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7)
2023(14363)
2022(11566)
2021(10422)
2020(8417)
2019(18826)
2018(18679)
2017(35805)
2016(19522)
2015(21867)
2014(21918)
2013(21522)
2012(20179)
2011(18541)
2010(18766)
2009(17648)
2008(17264)
2007(15542)
2006(14349)
2005(13291)
作者
(59874)
(49764)
(49713)
(46893)
(31472)
(23639)
(22305)
(19270)
(19016)
(17589)
(17065)
(16352)
(16126)
(15611)
(15360)
(15258)
(14723)
(14690)
(14394)
(14272)
(12551)
(12477)
(12044)
(11365)
(11341)
(11179)
(11109)
(10919)
(10060)
(9821)
学科
(87918)
经济(87789)
管理(52953)
(51284)
(37202)
企业(37202)
中国(32395)
方法(29059)
(27915)
数学(25401)
数学方法(25213)
地方(24761)
业经(20792)
(19684)
(19322)
农业(18455)
(16739)
贸易(16724)
(16694)
银行(16648)
(16185)
(16133)
(16127)
(15431)
金融(15430)
(15214)
环境(14228)
(13020)
技术(12819)
地方经济(12565)
机构
学院(287876)
大学(287753)
(121721)
经济(119068)
研究(105939)
管理(104940)
理学(89029)
理学院(87903)
管理学(86528)
管理学院(85988)
中国(80767)
科学(64223)
(62937)
(57513)
(54584)
(54357)
研究所(48958)
中心(47251)
(44578)
财经(44518)
业大(44342)
农业(42616)
北京(40339)
(40327)
(39529)
师范(39075)
(38205)
经济学(37709)
(35714)
经济学院(34002)
基金
项目(186270)
科学(145929)
研究(134243)
基金(134036)
(118565)
国家(117523)
科学基金(98842)
社会(87826)
社会科(83184)
社会科学(83165)
(72696)
基金项目(71144)
自然(62068)
(61977)
自然科(60586)
自然科学(60566)
教育(59747)
自然科学基金(59448)
编号(53235)
资助(52810)
(45799)
成果(43486)
重点(42329)
(40527)
(38403)
课题(38197)
国家社会(36773)
发展(36434)
创新(36105)
(35885)
期刊
(144324)
经济(144324)
研究(91417)
中国(62433)
(51661)
学报(47243)
科学(43746)
(40918)
管理(39063)
大学(35647)
农业(34513)
学学(33720)
(32213)
金融(32213)
教育(29897)
业经(25429)
经济研究(23118)
技术(22475)
财经(22170)
问题(21443)
(19121)
(17522)
(15440)
商业(14532)
现代(14008)
国际(13733)
技术经济(13572)
(13557)
科技(13552)
(13336)
共检索到448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子真  欧国立  雷振丹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2004~2012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评,在此基础上分别就不同梯度的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展开分析,并动态评价城市梯度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脉冲效应。结果表明,在短期内大型城市的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脉冲效应远远大于中小城镇,相反在长期中小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冲击大于大型城市。同时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城市梯度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大型城市对东部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大于中西部。中小城镇的发展对东部和中部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相反西部地区中小城镇与大型城市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在伯仲之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仁准  
分析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政府角色错位、内在驱动力不足、人的城镇化严重不足、布局亟待优化调整等问题;然后指出推进城镇化需要关注产业经济发展、城镇文化建设与制度创新等三个发展维度;最后提出我国社会的城镇化的实现路径,包括培育与发展民营经济、创新政府职能、妥善解决"三农问题"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弘  邓阳  
新型城镇化将为我国零售业态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以2011-2013年27个城市的相关数据为依据,运用层级回归法(MRA)就新型城镇化进程对零售业态发展的调节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低城镇化率城市而言,新型城镇化进程对零售业态发展并无直接和间接影响;而对高城镇化率城市而言,新型城镇化进程不仅直接影响零售业态发展,而且可以通过作用于城镇化率、人口规模和城镇居民消费的调节效应对零售业态升级形成间接贡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玉文  侯新烁  李五荣  
人口集聚的向度和深度调整,就会反映为城乡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利用"五普""六普"的"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以及2018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2018)从县域层面对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进行识别和区分,并利用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考察县域层面人口双向流动对城镇化的空间异质效应。研究发现:人口流动的空间集聚具有明显的"节点"特征,人口自分散的区县向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市辖区的集聚过程十分明显;人口流入和流出的双向集散过程对城镇化有不同的空间非平稳影响;城镇化效应具有显著的空间梯度性;人口负担反映的劳动力不足是制约县域城镇化的重要机制渠道;人口集散过程通过地区人口抚养比调整机制对城镇化形成重要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非农化程度和人口密度也是城镇化实现的重要基础;市辖区依旧是城镇化中心,相比县城具有更强的人口吸纳能力;城镇化要选择何种路径是未来区县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孙虎  乔标  
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是破解我国当前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已经把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抓手。但国内依然缺乏有关二者关系的深入探讨,更遑论如何优化调控二者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探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互动机制以及对它们的优化调控方法,寄希望于解决当前城市发展和工业发展转型升级问题,同时,也希望原有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理论能够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更新。分析表明,通过资源倒逼机制、政策整合作用以及发展城市群等,可以有利于我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丽莎  
在实践中,我国许多城市的建设出现了过分强调发展而忽视治理的问题,对城市的功能产生了严重不利影响,导致城市病大面积发生,大幅度增加了城市发展与治理的成本。解决城市先发展后治理带来的问题,要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稳定城市发展速度,提升城市内涵建设,将宜居作为城市发展和治理的核心目标;要坚持依法发展和治理城市,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城市规划,违反城市规划的施政行为,应予以追究法律责任;要赋予城市居民应有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在决策程序上充分考虑让城市居民参与讨论和决策的有效途径,并由此建立起居民和政府治理城市的合作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景木南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需要创新城镇化发展理念、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质量,使新型城镇化成为新时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前,要客观看待城镇化发展存在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钱晓颖  曾超  
工业化是支持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同时工业化也是促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本文利用1978~2012年的年度数据,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相关理论,利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模型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工业化发展程度指标与工业化结构指标都对我国的城镇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二者的影响效果大体相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万玲  
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重点从分工效应、需求效应和集聚效应三个层面促进我国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通过本文的分析,实证显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商贸流通业之间的关系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单向关系,而且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非常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虹  胡文俊  李方明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对零售业态发展的不同阶段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主要作用力还表现在科学技术、经济、消费者行为等方面。GDP的贡献率较低、零售业的集聚性低、发展的规范性不足等问题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零售业变迁存在的问题。基于此,可以从推动我国零售业的信息化发展、中小城镇的零售业发展、完善零售业发展的法律规范等角度来进行改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玲  安春生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发展水平不均衡、城镇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规模和层级不协调、"城市病"与"农村病"并存等问题。应通过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科学规划打造特色小镇、推动农村就地城镇化等措施,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提质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翠仙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人口市民化积极性不高、城镇化建设中面临质量和效率矛盾、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上"欠账"较多、城镇化建设规模和结构不均衡等。我国要通过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进程,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发挥绿色经济的带动作用,构建起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机制以及坚持市场主导、完善公平竞争机制等措施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斌  段艳影  
文章利用2003—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物流业发展水平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代表供给的物流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各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正向作用,且对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推动作用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大,而代表需求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没有作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斌  段艳影  
文章利用2003—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物流业发展水平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代表供给的物流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各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正向作用,且对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推动作用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大,而代表需求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没有作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宇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存在一系列问题,致使城镇化水平较低、质量不高。文章在厘清新城镇化发展模式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目标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构建路径: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生态建设优先、强化产业支撑、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等,以期对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