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1)
- 2023(11813)
- 2022(10161)
- 2021(9006)
- 2020(7672)
- 2019(17627)
- 2018(17161)
- 2017(33000)
- 2016(18356)
- 2015(20436)
- 2014(20385)
- 2013(20296)
- 2012(18786)
- 2011(17061)
- 2010(17294)
- 2009(15946)
- 2008(15740)
- 2007(14203)
- 2006(12222)
- 2005(10609)
- 学科
- 济(74307)
- 经济(74229)
- 管理(50246)
- 业(48184)
- 方法(35169)
- 企(35039)
- 企业(35039)
- 数学(31622)
- 数学方法(31357)
- 中国(21412)
- 农(21147)
- 学(18606)
- 财(18333)
- 地方(16263)
- 贸(15446)
- 贸易(15444)
- 环境(15401)
- 业经(15191)
- 易(14981)
- 农业(14281)
- 制(12727)
- 和(10963)
- 银(10678)
- 划(10675)
- 银行(10613)
- 务(10552)
- 财务(10534)
- 财务管理(10506)
- 技术(10296)
- 融(10069)
- 机构
- 大学(268415)
- 学院(266689)
- 济(107159)
- 经济(104740)
- 管理(101028)
- 研究(93551)
- 理学(88013)
- 理学院(86911)
- 管理学(85353)
- 管理学院(84866)
- 中国(67615)
- 科学(63041)
- 京(57431)
- 农(57058)
- 所(49444)
- 业大(48727)
- 研究所(45740)
- 财(45637)
- 农业(45308)
- 中心(42914)
- 江(39909)
- 财经(37268)
- 北京(35697)
- 范(34650)
- 师范(34161)
- 院(34063)
- 经(33853)
- 经济学(32975)
- 州(31459)
- 农业大学(30514)
- 基金
- 项目(189359)
- 科学(147084)
- 基金(137265)
- 研究(128426)
- 家(124213)
- 国家(123226)
- 科学基金(103304)
- 社会(82296)
- 社会科(77978)
- 社会科学(77949)
- 省(74740)
- 基金项目(74055)
- 自然(69573)
- 自然科(67883)
- 自然科学(67858)
- 自然科学基金(66641)
- 划(63885)
- 教育(57468)
- 资助(55042)
- 编号(49978)
- 重点(43433)
- 发(41117)
- 部(40299)
- 成果(38926)
- 创(38866)
- 计划(38033)
- 科研(37401)
- 创新(36516)
- 国家社会(34519)
- 课题(34211)
- 期刊
- 济(111682)
- 经济(111682)
- 研究(69923)
- 学报(53290)
- 农(49128)
- 中国(46956)
- 科学(45380)
- 大学(38418)
- 学学(36617)
- 财(34004)
- 农业(32731)
- 管理(31272)
- 教育(20655)
- 融(19841)
- 金融(19841)
- 技术(19730)
- 业经(19556)
- 经济研究(18110)
- 业(17990)
- 财经(17750)
- 问题(16990)
- 图书(15354)
- 经(15321)
- 版(14754)
- 业大(14142)
- 科技(13809)
- 资源(13437)
- 林业(13363)
- 商业(12844)
- 技术经济(12833)
共检索到3778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晓明
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其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形成了以政府供给为主导的治理逻辑。随着居民生态环境偏好的形成,城市森林生态服务的稀缺性促使其私人属性加强、公共属性弱化。文章依据效用价值论的需求视角,基于对京津冀7个主要城市2480份居民调查问卷数据,采用条件价值法和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测定了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居民需求偏好多元化和异质性特征,并从主观和客观角度分析了偏好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为从需求侧探究城市森林生态服务供给问题提供新的动力来源和实证依据。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生态服务 需求偏好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翼飞
地表水环境生态服务具有公共物品特性,消费者需求信息难以获得,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环境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应用意愿价值评估法调查496户居民上海城市景观河流水质改善的支付意愿,通过计量分析揭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并重点计算收入水平及差距、户籍、收入与户籍交互作用因素的边际影响。结果既符合消费理论的一般预期,也充分反映了我国转型经济阶段的社会特殊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卫龙宝 朱西湖 伍骏骞
以经典的中位选民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全国"十县百村"新农村建设调查的1 981户农户数据,运用有序logit计量模型,对农户公共品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收入对农业生产设施、农村道路和社会保障的需求偏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说明农户的公共品需求具有明显的收入效应;其次,农户对农业生产设施和社会保障的需求具有明显的价格效应;另外,其他个人特征和村庄特征等因素也会影响农户公共品需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秦涛 田治威 刘婉琳 邓晶
本文基于浙江省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参与森林保险的需求状况进行了描述,并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森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对森林保险的了解程度、对森林保险重要性的判断、森林灾害损失程度、林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森林保险责任范围、保险金额水平和政府补贴水平对农户森林保险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目前农户对森林保险的需求意愿不强,主要是由于森林保险产品和保费补贴的政策设计不合理,尤其是保险金额过低和保险责任不全,制约了农户对森林保险的需求,最终导致农户森林保险的参保率偏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汉成
我国森林保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历经启动、停滞、复苏和成长阶段;从未来发展态势看,森林保险发展潜力巨大。文章针对森林保险政策实施过程中保险需求不足与相关影响因素约束之间的困局,构建将森林保险的潜在需求转化成有效需求的理论框架,基于湖北省林农的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林农森林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营林业年限对森林保险需求影响不显著;林业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比重、森林保险认知态度、林业灾害损失率、森林保险费率、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比例、森林保险保障水平对森林保险需求有显著影响。为此,提出要加大对政策性森林保险宣传、科学厘定森林保险费率、加大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力度、提高森林保险保障水平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海峰 陈锐 王祖力 辛翔飞
猪肉是我国主要肉类消费品,分析居民肉类食品消费偏好,对引导我国肉类食品工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7-2020年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地区猪肉消费统计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其猪肉消费偏好的主要特征、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北上广一线城市消费者对猪肉品质偏好最关注的是食品安全,其次是新鲜程度。在猪肉购买渠道上,北京消费者主要在超市购买生鲜猪肉,广州主要在农贸市场购买,上海则是两个渠道占比相当;上海消费者对品牌猪肉的购买频率高于广州和北京。消费者选购品牌猪肉最大的影响因素是选择购买猪肉的地点或渠道,其次是对猪肉卫生安全的关注度,以及对品牌猪肉宣传的信任度等。最后,从行业标准、物流模式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助力我国品牌猪肉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子英 郑艳
[目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极大地刺激了旅游业的发展,出境游发展更是十分迅速。截止2017年6月,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游消费国。进行出境游选择偏好影响因素研究,对于经营出境游业务的旅行社业务决策以及政府部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文章以长沙市、株州市、湘潭市(以下简称长株潭城市)居民为例,以游客出境游目的地选择偏好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探析影响长株潭城市居民的出境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在研究中利用理论假设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原始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与熵权法等方法。[结果]得出影响游客出境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环境因素、景区吸引力因素、旅游成本因素和个人因素,而宏观环境因素与景区吸引力因素是影响出境游目的地选择的主要因素,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0. 335%和24. 458%。通过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发现假设H_1与H_3成立,假设H_2与H_4不成立。通过熵权法发现,各影响因子对出境游目的地选择的重要性程度不同,其中国家关系居于首位。[结论]宏观环境因素和景区吸引力因素是影响游客出境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发现长株潭城市居民在出境旅游市场中有很大发展潜力,出境游目的地选择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年轻人获取信息以互联网为主,游客在做出游行为决策、选择出境游目的地时会受到周围环境、个人收入的高低、游客闲暇时间的长短等因子的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江迪 沈月琴 朱臻 舒斌 娄浩峰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实验经济学方法测量农户的风险偏好类型和时间偏好系数,根据行为经济学理论和OlOgit模型研究风险偏好和时间偏好对农户森林碳汇经营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风险厌恶者相比,风险中性者对森林碳汇经营意愿有显著负影响;时间偏好对森林碳汇经营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即风险厌恶者和时间偏好低的农户更愿意开展森林碳汇经营项目。
关键词:
风险偏好 时间偏好 森林碳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晓青 刘莉亚 胡乃红 王照飞
本文通过对江苏、河南和四川三省986户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贷需求抑制现象:三个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实际信贷需求和名义信贷需求被抑制的问题,且农户信贷需求抑制程度从东部到西部呈递增的趋势。本文使用Probit模型来分析农户融资渠道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户主年龄越大、承包土地面积越多、家庭人均资产越高,农户对非正规融资渠道的偏好就越强;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农户对正规融资渠道的偏好就越强;参加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户偏好正规融资渠道,具有正规渠道融资经历的农户偏好非正规融资渠道;相对于江苏,四川的农户更倾向于正规融资渠道,而河南的农户更倾向于非正规融资渠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平 麻宝斌
居民住房政策偏好是住房政策设计与调整的依据,会受到客观和主观层面的因素影响。本文基于一项全国问卷调查数据,从客观和主观层面对城镇居民住房政策偏好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客观层面的个人年收入水平、主观层面的房价满意度等因素都会对住房政策偏好产生影响。个人年收入水平越高,就越认为应当对房价进行干预;对房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不倾向于支持对房价进行干预。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监管不力,就越认为应当干预房价;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炒房,就越会支持对房价进行干预。如果对于房价的接受程度越高,就越不认为政府应当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将房价上涨归因于土地政策不合理,就更为支持提供保障性住房;如果将房价偏高归因于政府监管不力,就越会支持提供保障性住房。相关发现对于住房政策的调整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关键词:
住房政策偏好 干预房价 提供保障性住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颖 吕洁华
根据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的调查问卷数据,建立了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的影响因素与政府供给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表明森林生态供给投入、森林生态政策、社会经济环境、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影响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的关键因素。森林培育技术虽然有利于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但在黑龙江省国有重点林区,森林培育技术对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影响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武永春 刘欣葵 许联锋
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城市化在带来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的扩张、环境的破坏,城市变得不再适宜居民生活,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实现各项功能的工具,出现了城市越发展,居民对城市环境满意度越低的情形。文章认为满足人的需求才是城市发展的真谛,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城市环境建设的十点想法。
关键词:
居民 城市环境 需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双 黄和亮 陈思莹 范夏敏
从行为经济学决策理论出发构建分析框架,研究农户森林保险决策,设计包含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5个属性的森林保险方案,利用选择实验法获取福建省和湖南省共20个县的745个农户的样本数据,通过RPL模型对异质性森林经营主体的森林保险支付意愿及其政策偏好进行研究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从随机参数均值估计结果来看,保障额、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和赔付的难易程度的均值系数均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2)对设计方案中农户各属性边际价值的计算结果表明,属性的边际价值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保险费、财政补贴率、获得补贴及时性、赔付的难易程度、保障额。
关键词:
森林保险 属性价值 选择实验法 政策偏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利香 钟涨宝
基于对寻乌、宜宾、广水、温州农村的问卷调查,实证分析了农村是否存在养老性别偏好以及影响养老性别偏好的因素。养老性别偏好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方面农村人的养老性别偏好呈现差异性,各个地区对于在女儿家里养老的接受程度不同。另一方面,"养儿防老"的观念依然对农村人有深远影响,绝大多数农村人仍然具有较强的养老性别偏好,更愿意在儿子家里养老。年龄、婚姻状况、子女数量和家庭年收入对于能否接受在女儿家养老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大、已婚、子女越多、家庭年收入越多的人越不能接受在女儿家养老,表现出更强烈
关键词:
农村 养老性别偏好 养老意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魏灵
决策与偏好紧密相连,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起点。因此,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直接影响了决策者的行为。作为现代企业决策主体的经营者,他们的风险偏好自然就会对企业的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文章从研究经营者风险偏好的主观认知出发,详细阐述了经营者风险偏好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