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06)
- 2023(16008)
- 2022(13649)
- 2021(12740)
- 2020(10896)
- 2019(24823)
- 2018(24654)
- 2017(47218)
- 2016(25581)
- 2015(28911)
- 2014(28394)
- 2013(27680)
- 2012(25315)
- 2011(22769)
- 2010(22820)
- 2009(21133)
- 2008(21114)
- 2007(18973)
- 2006(16373)
- 2005(14454)
- 学科
- 济(100211)
- 经济(100078)
- 管理(83265)
- 业(76609)
- 企(65951)
- 企业(65951)
- 方法(46577)
- 数学(40475)
- 数学方法(39981)
- 财(30166)
- 中国(28304)
- 农(26154)
- 制(23400)
- 业经(22673)
- 技术(20465)
- 地方(19815)
- 学(19624)
- 务(19168)
- 财务(19114)
- 财务管理(19064)
- 环境(18482)
- 企业财务(18102)
- 贸(17401)
- 贸易(17392)
- 理论(16891)
- 易(16879)
- 农业(16781)
- 银(16586)
- 银行(16553)
- 划(16151)
- 机构
- 学院(358370)
- 大学(357739)
- 济(145273)
- 经济(142089)
- 管理(142058)
- 理学(122772)
- 理学院(121453)
- 管理学(119404)
- 管理学院(118720)
- 研究(114501)
- 中国(87333)
- 京(74235)
- 财(69833)
- 科学(69319)
- 所(55789)
- 财经(55196)
- 农(54690)
- 中心(54634)
- 江(54344)
- 业大(51402)
- 研究所(50400)
- 经(49942)
- 北京(45751)
- 范(45459)
- 师范(45014)
- 经济学(44590)
- 州(42846)
- 农业(42725)
- 院(42013)
- 财经大学(40908)
- 基金
- 项目(243385)
- 科学(193561)
- 研究(178234)
- 基金(177603)
- 家(153799)
- 国家(152520)
- 科学基金(132873)
- 社会(114796)
- 社会科(108872)
- 社会科学(108841)
- 省(96341)
- 基金项目(94708)
- 自然(85770)
- 自然科(83814)
- 自然科学(83793)
- 教育(83175)
- 自然科学基金(82292)
- 划(80556)
- 编号(71989)
- 资助(70998)
- 成果(57795)
- 重点(54736)
- 创(54692)
- 部(53991)
- 发(51336)
- 创新(50569)
- 课题(49582)
- 制(47968)
- 国家社会(47668)
- 教育部(46873)
- 期刊
- 济(156449)
- 经济(156449)
- 研究(101403)
- 中国(70943)
- 财(57275)
- 管理(53055)
- 学报(52418)
- 科学(49775)
- 农(48603)
- 大学(40723)
- 学学(38447)
- 教育(37813)
- 技术(33029)
- 农业(32343)
- 融(31392)
- 金融(31392)
- 财经(27238)
- 业经(25445)
- 经济研究(24551)
- 经(23388)
- 问题(21859)
- 技术经济(17993)
- 业(17740)
- 科技(17702)
- 版(17316)
- 统计(17011)
- 策(16736)
- 理论(16582)
- 财会(16478)
- 图书(15935)
共检索到522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伍新木 高鑫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城市水环境破坏严重。政府部门曾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水环境,但并未有效解决污染问题。由于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家科技部在武汉市汉阳区启动"水专项"寻求有效的治理模式。由于采用新的制度安排,注重科学技术与管理制度的结合,明显改善了汉阳地区的水环境。"武汉水专项"的试验显示出市场机制在城市水环境治理这类公益项目中同样是有效率的。构建更加有效的城市水环境治理运作机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构建城市水环境治理运作机制的核心是在确保水环境改善的公共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城市水环境治理投入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城市水环境治理可以成为具有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雪松 高鑫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城市水环境的急剧恶化。城市发展对水环境的影响产生了外部性,其实质是私人收益或私人成本通过外部性转移给了社会。传统的城市水环境治理被作为政府的"非生产性福利事业"不具有可持续性。"武汉水专项"经验表明,城市水环境治理应当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市场机制和利益平衡机制,培育城市水环境治理的专业市场,改善城市水环境,推动土地升值和经济发展,以治理收益补偿水环境治理成本,形成良性的动态经济循环,将会使城市水环境保护发展成具有巨大市场的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
水环境 治理机制 外部性 武汉水专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雪松 孙博文
从生态、经济和社会3个维度全面分析城市水环境治理效益并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构建包括3项二级指标和27项3级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线型加权模型进行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结合外部性理论,对武汉市水环境治理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论如下:(1)生态效益水平的提高是城市水环境治理最直接的影响;(2)城市水环境治理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比重接近总效益水平的50%,凸显了水环境治理效益的正外部性以及政府建立合理的水环境治理机制的必要性;(3)从经济效益来看,武汉市水环境治理对于房地产及旅游业的影响最为明显;(4)水环境治理社会效益不明显,反映了公众对政府水环境治理认同感及自身环保意识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选
通过国内外典型水治理模式的研究和比较,提出武汉市水治理的对策建议。采用了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对日本、美国以及我国上海、北京的水治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归纳出强制性水污染治理模式、流域性水生态治理模式、景观性水环境治理模式、综合性水系治理模式四大典型水治理模式。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水治理要正确处理好与水生态环境、水污染防治、城市形象、城市文化、经济发展、防汛抗洪的关系的结论。为使武汉市水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出保护"水生态"、提高"水质量"、建设"水景观"、丰富"水文化"、开发"水经济"、确保"水安全"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水治理模式 借鉴意义 武汉市水治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姜大川 肖伟华 范晨媛 宫博亚
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力是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可承载的人口数量和GDP作为承载力的表征指标,分别运用单位GDP综合用水量评判法和河流一维水质模型及湖库均匀混合模型计算武汉城市圈不同水平年的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力,并用承载度来评价水资源及水环境的承载状态。结果表明:2012、2020和2030年武汉城市圈水资源承载力都处于合理承载状态,但是其水环境承载力处于轻度超载状态。可见,水环境承载力对武汉城市圈的用水限制更为严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水环境状况虽然会有所好转,但与水资源数量这一因素相比,水环境仍是制约武汉城市圈经济社会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淑云 唐将伟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不断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已基本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共治格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面临新旧问题双重叠加的发展困境。通过对武汉市城市社区治理推行"一体两翼"、"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构建"三方联动"协同治理机制的实践分析,对城市社区治理总体布局和治理机制进行再思考,提出加快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力量的恰当回归、转型发展与自治结构重构的完善,实现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协调、共享、共赢发展新局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淑云 唐将伟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不断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已基本构建起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共治格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城市社区治理中的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面临新旧问题双重叠加的发展困境。通过对武汉市城市社区治理推行"一体两翼"、"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构建"三方联动"协同治理机制的实践分析,对城市社区治理总体布局和治理机制进行再思考,提出加快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力量的恰当回归、转型发展与自治结构重构的完善,实现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协调、共享、共赢发展新局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军旗 乐章 夏屹
湖长制是中国水环境治理进程中的重要制度创新,通过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对实现湖泊水资源永续利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使用2007~2017年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和武汉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讨了湖长制对水环境治理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湖长制显著改善了试点湖泊的综合水质,降低了污染物超标总值。上述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环境治理投资和工业废水排放在湖长制与水环境治理效果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湖长制通过促进环境治理投资和降低工业废水排放改善了水环境治理效果。(3)异质性分析表明,湖长制显著改善了高经济水平辖区和非跨辖区湖泊的水环境治理效果。研究结果为完善湖长制形成常态化和系统化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湖长制 水环境治理 属地责任 双重差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鲁先锋
水环境治理是对环境外部性偏差进行干预的一种方式,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承担着区域水环境治理的基本职责,在应对复杂性环境问题与自我创新导向的协同变迁过程中,形成了常规协同与动员协同、专项协同与整体协同、纵横协同与内外协同、结构协同与程序协同等不同类型的协同治理机制。本文结合SX县水环境治理实践,具体研究水环境协同治理机制的生成条件、运行逻辑和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将水环境治理协同机制有效运转的基本条件归纳为价值引导、公众参与、制度统协和技术支持等方面。
关键词:
水环境治理 地方政府 协同机制 协同条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雨 满彩霞 徐瑷琳 史秋洁
城市空间是探讨城镇化特征、动力机制和效应的重要载体,但生态空间作为传统城市—自然二分对立认识论下被人类控制和支配的对象,却较少成为城镇化研究的主体。论文以深圳为例,从城市政治生态学视角展现了过去40余年深圳城—水关系的阶段性演化及其背后的权力结构关系变迁。研究认为,水是权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多元复杂的本体特征,它与城市发展并非二元对立,而是相互建构。在深圳城镇化的不同阶段,国家、资本、自然展现出差异化的动态关系,塑造了水的商品化、去商品化、再商品化过程,使之成为经济发展所需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支撑城市可持续运作的生态保障、提升城市长期竞争力的新动力。深圳城—水关系的演变揭示了中国环境治理从路径依赖到路径创新的过程。尽管改革开放初期为了确保经济发展,以水为代表的城市生态空间出现了同质化和退化,但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国家权力未必在资本和市场的扩张中出现“空心化”;相反,国家权力的主动介入修复甚至扭转了单一市场逻辑下的生态退化和社会不平等。这些新型的国家—资本—自然关系和社会经济实践,不仅呈现了人类寻找公平、正义、可持续城市建设的中国方案,而且为城市—自然辩证关系的理论深化提供了中国经验。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兆
知识产权金融是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目前由于知识产权金融缺乏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和信用担保机制,致使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比例较低。为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金融的运用效果和效率,本文在分析借鉴国内外知识产权征信机制经验的基础上,以武汉市为例创新性地为知识产权金融设计征信机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使知识产权金融征信的"武汉机制"能够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得到应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兆
知识产权金融是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目前由于知识产权金融缺乏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和信用担保机制,致使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比例较低。为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金融的运用效果和效率,本文在分析借鉴国内外知识产权征信机制经验的基础上,以武汉市为例创新性地为知识产权金融设计征信机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使知识产权金融征信的"武汉机制"能够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得到应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威 聂柳
本文以武汉城市圈为研究对象,从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总体实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等角度,探讨了制约金融创新服务"两型社会"建设的各种因素,最后提出了武汉城市圈金融体系"立体创新战略",并给出了加快金融创新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实现路径和对策思路。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两型社会 金融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黄晶晶
论文基于PSR(压力—状态—反应)模型构建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城市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预测城市创业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优化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具备有效性、时滞性和积累效应,其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平台期,其正面效果逐步显现,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预计城市创业环境将持续改善。最后指出优化城市创业环境应该从创新引领、聚集人才优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创新、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以及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形成创业型经济方面着手。
关键词:
PSR模型 创业环境 城市创业 评价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小青 黄晶晶
论文基于PSR(压力—状态—反应)模型构建城市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城市创业环境进行综合评价,以武汉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进一步预测城市创业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优化创业环境的政策措施具备有效性、时滞性和积累效应,其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平台期,其正面效果逐步显现,政策红利逐步释放,预计城市创业环境将持续改善。最后指出优化城市创业环境应该从创新引领、聚集人才优势、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行政审批服务机制创新、完善创业教育指导以及突出区域产业特色形成创业型经济方面着手。
关键词:
PSR模型 创业环境 城市创业 评价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府购买提升城市应急服务效率的机制创新——基于深圳市危险化学品应急二队运作机制的分析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与对策分析——基于“元治理”理论
产业链整合视角下装配式应急医院快速建造的实现机制研究——基于武汉火神山医院的案例分析
农村水环境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基于澳大利亚经验与本土视角
数字化环境下服务创新反哺产品创新机制研究——来自小米科技的单案例分析
城市创新型产业集群类型识别、组织特征及生成机制研究——以武汉为例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机理分析——以武汉城市圈为例
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基于全国285个城市的实证分析
武汉城市圈创新体系的空间分析——基于区域规划的视角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城市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