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25)
- 2023(14336)
- 2022(12336)
- 2021(11757)
- 2020(9877)
- 2019(22796)
- 2018(22774)
- 2017(43932)
- 2016(23989)
- 2015(27158)
- 2014(26705)
- 2013(26061)
- 2012(23824)
- 2011(21420)
- 2010(21684)
- 2009(19899)
- 2008(19517)
- 2007(17255)
- 2006(15068)
- 2005(13102)
- 学科
- 济(94470)
- 经济(94364)
- 管理(73165)
- 业(68207)
- 企(59331)
- 企业(59331)
- 方法(45107)
- 数学(38600)
- 数学方法(37853)
- 中国(26514)
- 农(23375)
- 财(21436)
- 业经(21410)
- 学(21109)
- 技术(20300)
- 地方(19333)
- 理论(18820)
- 制(16401)
- 贸(15570)
- 贸易(15557)
- 农业(15490)
- 和(15465)
- 易(15051)
- 环境(14066)
- 划(14014)
- 务(13710)
- 财务(13631)
- 银(13613)
- 财务管理(13604)
- 银行(13566)
- 机构
- 大学(336206)
- 学院(334146)
- 管理(136044)
- 济(126700)
- 经济(123641)
- 理学(118238)
- 理学院(116929)
- 管理学(114534)
- 管理学院(113947)
- 研究(107387)
- 中国(79535)
- 京(72392)
- 科学(68946)
- 财(56690)
- 所(53113)
- 农(50476)
- 业大(49965)
- 中心(48943)
- 江(48517)
- 研究所(48482)
- 财经(45796)
- 北京(45658)
- 范(45255)
- 师范(44840)
- 经(41579)
- 州(40074)
- 院(39581)
- 农业(39491)
- 经济学(36885)
- 技术(36554)
- 基金
- 项目(230679)
- 科学(181997)
- 研究(167697)
- 基金(166661)
- 家(144843)
- 国家(143643)
- 科学基金(124768)
- 社会(104513)
- 社会科(98973)
- 社会科学(98944)
- 省(91069)
- 基金项目(88601)
- 自然(82621)
- 自然科(80826)
- 自然科学(80809)
- 自然科学基金(79326)
- 教育(78053)
- 划(76334)
- 资助(68981)
- 编号(68510)
- 成果(55211)
- 重点(50989)
- 创(50871)
- 部(49662)
- 发(48053)
- 课题(47451)
- 创新(46811)
- 科研(43598)
- 大学(43181)
- 教育部(42720)
- 期刊
- 济(137763)
- 经济(137763)
- 研究(96714)
- 中国(64883)
- 管理(52133)
- 学报(52040)
- 科学(49022)
- 农(45448)
- 教育(42458)
- 财(42241)
- 大学(39800)
- 学学(37148)
- 农业(31758)
- 技术(31729)
- 融(25336)
- 金融(25336)
- 业经(22907)
- 财经(21553)
- 经济研究(21372)
- 图书(19260)
- 问题(18764)
- 经(18396)
- 科技(18179)
- 技术经济(17455)
- 业(16915)
- 理论(16074)
- 统计(15551)
- 现代(15421)
- 版(15348)
- 策(14945)
共检索到483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斌 王傲
为破解由传统组织模式带来的生态环境导向(EOD)下的城市更新项目推进缓慢、力度不足、效果不佳等实践困境,对2016—2022年我国63个城市EOD项目案例进行程序化扎根分析,从组织结构和机制功能两方面阐述EOD组织模式,并结合共同生产理论框架分析其局限性。研究发现,当前EOD组织模式主要由政府工作专班、企业和社会群体等多方主体构成,通过整体统筹、创新扩散及需求感知三重机制推动城市发展转型。然而,由于社会参与者的缺位、政企合力的缺乏、技术深度融合的缺失等原因降低了该模式在城市更新中的运作效率。尝试以平台型治理理论为基础,借鉴现有模式的成功之处和城市合伙人制度,以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和通用型人工智能技术(AGI)为内核,从表达识别机制、赋权释能机制、反馈学习机制、对赌协调机制和监管准入机制五方面构建EOD城市合伙人模式,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助推我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鄢金明 顾重泰 詹美旭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内涵型、精细化、渐进式的城市更新成为大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广州市更新工作体现在用地管理制度设计创新上,包括更新改造用地标图建库管理制度、"宏观—中观—微观"的更新工作体系、多方主体利益共赢的更新机制以及其他土地制度探索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静 王诤诤
旧区改造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的产物,其模式也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而逐渐演进。在对美国城市更新政策及其背景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美国城市更新合作伙伴关系(PPPs)模式的特点和经验,结合上海市当前旧区改造模式的局限性及未来旧区改造发展理念的需求,探索上海市旧区改造的模式创新,以缓解政府融资压力,引领旧区改造向更加注重社区参与和社会公平、向更加多元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磊
"新常态"下,城市更新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式。城市更新治理转型则是协调多元利益主体和多维政策目标,实现可持续城市更新的基础。但是,当前我国城乡规划领域对于城市更新的治理模式仍未给予足够关注。鉴于此,首先梳理了城市更新治理模式框架,然后分别以2008年以来深圳城市更新、广州"三旧"改造和北京"重点村"改造的治理模式为例,比较各类治理模式的特点和实施效果,最后结合新制度主义理论,提出推动城市更新治理模式转型的适宜途径:一方面,完善法规、政策工具等制度结构,另一方面,提升参与者的参与能力,增强各利益主体之间的互信和沟通。
关键词:
新常态 城市更新 治理模式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文舸
受城镇化、产业结构及住房土地供应等宏观经济因素共同推动,我国城市更新发展进入快车道。定量测算表明:一是我国城市更新已初具规模,"十三五"以来年均投资超3万亿元;二是"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城市更新投资规模具有较大的潜在增长空间,城市更新投资年均增速约为11%,预计到2030年的投资规模将达9.2万亿元,约为当前规模的2.8倍。回顾我国城市更新投融资模式的历史变迁、国内各地探索创新的实践以及对国外经验的总结,未来宜构建以市场为主、政府引导的投融资模式稳步推进城市更新活动。对此建议: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从以拆除重建为主的金融支持方式重新塑造支持城市有机更新的投融资模式;二是分类推进解决不同类型城市更新项目的投融资问题;三是创新多种金融支持方式,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佳旭
我国的城市更新中,多中心治理的实践改变了以往单中心的治理模式,但又未能形成完全的"多中心",而倾向于政府统筹下的多主体参与模式。由此,政府角色的转变成为关键,政府需要由单一主导者的角色向统筹者、协调者、监督者等多重角色转化,其核心在于平衡多方利益。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冬勤 彭灿 马珩
为促进企业有效开展商业模式创新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基于双元性理论,通过对276份企业调查数据所做的统计分析,探讨企业双元创新对其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以及组织惯例更新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得到以下结果:突破性创新对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渐进性创新有利于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但对价值型商业模式创新具有阻碍作用;实现双元创新的平衡和互补均能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组织惯例更新在双元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企业管理者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的管理启示包括:要根据所处环境和企业目标适时调整创新方式,在实践中注重双元创新的平衡和互补,以及充分重视组织惯例更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龙腾飞 施国庆 董铭
城市更新是当前城市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从公众参与城市更新的背景出发,提出利益相关者参与更适用于城市更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城市更新中参与的三种不同路径,并对三种路径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交互式参与是城市更新利益相关者参与最合适的路径。然后,分析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在城市更新中的功能。继而对城市更新现行的公众参与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构建了城市更新利益相关者交互式参与模式。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利益相关者参与 公众参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桢桢
以广州城市改造问题为切入点,分析得出不论是政府改造模式、市场改造模式还是混合改造模式,都存在治理困境:政府改造模式导致"角色"错位,市场改造模式导致公共利益受损,混合改造模式导致成本外溢。上述传统的改造模式由于没有将改造成本内部化,政府或市场行为都会产生负外部性,因此,需要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更新治理模式。尝试提出利益共同体模式,这种模式能区分行动者的不同角色,以产权为纽带、以外部成本内部化为基础,通过合约安排使政府、开发商和原住地居民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使城市更新成为一个兼顾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社区集体行为。新的治理模式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是我国城市更新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治理 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金燕
江苏省常州市将土地整备规划与城市更新行动紧密结合,通过底数多维分析、趋势多规研判、项目多层遴选相结合的创新探索,有效提高了土地整备规划的科学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晁恒 刘林嵩 肖靖宇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全球城市化时代,关于城市转型性质和动态的理论探索越来越关注权力、资本和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城市和项目的两层面分析框架以及典型案例的比较,研究了深圳“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城市更新项目的动态和空间特征,探讨了项目特定的地理和历史背景如何影响更新过程和结果。研究表明:深圳城市更新模式是威权体制下的适应性新自由主义政策,垄断性政策采用和选择性政策执行的适应能力为城市更新提供了一套高度灵活的体系;“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城市更新模式虽然高效,但面临不可持续的挑战,需要增强政策应对市场失灵和负外部性的适应性。研究通过对城市更新政策适应性讨论,在提升城市更新的空间治理成效方面提供实证借鉴和决策参考。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空间 可持续性 深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严若谷 周素红 闫小培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再开发过程,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中的城市更新具有不同的动因机制、开发模式、权力关系,进而产生不同的经济、环境、社会效应。追溯近年来英文文献中大量出现的有关"urban regeneration"的研究及中国近30年来城市更新相关文献,总结地理学视角对城市更新的研究范围、研究领域及研究特点,论述与城市更新相关的理论,阐述城市更新的形成机制,分析各地区在不同阶段采用的更新政策,更新模式,更新手段和方法,以及更新参与主体和更新后的效果,对比分析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内容及特点。从城市更新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机制,城市更新中微观个体的行为研究,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综合城市更新研究等3个方面,总结对未来中国城市更新发展的可借鉴性启示。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更新策略 文化主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聂玮 宋佳佳 刘书昊
EOD模式是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路径,是实现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高校转化的发展模式。全面分析了全国EOD模式试点项目的实施进展和存在困境,并以金寨县梅山城区EOD试点项目为案例,阐述了项目拟解决的问题、应对策略和实施路径;对EOD模式的项目开展提出了行业跨度大、见效周期长以及相关产业识别等三个关键问题和相应建议,以供类似试点项目申报和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江涛 林通
本文提出了新型产业用地的价值及现实意义,梳理了我国各地新型产业用地的管理现状,阐述了河南省郑州市新型产业用地的管理政策研究思路,并分析了其特征与实践探索情况,以期为更好地推动新型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晓玲 牟琼 王庆宾
在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已成为“十四五”期间促进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土地视角,并结合各地城市更新实践,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城市更新中土地关系的变化及其特点,探讨城市更新中的土地支持政策。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