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0)
- 2023(5105)
- 2022(4294)
- 2021(3778)
- 2020(2994)
- 2019(6501)
- 2018(6294)
- 2017(12099)
- 2016(6227)
- 2015(6784)
- 2014(6575)
- 2013(6311)
- 2012(5915)
- 2011(5141)
- 2010(5264)
- 2009(5043)
- 2008(4979)
- 2007(4316)
- 2006(3768)
- 2005(3467)
- 学科
- 济(27934)
- 经济(27913)
- 管理(21019)
- 业(14447)
- 企(13340)
- 企业(13340)
- 环境(10720)
- 中国(10606)
- 方法(9692)
- 地方(7551)
- 数学(6981)
- 数学方法(6906)
- 划(6633)
- 业经(6390)
- 学(6107)
- 城市(6095)
- 理论(6071)
- 财(5809)
- 和(5406)
- 农(5318)
- 发(4848)
- 规划(4814)
- 环境规划(4651)
- 产业(4469)
- 城市经济(4397)
- 务(4172)
- 财务(4171)
- 财务管理(4166)
- 教育(4157)
- 资源(4067)
- 机构
- 学院(89993)
- 大学(88615)
- 济(35046)
- 经济(34105)
- 管理(33157)
- 研究(30101)
- 理学(28608)
- 理学院(28201)
- 管理学(27775)
- 管理学院(27591)
- 中国(21116)
- 京(19332)
- 科学(18102)
- 财(15454)
- 范(14698)
- 师范(14630)
- 所(13881)
- 中心(13396)
- 江(13069)
- 财经(12758)
- 研究所(12613)
- 北京(11999)
- 师范大学(11951)
- 院(11585)
- 经(11551)
- 经济学(11042)
- 州(10815)
- 业大(10620)
- 经济学院(9958)
- 财经大学(9417)
- 基金
- 项目(62181)
- 科学(50102)
- 研究(46845)
- 基金(45449)
- 家(39007)
- 国家(38657)
- 科学基金(34176)
- 社会(32033)
- 社会科(30331)
- 社会科学(30322)
- 基金项目(24594)
- 省(24043)
- 自然(21090)
- 教育(20794)
- 自然科(20551)
- 自然科学(20548)
- 划(20254)
- 自然科学基金(20142)
- 编号(18846)
- 资助(17026)
- 成果(14551)
- 发(14069)
- 重点(14050)
- 国家社会(13496)
- 部(13102)
- 课题(12988)
- 创(12584)
- 人文(11745)
- 发展(11680)
- 创新(11558)
共检索到129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慧宁
城市环境中,对景观的审美感知和判断不可避免地成为城市文化的美感。文章研究各历史阶段社会自身独特的审美方式,认为这与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心理定式及世界观相呼应。既然环境是文化的,任何关于环境美学的讨论同时也必然是所称作的城市独特景观文化美学价值的讨论。中国当代景观设计在颠覆和离弃传统美学的同时体现新价值观主导下的审美,在语言形式和建构的层面吸取了现代主义的营养,同时当代艺术的介入又增加了其丰富性,当代景观美学的最大转变源于价值观的转变。
关键词:
景观文化 文化美学 审美价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霞
不论在人们的印象中 ,还是在城市建设者的实践中 ,城市景观都是以单纯的视觉效果出现。从文化及文化的载体———人的角度出发 ,以上海多伦路为例分析了城市景观演变过程 ,探讨了城市景观在人们生活日益丰富的当代 ,理应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
城市景观 文化 时间 人的因素 归属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矫克华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灵感之源,儒家文化思想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理论基础。儒家美学的基本观点是美能本质--理义;美的形态--中和;美的功能--成德,这是儒家美学体系的主体结构。现代园林景观艺术表达美的含义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受到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儒家的审美观是美善统一,将伦理道德作为审美活动的根基,蕴藏了对美的本质看法。"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中和"之美是儒家美学思想的重要体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以特有的思想意蕴和精神文化内涵,凸显儒家文化对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必将走向创新的辉煌时代,走出一条既有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特色审美、又具时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警卫 徐纹艳 林保英
针对当前城市绿地植物景观设计随意性较强和公众审美认知被忽视的问题,探寻了基于公众审美的植物景观设计的依据。以徐州城市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40个样地,对每一个样地的15个植被结构指数进行了现场测量或计算。每一个样地以一张具有代表性的照片为媒介,并以100名公众为评价人员,对各个样地的美学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加灌木种类丰富度的同时降低乔木覆盖度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美景度。
关键词:
公众审美 城市绿地 植物景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济
石灰岩的地下溶洞,是一种令人神往的旅游风景资源。溶洞景观的开发建设,正是为了充分发挥溶洞景观的审美优势,满足旅游观赏者的审美追求。离开了审美效应,就难以获得本来可以获得的经济效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泽烨 栗功
本文对景观的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对秦皇岛的景观文化建设进行研究,以海港区的景观文化建设为例,运用文化"所指"和"能指"的理论,通过提取具有地域特征的景观符号,形成具有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组织形式和景观场所。
关键词:
景观文化 地域特征 景观符号 空间秩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静 罗珍 赵伯飞
文化是一个城市独特的印记,文化产业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文章在对西安曲江文化的分析中,寻求西安城市形象的审美价值。文章认为曲江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审美之间有机联系表现在:曲江文化产业是一种通过理想观点对审美评价进行体现的一种现实结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对人们的态度产生影响,用这种态度对人进行教育;曲江的文化产业可以真实地映射一种客观的美学价值,并且表现出了现代人对于古人的主观态度;曲江文化产业正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历史典故来引导我们的审美知觉与审美体验。曲江文化产业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不但感受到感官世界带来的外在形式美,也感受到由内而外的精神美感,曲江文化产业向大众展现的道德关系可以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同时也是大众在文化体验中获取的、最具现实意义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
审美体验 曲江文化 城市形象 产业文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婧雅 张玉钧
中国的自然保护地具有生态和文化双重价值,文化景观作为自然与文化的交界面,如何识别其价值对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至关重要。以泰山为例,通过古籍文献和实地勘察等方法,从历时性角度对泰山的文化景观价值演变进行剖析。研究发现,泰山文化景观价值经历了山岳崇拜的自然价值、君权神授的政治价值、佛道信仰的宗教价值、祭祀游居的民俗价值及保护利用的综合价值五个阶段。结论认为:自然保护地文化景观价值的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名山自然保护地的文化景观价值演变是从自然到文化再到综合、从御到民、从单一到多元、从分离到融合的过程;自然保护地文化景观价值的构成要素包括思想基础、环境条件、行为方式及空间结果四部分,具有鲜明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特征。文章还对自然保护地文化景观价值的识别策略进行了讨论,为相应类型的国家公园和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俊
借鉴国内外关于文化景观的定义和分类,结合南京城市的地域文化特性,将南京明清时期文化景观划分为设计景观、遗址景观、建筑群落景观和复合景观四大类型,总结出其独特的价值构成,即影响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见证价值,在此基础上思考了对于南京明清文化景观的保护及其遗产价值的体现。
关键词:
文化景观 类型 价值构成 明清时期 南京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褚海峰
从地域文化中的建筑文化、自然景观文化、传统历史以及设计中地域性材料利用等方面,对商业街设计进行了探讨。认为应依据不同城镇的地域文化特点,充分运用现代的设计手法,探索地域文化在具体设计项目中的融合以及利用之道,在使商业街道满足人们现代生活要求的同时,也使其充分展现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延续与弘扬城市传统地域文化。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商业街 融合 城市风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怀建
文化视阈下的城市道路景观有三大意义:美学意义、艺术意义、文化意义。提高城市道路景观品质,必须充分考虑"三特"要素,即:道路景观的动视特征、城市文化的特点和民族审美心理特性。提高城市道路景观品质的路径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实现:一要通过人文路径注重从道路使用者的文化视角做好景观设计;二要从技术路径做好符合动视觉生理与心理的道路空间序列设计;三要从学术路径,建立起道路景观批评学。
关键词:
道路景观 文化视域 品质提升 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夏林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本身也在向前发展。然而我们的城市景观,在这种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正逐渐丧失其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特色,趋向雷同。本文针对当前国内城市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的文化失语现象,提出应该对城市景观空间进行整合;并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需引进先进设计理念。
关键词:
文化失语 空间整合 融合与共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芙蓉 李和平
我国现代化城市中尚存很多传统集市。从文化景观视角考察这些集市,可以发现其成因与商业需求、地域环境、城市化进程和日常生活的延续性有关。城市中传统集市的构成可以从空间、时间和文化三个方面研究。空间上,在城市化进程中保留下来的传统集市的位置多延续最早集市形成时的选址,位于交通便利的节点位置;城市传统集市数量基本呈现出由中心城区向郊区递增的分布趋势;空间形态呈现出线状、网格状和面状的特征。时间上,集市的集期受到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节奏的双重影响。文化上,这些目前仍活跃在城市中的传统集市具有传统商业文化、地域民俗文化和传统日常生活公共空间文化价值。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对传统集市文化景观的承续发展应该采取活化保护的原则,体现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景观的有机更新上,可以通过作为现代城市商业体系的有益补充、作为地域民俗文化的展示平台和作为具有活力的传统日常公共生活空间三条路径实现。
关键词:
文化景观 城市 传统 集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李祝舜
旅游审美对象一般地分为自然景观美和人文景观美。人文景观美泛指劳动创造的一切美好事物,它区别于自然景观美,又以自然美为素材、背景、陪衬、对象,往往是自然美和人工美的有机结合。人文景观美涵含着人类文明的一切成就,是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有机结合,是真、善、美的统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蒋婉求
旅游景观给游客带来无尽的情趣,那么,这些景观与游客的人格心理之间有着怎样的一种契合关系?如何根据这种关系来培养旅游者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这便是本文需要探讨并试图解答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