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90)
- 2023(14763)
- 2022(12681)
- 2021(11828)
- 2020(9763)
- 2019(22821)
- 2018(22600)
- 2017(43336)
- 2016(23678)
- 2015(26672)
- 2014(26549)
- 2013(26188)
- 2012(24316)
- 2011(21596)
- 2010(21512)
- 2009(19269)
- 2008(18786)
- 2007(16433)
- 2006(14421)
- 2005(12028)
- 学科
- 济(93586)
- 经济(93475)
- 管理(65205)
- 业(58589)
- 企(47478)
- 企业(47478)
- 方法(43271)
- 数学(37974)
- 数学方法(37569)
- 中国(27241)
- 农(25729)
- 地方(24031)
- 财(22610)
- 学(20381)
- 业经(20191)
- 农业(17506)
- 理论(16175)
- 环境(15517)
- 制(15377)
- 贸(14834)
- 贸易(14822)
- 和(14639)
- 易(14233)
- 务(14044)
- 财务(13974)
- 财务管理(13949)
- 技术(13800)
- 企业财务(13171)
- 教育(12992)
- 划(12612)
- 机构
- 大学(323013)
- 学院(320790)
- 管理(127754)
- 济(121906)
- 经济(118842)
- 理学(110600)
- 理学院(109269)
- 管理学(107296)
- 管理学院(106712)
- 研究(106006)
- 中国(78959)
- 京(70859)
- 科学(67172)
- 财(56236)
- 所(51418)
- 中心(49655)
- 农(49455)
- 业大(48706)
- 江(48036)
- 研究所(46862)
- 范(45879)
- 师范(45499)
- 财经(45194)
- 北京(45185)
- 经(41170)
- 院(40462)
- 州(39531)
- 农业(37952)
- 师范大学(37013)
- 经济学(36122)
- 基金
- 项目(226742)
- 科学(177892)
- 研究(167332)
- 基金(162767)
- 家(141324)
- 国家(140164)
- 科学基金(121174)
- 社会(103782)
- 社会科(98251)
- 社会科学(98226)
- 省(88343)
- 基金项目(87979)
- 自然(79242)
- 教育(77568)
- 自然科(77332)
- 自然科学(77317)
- 自然科学基金(75919)
- 划(74804)
- 编号(69157)
- 资助(66297)
- 成果(55508)
- 重点(50434)
- 部(49355)
- 课题(47997)
- 发(47747)
- 创(46401)
- 创新(43216)
- 科研(43020)
- 大学(42700)
- 教育部(42535)
共检索到471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恭映璧 胡曰利 吴晓芙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城市森林空间范围划分研究的基础上,以长沙市城市森林规划与建设为例,对城市森林空间范围划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城市森林空间边界范围划分应与城市规划区范围一致;提出了城市森林空间各层次划分和面积计算的方法;提出了不同城市规模的城市森林空间基本单元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城市森林飞地的定义、标准和界定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建武 姜明军 陈丽佳 翟弘 任伟琳
以长沙市为实证,从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森林建设现状出发,分析了城市化与城市森林之间的耦合关系:城市化加大了城市森林建设的各种投入,城市化对城市森林建设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城市森林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由此,各个城市在快速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也要大力建设城市森林,充分发挥城市森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综合效益,打造生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文明城市。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森林 耦合关系 长沙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攀柱 贺琳 张惠军 赵闫春
本文通过对长沙市150户居民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对森林的多种效益的认识程度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的大致了解,缺乏微观层面上的细致把握,在对森林多种效益费用的支付愿望上表现出较强的政府依赖倾向。对此,加大森林、林业知识的普及力度,拓展林业产业的发展空间,是提高人们认识森林意识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森林意识 问卷调查 研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建武 康文星 尹少华 谢欣荣
主要介绍了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功能及经济价值评估方法,并以中国第三个"国家森林城市"长沙市为实证分析,计算了长沙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固碳和释氧功能的经济价值分别约为27.12亿元/a和10.61亿元/a,固碳释氧总价值约为37.73亿元/a,最后做了进一步分析与对比。
关键词:
城市森林 固碳 释氧 价值评估 长沙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英 刘思华
城市森林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结合两型社会内涵,建立了一套两型社会城市森林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描述两型社会构建中城市森林在自然、经济、社会各个系统的状态,体现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并以长沙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
关键词:
城市森林 两型社会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夏安桃 刘丹
对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它涉及到城市规划、行为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中国许多城市的规划重点集聚在物质建设上,没有把人文关怀放在应有的位置。文章从城市感应空间、城市规划等概念入手,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感应空间的研究进展和研究趋势;在长期关注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论述了城市感应空间与城市规划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以长沙市为例进行了运用。城市规划和城市感应空间的形成是相辅相成的,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生活在其中的人类。科学、完善的城市规划能扩大市民的感应空间,增加城市的“可读性”,增强居民对城市的好感;相应地,通过了解居民对城市特点的感应和认识,可以测度城市物质空间及其文化风貌对人刺激的能力,为规划一个美的城市空间环境提供依据。城市的规划布局应尽可能为居民构想图增加美丽印象,提供清晰的标志,丰富市民的感应空间。
关键词:
城市感应空间 城市规划 长沙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奕汝 杨培涛
【目的】测度分析区域森林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探究区域森林生态系统建设的驱动因子,为区域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1980—2020年长沙市森林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28个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模型、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区域森林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分析。【结果】1980—2020年长沙市森林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呈“倒U形”,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森林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均呈逐年上升的“S形”趋势,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先升后降再升的“N型”趋势,但2015年后各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上升趋势均有所放缓。【结论】1980—2020年长沙市森林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不高,以中度协调阶段为主,基本处于中度耦合协调向良好耦合协调的过渡时期,提升空间较大;森林生态-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以及森林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在1980—2020年均呈不同程度上升,但上升趋势趋缓。建议从构建优良的区域森林成长自然环境子系统、建立高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子系统、搭建承载合理与绿色消费的社会子系统3方面提升区域森林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实现区域森林生态-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复合系统 耦合协调度 测度 长沙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戴凌 黄志宏 文丽
以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内2种林龄的3种典型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有机质、全N、全P、水解N、有效P等土壤化学性质,同时测定了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等3种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0~30 cm土层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在不同林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樟树林>马尾松林;在不同林龄阶段,全N、水解N、有效P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从中龄林(24 a生)到成熟林(45 a生),除有机质外,其他指标含量均有下降的趋势;3种土壤酶活性在不同林型(或林龄)间的表征特性与土壤养分各指标含量类似。土壤酶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木林
工业发展与城市化使城市环境恶化,城市对森林的需要增加。建设完善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合理划分城市森林的范围,并进行高效经营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对影响划分城市森林范围的森林类型、划分原则、为协调城市与林区关系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营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城市森林,范围,经营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殷章馨 罗文斌
在深入阐释国内外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者城市感知研究主题。以405份实地调查问卷为数据源,应用均值比较等统计方法分析旅游者对长沙城市感知特征。结果显示:旅游者对长沙城市总体正面感知较弱,感知系数为3.088;旅游者对长沙城市各变量的感知强度存在差异,对"地方演艺"、"现代建筑"、"城市古建筑"以及"购物商场"等城市指标感知强烈,对"公交系统"和"出租车系统"感知相对较弱。研究表明,旅游者城市感知特征实证研究对同等或同类城市具有普遍性的政策借鉴意义,有利于加强旅游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控制,共同推动旅游者城市总体感知的提升,促进城市各要素建设的效益最大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梦媛 陈振杰 张云倩 张亚楠
为了遏制长沙市城市的无序扩张,促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保障生态空间质量,划定长沙市城市开发边界成为重要举措。基于居民活动空间扩展,选取人口密度、居民活动分布、基础设施布局等多源时空数据,通过量化居民活动空间扩展概率,并利用植被覆盖度构建生态约束强度,确定二者协调规则,作为CA模型的约束条件,进行城市建设用地模拟,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结果表明:划定的长沙市城市开发边界,结果与长沙市"十三五"规划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基本一致,对未来建设用地扩展方向预测合理,而且避免了侵占重要生态资源,达到了兼顾城市空间发展和生态资源保护的多重目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春晓 张欢 柴晓敏 罗肖
旅游需求在不同职业群体中的分异状况,是一个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以抽样调查方法所获得的长沙市市民城郊旅游消费意向的丰富基础数据,按照职业分群统计分析,发现长沙市居民在城郊旅游目的方面的职业分异不明显,绝大多数职业群体的旅游目的表现比较明显的同一性;城郊旅游时间观念,存在一定的职业同一性,意向性消费水平商务人员和企事业职员最高,工人和离退休人员最低;交通方式偏好的职业分异色彩明显。
关键词:
职业 旅游需求 城郊旅游 长沙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学军 许东部 唐东芹
城市森林是实现生态经济城市的主要指标 ,城市森林规划是服务于城市环境及其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城市森林规划的空间布局模式、总体结构规划与多功能目标规划、生态网络等理论与方法作一综述 ,以求加快我国城市森林建设工作
关键词:
城市森林规划 理论 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爱芝 李国平 孙铁山 张冰雪
世界城市区域是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世界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强化首都北京发展的区域基础,建设北京世界城市区域,全面推动北京与周边地区的一体化发展。本研究采用交流强度、断裂点、引力模型和场强模型,兼顾距离、服务和行政划分等原则,依托经济社会联系和资源环境保障的划分依据,明确北京世界城市区域存在三个层次的空间范围,即北京世界城市区域的核心区域、紧密区域和合作区域。结合各地区发展现状,指出北京在各个层次区域的核心地位和各区域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
北京 世界城市区域 空间范围 划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思华 肖英
城市森林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分析长沙城市森林建设,提出长沙城市森林建设要依据城市整体布局;重视长沙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建立长沙城市的绿色廊道体系;重视乡土树种种植改变绿化结构单一现象。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景观生态学 长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