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6)
2023(11886)
2022(10534)
2021(9851)
2020(8111)
2019(18903)
2018(18934)
2017(36601)
2016(19925)
2015(22454)
2014(22290)
2013(22324)
2012(20476)
2011(18350)
2010(18348)
2009(16410)
2008(15826)
2007(13496)
2006(11708)
2005(10083)
作者
(57649)
(47611)
(47413)
(45073)
(30588)
(22814)
(21605)
(18782)
(18137)
(16873)
(16552)
(16078)
(15082)
(14951)
(14793)
(14385)
(14317)
(14133)
(13597)
(13505)
(11755)
(11626)
(11508)
(10758)
(10602)
(10571)
(10535)
(10426)
(9503)
(9365)
学科
(76969)
经济(76887)
管理(53562)
(51507)
(40640)
企业(40640)
方法(35117)
数学(30295)
数学方法(29969)
中国(23201)
(19220)
(18511)
地方(17878)
(17173)
业经(16730)
(14351)
贸易(14342)
(13998)
(13866)
理论(12871)
农业(12861)
(12724)
环境(12540)
(12324)
银行(12286)
(11716)
技术(11449)
(11109)
金融(11108)
(10614)
机构
大学(276993)
学院(273914)
管理(111420)
(105927)
经济(103237)
理学(96721)
理学院(95544)
研究(95262)
管理学(93864)
管理学院(93359)
中国(70074)
科学(61197)
(60564)
(47940)
(46377)
研究所(44006)
(43031)
中心(42947)
业大(41723)
(39010)
北京(38444)
(38160)
师范(37848)
财经(37694)
(35657)
(34385)
农业(33739)
(32284)
师范大学(31077)
经济学(30510)
基金
项目(196351)
科学(154455)
基金(142715)
研究(141808)
(125087)
国家(124090)
科学基金(106683)
社会(88085)
社会科(83385)
社会科学(83359)
基金项目(77460)
(75429)
自然(71196)
自然科(69548)
自然科学(69537)
自然科学基金(68273)
(64515)
教育(63446)
编号(57979)
资助(57676)
成果(46521)
重点(44042)
(42408)
(41876)
(40221)
课题(39275)
科研(37733)
创新(37528)
大学(35884)
教育部(35884)
期刊
(112975)
经济(112975)
研究(80857)
中国(49919)
学报(43848)
科学(41240)
管理(39058)
(37263)
大学(32482)
(32009)
学学(30246)
教育(29051)
农业(26237)
技术(22333)
(21781)
金融(21781)
图书(19359)
业经(17895)
经济研究(17800)
财经(16858)
问题(15935)
(14323)
理论(14293)
资源(14162)
科技(13721)
(13708)
实践(13420)
(13420)
书馆(12948)
图书馆(12948)
共检索到396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同  李华香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服务行业空间分布的特点和演变趋势,通过分析服务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区位商、集中率等指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城市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不断追求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2)公共服务业的均等化趋势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包容性。(3)中国城市服务行业集聚性或均等化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生产性服务业最具规模化和集聚化特征,集聚水平最高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生活性服务业的集聚度略低,且追随人口而布局。公共服务业呈现更加均等化趋势。(4)中国城市服务行业有明确的集聚方向。行政等级高、经济规模大的城市以及沿海城市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5)中国城市服务行业发展的比较优势突出,已经形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华香  李善同  
本文通过区位基尼系数、集中率、区位商等指标,分析了中国城市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特征和演变趋势。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中国城市服务业总体的集聚水平较高,明显高于第二产业集聚水平,一半以上的服务业增加值只集中在服务业发达的30个城市。(2)中国城市服务业有明确的集聚方向。行政等级高、经济规模大的城市以及沿海城市是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3)服务业呈现出不断上升的集聚趋势,带动了整体经济的集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成韦  赵炳新  
科技服务业是聚集创新要素的核心产业,研究科技服务业集聚背景下的城市格局特征,对国家协调创新城市体系建设和提升城市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构建科技服务产业集聚背景下的城市关联网络,借用社会网络方法测度城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和趋势。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产业集聚过程中大多数城市围绕少数关键城市形成了相对紧密的关联网络,并且集聚高地由沿海逐渐向东北、西部、中部和山东半岛地区拓展;少数关键城市发挥着以最短路径承载创新要素在城市间流通的中介作用;多数区域之间能够通过若干个城市关联实现互相连通,东北、山东半岛、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与长三角集聚中心均存在最短中介枢纽,并且集聚进程中城市的带动作用差异逐渐扩大;凝聚子群2和3中的城市自组织能力不断增强。最后,针对结论提出推动建立协调创新城市体系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潘勇辉  
本文在分析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尝试自创概念模型和相关分析指标,对重点行业的外资并购中长期潜力以及短期活跃度进行定量预测分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曾晖  赵黎明  
采用《综合敬业度量表》(MEEI),对402名酒店服务业员工的敬业度状况及个人绩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酒店员工敬业度与绩效密切相关并具有一定的职业特点,随教育程度、职位、服务年限的提高,敬业度逐渐提高。然而,文化程度较高的酒店中高层管理者以及服务年限在11~15年间的员工出现敬业度下降的波动,说明员工敬业度不仅受人口学变量的影响,还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需要在组织变革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加大投入和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俊  张萌  
文化产业已成为目前各地经济发展的重点。研究文化产业的省区分布,有利于从时空角度发现、解释文化产业的分布规律,对引导产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文化产业省区分布特征及其演变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整体集聚程度一直相当高,但未来在空间布局上开始呈现分散的发展趋势,且存在明显的行业间差异。对人才、知识、技术要求较高的创新性行业空间集聚水平高,越来越向沿海省区集中;而主要服务于本地居民的行业,空间集聚水平较低,呈分散布局趋势。最后,文章提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应该因"业"制宜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于君  
通过欧美国家服务行业产出比重模型归结出服务业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升,促进社会分工深化与经济运行效率提高的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等新兴服务行业以及旨在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与身心素质的房地产、教育医疗等服务行业发展较快,占GDP的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商业、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行业以及不包含公共教育医疗服务的政府部门发展放缓,占GDP的比重在达到饱和点之后保持稳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飏  
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市场一直处于高度垄断或过度竞争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服务业的发展和企业效率的提高;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服务业市场结构正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本文在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我国若干服务行业的市场集中率,并由此提出了在开放条件下,我国服务行业的市场集中状况、特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杜祥备  习敏  孔令聪  吴文革  
[目的]本文探明了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温光水气候资源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为区域作物布局和气候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方法]系统分析了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7个气象台站1960-2015年逐日的气温、光照、降雨气象资料,分析了小麦-玉米两熟种植模式周年和季节间的资源配置特征及演变趋势。[结果]1960-2015年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夏玉米生长季、冬小麦生长季和周年日平均温度平均每10年分别升高了0.02、0.27和0.21℃,日温差平均每10年下降了0.25、0.26和0.26℃,日最低温度升高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冬小麦生长季和周年≥0℃、≥10℃积温,平均每10年增加了60.84、54.88℃d和63.77、57.81℃d;夏玉米、冬小麦生长季和周年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每10年分别降低了52.57、40.90和93.47 h;降雨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年际间波动较大。[结论]生产上需要根据区域温、光、水气候资源的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优化周年气候资源配置,合理调整种植模式,提出该区域与自然资源适配的麦玉两熟种植资源高效优化利用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卢向华  王红梅  许如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宏伟  
"商圈"凭借天然的聚集能力和展示功能,浓缩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发展风貌,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对商圈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演进趋势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该城市以及该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及变化趋势。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北京商圈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演进趋势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及变化趋势,为政府、商业企业、开发商了解当地商业布局和商圈发展趋势,制定经营战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卢进勇  闫实强  
本文从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现状与特点入手,在回顾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演变历程后,对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最后对中国境外直接投资行业分布的未来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新章  
本文从农业经济、农产品生产、畜产品生产和农业多功能性四个方面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格局的特征,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速度将由以往的"急进式"转变为"温和式",2020年前后中国农业在产值上将进入农牧基本平衡阶段,"以牧为主"的生产格局将最先在经济发展水平的"中间地带"出现;粮食生产呈现向主产区集中趋势,区域供需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东北地区作为"国之粮仓"的地位将日渐巩固,黄淮海地区由目前的"供需有余"转为"供需基本平衡",长江中下游地区由目前的"供需基本平衡"转为"供不足需";畜产品总体呈现北强南弱态势,肉类、禽蛋生产将进一步向黄淮海、东北地区集中,西南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通  
我国陆地国土空间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板块。根据1985~2009年共25个年度的数据,四大板块GDP总量分布划分为三个阶段:1985~1990年四大板块GDP格局基本没有发生变化;1991~2007年东部地区GDP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2008~2009东部地区比重逐步下降。四大板块GDP增速划分为四个阶段:1985~1990年经济增速大幅波动,西部地区增速最快;1990~2000年是经济起伏最大的10年,东部地区发展出现高振幅、高增长;2000~2007年,各板块经济增速大致相当,增速波动幅度显著缩小;2008~2009年,四大板块增速均下降,东部地区增速最低。就全国平均增速来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通  
GDP空间分布格局是指从国民经济全局看,GDP在国土空间的总量、水平、比重及相互关系。GDP均衡分布有利于国土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利于发展成果共享,有利于空间负荷的均衡。因此,在非均衡的时候,要尽快创造条件推动区域经济向均衡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