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0)
- 2023(11430)
- 2022(8471)
- 2021(7249)
- 2020(5604)
- 2019(12538)
- 2018(12121)
- 2017(23265)
- 2016(11571)
- 2015(13052)
- 2014(13138)
- 2013(12469)
- 2012(11404)
- 2011(10143)
- 2010(10263)
- 2009(9502)
- 2008(9363)
- 2007(8646)
- 2006(7861)
- 2005(7223)
- 学科
- 济(56146)
- 经济(56071)
- 管理(33484)
- 业(32488)
- 企(24076)
- 企业(24076)
- 中国(20295)
- 方法(18217)
- 农(17084)
- 业经(16512)
- 数学(15782)
- 数学方法(15678)
- 财(11703)
- 贸(11638)
- 贸易(11630)
- 农业(11325)
- 产业(11319)
- 地方(11175)
- 易(11063)
- 信息(10099)
- 制(10090)
- 融(9927)
- 金融(9927)
- 银(9839)
- 银行(9831)
- 总论(9562)
- 行(9456)
- 信息产业(9450)
- 发(9244)
- 学(8482)
- 机构
- 大学(174962)
- 学院(174945)
- 济(75860)
- 经济(74267)
- 管理(66433)
- 研究(60450)
- 理学(56104)
- 理学院(55466)
- 管理学(54602)
- 管理学院(54274)
- 中国(48115)
- 京(37548)
- 财(36262)
- 科学(33538)
- 财经(28814)
- 所(28559)
- 中心(28435)
- 经(26285)
- 江(26141)
- 研究所(25419)
- 经济学(24887)
- 范(24526)
- 农(24273)
- 师范(24222)
- 北京(23950)
- 院(22452)
- 经济学院(22431)
- 业大(21640)
- 财经大学(21549)
- 州(21282)
- 基金
- 项目(115730)
- 科学(92510)
- 研究(86525)
- 基金(85772)
- 家(75052)
- 国家(74062)
- 科学基金(64526)
- 社会(58309)
- 社会科(55424)
- 社会科学(55407)
- 基金项目(44711)
- 省(42619)
- 自然(39347)
- 自然科(38359)
- 自然科学(38349)
- 教育(38314)
- 自然科学基金(37657)
- 划(35823)
- 编号(34336)
- 资助(33216)
- 成果(27411)
- 国家社会(25867)
- 重点(25596)
- 发(25380)
- 部(25263)
- 创(23464)
- 课题(23244)
- 教育部(22308)
- 大学(22230)
- 创新(22033)
共检索到271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顺利 梁威
数字经济时代,推动城市流通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流通效率、畅通国内大循环以及挖掘消费市场潜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7—2020年283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城市流通数字化转型赋能消费市场潜能的政策效果展开实证评估。研究发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政策能够显著激发消费市场潜能,且该政策在东部地区、高行政级别、高人口密度以及数字化基础条件占优势的城市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政策能够通过提升供需匹配效率、畅通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以及强化区域专业化分工间接激发消费市场潜能;此外,城市流通数字化转型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能够带动邻近城市消费市场潜能的释放。研究结论为推进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充分激发有潜能的消费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与经验支撑。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华迎 梁致浩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已有研究显示了政策制度对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但尚未涉及与数字经济核心业态电子商务相关的政策。基于资源编排理论,聚焦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政策开展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对2007—2021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通过数字基建赋能和数字人才赋能两条路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显著政策驱动效应,且对东部地区城市、技术密集型行业、规模较小企业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城市电商化建设工作,充分释放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效应;加强区域数字环境建设,升级优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引进培育数字化专门人才;根据城市特点进行分类精准施策,如鼓励东部城市发挥资源禀赋加大建设投入,给予技术密集型行业政策资源倾斜,通过政策激励中小企业充分借助外部数字条件打破资源壁垒,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弯道超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琼 钟坚 唐红涛
基于“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2007—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DID模型探究城市电商化发展、就业结构与消费升级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城市电商化发展显著促进消费升级,此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城市电商化发展可通过提升就业结构有效赋能消费升级,主要表现为就业创造效应和就业替代效应两条路径。进一步研究其空间效应发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发挥了显著示范效应,城市电商化发展不仅能推动本地消费升级,对其他地区的就业结构和消费升级均存在空间扩散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继武 吕丽娟
电子商务成为全球经济下行趋势中逆势增长的新引擎,是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城市电商化转型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创业活跃度,并且该政策效应在东部地区、高互联网发展水平、非资源依赖型、大规模型的城市以及非生产性服务业表现更为明显。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实现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联合互动,通过扩大创业资源供给、激发市场需求潜力两条作用渠道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本文研究为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创业效应,进而激发城市的经济活力提供了政策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以涛
电子商务在我国经济版图中已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选取电子商务领域的代表性政策——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试点为研究样本,从经济发展的“量”与“质”双维视角出发,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两因素理论框架下,结合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该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路径假设。实证结论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政策显著促进经济发展,且结论通过了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法以及其他形式的稳健性检验。机制检验表明:该政策分别通过作用于“人”的因素从而提升经济质量、通过作用于“物”的因素从而扩大经济规模,即路径假设得以验证;以我国“东中西”为标准进行地区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政策的实践效果受地区发展基础的影响。因此,建议我国继续延续该政策的大方向,并以此为抓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不断的政策创新、机制创新,促进电子商务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长春 邹耀
产业结构转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电子商务或将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选取我国260个地级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分析了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政策对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政策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同时,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对于一般地级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中介效应检验显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政策可以通过提升信息化水平、增加居民消费和促进城市创新间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据此,本文从强化电子商务行业监管、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促进基于互联网的新型消费和结合实际错位发展四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毅 姜长运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进步,城市电商化已经成为助力低碳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基于我国283个城市2006—2019年的面板数据,将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建立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城市电商化对低碳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电商化显著减少碳排放和提升碳效率,并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果依旧显著;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电商化对大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东部地区城市效果更为显著;机制分析结果说明城市电商化主要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效应来降低城市的碳排放和提升城市的碳效率;进一步空间效应检验发现,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试点政策不仅促进了本城市的低碳发展,还对周边城市有着显著的碳减排效应。研究结果为更好地发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试点政策效果并助力城市低碳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志超 吴子硕
本文使用2013-202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电商下乡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电商下乡能够显著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电商下乡通过提高低收入、中老年、低文化程度、低社会资本农村家庭的消费水平,提高农村家庭数字能力和强化农村家庭消费平滑能力,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程度。进一步分析表明,电商下乡对交通欠发达地区、非平原地区、距农贸市场远、距地级市远、低信息关注度和低文化程度的农村家庭的消费不平等具有显著的消减作用,即“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实施能够减小交易成本对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扩大作用。本文研究为电商下乡缩小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提供了重要的经验证据,以期为共同富裕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贺梅 王燕梅
新时代背景下,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对收入分配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作为外生冲击,借助2011年、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政策实施对劳动者工资水平的影响。同时,本文也通过引入交互项重点关注了高技能劳动者相对于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溢价。研究发现,政策实施显著提升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引致了突出的技能溢价,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的样本中存在差异。进一步地,产业结构转换、出口技术升级、电商销售额提升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主要的作用渠道。本文的结论为理解数字经济发展的收入分配效应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能溢价 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马彪 张琛 郭军 张晨
本文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多期DID模型实证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农户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项目试点期间电子商务对农户家庭消费支出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年轻、受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居住在城市远郊的农户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电子商务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支付能力和丰富商品选择机会等渠道影响农户家庭消费。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消费 多期DID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扬 韦东明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方向,因此,系统评估城市知识产权政策的创新效应,对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认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促进了企业专利数量扩张,同时还提升了企业专利质量,具有明显的"增量提质"效应;(2)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促进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提升,且主要集中于非国有企业、高竞争强度和易被反向工程行业以及普通地级市;(3)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趋势;(4)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改善人力资本结构以及提升专利价值,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为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伟增 毛宁 兰峰 王立
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以2016年设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简称“大数据试验区”)作为准自然实验,从数字生态视角考察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区位导向性政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试验区有效激发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动力,特别是对企业底层数字技术运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体现了数字化政策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起步阶段对于企业转型的基础作用;大数据试验区的设立使当地企业获得更多政府数字补贴支持,显著提高了企业获得数字补贴的广度和深度,改善了当地的数字发展环境,并且能够吸引数字化企业和人才形成空间集聚,产生知识溢出效应,从而有效改善地区的数字生态;大数据试验区能够更好地促进非国有企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企业以及规模较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但对初始数字化基础较差企业的影响较小;在金融发展环境、数字基础条件和制度环境越完善的地区,大数据试验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本文结论不仅有助于深化理解以大数据试验区为代表的数字产业政策对新时代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效果,也为地方政府借助大数据试验区充分发掘数据要素价值、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提供了政策支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赵飞 周娟美
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能否提高城市经济韧性?基于2008—2020年中国285个城市数据,利用多时点DID方法以及双重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的城市经济效应。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设立对城市经济韧性有显著提升作用,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引领作用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在普通地级市显著,且在中部城市和北方内陆城市提升作用更强。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政策效应,为城市经济韧性提升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金环 于立宏 魏佳丽
在中国经济进入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关键。众多考察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安排中,鲜见从宏观电子商务发展视角考察其对微观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选择2009—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电商示范城市建设这一信息化冲击能够显著降低试点地区企业内部管理性交易成本和外部市场性交易成本,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检验发现,电子商务普及与应用对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和非资源型城市,以及民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电子商务对服务业交易成本的节约效应大于制造业,对外部交易成本的节约效应大于内部管控成本。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耀武
在电商进村政策引领下,我国示范县电商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并逐渐成为激活县域新动能、助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本文以电商进村政策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14-2021年3000个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电商进村政策对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电商进村政策能够有效驱动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电商进村政策对中西部和资源型县城流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字乡村建设与县域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贸易赋能制造业质量变革机制与效应——来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电子商务发展有助于缓解县域经济不平等吗?——来自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乡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如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准自然实验
电子商务能降低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吗?——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绿色产业集聚与城市工业部门高质量发展——来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知识产权战略与民营企业创新——基于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能源转型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基于新能源示范城市的准自然实验
政策激励对县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准自然实验
数字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机制探索与中国经验——来自国家信息消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