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2)
- 2023(12585)
- 2022(11145)
- 2021(10567)
- 2020(8704)
- 2019(20514)
- 2018(20636)
- 2017(39153)
- 2016(21764)
- 2015(24571)
- 2014(24936)
- 2013(24451)
- 2012(22404)
- 2011(20170)
- 2010(20303)
- 2009(18257)
- 2008(17963)
- 2007(15653)
- 2006(13881)
- 2005(12070)
- 学科
- 济(80938)
- 经济(80831)
- 管理(62023)
- 业(55725)
- 企(46991)
- 企业(46991)
- 方法(36183)
- 数学(30369)
- 数学方法(29965)
- 中国(23824)
- 农(21314)
- 财(20930)
- 学(19894)
- 业经(18568)
- 地方(18082)
- 理论(16733)
- 制(16391)
- 农业(14237)
- 和(14121)
- 银(13774)
- 银行(13730)
- 贸(13701)
- 贸易(13693)
- 务(13600)
- 财务(13532)
- 财务管理(13493)
- 环境(13483)
- 易(13195)
- 行(13048)
- 企业财务(12748)
- 机构
- 大学(305246)
- 学院(303993)
- 管理(119088)
- 济(110505)
- 经济(107528)
- 理学(102573)
- 理学院(101312)
- 研究(100006)
- 管理学(99426)
- 管理学院(98880)
- 中国(74065)
- 京(66395)
- 科学(64798)
- 财(52683)
- 所(50730)
- 农(46887)
- 研究所(46178)
- 江(45626)
- 中心(45169)
- 业大(45104)
- 范(43290)
- 师范(42915)
- 财经(42334)
- 北京(41953)
- 经(38399)
- 州(37647)
- 院(36767)
- 农业(36647)
- 师范大学(34763)
- 技术(33555)
- 基金
- 项目(207314)
- 科学(161533)
- 研究(153463)
- 基金(147536)
- 家(128278)
- 国家(127166)
- 科学基金(108627)
- 社会(92967)
- 社会科(87767)
- 社会科学(87743)
- 省(81454)
- 基金项目(79361)
- 自然(71429)
- 教育(71102)
- 自然科(69687)
- 自然科学(69670)
- 划(68998)
- 自然科学基金(68387)
- 编号(64655)
- 资助(60104)
- 成果(53426)
- 重点(46297)
- 课题(45017)
- 部(44853)
- 发(43650)
- 创(42540)
- 项目编号(39605)
- 创新(39561)
- 科研(39283)
- 大学(38786)
共检索到442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春志 张更立
随着中国各主要城市新城开发渐趋饱和、外延式扩张逐步收紧,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焦点正在回到旧城,因而最近10年城市更新也成为中国城市管理中一个日益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从管治的角度,对城市更新的概念和内涵做了重新审视,指出现代城市更新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重建活动,而是一个在全球化社会经济大变革背景之下地方层面发生的动态的政治过程,须从"过程、价值及体制"三大要素认识其本质特征。同时,亦尝试从宏观管治环境、管治结构、管治理念/议题、管治机制、管治效能等方面入手,建立一个初步的城市更新研究框架,作为深入理解城市更新管治体系或进行跨城市比较研究的分析工具。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管治 内涵 研究框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高喆 彭阳
在国家严控超大、特大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背景下,上海、深圳率先进入城市更新阶段,广州、武汉等城市也越来越多地通过存量用地挖潜获得发展新空间。城市更新俨然成为超大、特大城市国土、住建部门工作的重点之一。相对于已广泛开展的城市更新实践,其理论探讨则相对滞后。现有研究更多是遵循西方原理研究框架,从社会学角度解释我国城市更新的动力机制。但考虑到当下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要形式的城市更新,本质上是通过"产权归零+空间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澄
市场化城市更新用地经协议出让后,在监管中面临如何处理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合同与之前土地使用权的关系、实施主体违约的处理方法、必须收回土地使用权时平衡各方利益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上述问题,探讨了加强城市更新协议供地后监管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土地使用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严若谷 周素红 闫小培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再开发过程,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中的城市更新具有不同的动因机制、开发模式、权力关系,进而产生不同的经济、环境、社会效应。追溯近年来英文文献中大量出现的有关"urban regeneration"的研究及中国近30年来城市更新相关文献,总结地理学视角对城市更新的研究范围、研究领域及研究特点,论述与城市更新相关的理论,阐述城市更新的形成机制,分析各地区在不同阶段采用的更新政策,更新模式,更新手段和方法,以及更新参与主体和更新后的效果,对比分析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内容及特点。从城市更新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机制,城市更新中微观个体的行为研究,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综合城市更新研究等3个方面,总结对未来中国城市更新发展的可借鉴性启示。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更新策略 文化主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超文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与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牵引着中国城市建设加快向旧城转移。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历史地段已成为城市更新进程中的关注重点。以经济增长为主要诉求,罔顾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导致中国的历史地段保护一开始就陷入泥潭难以自拔,而传统的基于建筑与规划学科的解决方法作用有限,保护实践的困局呼唤着新的解决思路。研究在对管治理论的内涵和核心思想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历史地段保护规划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多种权力之间的激烈博弈,提出了一个基于管治理论的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的分析框架,并针对各博弈主体提出管治策略,以平衡各方利益,有效保护历史地段,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历史地段 管治 博弈 框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其邦 马武定
城市更新首先需要判断哪里要更新、什么时候要更新、更新到什么程度合适;更新对象的空间、时间以及度的问题是城市更新必须回答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文章探讨了城市更新与空间、时间、度相对应的基本问题并做出了回答。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空间 时间 度 基本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廷魁 邓兢兢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城市进入大范围的城市更新阶段。基于城市更新本身的特点,城市更新方案确定及规划工作难度极大。专家系统是集多领域、多专家知识的计算机系统,是解决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问题的强有力工具。因此,在城市更新决策中引入专家系统作为工具,可对此领域的问题提供正确的推论、合理的解释、可行的建议及解决方法。通过对城市更新项目关键成功因素分析,从总体上阐述城市更新项目方案决策专家系统的概念框架,该系统通过用户的信息输入,进行相似案例匹配,最终为目标案例提供近似案例及建议,为目标案例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红娟 张翔 许险峰
城市更新作为激发城市活力和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的主要途径已经受到规划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现有的规划编制体系缺乏对城市更新的系统关注。根据规划实践,本文作者分析新的城市更新规划形式——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重要作用,梳理与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的内在联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角色定位作出判断,并在文章最后,提出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专项规划 规划体系 总体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龙腾飞 顾敏 徐荣国
从我国城市更新的现状出发,研究我国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的实践情况,从而对我国城市更新公众参与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总结出我国城市更新公众参与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力,从而做出我国城市更新中必须开展公众参与的结论。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公众参与 动力机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姜杰 贾莎莎 于永川
伴随城市化高潮而及早到来的大规模城市更新,土地刚性约束使城市化必须借助于城市更新,集中爆发的社会矛盾和公平效率问题,使城市更新管理上升为公共管理的重要内容。其问题根源为体制性利益主体缺失,城市更新管理研究滞后和社会关注的物质技术化倾向以及城市更新共识科学标准缺失。在公共物品有效供给与合理调整各社会群体利益的前提下,在城市更新中必须推动第三方评估制度,实现利益主体的监管到位和城市规划主导城市更新,完成城市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定位。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特征 治理 职能定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晴 王佃利
追求城市的文化内涵是新时期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强调以文化作为城市更新的推动力与目标,追求在空间再生产的过程中重塑城市的文化内涵,提升城市的文化吸引力。进一步厘清其理论内涵、总结各地的政策模式并反思其经验启示,对我国城市更新探索"后地产导向"模式、推进"文化导向"的实现路径具有指导意义。首先,理解文化导向城市更新的理论内涵,一方面需要反思文化与空间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需要从工具主义与功能主义两个视角来理解其背后的政策理性。其次,结合城市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可以划分为基于文化地域性、文化阶层性与文化功能性等三种战略模式。最后,对我国开展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而言,值得借鉴的经验包括:在城市政策理性上,需要回归公共价值;在文化战略选择上,采用综合性的文化政策思考;在政策执行方面,则需要关注对城市创意人才的培育,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关键词:
文化导向 城市更新 经验启示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向鹏成 吴柏廷
明确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基于社会解决方案两大理念的内涵,确立包括自然包容与社会包容在内的包容性城市更新目标体系。随后从自然和社会两大维度阐述包容性城市更新实践体系,并探讨相应的协同机制。最后,构建技术、经济、制度三位一体的包容性城市更新保障体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雨
"让生活更美好"是国内外城市更新的共同旨趣。当前中国城市更新在动力上面临三重机制: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机制;城区资源配置再平衡机制;以及国家级远景规划加速机制。在路径上应形成二元范畴下的五维框架:一是政府主责与市场主体相结合框架;二是结构合理与功能畅通相适配框架;三是现代文明与历史遗存相辉映框架;四是社区繁荣与产业兴旺相促进框架;五是"大改造"与"微更新"相衔续框架。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演进逻辑 动力机制 行动框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成片的老城区被更新,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但与此同时,在成绩面前,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对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尚缺乏系统成熟的理论研究,其衍生的负面效应也正日趋突出。特别是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代表的传统城市,部分旧城原有机能和个性逐渐萎缩,一些老区及老建筑存在着设施落后、环境恶劣、经济萧条等现象,这就容易使人们陷入对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铭秋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高速城市化,城市空间在更新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消费功能与文化意义,但是城市内部的各种冲突也在空间上不断聚集。随着城市更新中私人空间向公共空间的转化,公共空间向私人空间不断扩张,导致居民生活空间被挤压、私人权利被侵犯等问题。空间冲突的本质是资本介入问题,公共空间在商业化过程中成为了以资本与权力为中心的支配空间。政府在重构空间的过程中应建立合理的空间运行机制,加强责任监督与利益协调,保证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平衡,最终化解城市更新中的空间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