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3)
2023(4938)
2022(3966)
2021(3701)
2020(2940)
2019(6957)
2018(7078)
2017(12905)
2016(7137)
2015(8208)
2014(8155)
2013(8000)
2012(7681)
2011(6798)
2010(6691)
2009(5947)
2008(5800)
2007(5184)
2006(4660)
2005(3789)
作者
(19749)
(16419)
(16206)
(15560)
(10523)
(7949)
(7491)
(6547)
(6174)
(5964)
(5804)
(5478)
(5357)
(5175)
(5004)
(4946)
(4922)
(4879)
(4654)
(4577)
(4014)
(3972)
(3963)
(3918)
(3753)
(3639)
(3623)
(3584)
(3279)
(3264)
学科
(28056)
经济(28033)
管理(17175)
地方(13071)
中国(11818)
(11200)
(9926)
方法(7488)
城市(7173)
农业(6812)
(6649)
企业(6649)
数学(6518)
数学方法(6451)
业经(6034)
环境(5929)
(5308)
城市经济(5164)
地方经济(4872)
(4614)
理论(4164)
(4111)
(4084)
(4064)
资源(3885)
土地(3858)
(3580)
教育(3413)
工作(3380)
方城(3122)
机构
学院(90999)
大学(89815)
研究(33656)
管理(32661)
(31737)
经济(30579)
理学(27009)
理学院(26528)
管理学(25956)
管理学院(25761)
中国(25580)
科学(22240)
(22158)
中心(16937)
(15985)
(15962)
(15758)
(15395)
师范(15278)
研究所(14454)
业大(14212)
北京(14022)
(13826)
(13315)
(13072)
师范大学(12438)
农业(12342)
(11607)
技术(10653)
财经(10407)
基金
项目(64473)
科学(49955)
研究(48794)
基金(44088)
(38372)
国家(37995)
科学基金(32648)
社会(29456)
社会科(27616)
社会科学(27607)
(25958)
基金项目(24771)
(22303)
教育(21600)
自然(21173)
编号(20945)
自然科(20588)
自然科学(20583)
自然科学基金(20160)
成果(16614)
资助(16463)
课题(15285)
(15070)
重点(14588)
(12999)
(12691)
(12588)
发展(12100)
规划(11981)
(11909)
期刊
(41682)
经济(41682)
研究(27941)
中国(23992)
(14834)
教育(13454)
科学(12827)
学报(12504)
管理(10779)
农业(10229)
(10175)
大学(9519)
技术(9191)
城市(8487)
学学(8485)
资源(8070)
(7592)
图书(7375)
(7373)
金融(7373)
问题(7284)
业经(7246)
(5642)
书馆(5571)
图书馆(5571)
现代(5152)
(4829)
论坛(4829)
经济研究(4804)
职业(4715)
共检索到146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史正涛  刘新有  
探讨了城市应急水源地的概念与内涵,以及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的作用。在对昆明市水资源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昆明市城市供水安全存在结构单一、季风降水不稳定、调水线路过长、地质情况复杂四个方面的潜在威胁,并提出了从应急地下水勘查、应急地下水补给、修建地下水库、建立水安全应急机制四个方面进行昆明市应急水源地建设的初步构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柯栎  
饮用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饮用水源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近年来,昆明市主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有下降的趋势,昆明市环保局在对水质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同时针对性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昆明市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从多方面加强了对饮用水源地的管理与保护,为控制饮用水源水质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易琦,赵筱青,陈玉姝  
本文结合生态城市对绿地建设水平的要求 ,分析了昆明城市绿化的地理背景特征、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由重建城市生态及完善城市防灾体系的角度 ,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发展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应对策与措施 ,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洪  金杰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城市空间结构均衡和土地利用优化理论,并以这些理论为分析框架,构建了单一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分析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再运用昆明市2001年~2005年土地出让交易的实际地价案例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昆明市不同用途地价的空间变化特征和影响地价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显示:①不同用途的土地利用方式,地价空间变化各不相同;影响各类用途地价空间变化的因素不完全相同;单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应该是离市中心距离;②随着城镇土地有偿有限期制度的确立和土地及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育,中国省会级单一中心城市土地利用及其表现形式——地价空间分布,越来越接近西方城市空间结构均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波,陈喜波  
城市文化生态建设不仅对城市环境保护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城市规划中应摈弃以环境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错误思潮,使文化、生态、环境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城市优美人居环境和良好经济效益的双赢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辉  罗淳  黄晓园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人们对资源环境的依赖越来越大,资源消耗与污染排放规模不断扩大,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内涵,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发展水平指数模型、系统协调度指数模型和绩效模型;并对昆明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系统性评价,为系统性评价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宗逊  
松华坝水源保护区是云南省昆明市的重要饮用水源。长期以来,省、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源的保护,在饮用水源的环境保护与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近年来,随着下游昆明主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水源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加,原来重建设、轻管理的保护—建设模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水源保护要求。本文在分析以往松华坝水源保护工作的基础上,面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水源保护模式提出了初步的概念框架,并论述了其组成及基本内容。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凤莲  刘艳  
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实施区域生态修复、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典型的高原城市——昆明市为研究区,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景观连通性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成本路径工具提取生态廊道,运用电路理论确定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等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研究表明:(1)昆明市生态源地面积总计6 721.78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1.99%,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和水域。(2)共提取出91条生态廊道,其中重要廊道19条,重要生态廊道集中分布在昆明市的北部。(3)共识别生态“夹点”75处,面积66.06 km~2;生态障碍点4处,面积49.24 km~2;生态断裂点41处。研究可为昆明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和区域生态保护修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士梅  艾东  付野  
为研究未来空间科学规划,降低区域生态风险,本研究基于生态安全,对昆明市空间冲突水平进行测度,并探究其影响因素。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风险源-风险受体-风险效应的风险评价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模型的基础上,探测昆明市1995—2015年国土空间冲突强度变化,并对研究区空间冲突强度及其主导驱动因素和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昆明市在1995、2005、2015年空间冲突强度均值呈现前低后高的特点,分别为0.188、0.190、0.206,处于稳定可控范围,空间生态风险性低,但严重失控区的空间面积逐年增加,可控区面积逐年减少;2)不同的空间景观类型,空间冲突强度差异大。其中,林地、草地、耕地的空间冲突强度低,而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空间冲突强度相对较高;3)地理探测因子探测器表明了人口、GDP是研究区形成空间冲突的主要驱动因素,交互探测器进一步解释了人口与GDP、人口与高程、人口与距道路距离的组合,协同作用大,共同作用区域空间冲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勇  张利  张英  袁冬梅  曾双贝  
本文通过对昆明市2008年人口数量、公园面积等数据全面详细的调查,应用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对昆明市区城市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空间分布化分析;运用人口密度分布与公园绿地缓冲区的叠加分析,对城市公园绿地的应急避难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改造公园绿地使其具有防灾功能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戴光全  保继刚  
通过分析’99世博会前后节庆活动的发展对旅游业带来的影响,研究了昆明城市节庆活动的整合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表明:通过举办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时间长短的系列节庆活动,对节庆活动进行整合,可以实现城市节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化进程。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一个城市节庆开发的CSD理论框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洪  金杰  
研究目的:借鉴西方城市空间结构均衡理论,分析中国省会级单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变化特征,探讨影响中国单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变化的因素,地价空间变化曲线及其优化土地利用模式。研究方法:采用昆明市2001—2005年的实际交易地价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结果:随距市中心距离增加,地价呈逐步衰减的趋势,但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和方位差异。地价空间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距市中心的距离,其次是商业中心分布、城市公用设施和自然条件等。研究结论:昆明市地价空间变化实证研究表明,经过10余年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地价对土地资源空间配置已发挥作用,省级单中心城市地价空间变化基本符合阿朗索空间结构理论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易琦  窦小东  和克俭  曹言  
结合昆明市主城区中水利用综合效益的评估,探讨城市中水回用的发展特点、潜力和对策。首先,回顾昆明城市中水回用的两个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次,分析昆明城市中水利用的发展基础、利用水平及影响因素,并定量评估了中水回用的开发潜力及效益。最后,从工程建设、技术与机制创新、法规与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城市中水开发利用产业化、规范化和规模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曾文  吴启焰  
为了深刻认识我国城市住房供给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运用路径依赖的相关理论,以昆明市住房供给为案例,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出现的几次大的变革。研究中,将公房供给部门和商品房供给部门进行分离,并从二者的机构变迁、其与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机构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住房供给是在政府决策与市场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发展变迁的,这些制度变迁及其路径依赖现象不仅导致了住房供给管道中公房供给和商品房供给的不平衡,而且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问题激化、住房价格过高的根本原因之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董仁  李琳  韩汶  韩刚  
老龄化社会的交通需求变化已经成为许多中国大城市需要面对的新问题,对老年人出行行为特征的研究是解决问题的基础。针对当前对老年人出行行为认识的不足,以昆明城市老年人为对象,在深入访谈和预备调查基础上设计问卷,获取了407份有效样本的个人、家庭、居住地等多项属性以及日常活动与出行的原始数据,同时获得了107份有效的一周出行日志数据。经统计分析和交叉印证,得到了异质个体老年人日常出行行为特征参数。研究表明,城市老年人的出行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都与目前对通勤交通的认知有显著的不同。研究结果为满足老年人出行需求的城市系统基本功能完善、服务水平提升和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