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74)
2023(15541)
2022(13586)
2021(12566)
2020(10613)
2019(24228)
2018(23920)
2017(46123)
2016(25104)
2015(27858)
2014(27482)
2013(26990)
2012(24419)
2011(21767)
2010(21226)
2009(19139)
2008(18121)
2007(15249)
2006(12978)
2005(10501)
作者
(72112)
(60111)
(59413)
(56555)
(38240)
(28953)
(26989)
(23752)
(22911)
(20885)
(20400)
(20092)
(18884)
(18678)
(18483)
(18373)
(18060)
(17948)
(17212)
(17029)
(14964)
(14477)
(14240)
(13689)
(13473)
(13190)
(13180)
(13086)
(12183)
(11975)
学科
(96644)
经济(96530)
管理(69910)
(66040)
(54062)
企业(54062)
方法(48405)
数学(42990)
数学方法(42447)
(25790)
中国(25619)
(24183)
(21390)
业经(20797)
地方(20194)
农业(17502)
(17498)
贸易(17494)
(16947)
环境(15900)
(15498)
技术(15451)
财务(15429)
财务管理(15402)
理论(15234)
(15020)
(14591)
企业财务(14576)
(13335)
(12419)
机构
大学(346635)
学院(345634)
管理(139780)
(133258)
经济(130350)
理学(123528)
理学院(122142)
管理学(119774)
管理学院(119162)
研究(112133)
中国(79258)
科学(73878)
(72167)
(61188)
业大(57997)
(57115)
(55234)
研究所(51440)
中心(51395)
农业(48573)
财经(47862)
(47397)
(44662)
北京(44194)
师范(44108)
(43812)
(41344)
(41122)
经济学(39986)
经济学院(36433)
基金
项目(255874)
科学(200490)
基金(186618)
研究(178908)
(165249)
国家(163931)
科学基金(140919)
社会(113267)
社会科(107381)
社会科学(107350)
基金项目(100563)
(100268)
自然(95314)
自然科(93139)
自然科学(93111)
自然科学基金(91401)
(85126)
教育(82137)
资助(76094)
编号(71513)
重点(57137)
(55290)
成果(54601)
(53774)
(53235)
科研(49888)
创新(49731)
计划(48571)
课题(48452)
大学(47035)
期刊
(132361)
经济(132361)
研究(92246)
学报(61762)
中国(55963)
科学(54166)
(53802)
管理(47207)
大学(45957)
学学(43873)
(41734)
农业(37262)
教育(32606)
技术(28818)
业经(23101)
(22792)
金融(22792)
财经(21973)
经济研究(21652)
问题(19176)
(18787)
(18697)
科技(18232)
(17347)
业大(16781)
图书(16542)
资源(16129)
技术经济(15687)
理论(15623)
商业(15596)
共检索到4670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常江  谢涤湘  陈宏胜  吴蓉  
伴随着我国土地利用制度的改革和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更新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城市更新研究不断深入的同时,其对居民社区情感的影响也值得关注。在系统梳理西方社区依恋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市富力广场和公寿里社区为例,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层次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城市更新对居民社区依恋的影响以及社区依恋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更新后社区居民对社区软硬件和社区依恋的感知均高于城市更新前社区居民的感知。对于商品房社区,影响社区依恋的因素主要为婚姻状态、收入、房屋产权、住房条件和邻里关系等;对于传统社区,则主要为居住时间、住房条件和邻里关系等。本研究从居民情感的角度论证了城市更新的迫切性和合理性:传统社区破败的物质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制约着居民的社区依恋,而合理的城市更新有助于社区依恋的提升。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城市更新应兼顾居民生活需求与情感需求,既要切实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如修缮重建危旧房屋、增加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和休闲娱乐设施等;还要尽可能保持传统的社区网络结构,保护传统社区文化,提升社区原住民的社区依恋和幸福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臻珠  汪坤香  何深静  刘玉亭  
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分析了广州封闭社区社区环境及其对社区依恋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广州封闭社区具备较为优质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居民同时对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依恋情感;在影响机制方面,社区交往直接影响显著,社区参与同时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但物质环境作用也不可忽视,客观建成环境间接效应明显,通过居民主观评价影响社区依恋,而社区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既可能产生直接作用,也可能通过社区交往和社区参与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臻珠  汪坤香  何深静  刘玉亭  
基于大规模抽样调查,分析了广州封闭社区社区环境及其对社区依恋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广州封闭社区具备较为优质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居民同时对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依恋情感;在影响机制方面,社区交往直接影响显著,社区参与同时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但物质环境作用也不可忽视,客观建成环境间接效应明显,通过居民主观评价影响社区依恋,而社区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既可能产生直接作用,也可能通过社区交往和社区参与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梦玄  王慧喆  周义  
从居民的主观感知出发,测度了武汉市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社区依恋感,在三个层面探讨了居民社区依恋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对比了两类社区居民的社区依恋强度及其动因。结果显示,武汉市保障房社区居民对社区有较强的依恋感,且经济适用房社区居民比公租房社区居民表现出更强的社区依恋;就其动因而言,社区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大,社会安全和秩序对公租房社区居民的影响最显著,而社区交往和支持对经济适用房社区居民的影响更突出,社区物质环境的影响次之;经济适用房社区居民的社区依恋感受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的影响明显,而生活条件、交通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梦玄  王慧喆  周义  
从居民的主观感知出发,测度了武汉市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社区依恋感,在三个层面探讨了居民社区依恋的影响因素,并重点对比了两类社区居民的社区依恋强度及其动因。结果显示,武汉市保障房社区居民对社区有较强的依恋感,且经济适用房社区居民比公租房社区居民表现出更强的社区依恋;就其动因而言,社区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大,社会安全和秩序对公租房社区居民的影响最显著,而社区交往和支持对经济适用房社区居民的影响更突出,社区物质环境的影响次之;经济适用房社区居民的社区依恋感受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的影响明显,而生活条件、交通条件和就业环境对公租房社区居民的社区依恋感影响更强;在个体特征层面,仅年龄和婚姻状况两项因素与经济适用房社区居民的社区依恋有较为紧密的联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浩  谢可心  王体基  
运用上海都市社区调查数据,对城市社区居民的住房产权和户籍状况如何影响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社区参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居民使用互联网越多,参与社区治理活动的可能性就越大;互联网使用与社区参与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在无上海户籍的租户群体中尤为显著;互联网应用的合理发展有助于将原本受到排斥的非上海户籍的租户群体纳入到社区治理活动中。据此认为,相关社区工作者和政策决策者应在社区治理工作中更积极地利用互联网来整合社会边缘群体,为城市社区中的租户群体提供更加便捷和针对性更强的网络服务平台及参与渠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茹  何爱  吕拉昌  
从家庭消费视角,通过对广州3个不同区位类型社区的问卷调查,从交通出行、家庭能耗、垃圾消耗3个方面分析其碳排放的特征,并对不同社区的碳排放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郊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最高,城乡结合部家庭碳排放最低,市区社区家庭碳排放量居中,社区用电的碳排放量最高,最后分析了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涤湘  谭俊杰  常江  
依据广州市老城区居民的年龄构成特点,将当地成年居民分成了老年人及青壮年两类,测量了这两者对社区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的满意度及社区依恋水平,并运用层次回归方程探析了两类群体的社区依恋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城区居民对社区环境尤其是停车设施及广场绿化设施的满意度较低;老年人对住房条件、公共服务设施、社区安全及社区依恋的评价则显著高于青壮年;居民的居住时间及对住房条件、社区环境、公共服务设施、邻里关系及社区安全等因素的评价直接影响社区依恋水平,而年龄类型则在邻里关系与社区依恋水平间起调节作用。上述结果表明,一方面当前老城区的物质环境尤其是停车设施及广场绿化有待改善;另一方面,老年人的社区依恋水平较高,与邻里关系高度相关。因此,要高度重视老城区邻里关系的保育,重视社区物质环境的改造,以营造有利于就地养老的环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岑颖  凌文铨  方俐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地不断发展,各类城市都发生了诸多而巨大的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新的城市基层管理模式——社区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相伴而生。 对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来说,社区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城市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传统体制难以管理和维护稳定。进入8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楠楠  刘玉亭  刘铮  
在西方发达国家,协作规划理念被广泛应用于社区发展项目,但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城市再开发的深入,我国城市存量空间发展模式已从释放土地资源为主的物质性更新,转入综合性的社区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广州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社区参与下的微更新实践,展现出多元主体协作理念在城市更新中的萌芽,并显示出新时期城市更新的目标延展,即从物质空间改造拓展至包含社会经济、历史文脉、空间环境等在内的多维度更新。通过梳理中西方社区更新与治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提出由土地价值、地方知识、社会资本与社区善治四个维度构成的社区协作体系,并以永庆片区、泮塘五约与深井社区三个社区微更新案例为实证对象,探索适合我国的社区更新与治理新路径。研究进一步提出建立社区更新协作体系、完善地方知识众筹机制、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的策略,最终实现"共智共策共享"模式下的社区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鄢金明  顾重泰  詹美旭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内涵型、精细化、渐进式的城市更新成为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广州市更新工作体现在用地管理制度设计创新上,包括更新改造用地标图建库管理制度、"宏观—中观—微观"的更新工作体系、多方主体利益共赢的更新机制以及其他土地制度探索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灿  
为推动广东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释放土地资源潜力,实现产业转型和城市空间重构,2009年"三旧"改造在广东正式推开。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有效提升了地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改善了城市环境品质,产生了积极的政策效果。但随着城市发展转型与空间功能优化,以土地指标挖潜为指导的"三旧"改造模式已不能满足城市综合环境容量提升的需求,亟须在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基础上全方位推进城市更新。在此背景下,2015年2月广州市正式成立了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华  严婷  
以广州荔枝湾为例,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地方依恋可分为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两个维度,其中,地方认同即情感性依恋强于地方依赖即功能性依恋。城市居民对休闲空间的地方依恋及地方认同、地方依赖的程度随休闲距离的增加而衰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随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减弱,同时,还受到闲暇时间的影响,但并不受收入水平的影响。依据休闲活动的地方依赖度和地方认同度差异,可将城市居民划分为功能需求型、地方冷淡型、地方依恋型和情感认同型4类休闲群体。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波  
本文基于郑州市居民的调查数据,对城市居民加入社区支持农业(CSA)的动机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西方发达国家作了对比。发现:①郑州市居民加入CSA的动机按重要程度依次是能够获取绿色农产品、可以体验种植的快乐以及CSA的农产品价格低于超市,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加入CSA的动机有较明显差别;②"对绿色农产品的信任度"和"对当前农产品安全的评价"两个因素影响郑州市居民是否加入CSA,但不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居民加入CSA的影响因素。郑州市经济和消费水平在全国城市处于中等水平的特点,使这一结论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城市居民的平均状况和CSA消费者的特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智团  
提出了城市更新范式社会形塑的理论逻辑框架:"空间正义(原因)——社区赋权(过程)——政策悖论(绩效)"。研究表明:(1)对空间正义的追求是城市更新范式变革的本质原因;(2)社区赋权作为推动城市更新范式变革的关键途径,通过社区组织或社区个体影响政策制定与实施;(3)社区赋权的绩效依赖社会自治土壤,可能导致政策悖论,需要审慎选择推进时机与力度。这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更新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有着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