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74)
- 2023(3819)
- 2022(3405)
- 2021(3139)
- 2020(2716)
- 2019(6004)
- 2018(5921)
- 2017(12008)
- 2016(6508)
- 2015(6887)
- 2014(6853)
- 2013(6841)
- 2012(6359)
- 2011(5846)
- 2010(5964)
- 2009(5580)
- 2008(5428)
- 2007(4834)
- 2006(4367)
- 2005(3778)
- 学科
- 济(31847)
- 经济(31824)
- 管理(21011)
- 业(16426)
- 企(13991)
- 企业(13991)
- 方法(13554)
- 数学(11995)
- 数学方法(11919)
- 中国(10516)
- 环境(10481)
- 地方(8866)
- 学(8570)
- 财(7207)
- 划(6560)
- 城市(6196)
- 农(5648)
- 结构(5271)
- 业经(5032)
- 制(5013)
- 产业(4906)
- 规划(4649)
- 务(4557)
- 财务(4557)
- 财务管理(4549)
- 城市经济(4492)
- 环境规划(4488)
- 发(4470)
- 地方经济(4459)
- 生态(4440)
- 机构
- 大学(96896)
- 学院(95499)
- 济(40448)
- 经济(39518)
- 管理(36865)
- 研究(34947)
- 理学(32339)
- 理学院(31882)
- 管理学(31305)
- 管理学院(31144)
- 中国(24643)
- 科学(23013)
- 京(21827)
- 所(17755)
- 财(16825)
- 研究所(16463)
- 业大(15678)
- 农(14955)
- 中心(14715)
- 院(14130)
- 财经(14080)
- 北京(13940)
- 江(13752)
- 范(13122)
- 师范(13001)
- 经济学(12862)
- 经(12824)
- 经济学院(11649)
- 农业(11176)
- 州(11003)
- 基金
- 项目(68996)
- 科学(55248)
- 基金(51839)
- 家(46526)
- 国家(46215)
- 研究(46137)
- 科学基金(39792)
- 社会(31501)
- 社会科(29983)
- 社会科学(29973)
- 基金项目(28385)
- 自然(26980)
- 自然科(26301)
- 自然科学(26294)
- 省(26079)
- 自然科学基金(25824)
- 划(22418)
- 资助(20978)
- 教育(20122)
- 编号(16196)
- 重点(15854)
- 发(15010)
- 部(14831)
- 科研(13476)
- 创(13363)
- 国家社会(13356)
- 计划(12940)
- 创新(12626)
- 教育部(12588)
- 人文(12157)
共检索到134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练忠 杨进良 徐庆华 张星元 阚蕾 张璐
城市森林群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城乡梯度下城市森林群落林冠结构与林下光环境的关系对提高广州城市森林质量、创建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经典群落学调查方法和半球面影像技术,定量研究了城市森林群落林冠结构对林下光环境的影响,并筛选出对林下光环境影响较强的林冠结构因子。结果表明:1)市区、近郊和远郊森林群落的林冠结构参数没有遵循同一变化模式。3个城市森林群落林冠层的胸径在不同区域间差异不显著(P> 0.05),但树高、林冠开度与叶面积指数在不同区域间均呈极显著差异(P <0.001),林下散射光与林冠结构的关系更密切。近郊和远郊的冠层林下光环境特征相似,均与市区差异显著。3)沿城乡梯度,城市森林群落林冠结构对林下光环境的影响不一致。胸径和树高对林下光环境无影响,林冠开度的影响较小,但叶面积指数的影响较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砚秋 柯娴氡 徐明锋 李文斌 苏志尧
确定森林群落中林下草本植物的分布及其对光照的响应,不仅能揭示草本植物对光的生态需求,而且能为其引种和利用提供关键参考。在东源康禾自然保护区的常绿阔叶林内设置2 hm~2样地,样地划分为50个20m×20 m样方,在样方内设置小样方进行林下草本植物(包括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调查。用半球面影像技术测定林下光照指标,进而分析草本植物分布与林下光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林下光环境的变异为草本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多样的小生境,不同光照需求的物种在样地内均广泛分布;林下散射光与林下草本分布的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排序轴的相关性高于直射光与排序轴的相关性,说明林下散射光与林下植物的分布关系更为密切;不同光照总立地...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成向荣 冯利 虞木奎 刘志龙 张翠 王宗星 葛乐
利用跟踪辐射与冠层结构测量仪(TRAC)研究了杭州湾北岸6种沿海防护林冠层结构及林下光环境特征。结果表明:6种林分以中山杉Taxodium ascendens×mucronatum间隙分数最大,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Hongye',洋白蜡Fraxinus pennsylvanica和美国皂荚Gleditsia triacanthos的平均间隙分数接近,乌桕Sapium sebiferum和女贞Ligustrumlucidum的平均间隙分数相对较小。而各林分叶面积指数特征与间隙分数相反,女贞和乌桕平均叶面积指数(LAI)较高,红叶椿、洋白蜡、美国皂荚和中山杉的叶面积指数接...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沿海防护林 冠层结构 光环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敬小丽 张璐 杜伟静 苏志尧
为探讨冠层结构与林下野生花卉的关系,采用典型群落调查法,以南岭山地森林群落林下野生花卉为研究对象,研究林下野生花卉物种数量特征及冠层结构对其的影响,以期为野生花卉的园林应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显示,南岭山地森林群落1 hm2林下植被中共有野生花卉104种,分属55科92属,其中箬竹、瓜馥木和南岭箭竹为优势种;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表明,叶面积指数、林冠开度和林下散射光对林下野生花卉多度的影响较其他冠层结构参数大;冠层结构各参数对3种色调(冷、暖、中性)林下野生花卉物种密度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但3种色调的野生花卉物种密度均随叶面积指数与林下总光照先减少后增加;多响应置换过程分析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敬小丽 杜伟静 张璐 苏志尧
林冠是森林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最直接与最活跃的界面层,影响着森林的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采用半球面摄影技术(Hemispherical Photography)、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和Kruskal-Wallis分析定量研究了森林群落冠层结构与立木分布及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基于10 000 m2调查样地,南岭山地森林群落共有立木47科81属143种,枯立木多来源于林冠上层大树;(2)CCA排序结果显示,冠层结构各参数与立木分布均有一定相关性,叶面积指数、林冠开度与立木分布的关系尤为密切;(3)立木多度与活立木多度在林下散...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庆华 杨进良 黄练忠 张星元 谭雪莲 张璐
采用经典群落学调查方法和半球面影像技术,以珠江三角洲城郊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test),指示种分析(IS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等方法,定量研究次生常绿阔叶林群落林冠结构对林下植被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①次生常绿阔叶林林冠结构和林下光环境各参数沿林冠梯度变化表现不一。立木密度和平均胸径沿林冠梯度差异极显著(P<0.001),林下直射光、林下散射光和林下总光照沿林冠梯度差异显著(P<0.05)。②林下植被物种丰富,物种数、平均树高和总盖度沿林冠梯度差异显著(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德新 朱廷曜 金昌杰
该文利用风洞实验及野外实测资料,用逼近方法求出中性温度层结时不同郁闭度林分林冠以上风速廓线特征.结果表明,风速廓线参数(零平面位移d、林冠表面粗糙度Z0、动力速度U)随郁闭度C的变化而改变,d随C的增大而增大,二者关系可由对数函数表示:d=(H/a)ln(C/C0).Z0和U的变化特征比较相似,在C=02附近有最大值,C再增大或减小,Z0和U值均逐渐减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海轩 吴鞠 许丽娟 徐程扬
【目的】选择与林内小气候舒适度相关的城市森林冠层结构指数,为进一步优化城市森林结构、改善城市森林热环境提供参考。【方法】以与城市森林降温效应相关度较高的一维度冠层结构指标(包括叶面积指数、平均叶倾角、冠层厚度、枝下高、冠高比和冠层通透度)为基础,从林内外空气流动和能量交换的角度,构建多维度城市森林冠层结构指数,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对小气候舒适度解释度较高的城市森林冠层结构指数。【结果】一维度冠层结构指标与林内舒适度(S)、舒适度相对变化(Sd)呈弱度相关关系,对S的解释力为0~30. 5%,对Sd的解释力为0~53. 5%;多维度冠层结构指数对S和Sd的解释程度明显提升,对S的解释力为0~37. 5%,对Sd的解释力为30. 9%~55. 1%;热垂直扩散结构指数和热水平扩散结构指数的协同作用对S的解释程度相对较高(43. 5%);垂直冠层指数和树冠垂直均匀指数的协同作用对Sd的解释程度最高(63. 9%)。【结论】城市森林舒适度和舒适度相对变化受多个冠层结构指标和指数共同影响,所构建的多维度冠层结构指数(包括热垂直扩散结构指数、热水平扩散结构指数、综合热扩散结构指数、垂直冠层指数、树冠均匀指数、树冠垂直均匀指数和冠层综合指数)与林内小气候舒适度及其相对变化相关性较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金桂香 刘海轩 卢泽洋 吴鞠 许丽娟 孙广鹏 李苹 李军 徐程扬
于2013-2016年7-8月,利用小气象站观测北京城市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了城市森林冠层结构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叶面积指数(ILA)(r=-0.314, P=0.002),平均叶倾角(AMT)(r=0.472, 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管惠文 董希斌
【目的】为改善林分结构和促进林木生长,对大兴安岭落叶松次生林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研究落叶松冠层结构和光合特性指标的相关关系,进而探讨改善林内光环境特征的最佳间伐强度。【方法】设置间伐强度为9.43%、16.75%、29.00%、40.01%、53.09%、67.25%的实验样地和未进行间伐作业的对照样地。对不同样地落叶松冠层结构参数和光合特征参数指标值间的差异进行描述性统计,运用相关系数法确定不同指标间的相关关系进而剔除有显著正相关的部分指标,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法对各个样地的光环境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冠层结构选取林隙分数、开度、叶面积指数、叶倾角、直接定点因子、间接定点因子、总定点因子、冠上直接辐射、冠上间接辐射、冠上总辐射、冠下直接辐射、冠下间接辐射、冠下总辐射13项指标,光合特征参数选取蒸腾速率、光合速率、CO2参考值、叶片表面P.A.R、叶片温度、胞间CO2浓度、水蒸气气孔导度7项指标。【结果】各样地林隙分数表现为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开度、直接定点因子、总定点因子与之变化趋势相同,各项指标值均在间伐强度为29.00%的样地中最小;叶面积指数在间伐强度为29.00%时达到最大值;不同间伐强度样地的冠上辐射通量无显著差异性;冠下直接辐射通量和冠下总辐射通量随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落叶松的蒸腾速率、光合速率、水蒸气气孔导度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叶片表面P.A.R、叶片温度先增加后趋于稳定,间伐增加了林地内的CO2浓度;胞间CO2浓度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加后减小。林隙分数与开度、直接定点因子、总定点因子、冠下直接辐射、冠下总辐射呈显著正相关,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光合速率、水蒸气气孔导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剔除相关性极强的指标后,冠层结构的林隙分数与光合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叶面积指数与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运用灰色关联综合评判林地内的光环境特征,关联度表现为间伐强度29.00%(0.823)>40.01%(0.794)>53.09%(0.739)>0%(0.724)>67.25%(0.713)>16.75%(0.701)>9.43%(0.673)。【结论】落叶松冠层结构与光合特征指标间存在相关性,落叶松冠层的透光率对于光合速率有明显的影响。结合二者综合评价不同间伐强度下的林地光环境特征,抚育间伐强度为29.00%、40.01%的落叶松天然次生林林地的林内光环境特征较好,说明29.00%~40.01%的中等强度间伐有利于林内光环境的改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海轩 卢泽洋 金桂香 孙广鹏 吴鞠 许丽娟 徐程扬
通过城市森林冠层结构对空气温湿度、风速的作用规律分析冠层结构对林内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LAI)、冠高比(RCT)、冠层通透度(PC)与林内舒适度显著相关; LAI对空气温度(T)有显著影响,RCT和PC对空气温度(T)有极显著影响,LAI和RCT、PC和RCT对T有极显著的交互作用,T随LAI的增加而降低,随RCT和PC的增加而升高; LAI和RCT对空气相对湿度(RH)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存在极显著的交互作用,RH随着LAI的增大而增加,随RCT的增加而降低; LAI和RCT对林内风速(v)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v随着LAI和RCT的增加而降低.冠层结构对森林舒适度的影响主要来自林分的降温效应,而降温效应受LAI、RCT和PC的影响;冠层结构调节舒适度的湿度效应来自LAI和RCT;冠层结构调节舒适度的风速效应受LAI和RCT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暾 郭晋平 刘宁 张芸香
以山西管涔山林区常见4种灌木三裂绣线菊、二色胡枝子、黄刺玫和虎榛子成年植株为材料,在10%~20%,30%~50%2种林下透光率和林外100%全光照3种光环境中,监测其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与比叶面积、叶面积比等形态以及生物量分配指标。结果表明:在林下10%~20%相对光强环境中,三裂绣线菊成年植株对低光环境的生理生态响应较小,其光合、叶绿素a含量、形态和大部分生物量分配特性与全光环境下生长的成年植株相同,且分配到茎的生物量减少,仅表观量子效率和叶绿素b含量显著高于中光(30%~50%)和全光环境植株。二色胡枝子成年植株对低光环境的的生理生态响应同样有限,其光合特性、叶面积比、叶重比和...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禹飞
土壤固碳微生物是森林土壤碳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变化直接影响土壤的固碳效率。本论文在模拟冰灾、台风等对林冠造成损伤的实验样地,采集土样并提取土壤DNA,利用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固碳微生物功能基因cbbL进行测序,旨在了解森林受损对土壤固碳微生物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此后的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固碳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探讨森林土壤固碳微生物对林冠受损的响应,为研究森林土壤固碳微生物固碳潜力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结果如下:(1)林冠开度和凋落物输入量对土壤固碳微生物菌群有显著性影响。森林林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美蓉 贾宝全 王成 孙朝晖
用Landsat TM卫星影像为基础数据反演厦门本岛亮温。通过相对亮温分布及变化来定量描述厦门本岛的热场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结合QuickBird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目视解译所得的厦门岛城市森林树冠覆盖数据,利用GIS的空间统计功能,对城市不同树冠覆盖类型与城市相对亮温、绝对温度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城市森林树冠覆盖对热岛效应的减缓作用。结果表明:1)厦门本岛热岛效应显著,热场类型以中等热岛和强热岛为主,集中连片分布在本岛中心正北-西北区域的城市商业中心、居住区、工业区;2)1993—2009年间,厦门本岛热场强度普遍提高,热岛效应不断增强,中等热岛和强热岛从1993年的散点状分布发展到2009...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巩合德 燕腾 彭一航 郑丽 马月伟
对云南省哀牢山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多花山矾Symplocos ramosissima幼苗进行生境选择移栽研究,把多花山矾幼苗分别置于森林生境及人工遮阳生境中,测定其基径、株高、叶片数、比叶面积、根冠比、质量相对生长率、总生物量和存活率等生长参数,以掌握幼苗致死原因及更新特征,了解森林的演替动态。结果表明:多花山矾幼苗移栽到不同森林生境后,各生长参数均在林窗中心最大,林窗边缘次之,林冠下最小,比叶面积则相反。在人工遮阳生境中,多花山矾幼苗生长参数均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大,而比叶面积则随着光照强度增大而减小。在相近光照强度下,人工遮阳条件下多花山矾幼苗的各项生长参数均高于森林林窗生境,幼苗的生长比在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