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5)
- 2023(10590)
- 2022(8837)
- 2021(7993)
- 2020(6227)
- 2019(14096)
- 2018(13831)
- 2017(26300)
- 2016(13933)
- 2015(15494)
- 2014(15471)
- 2013(15492)
- 2012(14985)
- 2011(13995)
- 2010(14230)
- 2009(12973)
- 2008(12441)
- 2007(10958)
- 2006(10209)
- 2005(9581)
- 学科
- 济(84769)
- 经济(84703)
- 管理(33147)
- 地方(29403)
- 业(28671)
- 中国(25762)
- 方法(21231)
- 农(19524)
- 企(19236)
- 企业(19236)
- 数学(18471)
- 数学方法(18358)
- 地方经济(17010)
- 业经(16850)
- 学(14981)
- 农业(14050)
- 环境(13246)
- 发(13244)
- 融(11825)
- 金融(11823)
- 制(11161)
- 银(10872)
- 银行(10863)
- 行(10663)
- 贸(10350)
- 贸易(10338)
- 财(10210)
- 和(9876)
- 易(9750)
- 产业(9596)
- 机构
- 学院(203968)
- 大学(201275)
- 济(93602)
- 经济(91556)
- 研究(80994)
- 管理(71350)
- 中国(60876)
- 理学(59385)
- 理学院(58481)
- 管理学(57625)
- 管理学院(57207)
- 科学(47932)
- 京(45898)
- 所(41040)
- 财(39165)
- 研究所(36850)
- 中心(35674)
- 江(33513)
- 农(31595)
- 范(31209)
- 师范(30981)
- 财经(30194)
- 院(29685)
- 经济学(29594)
- 北京(29208)
- 经(27087)
- 州(26657)
- 业大(26442)
- 经济学院(26152)
- 师范大学(25170)
- 基金
- 项目(129588)
- 科学(102498)
- 研究(98403)
- 基金(91527)
- 家(78850)
- 国家(78149)
- 科学基金(66670)
- 社会(64369)
- 社会科(60968)
- 社会科学(60956)
- 省(52123)
- 基金项目(48735)
- 划(43247)
- 教育(42899)
- 编号(39817)
- 自然(39527)
- 自然科(38499)
- 自然科学(38494)
- 自然科学基金(37727)
- 发(35914)
- 资助(35783)
- 成果(32150)
- 重点(29808)
- 发展(29678)
- 课题(29208)
- 展(29204)
- 部(27432)
- 国家社会(26727)
- 创(26393)
- 创新(24846)
- 期刊
- 济(121391)
- 经济(121391)
- 研究(70566)
- 中国(47070)
- 农(29977)
- 财(28018)
- 科学(27807)
- 管理(27515)
- 学报(26305)
- 教育(23052)
- 融(21415)
- 金融(21415)
- 农业(20560)
- 大学(20116)
- 经济研究(19624)
- 技术(19136)
- 业经(18835)
- 学学(18728)
- 问题(16895)
- 财经(15187)
- 经(13401)
- 资源(12511)
- 发(11895)
- 技术经济(11402)
- 世界(10986)
- 贸(10918)
- 业(10660)
- 现代(10654)
- 经济问题(9986)
- 商业(9921)
共检索到335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虞孝感 陈雯
城市更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以苏锡常为例虞孝感,陈雯城市,作为高度集约的地域类型,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产物,又是现代经济的主要载体。因此,城市更新对经济进步而言,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它是城市经济合理运作的结构性保证;另一方面,它又植根于经济发展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永兵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整体形成服务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结构。从专业分布上看,以面向第三产业的专业为主;从招生数来看,面向第二、第三产业的招生数基本均衡,形成建筑专业群和物流管理专业群两个招生热点。存在的问题是对制造业专业人才培养重视不足,面向第三产业专业实力不强等。学校应结合自身特点构建重点专业群,提升专业竞争力,提高学校及专业的知名度,以持续优化专业结构。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职院校 专业结构 优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俊 陆玉麒
利用1996~2007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动态度、变化强度、相对变化率及景观生态学角度,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多年来,由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用地扩展迅猛,城镇加速蔓延,从而导致区内耕地面积锐减,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则逐年上升,交通用地的变化幅度及动态度最大;各用地类型的变化强度在此期间呈一定波动,除牧草地外,交通用地历年的变化强度之和最大,其次为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水利设施用地、耕地、其他农用地、林地、未利用地;区域土地利用结构逐渐向均衡状态发展,用地结构的均质性逐渐增强,地区土地利用结构渐趋稳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动态演变 苏锡常地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楚义芳
论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天津为例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楚义芳一、城市化的本质与动力1.城市化及其本质城市化是一种经济发展过程,一般将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农村人口在向城市人口转化的同时,完成从传统产业(第一产业)向现代产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菁 黄震方 靳诚
论文以江苏省为例,构建旅游景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指数,在研究景区格局演变的基础上,运用空间变差函数分析响应的空间差异,并探讨了景区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响应的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景区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的格局,内部差异巨大;高响应区域单元数量明显增加,且主要分布在长江沿岸地区;响应格局在全方向上的均质性较好,但在各个方向上的差异切换较快。根据响应指数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将所有单元划分为6种类型。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将影响因素分为表征层面的影响因素和内在层面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各个因素的作用机制,据此提出不同类型单元的调控措施。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经济发展 区域响应 江苏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高伟 王天驰 王晓珍
测度经济发展效率是衡量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手段,效率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运用DEA模型测度2000-2014年江苏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收敛性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效率具有周期性波动的演化特征,苏南高于苏中和苏北,苏北一直离全省平均水平有较大距离;全省经济发展效率显示出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的特征,三大地区条件收敛显著,绝对收敛特征不明显;考察期内的就业结构、对外开放度、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政府影响力对经济发展效率具有负向影响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针对性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慧敏 王开 刘钢
针对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引入技术进步的TRIZ理论,将logistic函数引入原始CES函数,构建考虑累积专利影响的CES函数模型。以江苏省619家创新型企业的数据为基础,运用R语言软件编译分析,回归得出苏南、苏中、苏北三地区CES函数模型,分析江苏省不同区域地缘特点、产业结构及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影响规律,给出促进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改进型CES函数 技术创新 区域经济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勇 承剑芬
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无锡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层次特点以及无锡市城市发展定位作系统分析,把对无锡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结果放在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格局中进行考量,指出目前无锡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之间存在的不协调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针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特点,系统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无锡区域经济 高职教育 良性互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蕾
相对一般型城市,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聚集、辐射功能和指挥、调节和综合服务的作用,在世界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这可以带动区域实现跨越式增长。郑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辐射能力不强,在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面临严重的挑战。因此,以“郑汴一体化”为切入点建设大郑州都市圈,对于提升郑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及带动整个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
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郑汴一体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丁道韧 陈万明
创意阶层的分布密度已成为一个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文章在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江苏省三大区域(苏南、苏中、苏北)创意阶层的分布密度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以创意环境的主要构成因素为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江苏省三大区域内创意环境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提出了优化创意环境是促进创意阶层的均衡分布和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创意阶层 江苏 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选功 郭为
文章从综合劳动生产率、金融服务业和工业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工资率的角度探讨浙江、江苏和上海各自的产业定位,最后的结论是这种产业定位必须打破各地区之间的行政壁垒,开放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才能形成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这对珠三角、渤海经济圈以及中部地带等等区域经济中心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比较优势 市场导向 工资抑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永锋 刘俊峰
依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和《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通过比较郑州市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面积、人口、经济总量等情况,以及省内各区域经济差异现状,来分析郑州市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借助区域经济学中的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郑州市与河南省内各地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而根据实证结果结合现有河南经济金融形势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中心城市 区域经济 引力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松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宏昌 戴宏伟
利用中国19个城市群面板数据,基于多维指标测度城市综合规模并估算城市群空间结构,进一步识别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单中心结构显著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或创新水平均较高的城市群中,单中心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分区域来看,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多中心结构显著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单中心结构则更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发展。上述结果说明我国实现城市群的“中心开花”,即由单中心转向多中心、多层级网络型城市群尚需各方共同努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