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1)
2023(12229)
2022(10104)
2021(9377)
2020(7450)
2019(16630)
2018(16496)
2017(30738)
2016(16839)
2015(18634)
2014(18041)
2013(17303)
2012(15743)
2011(14075)
2010(14362)
2009(13469)
2008(13118)
2007(11583)
2006(10265)
2005(9059)
作者
(44134)
(36645)
(36492)
(34946)
(23456)
(17377)
(16861)
(14058)
(14027)
(13088)
(12437)
(12370)
(11726)
(11414)
(11376)
(11239)
(10870)
(10699)
(10684)
(10538)
(8953)
(8821)
(8767)
(8543)
(8325)
(8199)
(8173)
(8112)
(7350)
(7131)
学科
(57658)
经济(57546)
管理(50694)
(41137)
(34404)
企业(34404)
中国(21357)
(18136)
(17903)
方法(17466)
(17116)
业经(15623)
地方(15542)
数学(13921)
数学方法(13696)
农业(11648)
环境(11645)
理论(11592)
(11406)
(10968)
(10828)
银行(10817)
(10683)
金融(10680)
(10473)
财务(10440)
财务管理(10417)
(10370)
(10207)
贸易(10194)
机构
学院(221934)
大学(219000)
(85708)
经济(83359)
管理(80936)
研究(75129)
理学(68099)
理学院(67217)
管理学(66068)
管理学院(65614)
中国(57556)
(46938)
(44357)
科学(43600)
(35658)
(35363)
中心(35247)
财经(33644)
(32123)
师范(31869)
研究所(31601)
(30846)
(30359)
北京(29392)
(28741)
业大(28535)
(28528)
经济学(26556)
师范大学(25678)
财经大学(24837)
基金
项目(147010)
科学(116231)
研究(114696)
基金(104185)
(89536)
国家(88740)
科学基金(76752)
社会(72785)
社会科(68680)
社会科学(68669)
(57802)
基金项目(55113)
教育(53787)
(48919)
编号(48581)
自然(46734)
自然科(45534)
自然科学(45522)
自然科学基金(44643)
成果(40498)
资助(40044)
课题(34595)
(33490)
重点(33458)
(32304)
(32122)
(31323)
国家社会(30098)
(29431)
(29295)
期刊
(103743)
经济(103743)
研究(70394)
中国(52748)
(35518)
教育(34595)
管理(31824)
(30050)
学报(28415)
科学(28083)
大学(22780)
(21542)
金融(21542)
学学(20761)
农业(20240)
技术(20205)
业经(17727)
财经(16287)
经济研究(15633)
问题(14575)
(14150)
图书(12433)
职业(11748)
(11456)
现代(11078)
(10818)
(10586)
论坛(10586)
(10377)
(9966)
共检索到347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大治  蔚丹  
街区制是众多国外社区建设的常用模式,其经验对于当前我国的社区规划建设具有诸多借鉴与启示。本文回顾国外街区制的发展历程,结合美、英、俄的街区制实践类型和实例研究,总结出国外街区制建设在街区尺度规模、用地功能混合、居住人群混合、街区安全管理、公众参与决策五个方面的发展经验,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增加路网密度、实施用地混合、推进居住人群混合、完善配套政策与管理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决策的应用策略,初步提出空间导向型、社会导向型、政策导向型三种发展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大治  蔚丹  
街区制是众多国外社区建设的常用模式,其经验对于当前我国的社区规划建设具有诸多借鉴与启示。本文回顾国外街区制的发展历程,结合美、英、俄的街区制实践类型和实例研究,总结出国外街区制建设在街区尺度规模、用地功能混合、居住人群混合、街区安全管理、公众参与决策五个方面的发展经验,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增加路网密度、实施用地混合、推进居住人群混合、完善配套政策与管理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决策的应用策略,初步提出空间导向型、社会导向型、政策导向型三种发展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思嘉  李斐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成为诸多城市采取的重要战略,历史街区成为实施这一策略的核心引擎。然而,这一进程的成效却不尽人意。本文结合城市发展背景,分析伊朗、塞尔维亚、葡萄牙三个国家重要城市以不同文化政策为契机,实施文化主导的历史街区城市更新项目。梳理其更新模式和成效,总结为三种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路径,最后提出对我国文化导向下城市更新实践的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雨  张京祥  
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置身于社会变迁脉络的台湾社区规划发展进行梳理,截取快速城市化时期、地方分权时代、网络社会时期为台湾社区发展的几个重要时代背景,对其紧扣时代的发展轨迹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针对大陆的社区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状,结合台湾社区规划师制度、参与式规划的模式借鉴,给大陆未来的社区发展研究方向提供一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坡   欧周月   张安琪  
城市社区是城市空间的基本治理单元,基于空间治理建构城市社区规划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是实现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从空间治理的内涵体系出发,尝试解析空间治理与城市社区规划联结的逻辑起点,提出空间治理视角下城市社区“制度—技术—行为”规划框架,并对现阶段城市社区规划中存在的规划职能缺位、技术效能偏低与行为能力不足等问题进行总结,围绕动态、智慧与包容三方面归纳我国城市社区规划的实践创新路径,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文晖  
文章从促进就业的视角审视英国城市更新实践。通过历程回顾、成效评析、政策梳理和典型实践剖析,总结出英国城市更新中促进就业的实践经历了政府主导、房地产驱动、多元协同驱动、“城市—街区”平行推动等历程。从以综合性更新为路径、以顺应产业发展为基础、以促进职住平衡等方面为关键概括英国促进就业的城市更新导向。剖析完善规划框架、倡导精明增长、加强配套服务、提高响应能力、使用分区工具、鼓励自主更新等促进就业的规划策略。解析多元协同促进就业的城市更新模式。最后,结合英国的启示,提出我国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促进就业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俊浙  黄幼朴  黄勤  
半城市化地区属城乡过渡型社区类型,具有政府与社区"共治"和"共建"的特征,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半城市化地区向城市化地区顺利转变。以温州柳市旧城为例,从社区治理视角提出半城市化地区更新规划思路,一是规划理念上要从空间管控到促进多元共治转变,二是规划建设方式上要从政府主建到多元主体共建转变,以形成城市规划与社会管理相统一、政府和社区相协同的更新规划新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俊浙  黄幼朴  黄勤  
半城市化地区属城乡过渡型社区类型,具有政府与社区"共治"和"共建"的特征,自上而下的规划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促进半城市化地区向城市化地区顺利转变。以温州柳市旧城为例,从社区治理视角提出半城市化地区更新规划思路,一是规划理念上要从空间管控到促进多元共治转变,二是规划建设方式上要从政府主建到多元主体共建转变,以形成城市规划与社会管理相统一、政府和社区相协同的更新规划新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宋捷  
提出了历史街区更新型游憩商业区(HDA-RBD)的概念,并以成都大慈寺历史街区更新规划为例,分析了历史街区更新型RBD与城市CBD发展的有机互动机制,以期寻求一条适合我国城市发展CBD以及历史街区有机更新的可行之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孟雪  李玲玲  付本臣  
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关乎儿童的健康成长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外相比,我国儿童友好城市规划实践在覆盖广度与深入程度上存在明显不足。在介绍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国际范围内的四个典型行动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对发达国家的儿童友好城市相关规划实践进行了要点梳理与概括,并发现当前关注领域主要集中在交通出行、开放空间、住房与设施配套以及儿童参与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炼了这些实践的共性特征——立法保障与制度建设、政策引导与支持、资金保障与多方协作以及鼓励与认同公众积极参与。最后,结合我国发展现状,从福利制度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导向、社会文化营建四个方面总结了国外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未来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屠帆  赵哲远  
研究目的:分析美国社区规划对于乡村地区土地利用引导的途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研究结果:美国社区规划主要通过分区条例下严格的密度控制、突出乡村特色、保护环境、提供支持性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的具体做法有效的促进了乡村地区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论:美国社区规划为中国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斌  
在国内城市更新热潮下,作为反映特定城市历史文化脉络和个性的有机文化体系,城市文态对城市转型发展的作用凸显。在引入城市文态概念的基础上归纳出其地域性、系统性、动态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城市文态建设与城市更新在基础、动力和实现上表现出天然的耦合性。以成都为例整理了城市文态建设体系,并总结其开创性实践的经验(改善城市形象、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引导文化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和不足(文化趋同、公平失衡和文化割裂)。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岳隽   赵冠宁   吴俣璇   汪越  
<正>核心提示城市更新规划制度建设不仅关联到国土空间规划治理,而且与城市更新政策的完善也密不可分。当前,我国城市更新规划制度的建设和城市更新政策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变革期,需要加强两者之间的衔接和互动,推动城市更新制度建设,实现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晴  王佃利  
追求城市的文化内涵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强调以文化作为城市更新的推动力与目标,追求在空间再生产的过程中重塑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文化吸引力。进一步厘清其理论内涵、总结各地的政策模式并反思其经验启示,对我国城市更新探索"后地产导向"模式、推进"文化导向"的实现路径具有指导意义。首先,理解文化导向城市更新的理论内涵,一方面需要反思文化与空间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需要从工具主义与功能主义两个视角来理解其背后的政策理性。其次,结合城市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可以划分为基于文化地域性、文化阶层性与文化功能性等三种战略模式。最后,对我国开展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而言,值得借鉴的经验包括:在城市政策理性上,需要回归公共价值;在文化战略选择上,采用综合性的文化政策思考;在政策执行方面,则需要关注对城市创意人才的培育,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江海燕  肖荣波  吴婕  
城市居住社区碳排放是城市碳排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尺度的碳减排研究对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广州33个小区2045个家庭的调查数据定量研究城市家庭碳排放的影响模式,结果表明:(1)家庭碳排放结构为能源:物质:交通近似于6:2:2;(2)住房面积、家庭人口数、区位、小区规模(容积率)、空调功率、小汽车数是各项碳排放量的最主要影响因子;(3)除了家庭平均年龄、房屋朝向、空调设置温度与碳排放量呈负相关之外,其他因子均呈正相关。期望通过规划设计手段,改进直接可控变量、引导间接可控变量,综合城市规划和管理多种手段、多个尺度的合力,塑造低碳社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