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9)
2023(13724)
2022(12018)
2021(11432)
2020(9595)
2019(22364)
2018(22476)
2017(42742)
2016(23663)
2015(26841)
2014(26990)
2013(26797)
2012(24677)
2011(21957)
2010(21997)
2009(20124)
2008(19900)
2007(17516)
2006(15600)
2005(13710)
作者
(68056)
(56197)
(55701)
(53249)
(36049)
(26953)
(25674)
(21912)
(21604)
(20325)
(19434)
(18822)
(17892)
(17861)
(17297)
(17069)
(16888)
(16738)
(16247)
(15922)
(13853)
(13792)
(13509)
(12704)
(12630)
(12513)
(12436)
(12389)
(11338)
(11156)
学科
(94348)
经济(94246)
管理(75744)
(67236)
(57479)
企业(57479)
方法(41246)
数学(34601)
数学方法(34199)
中国(25367)
(24931)
(24634)
地方(23803)
业经(22781)
(20763)
理论(17108)
(17058)
农业(16833)
(16749)
财务(16673)
财务管理(16634)
(16564)
企业财务(15750)
环境(15417)
技术(14862)
(14442)
(14026)
贸易(14018)
产业(13665)
(13444)
机构
大学(329231)
学院(327067)
管理(136228)
(124439)
经济(121251)
理学(115900)
理学院(114554)
管理学(112740)
管理学院(112106)
研究(106974)
中国(81432)
(74040)
科学(68433)
(57633)
(53170)
中心(50461)
(50423)
(49705)
业大(48763)
研究所(48391)
北京(47178)
财经(45426)
(44675)
师范(44309)
(41220)
(41124)
(39303)
农业(39227)
师范大学(35915)
经济学(35321)
基金
项目(224760)
科学(176087)
研究(164962)
基金(161330)
(139658)
国家(138495)
科学基金(119967)
社会(101855)
社会科(96436)
社会科学(96407)
(87747)
基金项目(87250)
自然(79139)
自然科(77164)
自然科学(77148)
自然科学基金(75739)
教育(74377)
(73756)
编号(68983)
资助(65758)
成果(55363)
重点(49331)
(48255)
(47899)
课题(46520)
(46173)
创新(43028)
项目编号(42258)
科研(42186)
大学(41299)
期刊
(141053)
经济(141053)
研究(94565)
中国(66235)
管理(51084)
学报(50325)
科学(47063)
(45730)
(44381)
大学(37313)
教育(36472)
学学(34286)
农业(30769)
技术(29441)
(26485)
金融(26485)
图书(24015)
业经(23485)
财经(21241)
经济研究(20230)
问题(19610)
(18203)
资源(17980)
(17828)
理论(17036)
书馆(16395)
图书馆(16395)
科技(16022)
现代(16013)
技术经济(15990)
共检索到490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立群  蒋艳灵  陈远生  郝泽嘉  
本文立足于北京市第三产业取水定额管理,分析了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体系框架结构:管理体系内各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流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需求管理信息过程的体系结构,初步得到了各类用水过程中的信息从微观层面(终端消费者、用户)到宏观层面(行业、区域及管理部门)以及各层级之间传递和反馈的类型、方式、路径及机制等;建立了以行业水资源数据库、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库、定额计算指标确定方法库、专家知识库以及决策支持库为基础,辅以空间数据库,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实现手段的第三产业水资源需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用水的科学管理,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决策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左建兵  陈远生  
北京市节水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定额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用水、家庭用水和农业用水,缺乏宾馆用水定额的研究。在分析北京市宾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用水定额管理的概念和用水定额制定的原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北京市宾馆用水的主要部位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二次平均先进法得到宾馆各部位用水定额;通过逐步回归法、概率测算法、二次平均先进法和简单几何平均法得到北京市宾馆不同节水水平下综合用水定额值;提出了分阶段实施用水定额管理的思路,不同的阶段对应不同的综合用水定额值,实现城市用水管理模式的平稳转变。第一阶段为2005年~2007年,三星级以下(含三星)宾馆和四星级以上(含四星)宾馆的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佳慧  王志锋  
本文在对外商直接投资(FDI)和产业聚集内涵分析的基础上,对FDI的产业聚集效应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作用机理,并以北京市第三产业聚集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北京市FDI结构、趋势和投资特征,利用计量模型检验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聚集效应的存在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安训生  
北京市朝阳区发展第三产业的大思路中共北京市朝阳区委副书记安训生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发展我国商业、金融、保险、旅游、信息、法律和会计审计咨询、居民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市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奎菊  
北京市第三产业经济模型(B3IOSDM)的建立旨在研究北京市第三产业发展的趋势及其内部结构运行规律,揭示3次产业之间协调、稳定发展的合理结构与有机联系,预测本世纪末各部门的主要经济发展指标,为有关部门制定长远经济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士锋  陈俊旭  华东  孟秀静  
论文在综合考虑系统属性、风险过程后,基于致险、承险因子及损害程度构建了水资源系统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该指标体系由4层次共20个指标构成,能更好地表征风险的产生和构成。评价模型包括参数计算与风险分级,能简便计算风险参数及因子贡献率并进行相应的风险级别划分。随后运用上述指标体系及模型,评价了北京市面临的水资源系统风险,结果表明主要致险因子是缺水率(0.426 1),主要的承险因子是水资源保障程度(0.647 6);若单考虑致险情况下的风险,北京市面临57.13%的致险率,在综合考虑水资源承险能力后得到风险为26.97%,显示北京市能较好应对水资源系统风险,但仍受约束性风险限制,可通过开源节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倩  盛逖  
本文在对产业生态化原理和北京市产业生态化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产业布局优化等方面,对北京市实现产业生态化的途径提出有效建议,并利用熵值法对北京2003~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尝试性进行了北京市5年间产业生态化效率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治  王一杰  胡志全  
[目的]在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包括产出高效化、业态多样化、服务社会化、生态绿色化、城乡一体化5个方面15项具体指标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北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域分异特征。[方法]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作为典型的客观赋权法,熵值法依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可有效反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变化规律,实现客观、真实地评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较好,但一级指标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明显的梯度差异,以昌平—顺义—通州一线为轴,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北部整体好于南部的分布特征;各区县内部不同指标间呈现差异化发展的现象。[结论]提出了推动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1)高水平阶段区县可供利用的农业资源种类、数量、质量等分布均衡且充沛,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处于较高发展阶段,此类区域应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进入农业,引领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较高水平阶段区县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农村支持支撑条件较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区域品牌;(3)较低水平阶段区县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发展一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对缓慢,该地区应在保持各自优势方面的前提下,加大薄弱环节投入;(4)低水平阶段区县属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滞后区域,农业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社会发展程度较低,市场化程度较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外部资源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忠平  史常亮  
建立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关系模型,检验分析了北京的城市化与城市资源消耗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在短期内,北京的城市化与城市资源消耗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在长期内,仅存在从城市化到城市资源消耗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这表明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北京城市化仍较多依赖资源消耗。最后指出建立有助于节约资源的城市化推进模式是实现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红  王悦  张志峰  
研究目的:基于土地资源性、资产性和资本性评价土地管理协调度,综合反映土地管理工作在此3方面的协调程度。研究方法:明确协调度计算方法,构建基于土地资源性、资产性和资本性的土地管理协调度评价体系,并结合北京市数据实证计算和评价区域土地管理协调度。研究结果:在明确协调度内涵的基础上确定基于多目标加权函数的协调度计算方法,奠定土地管理协调度综合评价基础;从土地资源性、资产性和资本性3方面初选和筛选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指标赋权,保证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以北京市2005—2009年相关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印证了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研究结论:所构建的基于土地资源性、资产性和资本性的土地管理协调度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阳  陈远生  吕文菲  刘华先  罗文哲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脚步加快,智能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智能设备走进千家万户,融入各行各业,改变了城市水资源消费和管理的方式,尤其是城市公共生活用水。在众多行业中,高校的用水管理起步早,节水管理水平较高,主要体现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的普及与水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上。对以传感器技术和水管理系统为代表的高校节水技术和用水管理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城市公共行业用水效率和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本文采用典型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收集高校用水及涉水设备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数据,分析智能设备与管理信息化对高校用水的影响。并以此为背景,针对城市公共行业用水管理信息化提出建议:将北京市高校的节水和水管理信息化经验在高校间推广,同时向其他行业推广,如宾馆、医院、饭店、机关和洗车行业等;增加水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及节水效果在城市行业节水工作的管理评价指标中的比重;在日常城市用水管理工作中,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积极推进节水管理信息化进程,实现城市水资源管理精细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阳  陈远生  吕文菲  刘华先  罗文哲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脚步加快,智能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智能设备走进千家万户,融入各行各业,改变了城市水资源消费和管理的方式,尤其是城市公共生活用水。在众多行业中,高校的用水管理起步早,节水管理水平较高,主要体现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的普及与水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使用上。对以传感器技术和水管理系统为代表的高校节水技术和用水管理基本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城市公共行业用水效率和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本文采用典型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收集高校用水及涉水设备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数据,分析智能设备与管理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静  陈秀万  
信息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城市空间虚拟含义。基于系统科学原理,从信息视角研究城市系统的信息要素、信息流和信息空间,认为城市信息空间是以城市地域空间为基础,以城市信息要素为载体,借由信息流实现城市信息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虚拟空间。进而以北京市为例,对其信息空间及演进情况进行实例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