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9)
- 2023(7984)
- 2022(7094)
- 2021(6675)
- 2020(5853)
- 2019(13985)
- 2018(14097)
- 2017(27483)
- 2016(15155)
- 2015(17470)
- 2014(17890)
- 2013(17740)
- 2012(16334)
- 2011(14997)
- 2010(15516)
- 2009(14527)
- 2008(14380)
- 2007(13067)
- 2006(11224)
- 2005(9855)
- 学科
- 济(68489)
- 经济(68436)
- 管理(41429)
- 业(37239)
- 方法(35294)
- 数学(32067)
- 数学方法(31493)
- 企(29382)
- 企业(29382)
- 中国(17692)
- 农(17461)
- 学(15492)
- 地方(14568)
- 财(13725)
- 环境(13616)
- 业经(12166)
- 贸(11493)
- 贸易(11490)
- 农业(11361)
- 易(11109)
- 理论(11023)
- 和(10686)
- 制(9838)
- 划(9479)
- 银(8499)
- 银行(8462)
- 务(8344)
- 财务(8306)
- 财务管理(8281)
- 融(8251)
- 机构
- 学院(225930)
- 大学(224787)
- 济(89489)
- 经济(87333)
- 管理(86670)
- 研究(76074)
- 理学(75054)
- 理学院(74101)
- 管理学(72404)
- 管理学院(71998)
- 中国(56270)
- 科学(50979)
- 京(48825)
- 农(40590)
- 所(39991)
- 财(38237)
- 研究所(36810)
- 业大(36598)
- 中心(35203)
- 江(33810)
- 农业(32202)
- 财经(31103)
- 北京(30731)
- 范(30212)
- 师范(29909)
- 经(28042)
- 院(27484)
- 经济学(27301)
- 州(27246)
- 经济学院(24806)
- 基金
- 项目(153296)
- 科学(119701)
- 基金(110292)
- 研究(106922)
- 家(97288)
- 国家(96581)
- 科学基金(82276)
- 社会(65895)
- 社会科(62448)
- 社会科学(62425)
- 省(60849)
- 基金项目(58937)
- 自然(55802)
- 自然科(54411)
- 自然科学(54398)
- 自然科学基金(53361)
- 划(51749)
- 教育(49725)
- 资助(46344)
- 编号(43584)
- 重点(35201)
- 成果(34055)
- 部(33027)
- 发(32975)
- 创(30912)
- 课题(30266)
- 科研(29764)
- 计划(29617)
- 创新(29008)
- 大学(27729)
共检索到318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志峰 胡永红 李定强 匡耀求
本文应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采用水资源与水产品消耗统计数据,对广州市1949年~1998年水生态足迹变化进行时间序列建模分析。结果显示ARIMA(2,2,2)模型能较好的拟合广州市水生态足迹变化,模型误差在5%左右。广州市1949年至1998年水生态足迹变化可划分为两个时期,1978年之前为平稳期,1978年之后呈现显著的波动上升趋势;应用ARIMA(2,2,2)预测1999年~2003年的水域生态足迹,结果分别为:0.5935hm2,0.6562hm2,0.7147 hm2,0.7790 hm2,0.8402 hm2,模拟结果表明广州市1999年~2003年期间的人均水域生态足迹仍呈较快上升...
关键词:
水生态足迹 ARIMA模型 时间变化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子超 晁敏
为了量化人类活动对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干扰的程度,本研究基于渔业生态足迹的算法,对江苏近海1978―2014年的生态足迹进行计算,研究江苏省的渔业生态现状。在此基础上,依据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原理,嵌入营养动态模式,构建了江苏近海海域渔业生态足迹SD模型。利用2006―2014年的历史渔业数据验证该模型是可行的,并运用模型预测了不同捕捞强度下江苏近海渔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978―2014年江苏近海渔业生态足迹由2.41×106 hm2增长到6.61×106 h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华 蔡建明 杨振山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及饮食需求多样化,城市食品安全正在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为探寻城市与食物之间的关系,论文应用食物生态足迹的概念提出其测算方法,并以北京为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从供需平衡的角度,测算了供养北京城市所需要的食物生态足迹变化。研究发现,尽管人均食物生态足迹仍然相对稳定在0.127 hm2左右,但北京食物生态足迹总体增长迅速,已从1993年的1.18×104km2增加到2010年的2.94×104km2,达到北京市国土面积的1.79倍,并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随着北京内部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食物承载力不断降低,北京也会不断将其食物赤字转移到外埠区域,来维持食物生态足迹的供...
关键词:
食物生态足迹 食物赤字 北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符国基
简要介绍了生态足迹方法和农产品结构优化模型,对海南省2003年主要农产品产值足迹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蕃薯、土烟、蔬菜、瓜类、水果、禽肉、菠萝、荔枝、柑桔橙、龙眼、芒果、橡胶、咖啡、茶叶、胡椒、腰果的产值足迹最低,其生态经济效益最高;糖蔗、奶类、禽蛋、香蕉的产值足迹较低,其生态经济效益较高;猪肉、淡水产品的产值足迹高,其生态经济效益低;谷物、大豆、海产品、槟榔的产值足迹较高,其生态经济效益较低;油料、牛肉、羊肉、木材的产值足迹最高,其生态经济效益最低。为提高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应优先发展林业(除木材业外),积极发展农产品种植业,限制发展畜牧业和木材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梁 赵杰 陈守越
依据2002—2013年山东省17地市农业投入、播种面积以及作物产量等统计数据,对全省各地市农田生态系统进行碳源、碳汇估算,从中分析其变化规律,并探讨造成碳源、碳汇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农田系统具备较强的碳汇能力,碳吸收量明显高于碳排放量,两者的总量之比为4.32∶1;碳吸收量和碳汇量呈增加趋势,碳排放量和碳足迹呈降低趋势;农田生态系统表现出较大的碳生态盈余,碳足迹占同期耕地面积的比值呈现降低趋势,2002年为27.71%,2013年为20.96%;17地市之间单位面积碳汇量和单位面积碳足迹存在明显差异,2013年单位面积碳汇量最高的为德州市(6.20t/hm~2)、最低为威海市...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碳源 碳汇 碳足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红艳 陈迎春
本文在把握物流分析及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概念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生态问题的实质及根源所在,并探讨了如何基于这一理论建设生态城市。
关键词:
物流分析 生态足迹 生态城市建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建兴 王青 孙鹏 顾晓薇 李广军
通过构建生态足迹分解模型,论文将中国1990~2004年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分解为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足迹强度这3种因素的变化效应,并对各分解效应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生态足迹年度间变化均值为1.0655×108hm2。其中,由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足迹强度所引起的足迹变化分别为2.1082×108hm2,-0.4398×108hm2和-0.6029×108hm2。总的看,经济规模的变化助长了总足迹的增长,而足迹强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总足迹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生态足迹变化是由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不同时期各因素对足迹变化所发挥的效应不同。该研究结果对于理解我国生态足迹变化与经济发...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任虹 上官铁梁 郭东罡
文章应用生态足迹的方法,以长治市2001~2005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对其5a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计算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治市"十五"时期生态足迹呈上升趋势且大大高于当地的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现象严重,5年间生态赤字从2001年的2.8692hm2.人-1上升到2005年的7.1238hm2.人-1,翻了近两番。最后根据长治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对"十五"时期长治市生态足迹进行了影响分析并提出了减小生态赤字、促进生态平衡的对策。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长治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学勤 陈成忠 林振山
在基于生态足迹模型计算1953年-2007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EF)数据基础上,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方法研究发现,1953年-2007年中国人均EF存在明显的4.3a、10.8a两个波动周期和一个递增趋势。选取与中国人均EF变化高度相关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发电量、居民消费、城市化水平等7个指标,不同时间尺度下的驱动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人均GDP、第二产业产值、重工业、原油消费、发电量、居民消费、城市化率7个因素是驱动其不同周期性变化和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稳定经济增长,优化产业机构,降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盖力强 谢高地 陈龙 裴厦 范娜
水资源问题将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自然资源问题,水资源危机将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随着30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洪涝灾害等水问题也日益突出。为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水资源管理上必须要有新的转变和大的突破。本研究在分析了中国水资源现状特点的基础上,引入水足迹等人类影响指标,结合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面状与线状结合,综合运用地理要素,初步对全国水流域进行水生态功能分区。试图为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维护国家水资源安全,揭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演变趋势,制定流域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策略,支撑国家水环境管理理念的转变提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瑾 钱乐祥 李仕峰 王亚飞
碳足迹是目前国内外普遍认可的应用于应对气候变化解决定量评价碳排放强度的一种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碳排放足迹的计算方法以及对数平均权重Divisia分解方法计算广东省近十年来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并对影响能源碳足迹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年来,广东省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煤炭足迹占主导地位;碳足迹生态压力不断上升,说明广东省能源消费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因素分解结果显示,经济增长效应对碳足迹的增长起最主要的推动作用,而能源效率是抑制广东省碳足迹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人口效应和能源结构效应对碳足迹的影响则不是很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振华 苏维词 赵卫权
为揭示城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性,弥补水足迹单纯考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占用的缺陷,文章结合“水生态足迹”与“脱复钩”理论,从水量(用水量)和水质(污染物排放量)的综合视角,采用Tapio弹性指数评价贵阳市2002-2014年水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水平。研究表明:2002-2014年贵阳市水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除2011年扩张性水质型负脱钩外,其余年份为水量型或水质型强(弱)脱钩,且历年脱钩指数时间序列上波动明显,其脱钩平均值为0.138;由于贵阳市GDP增速稳定,故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程度取决于水量和水质生态足迹的变化特征。故实现贵阳市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限制工业用水和污水排放量,还要节约生活用水量,减少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另外,相比水足迹,运用水生态足迹的视角评价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态势更具科学性、全面性,有助于丰富水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脱钩评价角度。
关键词:
岩溶 水生态足迹 脱钩 水资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敬宣 李湘梅 陈雷 李勇
自然生态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生态足迹作为生态环境承载状态测度的指标,受到社会、经济、人口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时空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特征。鉴于集对分析(SPA)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优势,以武汉市为研究对象,将城市总生态足迹与其相关影响因子联系起来考虑,融合集对分析中的同异反模式识别的“择近原则”和聚类分析思想构造集对分析动态模型,模型精度较高,验证误差均小于0.3%。并对武汉市2005年~2020年总生态足迹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2020年总生态足迹将由1 784.662×104hm2增长到2 781.388×104hm2,呈现出低于GDP、...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明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某承 王斌 李文华
生态足迹是近年来国际上一种重要的判别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量方法。本文对1949年-2008年中国人均生态足迹和生物承载力进行了测算,在此基础上使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建立一个非线性的动态预测模型,并进行长时间的模拟验证,后又分"惯性发展"和"稳步调整"两个情景对中国未来20年发展的生态潜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建国60年以来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在小幅波动中不断上升,同时人均生态承载力不断降低,从1985年起中国整体上处于生态赤字期;②若按照惯性发展,则2030年人均生态赤字将达到3.9024hm2/cap,可持续发展形势非常严峻;③若按照"稳步调整"情景,则2030年人均生态赤字为1.5217h...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