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86)
- 2023(10023)
- 2022(8348)
- 2021(7345)
- 2020(5760)
- 2019(13161)
- 2018(12902)
- 2017(24018)
- 2016(12401)
- 2015(13446)
- 2014(13477)
- 2013(13437)
- 2012(12845)
- 2011(11817)
- 2010(12083)
- 2009(10996)
- 2008(10775)
- 2007(9781)
- 2006(8884)
- 2005(8184)
- 学科
- 济(63967)
- 经济(63921)
- 业(39517)
- 管理(38662)
- 企(31730)
- 企业(31730)
- 中国(23650)
- 地方(23584)
- 技术(18755)
- 农(17021)
- 业经(16998)
- 方法(16822)
- 数学(13663)
- 数学方法(13589)
- 技术管理(13082)
- 地方经济(13056)
- 产业(12714)
- 发(11983)
- 农业(11964)
- 环境(10666)
- 融(10665)
- 金融(10665)
- 银(10604)
- 银行(10596)
- 行(10428)
- 制(10247)
- 贸(9554)
- 贸易(9540)
- 学(9468)
- 易(9085)
- 机构
- 学院(181201)
- 大学(176664)
- 济(79802)
- 经济(78078)
- 管理(70830)
- 研究(65735)
- 理学(59891)
- 理学院(59172)
- 管理学(58485)
- 管理学院(58102)
- 中国(49280)
- 京(38602)
- 科学(37996)
- 财(33511)
- 所(31894)
- 江(29393)
- 中心(29338)
- 研究所(28525)
- 财经(25868)
- 农(25833)
- 范(25813)
- 师范(25607)
- 北京(24800)
- 院(24419)
- 州(24189)
- 经济学(23916)
- 经(23261)
- 业大(23175)
- 经济学院(21325)
- 师范大学(20396)
- 基金
- 项目(118746)
- 科学(96229)
- 研究(91311)
- 基金(84297)
- 家(71987)
- 国家(71330)
- 科学基金(62869)
- 社会(60551)
- 社会科(57692)
- 社会科学(57684)
- 省(49980)
- 基金项目(45210)
- 划(40467)
- 教育(40138)
- 自然(37465)
- 自然科(36659)
- 自然科学(36656)
- 自然科学基金(36010)
- 编号(35984)
- 发(33386)
- 资助(31553)
- 创(31061)
- 成果(28335)
- 创新(28040)
- 发展(27796)
- 展(27325)
- 课题(26940)
- 重点(26897)
- 国家社会(24905)
- 部(24699)
共检索到291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超 黄冬 黄晓星
城市更新和文创产业的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城市更新不仅是关于建筑和设施的更新换代,更是关于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文创产业则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本文在分析城市更新和文创产业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并就城市更新与文创产业协同发展的实现路径提出意见和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丁宇 殷成志
随着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超大城市已经进入空间治理新阶段,推动科技新城建设与城市更新协同发展是引领区域高质量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怀柔科学城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支撑之一,当前,怀柔科学城建设和老城区城市更新都处于起步阶段,提高新老城协同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在分析怀柔科学城主要特质、老城区城市更新及新老城区协同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之上,构建科技新城建设与城市更新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并从突出协同发展理念、深化产业分工协作、强化创新空间共建共享、完善协同治理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应博 朱慧勇
城市成长的过程也是城市产业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本文以新城市主义理论为视角,探讨了城市成长与产业创新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进而从城市产业竞争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总体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治理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城市产业创新的成效。同时,指出了我国城市产业创新中的"路径依赖"、产业政策"碎片化"、产业与人文社会环境缺少协同和城市间产业同质性强等制约因素。最后从有效发挥政府干预机制、优化城市产业政策工具、建立城市间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和建设"美丽城市"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我国城市产业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晓菊 申亚杰
城市群是推动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新疆地区天山北坡城市在空间上形成了天然的城市群,并且在"一带一路"战略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天山北坡城市群产业的协同发展,可以更好地发挥"一带一路"倡议的凝聚力和辐射作用,对于新疆和"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天山北坡城市群产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对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程度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对发展特点和现状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天山北坡城市群 区域产业 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端端
经济发展离不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的迭代升级。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蓬勃兴起,国内城市群的增长极作用日益凸显,新兴产业和城市群互相促进、协同发展的机制和路径逐渐清晰。基于城市群和产业群相互影响促进的框架,以及我国现阶段城市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特征的分析,建议优化城市群与产业集群发展布局、完善城市群空间规模和结构、提升产业集群科技竞争力、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城市群和产业集群协同发展评价机制。
关键词:
城市群 产业集群 协同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屈明洋
生态城市建设是文化产业集群的助推器,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城市与生态的融合发展,为文化经济生态化发展提供了内驱力。从生态城市文化产业建设与规划内在需求来看,文化产业集群优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改善城市经济与生态产业链网络发展的外部环境,提升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为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动力。生态文明新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集群建设应不断吸纳与整合生态城市中的实用性绿色技术、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生产要素、结构与密度,增强文化产业生产、文化消费带来的经济附加值,推动生态城市经济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秉持生态城市、文化产业集群互动与融合的建设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强化城市空间效应,建设协调互动机制,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生态建设之间的有效衔接,提高文化产业的创新效应、协作效应和社会效应,从而实现城市生态与文化产业集群建设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生态城市 产业集群 互动逻辑 协同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帅新 龚勤林
伴随着城市发展逐渐成熟和城市空间拓展,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迟滞日趋凸显,旧城更新与新区开发旨在解决城区老化与城市发展空间受限问题,成为推进城市空间拓展和优化的重要任务。旧城更新与新区开发对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具有关键引领作用,基于对二者协同发展的内涵和基础分析,从理论上探讨协同推进驱动机制——经济发展驱动、社会进步驱动、互利共生驱动、自组织系统驱动,进而解析协同发展的发生路径,探究协同发展的四大作用路径——统筹协调城区规划、统一组织领导、引导功能错位发展、构建利益共同体。以此为基础并结合城市发展实际,进一步提出城市旧城更新与新区开发协同发展的五大推进重点:加强产业协作、有序转移行政中心、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共建美丽宜居城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俊颖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目标。作为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武汉城市圈,经过10年的发展,武汉城市圈位居中游,远不如东部城市群;在中部城市群中,落后于中原城市群。因此,本文从产业集群、区域协同等理论研究入手,分析武汉城市圈产业集群的现状和面临的发展制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规划总体指导、重点产业深耕、基础平台支持的发展模式,提出了针对武汉城市圈六大重点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模式。同时,也为其他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协同发展 武汉城市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婷 芦岩
文章首先回顾了阻碍城市群内产业分工体系建立和发展的各种观点,然后从产业分工的视角分析了阻碍城市群内产业分工的发展和城市间合作、协同实现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建立城市群区域统一的组织协调机制、加大对欠发达城市的开发和扶持、建立城市群内合理的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以及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机制等方面,给出促进城市群经济不平衡协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城市群 协同发展 产业分工 不平衡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孝忠 孟子贻
本文运用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指标分析中三角城市群三个地区产业同构性,并辅以区位商来考察三个地区主导产业专业化程度和相对竞争力。分析结果表明:中三角城市群两两城市群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多年维持在0.98以上,区域内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区位商计算结果显示三个城市群的优势产业不突出,两两间存在多个相同的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中三角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丽君 隋映辉 申玉三
长期以来资源型城市为国家提供了主要生产资料,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资源型城市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资源型城市发展普遍面临严峻困境。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变原有发展模式,选择以科技产业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科技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协同发展系统包括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资源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在分析四个子系统各因素间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整个系统的因果关系模型,进而构建系统的流图模型,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建立变量间方程,从而初步建立起科技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协同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检验表明,模型真实、有效、可信。可进一步运用该模型进行政策模拟。通过设置四个政策变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余翔 王重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意产业作为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型产业迅速兴起并成为财富创造的新源泉。创意产业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复兴、城市空间结构的功能重塑和城市治理制度与政策的全面创新。针对创意产业的特点,深入探讨了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城市更新为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创意产业的发展也为城市更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并对城市发展创意产业的政策取向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城市更新 互动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姚恩建
城市群在我国生产力布局格局中发挥着战略支撑点、增长极点以及核心节点的作用,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核心地区,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交通一体化作为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组成和基本保障,对城市群发展以及作用发挥至关重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2019年)提出“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白皮书提出加快构建世界级城市群交通体系,《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年)明确要“推进城市群内部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构建便捷高效的城际交通网,加快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化,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网络,加强城市交界地区道路和轨道顺畅连通,基本实现城市群内部2小时交通圈”。
关键词:
城市组群 城市群 协同发展 交通一体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接近65%。伴随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城市发展也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开始从增量建设转入存量更新,从新增建设用地开发转向存量建设用地再利用。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城市更新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关键词:
城市更新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洪洋 王哲
日本职业教育体系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历史变革,既是职业教育体系不断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过程,同时也起到了推动产业发展的积极效应。在平成时期,面对经济低迷和技术快速发展的挑战,日本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应对,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保持了与产业发展的高度契合。职业教育体系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其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为日本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助力。此外,日本职业教育通过在法律和政策层面的调整,以满足经济转型和技术革新带来的多重需求,积极构建与经济产业紧密联系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教育改革和政策优化来提升日本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日本的经验对中国在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