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56)
- 2023(15141)
- 2022(13121)
- 2021(12075)
- 2020(10224)
- 2019(23223)
- 2018(22932)
- 2017(44245)
- 2016(24413)
- 2015(27140)
- 2014(26940)
- 2013(26680)
- 2012(24211)
- 2011(21902)
- 2010(21655)
- 2009(20125)
- 2008(19729)
- 2007(17117)
- 2006(15091)
- 2005(13144)
- 学科
- 济(93417)
- 经济(93270)
- 管理(74003)
- 业(67647)
- 企(56723)
- 企业(56723)
- 方法(42365)
- 数学(36630)
- 数学方法(36258)
- 财(26662)
- 中国(25950)
- 农(24785)
- 学(21766)
- 业经(21357)
- 制(20897)
- 地方(18726)
- 贸(17000)
- 贸易(16994)
- 务(16839)
- 财务(16771)
- 财务管理(16739)
- 易(16478)
- 农业(16397)
- 环境(16336)
- 企业财务(15890)
- 理论(15165)
- 和(14951)
- 技术(14913)
- 银(14430)
- 银行(14364)
- 机构
- 大学(349328)
- 学院(346137)
- 管理(136992)
- 济(134856)
- 经济(131784)
- 理学(119335)
- 理学院(117968)
- 研究(116664)
- 管理学(115949)
- 管理学院(115334)
- 中国(84540)
- 科学(74989)
- 京(74683)
- 财(62880)
- 农(61763)
- 所(59001)
- 业大(57027)
- 研究所(54018)
- 中心(51967)
- 财经(50502)
- 江(49971)
- 农业(48588)
- 北京(46781)
- 经(45905)
- 范(44317)
- 师范(43790)
- 院(42679)
- 经济学(40265)
- 州(40094)
- 财经大学(37692)
- 基金
- 项目(244366)
- 科学(190934)
- 基金(177771)
- 研究(172648)
- 家(157241)
- 国家(155992)
- 科学基金(133104)
- 社会(109298)
- 社会科(103548)
- 社会科学(103521)
- 基金项目(95524)
- 省(95078)
- 自然(88906)
- 自然科(86673)
- 自然科学(86646)
- 自然科学基金(85076)
- 划(80687)
- 教育(78170)
- 资助(72205)
- 编号(68843)
- 成果(54851)
- 重点(54563)
- 部(53030)
- 发(51036)
- 创(50651)
- 创新(47389)
- 课题(47382)
- 科研(47030)
- 制(45563)
- 计划(45445)
- 期刊
- 济(145131)
- 经济(145131)
- 研究(99945)
- 中国(63056)
- 学报(62006)
- 农(55408)
- 科学(54470)
- 管理(48309)
- 财(47974)
- 大学(46164)
- 学学(43926)
- 农业(37468)
- 教育(33691)
- 融(27217)
- 金融(27217)
- 技术(27154)
- 财经(24553)
- 业经(24208)
- 经济研究(22651)
- 经(20833)
- 问题(20670)
- 业(18876)
- 科技(18274)
- 版(17570)
- 业大(16630)
- 理论(16364)
- 图书(15906)
- 技术经济(15865)
- 现代(15478)
- 资源(15104)
共检索到494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爱维 戴美琪 罗芬 孔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的城市森林环境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都会带来多种积极效益。因此,城市森林中人与自然互动效益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并收集到20多年来城市森林中人与自然互动的981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构建城市森林中人与自然互动效益影响机制研究的概念框架。主要分析城市森林中人与自然互动的作用过程,即互动动机、互动路径、互动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四个方面。研究发现:互动动机可总结为亲近自然与放松、个人爱好与交际、情感交流和消磨时间四类;互动路径归纳为间接互动、偶尔互动和有意互动三个层次;互动效益包括心理效益、生理效益、认知效益、社会效益、精神效益和有形效益六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其具体表现;影响城市森林中人与自然互动效益的因素又可概括为与城市森林等自然环境相关的供给端因素和与人们个体相关的需求端因素。文章对未来的城市森林中人与自然互动效益综合性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应在4个方面加强研究:(1)完善城市森林中人与自然互动效益影响机制研究;(2)优化人与自然互动效益研究方法;(3)开展城市森林中人与自然互动效益的时空动态研究;(4)深化城市森林中人与自然互动效益影响因素的研究。
关键词:
城市森林 人与自然互动效益 文献综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晓黎 曹玉昆
解释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的涵义,评述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处于补偿价格偏低、补偿标准难以确定、补偿资金不足来源单一、相关法律不健全、中间环节繁多、地方政府作为有限等现状,分析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建立的可能性,提出了我国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地方调整机制的基本思路为建立分级分类补偿机制、完善中央地方两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建立科学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整合资源.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地方调整 机制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文华 李芬 李世东 刘某承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能够部分或全部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体现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等性,动员全社会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更好地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能力。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相关文献,理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概念和范畴,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政策开展研究和探讨。对森林生态补偿的历程进行回顾,探讨了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进行初步核算,得出补偿标准的范围,以期为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根据以上分析和探讨,提出今后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 生态补偿 机制 问题 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宇晖 郭静 张嘉昕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长期以来,煤炭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比例均在75%以上。因此,煤炭城市经济的可持继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出发,实施东北煤炭城市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是实现东北煤炭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广东省于1999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公益林效益补偿制度,10多年来,各级财政积极筹措资金,规范管理,推进生态公益林体系建设,全省基本建立起较为规范完善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和建设体系,共区划界定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5814.2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6%、林业用地面积的35.3%。生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忠诚 文仕知 胡曰利 华华
为了研究森林生态系统保育土壤的功能及效益,以鹰嘴界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区域,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保护区内阔叶林、杉木毛竹混交林和杉木林3种森林类型保育土壤功能与效益进行分析,并运用影子工程法及市场价值法对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保育土壤效益进行了价值核算,旨在为保护区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单位面积保育土壤平均经济价值大小依次为阔叶林>杉木毛竹混交林>杉木林;就单株林木来讲,杉木毛竹混交林由于密度过大,其保育土壤效益最低;从保肥效益讲,在杉木纯林中种植适当数量的毛竹能取得较好效果;从固土效益讲,杉木毛竹混交林中应适当减少毛竹比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顺龙 李华
森林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探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影响因素,将有助于生态效益补偿公平性,进而促进森林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地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及农民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补偿费用、收入来源、林业总收入,生活水平变化等是影响补偿标准的制定及农民接受意愿的主要因素。因此,提出了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补偿、增加当地科研及教育方面的投入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西藏 生态效益 补偿标准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一兵
当前,与林业相关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正在推进。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林地确权后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林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然而,相对显著的经济效益而言,其生态效益显现缓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无法调动林业经营主体种植生态林的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森林碳汇交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彧宏
参照森林绿色核算体系,收集世界自然遗产地张家界市森林资源清查的数据,从价值量以及森林生态服务价值量方面对森林生态效益进行核算。根据SEEA的森林账户经济指标,对张家界市基于森林的绿色GDP总值和净值进行了核算。结果显示:张家界市绿色GDP总值占当年GDP的比重为100.03%;绿色GDP净值占当年GDP的比重为97.86%,森林培育资产产出大于资产的耗减,说明森林对张家界市GDP的贡献总量是不断增加的。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地 森林 生态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顺波
证伪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的2个理论假设:具有正外部性的经济活动需获得补偿,森林生态效益(使用价值)即森林生态价值。说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尚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林业补助是政府为鼓励营林生产而对营林活动进行补助的制度设计,其理论基础是利益导向学,即生产要素向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流动。林木补偿是政府为了生态安全限制林木所有权行使对林木所有者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弥补措施,其理论依据是法理上的既得权说、特别牺牲说及公平负担说。构建林业补助与林木补偿制度替代现行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适应林业生产发展的制度改革。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林业补助 林木补偿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千年古邑临安地处浙西北,东邻杭州、西接黄山。是距离上海、杭州最近的山区市。全市总面积3126.8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22个乡镇662个行政村,人口51万。临安生态优良,山川秀丽。全市森林覆盖率74.9%,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临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县治史可上溯到二千多年前,革命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渊源流长,民间文化丰富多彩。临安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五代十国吴越国创始人、“天堂”苏杭奠基人吴越国王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莉萍 赵冠男 戴子礼
本文以时间顺序系统梳理外国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以效用价值和成本收益理论为指导的两大生态效益补偿定价政策及执行效果、模型与价值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总结森林资源保护制度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的理论与方法。包括森林非木材林产品价值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综合定价模型具有市场可操作性,且适用于多种产权特征、多种用途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定价,中国制度中引入该模型能够起到在发展林区经济的同时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修凤 刘伟平
回顾了中国实践中已经采用的"征用有偿、管护无偿""征用无偿、管护有偿""征用无偿、管护无偿"3种补偿模式,提出了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6个具体措施,即由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条例》;依据2004年《宪法修正案》、2007年《物权法》确定"征用有偿、管护有偿"的补偿模式;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承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方面的责任;修改《森林法》,明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开支范围;先补偿后征用;征用补偿实行分类。
关键词: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补偿模式 改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克勇
为加强对重点公益林的管护,促进重点公益林的恢复与发展,国家于2001年在河北、辽宁、浙江、安徽等11个省区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并于2004年正式建立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补偿基金用于重点公益林的营造、抚育、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