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83)
2023(12674)
2022(10558)
2021(9609)
2020(7630)
2019(17105)
2018(16537)
2017(31377)
2016(16587)
2015(18035)
2014(17642)
2013(17216)
2012(15880)
2011(14354)
2010(14671)
2009(13997)
2008(12738)
2007(11264)
2006(10216)
2005(9381)
作者
(45373)
(37336)
(37184)
(35220)
(23686)
(17980)
(16944)
(14509)
(14387)
(13255)
(12724)
(12560)
(11754)
(11718)
(11528)
(11456)
(10980)
(10957)
(10899)
(10685)
(9312)
(9042)
(8967)
(8655)
(8651)
(8422)
(8237)
(8183)
(7661)
(7403)
学科
(70294)
经济(70224)
管理(44891)
(43730)
(34654)
企业(34654)
中国(31255)
(26496)
金融(26495)
(24843)
银行(24833)
地方(24763)
(24163)
方法(20644)
(20123)
业经(17892)
数学(17429)
(17428)
数学方法(17219)
(15837)
农业(14146)
(12672)
(12149)
环境(12147)
贸易(12134)
地方经济(12009)
(11665)
(11394)
中国金融(11194)
理论(11063)
机构
学院(223063)
大学(217033)
(93347)
经济(91101)
管理(82313)
研究(79642)
理学(69009)
理学院(68189)
管理学(67108)
中国(66735)
管理学院(66702)
(47048)
科学(46464)
(44414)
(39046)
中心(38514)
(34862)
研究所(34852)
(34172)
财经(34033)
(31409)
师范(31140)
(30708)
北京(29995)
(29613)
(29415)
业大(29205)
经济学(28652)
农业(26153)
经济学院(25726)
基金
项目(145220)
科学(114987)
研究(111290)
基金(102403)
(87728)
国家(86908)
科学基金(75204)
社会(71572)
社会科(67971)
社会科学(67954)
(59392)
基金项目(53843)
教育(49749)
(48806)
编号(46275)
自然(45265)
自然科(44226)
自然科学(44218)
自然科学基金(43341)
资助(40385)
(37776)
成果(37164)
课题(33201)
重点(32961)
(31168)
发展(30922)
(30488)
(30396)
国家社会(29354)
创新(29073)
期刊
(112277)
经济(112277)
研究(72633)
中国(50468)
(37531)
金融(37531)
(33707)
(32850)
管理(31181)
科学(28506)
学报(28017)
教育(26957)
农业(21956)
大学(21854)
学学(20509)
业经(20440)
技术(19733)
经济研究(18213)
财经(16149)
问题(15256)
(14011)
(11947)
商业(11191)
现代(11181)
(11175)
技术经济(10535)
(10384)
理论(10153)
科技(10051)
(9940)
共检索到357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唐晓宏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城市的人口数量急剧膨胀,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功能的更新与升级成为各大城市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以开发区转型带动周边区域融合发展和整体功能提升,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更新的一种重要模式。本文以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案例,通过构建产城融合度评价指数,对金桥开发区与周边区域的融合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其在转型升级和带动区域更新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并提出促进我国大城市开发区和周边区域融合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唐晓宏  
上海的开发区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制约了开发区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产城融合成为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将灰色理论引入开发区产城融合评价中,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评价模型,并以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五个代表性开发区为例,结合问卷调查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不仅为系统评价开发区产城融合度提供了工具,而且对于上海开发区挖掘瓶颈问题、明确发展方向、进一步实现产城融合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桦  张文霞  崔亚妮  
对开发区来说,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城融合是新时代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以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典型案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产城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实施路径,为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贾晶  白跚跚  汪雪峰  李世杰  
从产业发展、城市功能、居民需求、资源配置4个方面选择16个具体指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南省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国家高新区的产城融合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明显差异,郑州、洛阳、新乡高新区产城融合水平较高,安阳、平顶山高新区产城融合水平较低;产城融合度与服务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郑州高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活跃,产城融合水平较高,平顶山高新区服务业规模较小,产城融合发展不足;产业发展和资源配置在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中作用突出,郑州、洛阳高新区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创新资源较为富集,促进了产城融合;产城融合度随城市规模大小而不同,郑州人口规模及人口密度较大,规模集聚效应使其产城融合优势较为明显。提出加快河南省国家高新区产城融合的建议,即:在优势产业集聚基础上加快产业升级;在完善城市功能基础上实现"三生"空间融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洋洋  
<正>城市作为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集中地,集聚了众多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元素。旅游是居住在不同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进行跨文化交流、参与精神文化活动、实现在地文化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以旅游为目的的体验使城市发生创造和再创造,游客和居民的共存、城市空间所发生的创新实践深刻地影响了城市更新。文旅融合不仅推动了城市更新,同时城市更新也有助于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繁荣,二者形成了相互渗透的作用模式。?
关键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鸿  刘辉  张俐  王洁新  
国家开发区多以"一区多园"空间布局及形态组织。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产业化等融合发展背景下,研究以乐清市产业园区为例,通过GIS空间网络和UCINET社会关系网络的技术手段,研究区域内产业园区的集聚形态→园区间联系→园区建设的空间效应(产—城融合)。结论如下:①乐清市开发区内各园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集聚形态以串珠型、组团型、条带型、V字形等空间形态为主。②各产业集聚区两两联系强度差异性较大,其中产业链条上的联系弥补了时空距离联系的相对松散性。时空联系中联系紧密程度决定于道路等级而不是道路密度。③从产—城融合阶段来看,6大集聚区处于不同的产—城融合阶段和融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宝华  朱佳翔  
"产城融合"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建设的一种重要途径。文章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构建产城融合度评价模型对构成其核心区的八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和苏州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情况进行评价分析,通过分析了解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各核心区存在的瓶颈问题、明确发展方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霞  毕添宇  张攀  邵全  
当前,城市更新为房地产投资并购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对投资主体而言,并购资产标的评价工作是影响投资成败的关键。通过实地访谈和文献研究,综合房地产投资分析、并购决策分析一般原理和流程以及城市更新的具体影响,认为既有建筑改造项目是评价的基本对象,项目价值和交易成本是评价的基本内容。进而基于房地产投资并购的一般流程和思维模式,建立起包含4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的"项目价值—交易成本"双考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应用该模型对海淀区某居住类项目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模型操作方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贵文  赵祯  谢宗杰  
城市中心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文献研究,探讨工业遗产的价值体系,提出工业遗产的再生实则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然后,阐述从旧工业区到发展新区转变的实现路径:首先应保留和继承原有价值,其次分析城市缺失功能,柔性植入城市功能,最后运用"半自持"运营模式,致力于有机更新。通过清晰有序的推进,实现工业遗产价值呈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沈姊文  
该文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及变异系数,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度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发现: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度不断提高,同时不均等性也日益明显,对周边城市产生了挤压吸纳而非辐射带动作用。这种产城融合度的差异是大城市偏向和行政中心偏向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建议消除资源配置中的行政等级观念,促进城市机会平等;培育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沈姊文  
该文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及变异系数,对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度进行动态综合评价,发现: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产城融合度不断提高,同时不均等性也日益明显,对周边城市产生了挤压吸纳而非辐射带动作用。这种产城融合度的差异是大城市偏向和行政中心偏向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建议消除资源配置中的行政等级观念,促进城市机会平等;培育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优化城市布局和形态;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焕峰  张蕊  周锐波  
研究目的:探究城市更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作用机制,以期为中国在"十四五"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战略提供参考路径。研究方法: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从经济、社会、空间三个维度构建城市更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和交互项分析探究二者之间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结果:(1)城市更新显著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作用效果介于0.7%~1.0%,但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分异;(2)城市更新从城乡空间融合、经济融合和社会融合三个方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3)城市更新对城乡融合的影响主要基于要素空间流动效应、产业升级效应以及人居福利效应三个方面发挥作用。研究结论:城市更新是一种资源要素空间配置、部门配置和绿色配置的优化过程,通过破除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的障碍、加快产业置换与重构的步伐、着力建设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行健  杜宽亮  
源于1988年“火炬计划”的高新区,是我国城市产业发展的聚集区,也是深化改革开放的示范区,更是城市经济创新驱动的主要引擎。近年来受国际经济持续走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新型城镇化推进、规划体制机制改革迟缓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一些城市高新区陷入了踟蹰徘徊的处境。在国家倡导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新区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主要平台,应利用城市更新这一重要手段,尽快转型升级,实现从单一地区向带动跨区域整合转变。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天津华苑环外片区历经三十多年发展取得较大成就,但也存在着产业、生活、公共空间发展需求与现状用地的不适配情况。在系统评估发展现状基础上,针对性提出了以低成本产业空间和高标准配套服务为空间供给重点、以工业用地红线的底线约束和规划布局的弹性要素为长远利益保障、以配套政策设计为手段建立管理维护机制等策略,以求提供一定理论启发和实践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大治  蔚丹  
街区制是众多国外社区建设的常用模式,其经验对于当前我国的社区规划建设具有诸多借鉴与启示。本文回顾国外街区制的发展历程,结合美、英、俄的街区制实践类型和实例研究,总结出国外街区制建设在街区尺度规模、用地功能混合、居住人群混合、街区安全管理、公众参与决策五个方面的发展经验,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增加路网密度、实施用地混合、推进居住人群混合、完善配套政策与管理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决策的应用策略,初步提出空间导向型、社会导向型、政策导向型三种发展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顾大治  蔚丹  
街区制是众多国外社区建设的常用模式,其经验对于当前我国的社区规划建设具有诸多借鉴与启示。本文回顾国外街区制的发展历程,结合美、英、俄的街区制实践类型和实例研究,总结出国外街区制建设在街区尺度规模、用地功能混合、居住人群混合、街区安全管理、公众参与决策五个方面的发展经验,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增加路网密度、实施用地混合、推进居住人群混合、完善配套政策与管理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决策的应用策略,初步提出空间导向型、社会导向型、政策导向型三种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