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8)
- 2023(7145)
- 2022(6066)
- 2021(5439)
- 2020(4409)
- 2019(10028)
- 2018(9995)
- 2017(18727)
- 2016(10465)
- 2015(11748)
- 2014(12120)
- 2013(11560)
- 2012(10601)
- 2011(9650)
- 2010(9974)
- 2009(9384)
- 2008(9375)
- 2007(8593)
- 2006(7736)
- 2005(7237)
- 学科
- 济(39068)
- 经济(38986)
- 管理(36440)
- 业(30890)
- 企(25228)
- 企业(25228)
- 中国(15511)
- 制(13599)
- 财(13598)
- 方法(12193)
- 农(11745)
- 业经(9848)
- 数学(9836)
- 数学方法(9718)
- 体(9259)
- 地方(9041)
- 务(8259)
- 财务(8233)
- 财务管理(8200)
- 农业(7948)
- 理论(7751)
- 环境(7746)
- 企业财务(7740)
- 体制(7704)
- 银(7498)
- 银行(7490)
- 行(7092)
- 学(6975)
- 划(6795)
- 城市(6659)
- 机构
- 学院(149547)
- 大学(148286)
- 济(59614)
- 经济(57948)
- 管理(54750)
- 研究(48798)
- 理学(45767)
- 理学院(45222)
- 管理学(44507)
- 管理学院(44219)
- 中国(37602)
- 财(32226)
- 京(31885)
- 科学(27619)
- 江(25016)
- 财经(24347)
- 所(23637)
- 中心(22563)
- 经(21785)
- 研究所(20500)
- 范(20267)
- 师范(20102)
- 北京(19925)
- 州(19841)
- 农(19534)
- 经济学(18949)
- 业大(18583)
- 院(18170)
- 财经大学(17772)
- 经济学院(16927)
- 基金
- 项目(93153)
- 科学(74083)
- 研究(72003)
- 基金(67060)
- 家(56802)
- 国家(56281)
- 科学基金(49306)
- 社会(46766)
- 社会科(44165)
- 社会科学(44158)
- 省(36557)
- 基金项目(35542)
- 教育(33693)
- 划(30278)
- 编号(30027)
- 自然(29994)
- 自然科(29281)
- 自然科学(29276)
- 自然科学基金(28724)
- 资助(26279)
- 成果(25440)
- 制(23621)
- 课题(21742)
- 重点(20944)
- 部(20700)
- 发(19797)
- 国家社会(19366)
- 创(19305)
- 性(18914)
- 教育部(18319)
共检索到236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龙腾飞 顾敏 徐荣国
从我国城市更新的现状出发,研究我国城市更新中公众参与的实践情况,从而对我国城市更新公众参与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总结出我国城市更新公众参与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力,从而做出我国城市更新中必须开展公众参与的结论。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公众参与 动力机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雨
"让生活更美好"是国内外城市更新的共同旨趣。当前中国城市更新在动力上面临三重机制:城市发展方式转型机制;城区资源配置再平衡机制;以及国家级远景规划加速机制。在路径上应形成二元范畴下的五维框架:一是政府主责与市场主体相结合框架;二是结构合理与功能畅通相适配框架;三是现代文明与历史遗存相辉映框架;四是社区繁荣与产业兴旺相促进框架;五是"大改造"与"微更新"相衔续框架。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演进逻辑 动力机制 行动框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仙德 白光润
转型期间,上海城市空间重构主要表现在郊区化、城市土地利用优化、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新城市空间浮现、公共空间失落、历史文化街区消亡等方面。影响上海城市空间重构的动力主体是政府、企业、个人。政府通过制度和政策经营城市空间,企业通过市场实现对城市空间的组织,个人主要通过对居住空间选择等来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居民活动共同驱动着上海城市空间重构。
关键词:
动力机制 城市空间重构 转型期 上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熊炎
云南的经济发展、比较利益的存在和政府的自觉引导,构成了云南城市化的动力体系。但是,这一动力体系机制还不完善,表现为工业发展作为“第一推动力”的质和量的统一、“推力”与“拉力”的一致、“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关系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全面妥善的解决。由此形成了云南城市化滞后的现象。进一步推进云南的城市化,在动力机制建构上,必须要有创新的目标和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冠岑 牛星 田伟利
各国大城市在发展中面临着不同特有的社会经济问题,城市更新可以作为解决这些问题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尽管纽约市、大伦敦和东京都等全球城市在城市更新背景上有所差异,但它们在城市更新行动战略目标、合作主体、实施重点和法规保障方面有一些共同的规律。我国特大型城市的城市更新也可以借鉴全球城市的经验,针对面临的具体问题,从理念变革、体制结构、实施管理、制度基础上推进城市更新发展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特大型城市 城市更新 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稷 张沛
本文在行为经济学视角下探讨公众参与的动力机制,寻求相关行为经济学的理论支撑,意在研究公众的非理性思维,进一步了解人们参与的真实需求和动力,从而加强参与的积极性和可能性。笔者基于互联网信息时代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通过提出构建互联网+参与社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以行为经济学作为理论支持,保证公众更好的参与城市规划的工作过程中,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落实。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春燕 王琼辉
轨道交通产品的特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其给予补贴,而信息不对称使政府很难对企业的成本和产品质量进行评价,因而造成公共财政资金的低效使用。对此,本文提出构建政府补贴的公众参与机制,促使轨道交通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政府补贴 公众参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包淑芳 郭伟
投资主体单一、总量不足、效率低下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难题。而受政府监管、政府服务与工作效率等的影响,私人资本普遍存在着投资动力不足、投资意愿不高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影响因素及动力机制,解决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难题。文章分析了影响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因素,按照不同因素的不同作用将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基本动力分为引导力、推动力和阻力,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动力机制的构建,对动力机制的运行进行了分析,并以项目视角对动力机制的作用全过程展开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私人资本投资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对策思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君 肖洪安
农村城市化问题受到各界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二是面对加入WTO后世界城市竞争环境与压力,对城市化发展中的一些战略理念——城市化目标、发展模式、城市集合、经营理念、扩张边界,进行了重新审视。
关键词:
城市化 动力机制 战略思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红娟 张翔 许险峰
城市更新作为激发城市活力和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的主要途径已经受到规划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现有的规划编制体系缺乏对城市更新的系统关注。根据规划实践,本文作者分析新的城市更新规划形式——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重要作用,梳理与城市总体规划、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的内在联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角色定位作出判断,并在文章最后,提出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专项规划 规划体系 总体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春志 张更立
随着中国各主要城市新城开发渐趋饱和、外延式扩张逐步收紧,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的焦点正在回到旧城,因而最近10年城市更新也成为中国城市管理中一个日益重要的公共政策领域。从管治的角度,对城市更新的概念和内涵做了重新审视,指出现代城市更新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重建活动,而是一个在全球化社会经济大变革背景之下地方层面发生的动态的政治过程,须从"过程、价值及体制"三大要素认识其本质特征。同时,亦尝试从宏观管治环境、管治结构、管治理念/议题、管治机制、管治效能等方面入手,建立一个初步的城市更新研究框架,作为深入理解城市更新管治体系或进行跨城市比较研究的分析工具。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管治 内涵 研究框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一可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数字经济已成为提升经济和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1年的省域面板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构建和测度数字经济新动能及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水平,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新动能对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新动能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且这一结论在东部地区较为显著;机制效应分析发现,存在“数字经济新动能—优化数据要素配置—提升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的正向作用路径。最后,为进一步推动商贸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发挥数字经济新动能、强化数据基础配置、制定区域差异化政策等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纪凤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飞速发展,其背后的动力机制是什么?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文从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引发的理论入手,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指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机制由企业所有权优势和国家特定优势共同组成;企业所有权优势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础,国家特定优势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推动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