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3)
2023(10386)
2022(8719)
2021(8302)
2020(6621)
2019(15801)
2018(15542)
2017(30266)
2016(16362)
2015(18060)
2014(17732)
2013(17460)
2012(16517)
2011(14976)
2010(15316)
2009(14094)
2008(13520)
2007(12125)
2006(11303)
2005(9926)
作者
(44473)
(37887)
(36773)
(35356)
(23876)
(18050)
(16840)
(14548)
(14483)
(13528)
(12675)
(12624)
(12017)
(11655)
(11495)
(11453)
(11244)
(10995)
(10882)
(10579)
(9304)
(9268)
(9020)
(8985)
(8537)
(8431)
(8289)
(8031)
(7453)
(7408)
学科
(69421)
经济(69350)
(47481)
(46475)
管理(37998)
农业(31488)
(23755)
企业(23755)
地方(21792)
中国(21477)
方法(20942)
数学(19045)
数学方法(18837)
(17476)
贸易(17469)
业经(17443)
(17033)
(14806)
(13728)
(12437)
(12241)
(12028)
(11767)
环境(11020)
农业经济(10800)
及其(10728)
土地(10620)
(9462)
银行(9458)
政策(9447)
机构
学院(221751)
大学(214918)
(96586)
经济(94452)
管理(86035)
研究(79663)
理学(73185)
理学院(72295)
管理学(71237)
管理学院(70816)
中国(63681)
(53979)
(48175)
科学(47771)
(42103)
农业(40861)
(39803)
(39513)
中心(38538)
业大(37864)
研究所(35475)
财经(31789)
(30889)
师范(30695)
北京(29756)
(28920)
(28642)
(28004)
(27988)
经济学(27983)
基金
项目(148598)
科学(118014)
研究(113566)
基金(107187)
(92122)
国家(91241)
科学基金(78867)
社会(73072)
社会科(68882)
社会科学(68870)
(59236)
基金项目(57587)
自然(48985)
教育(48641)
(48384)
编号(48297)
自然科(47723)
自然科学(47716)
自然科学基金(46822)
资助(42174)
成果(38055)
(34770)
(32792)
重点(32607)
课题(32340)
(31008)
(30016)
国家社会(29807)
发展(28800)
(28391)
期刊
(117127)
经济(117127)
研究(68172)
(57080)
中国(49129)
农业(38518)
科学(30674)
学报(30437)
(29722)
(26413)
金融(26413)
管理(25834)
业经(25172)
大学(24343)
学学(22862)
教育(20855)
问题(18653)
(18292)
技术(18051)
经济研究(15940)
农村(14844)
(14844)
资源(14411)
农业经济(14405)
财经(14068)
世界(12708)
(12344)
(12133)
(11562)
现代(11504)
共检索到350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佳豪  童岩冰  王昂扬  
本文以南京江北绿水湾、龙袍、八卦洲三片沿江城市湿地周边农户的107份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城市湿地公园周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随着农民年龄的增加,相关地区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增强;二是农户居住地区的发达程度越高,其退出意愿越弱;三是农户对于湿地的认知情况影响其对于宅基地退出的决策。并对城市湿地公园周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工作提出了政策与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宏瑶  温亚利  
为了实现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公平合理的湿地保护局面的形成,对鄱阳湖湿地周边农户家庭生产生活的基本情况、生态环境的认知、以及基于禁渔期、保护候鸟和封洲禁牧等保护措施的生态补偿意愿进行了深入调查。结果表明:(1)鄱阳湖周边农户的家庭收入与湿地紧密相关,湖区农户具有一定的湿地生态环境认知和生态保护意识;(2)193份有效问卷中愿意接受补偿的比例高达88.1%,农户户均生态补偿意愿为339.9元/(a.户),由此估算出鄱阳湖湿地生态补偿额约为每年5.82亿元;(3)Tobit回归模型的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受偿意愿受年龄、生态效益的认知及生态保护态度的显著影响,研究认为提高农户的生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军书  翁晓宇  
以农村宅基地退出制度的历史考察与法律解读为研究起点,分析透视农村宅基地退出制度面临的困境。通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的"百村调查"得出结论:补偿是否合理、公平是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关键;货币补偿中要"以高于商品性住房的价格进行补偿",实物补偿中要"以高比例进行房屋面积置换"是大多数农户的心理预期。针对调查结论,政府在鼓励和引导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过程中,要把制定完善宅基地退出与补偿的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建立宅基地退出的动力机制以及保障体系作为重点工作。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贯成  陈盈蒙  
以推拉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利用CLES团队2020年在苏北调研的101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Logit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家庭生命周期下影响农户作出宅基地退出选择的重要推力和拉力因素,进一步揭示了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1)家庭生命周期是影响农户作出宅基地退出决策的重要因素,按照退出意愿强度大小可排列为:稳定家庭<空巢家庭<抚养家庭<扩大家庭<赡养家庭;(2)老人比、户主受教育年限、农地转出面积占比等因素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重要推力因素,而家庭恩格尔系数、家庭平均年龄和宅基地继承认知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重要拉力因素;(3)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农户家庭选择退出宅基地的推拉力因素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敏  诸培新  张建  
基于江苏省855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对转出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促进作用最高,其次是未流转户,对转入户的退出意愿呈负影响;由于农地流转所产生的转出户数量远远高于转入户数量,所以整体上有利于宅基地的退出;此外,户主的教育年限、村干部身份、家庭外出劳动力比例、拥有城镇住房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为正,家庭65岁以上人口比例、农村房屋现值对退出意愿的影响为负。为了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首先,应将农地流转与宅基地退出置于同一框架内统筹部署,通过完善流转服务和经济激励使农户自愿转出农地,进而促进宅基地退出有序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子坤  邹伟  王雪琪  
研究目的:探寻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悖离原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分化通过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作用于理性行为人的意愿和行为;农户分化、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是造成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与意愿悖离的主要原因;农户意愿向行为转换的过程中,会弱化邻居的行为态度,强化村干部的组织号召作用,并且会重点考虑自身的职业特点而忽视其经济条件。研究结论: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改善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强村干部培养、完善退出方案制定和促进非农就业等切实扭转农户行为与意愿悖离局面,进一步推动有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农户退出宅基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扬彬  顾汉龙  宇阳  何雨晴  
本文基于沈阳市3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了农户分化和宅基地价值认知在两者间的中介及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农地转入行为显著削弱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而农地转出行为显著增强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农户分化对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起完全中介作用,农地转入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削弱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6.81%,农地转出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增强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7.33%;农户宅基地价值认知发挥部分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入户,宅基地保障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出户,宅基地资产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对于明确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群体,针对农地流转行为不同的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政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姚娜  李诚固  王梁  
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绿色消费观的影响下,生态环境的改造如何引起绅士化的现象,对生态绅士化的表现特征、形成机制及其人口、社会空间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去工业化及绿色消费观的提倡等背景下,政府通过打造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开发商投资建设高端房地产,二者合力下催生出生态绅士化现象;②生态绅士化是一种有效的城市开发策略,南溪湿地公园的建设使周边的社区更具高端生态社区特质,从而吸引绅士阶层的迁入,引起了社区周边物质景观和人口、社会经济的升级与重构;③生态绅士化不可避免地使得低收入阶层被置换和边缘化,造成了居住空间的隔离和人口、社会空间的重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但是有利于城市的规划和健康发展。生态绅士化的研究对于城市规划及其生态城市的构建、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如何减轻生态绅士化的消极效应对社会空间分异、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晋洪涛  刘巧娜  史清华  
探索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是影响其退出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风险社会理论,以河北省唐山市郊区为例,利用实地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s回归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探讨农户风险感知、风险态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普遍薄弱,仅有11.50%的农户愿意有偿退出宅基地。从风险感知来看,农户对宅基地退出风险总体感知度较高,66.37%的样本农户认为宅基地退出存在中高度风险,其中政策兑现风险感知度最高,其次为保障风险和经济风险,人际情感风险感知度最低。风险感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保障风险感知影响程度最为显著,其次是心理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影响程度最弱。从风险态度来看,13.72%的样本农户为风险偏好型,风险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风险感知对退出意愿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风险偏好对中等收入农户和中远郊农户退出意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因此,本文提出以满足农户居住保障和社会保障为核心制定多样化补偿方案,以确保补偿资金落实到位为关键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以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和非农收入为抓手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原   赵凯  
宅基地退出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户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本文利用宅基地退出试点区安徽金寨和四川邛崃的422份农户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宅基地退出对老年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政策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宅基地退出会降低老年农户务农经营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提高其对各类补助的依赖。第二,政策支持在宅基地退出对老年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其中,务农政策支持会弱化宅基地退出对老年农户务农生产经营的抑制作用,务工政策支持则会促使退出宅基地的老年农户选择务工生计策略。第三,对于养老保障水平较高、耕地规模较小的老年农户而言,宅基地退出对其务农经营的抑制作用更强。由此提出重视宅基地退出对老年农户参与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指导以及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新华  
现行的户籍制度黏附着城乡差别化的入学、住房、养老保障等权利配置功能,严重制约着农村宅基地的社保功能向资产功能转化,是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关键因素。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基本假设,并运用加入控制变量的"双差"分析法,以重庆(实验地区)和武汉(控制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户籍制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时间哑变量和地区哑变量的交叉项(即户籍制度改革效应)通过了1%的正显著性检验,说明户籍制度改革对实验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使得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比例增加了37%;而且在户籍改革力度较大的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相对较大。另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安宁  冯健  
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安徽阜阳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问卷调查,建立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公式,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为建立灵活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农户个体偏好和家庭特征不一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较大的差异。(2)农户对城镇生活不确定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关键因素。对就业、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和生活成本的顾虑,使得农户不敢轻易放弃宅基地。(3)农户对宅基地的乡土情结、宅基地资产性价值日益凸显和农户心理预期偏高也是阻碍宅基地退出的因素。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长效机制,充分了解和尊重农户的个体偏好并分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迪   吴泽斌   袁北飞   汪应宏   牛潜  
基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150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探究功能认知和政策环境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协同影响,挖掘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单个独立因素并不能形成高与非高水平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导致农户宅基地退出高意愿的路径可以被概括为“功能认知驱动型”“政策环境驱动型”和“认知-环境联合驱动型”3种组态路径;农户宅基地退出高与非高意愿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农户高功能认知水平并非抑制其宅基地退出意愿,当政策环境不理想且农户功能认知水平较低时会导致非高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建议,从尊重农户期望权益诉求、加大政策调控力度与提高补偿标准、拓宽农户参与渠道等方面健全和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助力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新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迪   吴泽斌   袁北飞   汪应宏   牛潜  
基于江苏省徐州市沛县150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 QCA)方法,探究功能认知和政策环境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协同影响,挖掘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单个独立因素并不能形成高与非高水平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导致农户宅基地退出高意愿的路径可以被概括为“功能认知驱动型”“政策环境驱动型”和“认知-环境联合驱动型”3种组态路径;农户宅基地退出高与非高意愿路径存在非对称关系;农户高功能认知水平并非抑制其宅基地退出意愿,当政策环境不理想且农户功能认知水平较低时会导致非高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建议,从尊重农户期望权益诉求、加大政策调控力度与提高补偿标准、拓宽农户参与渠道等方面健全和完善农村宅基地退出模式,助力构建农村宅基地退出新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晋洪涛  刘巧娜  
结合农户对宅基地的功能认知,分析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风险感知以及风险态度如何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发现:在宅基地功能认知上,农户普遍认为宅基地保障价值高于资产价值;农户大都认为宅基地退出存在风险,且风险感知程度越高越不愿意退出宅基地;相对于资产风险,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保障风险感知程度更高;农户的风险偏好态度能够缓解风险感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抑制。基于此,制定宅基地退出政策应高度关注宅基地保障功能,平衡保障和资产功能之间的关系,降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风险的感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