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8)
- 2023(9026)
- 2022(7758)
- 2021(7278)
- 2020(5824)
- 2019(13093)
- 2018(13025)
- 2017(25047)
- 2016(13523)
- 2015(14888)
- 2014(14245)
- 2013(13740)
- 2012(12588)
- 2011(11345)
- 2010(11472)
- 2009(10666)
- 2008(10161)
- 2007(9018)
- 2006(8083)
- 2005(7170)
- 学科
- 济(49300)
- 经济(49248)
- 管理(38095)
- 业(35031)
- 企(28189)
- 企业(28189)
- 中国(17574)
- 农(16662)
- 地方(15276)
- 方法(14922)
- 财(12509)
- 数学(12387)
- 数学方法(12158)
- 业经(11976)
- 策(10983)
- 农业(10956)
- 贸(10056)
- 贸易(10049)
- 制(9947)
- 易(9682)
- 环境(8999)
- 理论(8607)
- 学(8444)
- 划(8153)
- 银(7585)
- 银行(7584)
- 城市(7470)
- 和(7462)
- 技术(7418)
- 发(7318)
- 机构
- 学院(179085)
- 大学(173260)
- 济(70852)
- 经济(68968)
- 管理(68371)
- 研究(60890)
- 理学(57879)
- 理学院(57164)
- 管理学(56261)
- 管理学院(55882)
- 中国(46495)
- 京(37247)
- 科学(35914)
- 财(33879)
- 所(28915)
- 江(28595)
- 中心(28452)
- 范(26493)
- 师范(26350)
- 财经(25919)
- 研究所(25843)
- 农(24505)
- 经(23259)
- 院(23169)
- 北京(23165)
- 州(23165)
- 业大(22676)
- 师范大学(20834)
- 经济学(20123)
- 技术(19166)
- 基金
- 项目(116591)
- 科学(92808)
- 研究(91013)
- 基金(82526)
- 家(70060)
- 国家(69411)
- 科学基金(60637)
- 社会(56995)
- 社会科(53914)
- 社会科学(53904)
- 省(46709)
- 基金项目(43685)
- 教育(41414)
- 编号(39536)
- 划(38842)
- 自然(37978)
- 自然科(37038)
- 自然科学(37031)
- 自然科学基金(36290)
- 资助(32418)
- 成果(32103)
- 课题(27661)
- 发(26866)
- 重点(25920)
- 部(24661)
- 创(24285)
- 年(23785)
- 项目编号(23256)
- 性(22934)
- 创新(22557)
共检索到275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苏腾 许定源 许子兴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城市老城区的停车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面临着供需矛盾突出、空间十分有限、治理水平不高和市场化进程滞后等一系列挑战。提出了精准把脉、分类施策、立体发展以及建管并重四大策略。结合冬奥会承办地之一崇礼的实践,实施了优先补齐老旧小区基本停车位、重点保障冬奥及雪季停车需求、合理建设社会公共停车场、大力规范路内停车秩序等对策,配套以停车治理措施保障,力争满足城市更新与冬奥双重要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宇琳 洪千惠
冬奥社区建设是冬奥会大事件背景下城市更新的一次探索,也是观察老旧小区更新效果的天然实验场。以我国首个冬奥社区——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为研究对象,从国家意志与地方需求互动的视角,对冬奥会大事件背景下城市更新的规划治理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了冬奥元素植入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并对其融合效果进行评价;其次对全方位的冬奥社区更新策略进行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实施进展差异化的原因;最后基于冬奥服务社区的理念,提出冬奥社区建设的规划治理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边文娟
建筑色彩是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特色风貌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对老城区色彩问题认知深度不足,建筑色彩风貌更新存在缺乏针对性、成效不足等问题。在城市修补背景下,以深圳南头古城为例,采用定性定量结合、提取色彩构成、分析色彩网络等方法,梳理色彩演变过程,探讨色彩问题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古城现代建筑主体色植根于传统建筑点缀色,传承岭南地区对黄红色调的审美偏好及善用补色对比的用色逻辑,而用色比例错位置换最终导致古城色彩风貌混乱无序。并提出具有针对性更新策略,以期为转型期老城区城市修补与建筑色彩更新、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博娅 刘志成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密度建设的中心城区进入城市更新阶段以促进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其生态网络建设也从“底线逻辑”逐步转向“精细化”发展。从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建设特点出发,引入具有生态学含义的功能性连接概念模拟构建研究区的生态网络,结果显示现状网络综合连接度低、结构破碎。结合生态学原理以及重要性指数分析,提出了重要斑块的保护和修复、重要路径的识别和疏通、现状结构的整合和分级等具体路径来优化中心城区生态网络,并明确了城市更新背景下生态网络进一步精细化构建的具体方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圣华 陈俞静
在全民休闲时代的大背景下,休闲已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对新一轮的城市更新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研究全民休闲时代居民休闲需求变化的新特征,剖析新时代城市更新中需要破解的城市休闲问题,分析城市功能休闲化的趋势,据此提出全民休闲时代背景下城市更新的思路和具体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全民休闲时代 城市更新 城市休闲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曦 张芳
我国城市中封闭主导的街区阻碍了滨水空间的可达性,加剧了破碎化,限制了更新改造。在开放街区的政策背景下,需要增加滨水街区的开放程度,采用有区别的策略应对不同性质的滨水街区。本文基于城市用地分类将滨水街区分为完全开放、适度开放和不适开放三种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街区设计了相应的更新策略:拆围开放、缩小街区、内部联通、分割和置换,从而增加滨水地段中开放街区的比例,增强街区中滨水空间的开放程度,为滨水空间更新创造良好的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玉婧 王曾 吝含伟
学界普遍认为碳排放是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实现碳中和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城市更新行动作为推动城市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城市减碳增汇最有效的政策工具。文章结合城市更新专项规划的编制技术路径与核心内容,系统梳理了更新专项规划与“双碳”目标耦合机制,以黄石市为例,构建“碳巡航—碳底图—碳引航—碳维度”的减碳增汇技术框架,探索协同推进“双碳”目标与城市更新规划编制实施路径,促进城市低碳发展,以期为后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存量地区的规划建设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城市更新 减碳路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欢 钟珏 代爽 唐健 许绩仁
非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城市更新的一部分,其中胡同街区的居住条件较差,对此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有所成效,但难以解决居住问题。以2017年北京"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选取北京市东城区青龙炮局胡同为例,通过调研基础建筑和人本数据,叠加专项行动揭示的违建数据,综合描述居住空间形态并分析街区、院落、家庭和居住空间形态的关系框架。从人本角度,探讨治理和提升非保护性胡同居住问题的可行方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昱鑫 余新晓 彭修文 张潇 王阳阳 邱贵福 李文立 贾国栋
【目的】通过调查和研究冬奥场馆周边小流域人工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差异性,为研究区人工林的恢复、经营以及水源涵养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崇礼区西沟流域的5种人工林配置模式(落叶松纯林、樟子松纯林、落叶松柠条混交林、樟子松柠条混交林和樟子松落叶松柠条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林内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特征,定量分析和比较不同配置模式枯落物和土壤的水文特征。【结果】(1)不同人工林配置模式枯落物的蓄积量和厚度均为半分解层小于未分解层。(2)不同人工林配置模式枯落物持水表现为:樟子松纯林的最大持水量最大(2.94 t/hm~2),落叶松纯林的最小(1.95 t/hm~2);樟子松柠条混交林的有效持水量最大(1.46 t/hm~2),落叶松纯林的最小(1.17t/hm~2)。(3)不同人工林配置模式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呈对数函数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4)不同人工林配置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入渗性能整体上都表现为人工林混交配置模式优于纯林配置模式,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呈幂函数关系。【结论】人工林混交配置模式的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性能优于纯林,建议在植被重建和恢复初期充分考虑乡土树种和配置模式,用于人工林的快速重建和健康经营,为下一步小流域森林植被空间结构优化与对位配置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人工林 配置模式 水文特征 土壤 枯落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承华 李智伟
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是城市有机更新的组成部分。基于城市更新的背景,解读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多维度内涵,结合昆山中华北村改造实践,探讨了老旧小区更新的理念、方法、改造内容,以及在激活地区发展、推动城市治理转型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提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应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包含行动和机制两个层面,并关注周边建成环境的优化,实现地区发展活力的整体提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斌
以德·昆西和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理论体系为基础,通过对其核心理论的基本概念、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的重新解读,结合国内体现类型学方法的典型案例,从类型学角度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之中所面临的地方文化丧失、地域特征泯灭等问题。探索如何充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通过对城市建筑本质特征的抽象与总结,提取"原型"用以指导设计,使当今的城市建筑不仅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同时有机延续地方特色,增强城市总体意象的文化认同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小黎 安诣彬
<正>核心提示本文立足“多规合一”改革背景,探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城市转型发展和规划改革等新形势下城市更新的内涵,剖析城市更新在政策、规划、利益等方面的挑战和问题,并从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土地政策的视角,提出关于新时期实施城市更新的思考和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邰浩 陈可石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新时期的历史城区保护应强调将"保护"和"发展"相结合,以动态的眼光看保护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以POD、SOD、AOD理论为核心的"3D"历史城区复兴途径:以公众意见为指导、以提升城区公共服务能力为基础、以构造城市核心吸引力为提升创造宜人、宜居、宜赏、宜业的整体环境,从社会、文化、经济三方面为历史城区的复兴提供了可能。本文将"3D"模式应用于讪头老城区的城市更新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于完善我国历史城区保护理论体系、指导历史城区保护的实践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滔 黄磊
按照"小城市建筑拆除影响因素提取—影响因素作用机理预期—实证分析"的思路,以四川岳池县老城区为例,基于Logistic模型分析小城市建筑物拆除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小城市建筑物拆除是内部特征、位置特征、邻里特征和权属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与城市更新费效比相关的因素对建筑物拆除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区位条件和经济价值相关的因素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林家惠 曾国军
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绿色转向”逐渐成为全球城市更新的基本原则。然而,城市更新的绿色倡议与实践通常只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忽视了在社会层面可能引发的绿色绅士化现象。论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城市农业公园的绿化实践为例,探究城市更新背景下绿色绅士化的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1)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绿化实践隐含着绅士化的行动逻辑,其所营建的后现代审美与体验型景观成为绿色绅士化的地方表征;(2)以服务城市精英为导向的绿化实践引发了景观隔离与阶层分化的结果,但在中国土地制度的保障下,原住民不仅没有流离失所,反而获得了土地再资本化的红利;(3)政府、村集体和村民以及开发商分别出于城市治理、土地租金与经济利益的目的,组建了满足各自政治与经济诉求的绿色增长联盟,最终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绿色绅士化运作机制。论文将发源于西方社会的绿色绅士化置于中国的制度语境与社会情境中开展实证分析,拓展了绿色绅士化在多元地理背景下的概念内涵与解释效力,也为理解中国城市更新背景下的人地关系变迁提供了新的理论视野与实践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微更新”的老城区住房产权与规划策略研究——以厦门老城为例
城市更新背景下“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上海探索
大城市公共交通近期改善策略与措施研究——以镇江市为例
城市更新视角下国家高新区转型发展策略之探讨——以天津高新区华苑环外片区为例
城市微更新视角下的景观改造策略——以阜阳市为例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城市文态——成都开创性实践的经验与启示
剩余权视角下的城市更新政策变迁与实施——以广州为例
2022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师资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
城市更新背景下我国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研究——一个基于管治理论的分析框架
机动化背景下的城市自行车交通复兴发展策略研究——以哥本哈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