但从滨水空间本身出发仍是主流;(3)规划设计层次多样,但缺乏多学科的综合考虑;(4)当前城市滨水空间的研究存在开发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系统性的规划不足、定量研究偏少等问题。论文从城市滨水空间研究的系统性、创新性和新技术应用、加强开发规划管理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展望,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席珺琳  吴志峰  冼树章  
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开敞空间和游憩场所,对城市生态、市民交往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梳理法,对近15年的城市滨水空间研究进行梳理,结论如下:(1)滨水空间与城市的关系愈发紧密,并成为激发城市新活力的重要举措;(2)开发利用的视角从单一转向多样,但从滨水空间本身出发仍是主流;(3)规划设计层次多样,但缺乏多学科的综合考虑;(4)当前城市滨水空间的研究存在开发机制研究不够深入、系统性的规划不足、定量研究偏少等问题。论文从城市滨水空间研究的系统性、创新性和新技术应用、加强开发规划管理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展望,对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云瑞  张益民  苗济文  王杰  
宁夏灌溉回归水指灌溉农业土壤深层渗滤水、农田尾水、渠道渗漏水、退水及少量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年排量30~35亿m3。对灌溉回归水20种物质含量的评价表明,它属无毒有害型淡水。采取与渠水(来自黄河水)掺灌或轮灌对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也不会引起土壤盐碱化,可大胆开发利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亚男  李琳  韩磊  谢双玉  
城市滨水空间转型发展是促进城市空间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方式,已成为当前国际城市更新与再开发的主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也大量涌现,有必要进行归纳和总结。论文以Web of Science和Science Direct数据库1988—2020年间相关文章为分析对象,从滨水空间转型发展的过程、模式、动因与机制、效应等方面对其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国外滨水空间转型发展研究多采用定性方法对案例地开展描述性分析,研究主题从关注实践需求转向探讨深层次学术问题并逐渐多元化,研究视角越发强调人本主义和公平理念。最后,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和中国实际指出:未来中国应转变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重视不同区域多案例的对比研究,再现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过程,模拟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机制,全面评估城市滨水空间转型的效应,以优化和完善中国城市滨水空间的研究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俞兴祥  
从视觉环境角度分析了广州滨江路沿线建筑高度和间距及公共滨水步行空间的尺度,从而为滨水建筑高度和间距及步行空间的控制提供依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郭泉  程道品   吴忠军   高元衡  
通过对桂林建设城市RBD必要性的分析 ,指出桂林建设城市RBD对旅游购物和旅游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对桂林建设城市RBD进行了初步设想。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黄晓微  
投资估算的准确合理直接关系到后续项目的实施推进与工程造价控制。以大型城市滨水公园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项目的投资估算构成与编制思路,阐述估算编制要点,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焦胜,曾光明,何理,曹麻茹,刘鸿亮  
针对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及其面临问题,分析国内外关于城市滨水区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滨水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与城市滨水区开发相结合的复合开发模式,并阐述了复合开发模式的主要内容。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苏婷  刘玮辰  吴巍  陈江龙  
城市更新是适应城市发展态势、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再开发日益成为助推城市更新、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为综合认知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状况,论文从滨水区概念、滨水区再开发概念、空间过程、演进路径、组织模式、驱动机理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相关进展,并进行评述和展望。研究发现:(1)滨水区再开发的空间演变趋势是从生产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由较为单一的用地类型向多元用地类型转变;(2)从空间过程演变中凝练出滨水区主要朝着物质空间改善、经济高质量发展、休闲娱乐共享愿景、历史文化保护4种不同的时空演进路径进行再开发;(3)滨水区再开发组织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主体、私营主体、公私合作3种,利益相关者参与形成的滨水区再开发组织模式,与由港口、环境、经济、政策、文化等构成的社会环境系统交织一起共同作用于滨水区再开发;(4)未来,城市滨水区再开发研究应该重视理论体系和框架的创新,重视滨水区再开发动态演化路径研究,深入剖析滨水区再开发的作用机制及影响机理,加强对滨水区再开发多重效应的系统分析,建立助推城市更新的滨水区再开发管控方法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运迎霞  李晓峰  
城市滨水地区是城市中地理位置最为优越,开发潜力最大的地段之一,但目前国内许多滨水地区开发主要集中在对滨水区本身的环境整治与景观美化上,没有从城市功能结构调整的角度着手进行。如何进行城市滨水区开发建设,使之带动城市乃至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是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列举了国外若干城市滨水区的开发背景,通过对这些滨水区功能特点的比较,分析了不同功能对所在城市经济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城市滨水区在功能转型期功能定位的原则及参考意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春  何艳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很多城市都出现了滨水地区再开发的现象。通过对国内外多个城市相关案例的分析,发现滨水地区开发的复兴,受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及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功的滨水地区再开发需要重视开发策划、规划设计、主体建筑以及严格管理等要素。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宜庆  王守清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市场营销4P理论(即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销售渠道、Promotion-销售促进)和STP战略(即Segmentation-市场细分、Targeting-目标市场选择、Po鄄sitioning-产品定位)以及我国房地产营销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对新加坡一个滨水房地产开发案例的分析,从房地产营销人的角度,详细阐述4P理论和STP战略在房地产开发和营销过程中的应用,为我国房地产公司提供启示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