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29)
- 2023(6400)
- 2022(5157)
- 2021(4468)
- 2020(3428)
- 2019(7792)
- 2018(7082)
- 2017(12969)
- 2016(6323)
- 2015(6596)
- 2014(6454)
- 2013(6660)
- 2012(6127)
- 2011(5821)
- 2010(5958)
- 2009(5560)
- 2008(5593)
- 2007(5100)
- 2006(4530)
- 2005(3388)
- 学科
- 济(34676)
- 经济(34631)
- 农(22305)
- 业(20017)
- 管理(17599)
- 农业(15286)
- 中国(12166)
- 方法(12034)
- 数学(11239)
- 数学方法(11174)
- 企(10379)
- 企业(10379)
- 业经(10018)
- 地方(9278)
- 财(7323)
- 发(7299)
- 城市(6860)
- 农业经济(6464)
- 制(6182)
- 环境(5889)
- 发展(5865)
- 展(5862)
- 收入(5480)
- 城市经济(5145)
- 学(4784)
- 土地(4626)
- 村(4555)
- 农村(4525)
- 分配(4386)
- 融(4371)
- 机构
- 学院(100937)
- 大学(99406)
- 济(44458)
- 经济(43363)
- 管理(38998)
- 理学(34027)
- 理学院(33615)
- 研究(33256)
- 管理学(33088)
- 管理学院(32888)
- 中国(24948)
- 财(20284)
- 京(19758)
- 农(19343)
- 科学(18950)
- 财经(16745)
- 中心(16632)
- 经(15403)
- 经济学(15217)
- 业大(14946)
- 所(14581)
- 江(14193)
- 经济学院(14062)
- 范(13994)
- 师范(13782)
- 农业(13704)
- 研究所(13159)
- 财经大学(12522)
- 院(12350)
- 北京(11920)
- 基金
- 项目(73675)
- 科学(59804)
- 基金(56222)
- 研究(53717)
- 家(48739)
- 国家(48299)
- 科学基金(42999)
- 社会(38272)
- 社会科(36266)
- 社会科学(36261)
- 基金项目(30506)
- 省(27762)
- 自然(26723)
- 自然科(25995)
- 自然科学(25988)
- 自然科学基金(25515)
- 教育(23447)
- 划(22863)
- 资助(21310)
- 编号(19819)
- 国家社会(17223)
- 部(16473)
- 发(16300)
- 重点(16065)
- 成果(14990)
- 创(14588)
- 教育部(14502)
- 制(14365)
- 人文(14215)
- 大学(14090)
共检索到141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彩霞 陈安平
本文以2010-2018年间的深圳市城市更新为例,将"城中村改造"作为准自然实验,通过匹配二手房交易房源与城中村的精确地理信息,在Hedonic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了城市更新对商品房市场的外部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在改造之前,城中村对周边住房市场产生负外部性;城中村改造后周边住房价格平均上升了2.32个百分点;(2)城中村改造的外部性在空间维度上呈现距离衰减趋势,在时间维度上呈现逐步推进趋势;(3)在交通、商服等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城中村改造对周边住房价格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外部性 房价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土地交易 定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文超 杨新海 文剑钢 石卉楠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采用"城市修补"的渐进式有机更新,解决城市病,此时重提对被视作"城市痼疾"的城中村进行有机更新,有了格外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城中村的更新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在实践中普遍存在战略终极化、空间资本化及合作博弈化的共同缺陷,导致城中村的更新陷入一种高成本低效益的困境。基于"城市针灸"并结合"城市修补"等相关理论和既有研究并借鉴相关案例,针对城中村更新的共同缺陷,形成一套渐进式、低成本的"针灸式"治疗方案,为解决城中村的更新难题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城市针灸” 城中村 更新模式 有机更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智刚 周素红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向乡村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普遍地理现象和城乡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城中村改造的过程是城市政府、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主体对土地收益和城市功能的博弈过程 ,城中村的改造也只有在保证三方的利益得到合理保障的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以“广州市文冲城中村改造方案”为基础 ,探讨城中村改造的规划方案中如何体现政府管理、城市发展要求和原村民三方利益的共赢 ,提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城中村改造思路
关键词:
城中村 改造方案 文冲社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尹晓颖 闫小培 薛德升
本文分析了"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特征和形成原因,指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正规供给渠道不畅、规划的缺失、管理的不到位等因素是目前深圳非正规部门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发对蔡屋围的综合整治和渔民村的全面改造两种改造模式的反思。从宏观看,现有改造多是从实施规划的角度考虑,而规划往往注重物质规划、轻社会因素,这种重物质景观的改造模式过于简单化;从房地产开发的角度看,"城中村"村民出租房屋的非正规经济活动是一种房地产开发行为,渔民村的全面改造还不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蔡屋围的综合整治模式应是主体改造模式,不同改造模式可以同步推进;从社区的角度看,"城中村"属于一种类型的社区,"城中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晓罡 薛继亮
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单纯的人口从城市向农村的流动,这实际上是一种因资产引致的社会分层,人为的把穷人和富人隔离开来,是一种伪"逆城市化"。从城中村改造涉及的利益主体及其界定出发,应站在新的高度实施城市化战略,以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群的形成,以小城镇的逆城市化来促进农村的城镇化,致力于解决好城中村改造中原住民和外来人口的社保问题、原住民和外来人口的差别居住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伪“逆城市化” 社会分层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斌 刘蕊
<正>2023年4月,党中央提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与此前主要在三四线城市开展的“棚改”和“旧改”不同,此轮城中村改造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而非拆除重建,范围聚焦在超大特大城市;改造资金鼓励政府资金与民间资本共振,形成“财政+专项债+金融机构融资+改造主体自筹+社会资本”一体化筹资方式。预计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大概率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加强逆周期调节、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发力点,同时也打开了金融服务增量空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建生
"城中村"改造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各级人民政府应该遵循"以人为本、规划控制、分类指导、逐步推进"的原则,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作方式,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中村"的改造。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城市化进程 开发模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倩 许晓东
借助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99-2017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城中村改造"为主题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城中村改造"研究经历了快速增长后的回落;相关文献从问题特征入手,经历了不同方法、视角的研究及跨学科的研究。目前,"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开始转向棚户区改造、低收入群体居住权、保障弱势群体社会分配利益等方面。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知识图谱 共词分析 计量分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文维
本文分析了城中村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指出城中村改造的目标取向不单是改造其物质面貌, 更是改造其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城中村改造的思路要实现五个转变,即实施目标、改造理念、制度建设、政府职能、改造模式的转变,并且应注意在改造中做好对传统文化、社区文化的保护以及预防新的城中村出现。文章最后简要介绍了深圳市城中村改造的实施进程。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思路转变 深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改造是地方政府在国家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下掀起的新一轮"征地"狂潮,是地方政府主导的一场针对城中村失地村民最后一片集体土地的利益博弈。地方政府通过城中村改造,剥夺了村级组织最后一片建设用地;通过将村民宅基地无偿"转为"国有,没收了村民最后一片栖身之地;不公平补偿的城中村房屋拆迁改造,侵害了村民私有房产所有权,摧毁了农民自主再就业的工作岗位及其自力更生谋取的穷人福利,特别是违法的改造程序公然践踏了村民的自治权利。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城中村改造 土地征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卡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不断出现并构成特殊的城市空间,"城中村"里呈现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新时期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构建协调、融合的城乡关系,也对"城中村"的治理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中国"城中村"的空间演化呈现边缘聚集、空间剥夺凸显和空间生产剧烈的景象,因此,空间治理上宜采取分类改造的模式,尽可能基于村落原有的空间框架进行治理,约束城市增长方向,并通过人口、经济的逐级疏散来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
关键词:
境城中村 城市化 城乡关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爱荣
按照现有法律的规定,城中村存在农村自治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两种成员权,但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两种成员权具有混合的特点,并在宅基地的处理问题上集中表现出来,产生了一些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在改造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的决议对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效力问题、宅基地使用权与成员权的关系问题以及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权利救济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成员权 救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方俊才
城中村现状及改造的必要性城中村,简单地说就是"城市中的农村",是在城市市区范围内,仍保留农村生活习惯和农村管理方式,使用集体土地,以村民委员会为组织形式的行政村落。城中村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已完全没有农用地的村庄,且已经被城市包围;第二类是有少量农用地的村和处于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的村庄;第三类是处在城市中但有较多农用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文杰 李吉墉 麦泳贤 马琪茹
围绕促进城中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微更新模式,分析总结了现行机制存在即时利益与长效改善、住房保障与人员流失、整体改造与局部修葺三大主要矛盾,提出加强计划管控、探索有机更新、推广多元经营、引导租赁业务四个探索方向,并以珠海市会同村和夏村为例,解析了基于人居环境视角的微更新模式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工业组团内村庄等不同类型城中村中的应用,总结得出城中村改造从“拆改留”到“留改拆”的转向的必然性。
关键词:
城中村改造 微更新 人居环境 珠海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