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7)
- 2023(11669)
- 2022(10295)
- 2021(9646)
- 2020(7959)
- 2019(18584)
- 2018(18352)
- 2017(36432)
- 2016(19583)
- 2015(21965)
- 2014(21868)
- 2013(21758)
- 2012(19825)
- 2011(17903)
- 2010(17599)
- 2009(16081)
- 2008(15838)
- 2007(13845)
- 2006(11964)
- 2005(9945)
- 学科
- 济(82464)
- 经济(82271)
- 管理(56597)
- 业(52670)
- 企(43956)
- 企业(43956)
- 方法(42125)
- 数学(36139)
- 数学方法(35827)
- 中国(24168)
- 农(20652)
- 财(19755)
- 业经(17627)
- 地方(17504)
- 学(16798)
- 理论(14465)
- 农业(13923)
- 和(13821)
- 贸(13009)
- 贸易(13005)
- 环境(12753)
- 制(12638)
- 易(12518)
- 务(12508)
- 财务(12448)
- 财务管理(12426)
- 技术(11994)
- 企业财务(11871)
- 教育(11210)
- 划(10831)
- 机构
- 大学(281496)
- 学院(277234)
- 管理(115101)
- 济(110705)
- 经济(108222)
- 理学(101345)
- 理学院(100168)
- 管理学(98502)
- 管理学院(97992)
- 研究(89642)
- 中国(63823)
- 京(59577)
- 科学(55041)
- 财(49803)
- 所(43323)
- 财经(41425)
- 中心(40424)
- 业大(40133)
- 研究所(39579)
- 农(39269)
- 江(37937)
- 范(37843)
- 经(37819)
- 师范(37580)
- 北京(37573)
- 经济学(33743)
- 院(32526)
- 州(31348)
- 财经大学(31168)
- 师范大学(30784)
- 基金
- 项目(197351)
- 科学(156918)
- 基金(145503)
- 研究(144633)
- 家(125219)
- 国家(124166)
- 科学基金(108640)
- 社会(94159)
- 社会科(88485)
- 社会科学(88458)
- 基金项目(78349)
- 省(75194)
- 自然(70617)
- 自然科(69025)
- 自然科学(69014)
- 自然科学基金(67798)
- 教育(66447)
- 划(63778)
- 资助(59636)
- 编号(58554)
- 成果(46965)
- 部(44141)
- 重点(43087)
- 发(40690)
- 创(40382)
- 课题(39462)
- 教育部(38560)
- 国家社会(38293)
- 人文(37912)
- 创新(37556)
- 期刊
- 济(114079)
- 经济(114079)
- 研究(83031)
- 中国(46941)
- 学报(41681)
- 科学(39918)
- 管理(39630)
- 财(35624)
- 农(34727)
- 大学(32152)
- 教育(30441)
- 学学(30192)
- 农业(24307)
- 技术(22177)
- 融(20542)
- 金融(20542)
- 财经(20167)
- 业经(18096)
- 经济研究(18046)
- 经(17032)
- 问题(16689)
- 图书(14786)
- 理论(14032)
- 技术经济(13040)
- 科技(13030)
- 实践(12935)
- 践(12935)
- 现代(12644)
- 资源(12133)
- 商业(11944)
共检索到386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方翰青 谭明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公平感和心理和谐现状,探讨社会公平感与心理和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蒋庆刚编制的"社会公平感问卷"和许慧、贾黎斋等人编制的"心理和谐问卷"对江苏省常州市1000名城市流动人口进行调查分析,其中有效问卷为646份,有效回收率为64.6%。结果表明:1.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公平感和心理和谐感都较高,高于其中位数;2.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公平感,在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婚姻状况、工作年限和来到城市的时间部分维度表现有显著差异,在薪酬和城市居住地则表现为无差异;3.城市流动人口的心理和谐感,在受教育程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年龄、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来到城市的时...
关键词:
城市流动人口 社会公平感 心理和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世军 潘妍 伏玉林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了全民创业浪潮,对于我国日益庞大的流动人口而言,其创业面对诸多挑战,其中具有中国情境的"关系"是流动人口创业选择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本文基于沪、汉、蓉等7市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高学历还是低学历人群,其创业概率普遍不高,而具有中等学历的人群创业概率却最高,是流动人口创业的主力军;后者不仅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还具有较好的社会关系,尤其是作为弱关系的"与本地人关系"的边际影响要超过"与亲友关系"强关系影响。最后从社会融入、创业培训、关系发挥等角度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创业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小玫 李峰
和谐管理理论经过20年的发展,其理论框架日臻完善。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和谐管理理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索;并结合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实践,提出了流动人口和谐度的测量模型,以期为政府对流动人口的和谐管理实践提供帮助。
关键词:
和谐管理 流动人口 和谐度 测量模型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许传新
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探讨公立学校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学生之间的社会距离及其影响因素。发现:绝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经常与城市学生交往、愿意与城市学生交往,并且预期城市学生对他们持接纳态度,两类学生之间的社会距离非常小,社会隔离的代际传递不明显。从影响因素来看,学习成绩、家庭经济条件、大众传媒、学生活动对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公立学校的社会融入起到促进作用,而年级、社会排斥感、社会剥夺感对其在城市公立学校的社会融入起到阻碍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祁静;郑笑
本文使用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项调查数据,利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着重考察流动人口的总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对其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是影响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重要因素。总体健康情况和心理健康情况好的流动人口更愿意留在城市长期居留。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利国 冷浪平
近年来我国人口回流现象表明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利用2009—2018年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逐渐步入人口回流阶段,其余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流动人口与经济发展正相关阶段。在溢出效应上,经济发展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能够促进周边地区的人口流入;流动人口具有显著的虹吸效应,对周边地区人口流入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因此,发达地区应认识到人口回流的必然趋势,推进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双转型升级”,欠发达地区应顺应人口回流的大趋势,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合理引导和安置回流人口,推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经济发展 人口回流 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袁城 李荣彬 王悦
本文认为,城乡流动人口参加社会保险的行为是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制度、地域分割、经济发展水平等导致了乡-城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险参与率要远远低于城-城流动人口;此外,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异质性的逐渐增强,这两个群体内部的社会保险参与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其中,教育程度、子女个数和职业性质等变量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社会保险 参保率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月萍 陶椰
采用2010年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对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的接纳意愿进行了理论解构和实证分析;进一步分析了城市居民对于流动人口的群体认同和个体接纳意愿,流动人口的主观融入意愿和客观融入评价的影响方式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共享对流动人口社会群体期望,但对流动人口个人接纳态度则存在明显的结构差异;城市居民对流动人口整体持肯定态度,但在日常交往中对流动人口仍持疏离甚至排斥的态度。城市居民对于流动人口的接纳意愿影响甚至决定着流动人口的融入意愿和行为。而要实现城市居民接纳意愿和流动人口融入意愿的匹配,需要一个思路上统一、逻辑上一致的促进流动人口全面融合政策体系的支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晔 田嘉玥 刘于琪 李志刚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力军,流动人口的幸福感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社会纽带对城市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但鲜有研究揭示城市社区的邻里交往影响流动人口幸福感的机制和路径。本研究基于广州市23个社区1064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揭示社区邻里交往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尤其关注邻里交往对社区贫困等环境压力所起到的缓冲效应。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幸福感与所在社区的邻里交往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社区的邻里剥夺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但没有证据表明,邻里剥夺指数与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关系随邻里交往程度的不同会有所变化。因此,和睦的邻里关系能够直接提升流动人口的幸福感,但未必能够缓冲环境压力对其幸福感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义 刘于琪 刘晔 李志刚 邱婴芝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流动人口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其主观幸福感的水平是衡量当前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依据。现有研究较少关注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在城市微观尺度的空间差异性,少有研究探讨邻里环境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本文基于2015年广州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广州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关注社会支持、邻里建成环境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广州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平均水平仍然较低,具体表现为:(1)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较低、消极情感偏高;(2)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地理空间异质性;(3)邻里社会环境(如邻里贫困、人口密度)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邻里建成环境(如整洁程度、交通可达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邻里流动人口比重和人口密度,与流动人口的消极情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4)广泛的社会支持能显著提升人口的生活满意度。因此,减少地区贫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拓展社会支持的来源等都将有助于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流动人口 邻里环境 广州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长安 高春雷 左文琦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新时期就业工作的核心。本文利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农村流动人口工作贫困者在全部流动人口工作贫困者中占据多数。研究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由就业单位或雇主提供包吃或包住、工作经验丰富、较长工作时间、在本地参保城镇社保以及"雇主"和"自营劳动者"身份等,均有较好的减贫效果。因此,必须将消除农村流动人口工作贫困纳入到总体扶贫攻坚战略之中,推动实现农村流动人口更高质量的就业,重视教育和培训,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农村流动人口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当中。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工作贫困 就业质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蔚
本文通过对四川成都市温江区946名流动人口的抽样调查,实证分析了当前温江区流动人口的消费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其整体消费特点,以期引导他们的消费行为,进而为成都市提升未来城市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提供思路。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收入 消费 特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谢霏雰 陈宏胜 刘于琪 李志刚
随着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提升"人口城镇化"质量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居民幸福感将成为评价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基于上海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对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幸福感进行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城市社区因素、农村因素、制度因素等维度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58.4%的流动人口幸福感较低,80.0%的流动人口表示打算长期居住,形成"幸福感低但居住意愿高"的独特现象。第二,家庭因素、社区因素与制度因素对流动人口的幸福感影响最为明显,其中,流动人口主动融入所在社区的程度、社区对流动人口的接纳程度、居住形式、住房性质、是否持有暂住证、是否...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马双 赵文博
方言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之一。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实证检验了方言多样性对外来人口收入的影响。本文发现,方言多样性显著降低了城镇地区外来劳动力的收入,并阻碍了外来劳动力进入高收入行业。在控制了人力资本和城市经济、地理特征后,方言多样性指数每上升0.1,城镇地区外来劳动力收入显著下降约7.52%。方言的经济影响主要通过抑制劳动者社会网络的发展实现,并且这一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群体中普遍存在。
关键词:
方言多样性 外来劳动力收入 社会网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璐宁
流动人口从农村走进城市,选择合适的就业渠道实现体面就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镇化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建立多元logistic模型对2007年CHIPS数据的分析,发现拥有不同的个人特征、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流动人口对不同就业渠道的选择有着不同的影响。事实证明,就业渠道不仅是影响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其自身也存在内生性问题。积极畅通流动人口就业渠道,消除就业障碍,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关键词:
就业渠道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关系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