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6)
2023(9955)
2022(8749)
2021(8178)
2020(6972)
2019(16413)
2018(16198)
2017(30853)
2016(17224)
2015(19540)
2014(20143)
2013(19947)
2012(18796)
2011(17025)
2010(17233)
2009(15934)
2008(15758)
2007(14407)
2006(12529)
2005(11159)
作者
(51507)
(43083)
(42817)
(41057)
(27532)
(20998)
(19763)
(16819)
(16056)
(15564)
(14926)
(14480)
(14006)
(13692)
(13544)
(13361)
(13226)
(12645)
(12625)
(12494)
(10717)
(10692)
(10449)
(9916)
(9823)
(9737)
(9735)
(9503)
(8690)
(8649)
学科
(72013)
经济(71953)
管理(43519)
(39304)
方法(31591)
(29698)
企业(29698)
数学(27012)
数学方法(26721)
(20798)
中国(20392)
地方(20322)
(16052)
(15838)
业经(14497)
农业(14232)
理论(12304)
(12061)
(11878)
贸易(11871)
环境(11651)
(11336)
(10750)
(9586)
银行(9559)
(9410)
财务(9380)
财务管理(9343)
地方经济(9145)
(9119)
机构
学院(247085)
大学(244697)
(92095)
管理(90338)
经济(89529)
研究(83700)
理学(76568)
理学院(75457)
管理学(73853)
管理学院(73355)
中国(63326)
科学(55667)
(54473)
(43751)
(43130)
(42712)
(40501)
中心(40421)
研究所(39209)
业大(38185)
(36779)
师范(36407)
北京(34558)
农业(34463)
(34230)
财经(33753)
(30489)
(30232)
师范大学(29309)
(27748)
基金
项目(162543)
科学(125770)
研究(117003)
基金(114396)
(100134)
国家(99276)
科学基金(84289)
社会(71207)
社会科(67294)
社会科学(67271)
(65815)
基金项目(62519)
自然(55860)
(55216)
自然科(54424)
自然科学(54408)
教育(53773)
自然科学基金(53382)
编号(48763)
资助(46940)
成果(39000)
重点(36664)
(36342)
课题(34501)
(34214)
(32767)
科研(31190)
创新(30694)
计划(30440)
大学(30084)
期刊
(107294)
经济(107294)
研究(69963)
中国(50165)
学报(39306)
(38488)
科学(36535)
(34189)
管理(29294)
大学(28493)
教育(27024)
学学(26457)
农业(25920)
技术(23030)
(19989)
金融(19989)
业经(18625)
问题(16147)
经济研究(15564)
财经(15477)
资源(14698)
图书(14562)
(14492)
(13305)
(12584)
(12444)
技术经济(11911)
商业(11499)
统计(11437)
理论(11387)
共检索到370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小波  袁蒙蒙  樊志敏  
城市游憩空间布局是影响城市游憩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而其驱动系统由引擎机制、需求驱动机制、供给驱动机制、纵深驱动机制构成,并通过循环运转推动城市游憩空间持续发展。城市游憩空间布局以满足城市居民、旅游者需求为主要目标,最终形成"双核原生态星系模式"。结合扬州实践对此予以阐析,为我国逐步兴起的城市游憩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亮  王婧  
城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研究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它为城市规划及区域规划提供依据,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的需求。在研究各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武汉市游憩地空间布局的现状及变化特征,指出武汉市游憩地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优化构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强  
为了研究森林生态游憩对人体的生理保健价值,于2012年3月17日-5月12日历时8周,对扬州城市周边4个森林公园的大气环境质量、空气负离子、细菌含量、天然放射性、植物精气、噪声以及对人类心理健康等7个方面直接影响人类生理保健的项目指标进行了适时监测、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环境是人类理想的游憩休闲场所,有很好的生理保健价值。并结合扬州市森林游憩区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开发森林生理保健旅游资源的具体措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华明  王丹  
为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口提供适配的养老服务设施是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的关键环节。文章采用热点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对126个社区不同年龄段老龄人口进行估算,与养老服务设施的供给能力进行匹配分析,以提高养老服务资源供给精准度。得出主要结论 :(1)将社区分为自理型、介助型、介护型3种主导类型,介护型社区主要分布于内城区、近郊区的拆迁安置区;介助型社区主要分布于外城区,以单位社区为主;自理型社区主要分布于近郊区,以新建商品房社区为主。(2)研究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老龄人口结构错位明显,表现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式养老机构、护理站等介护型养老设施严重不足,社区老年人助餐点等自理型养老设施利用率不高、吸引力不足。(3)应进一步适应不同社区差异化养老需求,建设“弹性”的综合性养老服务设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侯兵  黄震方  陈肖静  
经济型酒店近年来一直保持迅猛发展势头,但对于经济型酒店的研究却仍处于对行业现象和业态特征等方面的探讨,缺少经济型酒店城市空间分布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实证分析。本文从主客体关系视角,提出城市经济型酒店市场容量与经济型酒店发展动力、城市主体角色与经济型酒店选址决策两个层面的关系,建构经济型酒店的空间分布形成机制。针对扬州的实证分析采取了经济型酒店管理层深度访谈与住店客人调研二重途径探讨经济型酒店发展及空间布局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雨平  
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地方政府的空间政策强烈影响着城市的发展,需要得到广泛的关注。文章通过对扬州1990年代以来推行的一系列空间政策和同时期城市形态演化以及可能的变化趋势进行比照,试图剖析空间政策对城市形态演化的影响机制,重点对行政区划和规划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阻碍城市空间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行了阐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罗成书  周敏  钱苗  
自行车骑行是旅游者体验目的地城市的重要方式,规划建设高效合理的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已经成为众多旅游城市共同面临的重要任务。以著名旅游城市杭州为对象,利用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从空间布局视角分析了杭州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和完善自行车旅游慢行系统的对策。结果发现,目前杭州的自行车服务点与休闲旅游点的空间耦合度较低、与旅游流网络特征的协调性较差。最后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秦学  
从空间类型、空间要素、空间结构与形态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并以宁波市为例详细分析了其游憩物质与环境空间结构、游憩行为与需求特征、游憩行为空间分布规律等一系列要素,为宁波市的旅游开发、游憩规划提供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志毅,张兆干  
区位是饭店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对商业设施与饭店的区位因素 (市场、设施的集聚、地价水平、消费者因素 )的具体影响机制进行了比较 ,并以南京市为例 ,对饭店空间布局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饭店住宿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侯兵  黄震方  尚正永  
城市意象和旅游形象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城市意象研究多侧重于意象空间的感知探讨,关注的是城市现存的意象空间形态,而城市旅游形象研究虽相对成熟,但多是套用了企业形象的研究手法,缺乏从城市意象变迁的角度分析城市旅游形象的发生和演变机理。城市意象具有显著的时空维度特征,与城市旅游形象保持紧密的关联性。扬州城市意象从时间纵向的角度上在地理区位的历史变迁、文学作品的意象表达、城市休闲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等方面有鲜明的体现,由此阐释了城市意象变迁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价值;结合扬州城市旅游形象的演变历程,得出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徐善登  李庆钧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广度和深度是和公众的参与态度紧密相连的。公众参与规划的态度或积极或消极。根据苏州、扬州两地城市调查结果分析,以及从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关系角度看,要促使参与城市规划的公众由消极的参与者向积极的参与者转变,城市政府须在学术界已提出的信息公开、增加参与路径、培育公众自治组织等措施之外,还应承担起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回应公众利益诉求、善待积极参与者的职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则谦  孙金瑛  张博文  
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是一种复合型文化空间,能够满足公众以阅读为基础的多元化需求。城市书房是一种典型的新型公共阅读空间,深入探究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的建设与服务可以有效推动其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章以扬州市“24小时城市书房”项目为例,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取相关数据,分析其建设现状,并结合评价指标体系考察其服务效果。研究发现,新型公共阅读空间在选址规划、室内环境、开放时间管理等方面表现良好,但在资金保障、空间建设、读者反馈等方面存有不足,可从资源配置、服务效能等方面予以改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亚平  卢有朋  单卓然  周敏  
城市空间发展驱动力具有不确定性,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需要借助情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大城市空间发展驱动力演化的基础上,指出市场力的变迁促使主导功能要素升级,而政府力则通过公共产品供给与制度框架干预空间资源配置。随后以武汉市为例,根据市场力与政府力的现状特征识别出三大空间发展驱动力,并生成三种情景空间布局方案,在综合比对分析后提出了整合性方案,对多元驱动力下城市空间布局情景规划方法做了初步探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堃晖  苏晓倩  
避难场所空间供需匹配是城市应急避难管理的至高准则,但人口异动使得避难场所空间供需时常出现实时性错位,构成城市应急的一大挑战。借助人口热力数据、避难场所POI数据,构建避难需求与避难服务的空间分布度量方法,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求解山地城市避难场所供需关系。研究表明:避难需求具有动态聚集效应;避难场所空间分布呈现非均质性;供需错位体现在避难服务的区域性供给真空、供给重叠与高聚集区供给缺口。对此,有必要建立避难场所供需协同机制,通过智慧应急为山地城市防灾避难科学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亚平  卢有朋  单卓然  周敏  
城市空间发展驱动力具有不确定性,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需要借助情景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大城市空间发展驱动力演化的基础上,指出市场力的变迁促使主导功能要素升级,而政府力则通过公共产品供给与制度框架干预空间资源配置。随后以武汉市为例,根据市场力与政府力的现状特征识别出三大空间发展驱动力,并生成三种情景空间布局方案,在综合比对分析后提出了整合性方案,对多元驱动力下城市空间布局情景规划方法做了初步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