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14)
2023(12024)
2022(10580)
2021(9890)
2020(8111)
2019(18928)
2018(18630)
2017(35745)
2016(19785)
2015(22070)
2014(22188)
2013(21880)
2012(19960)
2011(17732)
2010(17531)
2009(15840)
2008(14978)
2007(12722)
2006(11205)
2005(9327)
作者
(55298)
(45657)
(45161)
(43242)
(29393)
(21993)
(20677)
(18003)
(17369)
(16154)
(15998)
(15204)
(14504)
(14230)
(14054)
(13796)
(13568)
(13532)
(13183)
(12963)
(11335)
(10963)
(10809)
(10411)
(10222)
(10167)
(10071)
(10029)
(9164)
(9066)
学科
(76325)
经济(76239)
管理(54286)
(49720)
(40166)
企业(40166)
方法(35066)
数学(29749)
数学方法(29416)
中国(23237)
(20955)
地方(19422)
业经(17105)
(17065)
(16509)
农业(14673)
理论(13858)
环境(12914)
(12278)
贸易(12268)
(12123)
(11807)
技术(11314)
(11210)
(11113)
财务(11051)
财务管理(11035)
(10583)
企业财务(10388)
教育(10307)
机构
大学(270711)
学院(270565)
管理(110868)
(100216)
经济(97701)
理学(96731)
理学院(95579)
管理学(93993)
管理学院(93489)
研究(87794)
中国(62874)
(58443)
科学(56962)
(44206)
(42608)
(40622)
业大(40585)
中心(40072)
研究所(39242)
(39189)
师范(38885)
(38556)
北京(36873)
财经(36385)
(34217)
(32972)
(32825)
师范大学(31729)
农业(31695)
经济学(28705)
基金
项目(193684)
科学(152255)
研究(142412)
基金(139282)
(120570)
国家(119561)
科学基金(103679)
社会(88584)
社会科(83755)
社会科学(83732)
(76289)
基金项目(76048)
自然(68279)
自然科(66634)
自然科学(66621)
自然科学基金(65378)
教育(64885)
(63944)
编号(59240)
资助(56474)
成果(46694)
重点(42460)
(41539)
(41505)
课题(40214)
(39728)
创新(36882)
科研(36563)
大学(35920)
项目编号(35847)
期刊
(107794)
经济(107794)
研究(77221)
中国(48135)
学报(40929)
科学(39151)
管理(37530)
(36179)
教育(32602)
(31538)
大学(30697)
学学(28538)
农业(25833)
技术(23132)
业经(18748)
(17750)
金融(17750)
图书(16298)
财经(15960)
经济研究(15946)
问题(15823)
资源(14184)
(13449)
科技(13296)
理论(13213)
(13033)
(12902)
实践(12410)
(12410)
现代(12365)
共检索到381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增贤  黎结仪  文彤  
以往关于旅游发展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研究中,将城市居民视为同质群体的做法既难以减少非旅游因素的干扰,又无法凸显旅游对生活质量的直接作用。文章以广州5个城市景区为例,聚焦于居民中的旅游非正规就业者,通过对151份便利和滚雪球抽样样本的分析,研究他们生活质量的构成领域,并比较不同就业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于其他居民,旅游非正规就业者更关注休闲娱乐、工作前景、家庭生活、工作状况、社会交际、消费与安全、能力发展和生活条件8个领域,解释量为58.3%。在解释量较大的领域,幸福感普遍较低。研究进一步表明,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林敏慧  黄琳玉  郑嘉静  梁增贤  
本文对广州市不同类型旅游空间的非正规就业集聚机理及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社会经济环境层面的拉动及非正规就业者个体层面的推动,加上城市旅游空间的吸引力,共同促进了广州市城市旅游非正规就业的形成。其中城市旅游地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旅游空间的功能特性、优越的区位空间、多头管理下的灰色地带及游客与居民双重作用下的庞大消费市场。非正规就业在城市不同类型旅游空间中呈现出不一样的集聚特征,针对这种集聚的异质性,文章最后对广州市旅游非正规就业的管制提出了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孟威  
旅游非正规就业者对旅游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公众对该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负面认知。文章以广东海陵岛为案例,从污名化的视角研究公众对旅游非正规就业者的认知及该群体的应对策略。公众认知方面,总结了游客、居民、正规就业者和政府工作人员等对旅游非正规就业者的污名化叙事及演变。研究发现,旅游非正规就业者在公众污名的压力下,并没有带来"高自我污名",而是形成了一种"低污名、高自尊"的状态。针对这一现象,文章从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分析了非正规就业者应对污名的策略,提出"个体-情境"解释框架。研究认为,在该框架下,非正规就业者不仅具有了生存技能、应对危机的能力,也能够适应旅游经济规律,掌握应对政府运动式治理的技巧,拥有了选择能力和对抗公众污名能力,保持了相对积极的状态。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杜俊瑶  彭华东  
本文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广州花都为实证,探知旅游地形象对游客感知的影响。研究显示,前往花都地区旅游的人士对花都的整体形象主要聚焦于"广州山水之城""国际空港门户""商务会展之所""汽车产业基地""岭南文化名地"5个方面。根据研究发现,花都的总体形象存在形象感知不突出与交通不便利等问题。因此,花都的旅游地形象感知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就此提出了提升花都旅游地形象的建议,同时也为其它地区提升旅游地形象提供参考。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英之  姜静娴  李雷  陈勇  彭兰亚  
本文以中国成熟旅游目的地周庄为典型案例,以生活质量理论为视角,探讨成熟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发展对目的地居民生活质量影响的感知,为旅游部门制定依靠旅游业促进居民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公共政策提出依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为  秦宇  王丽  
文章回顾了国内外旅游非正规就业的研究文献,梳理了背后的研究脉络,构建了一个非正规就业的进入分析框架,提出了研究假说并进行了验证。文章以青岛和烟台的旅游非正规部门为例,利用第一手调研资料分析了旅游非正规就业群体的人口学特征和满意度,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书星  
基于广州市南沙湿地旅游感知形象的调研数据,利用SPSS 18.0对326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将旅游感知形象分为认知形象因子、行为因子和情感认可因子,并比较了该三项因子的均值、方差及中介效应。结果显示:游客的年龄、学历、收入、职业均影响其情感认可因子,其中以职业的影响最为深远,职业不仅影响情感认可因子,且对认知形象因子、行为因子皆具影响;认知形象因子直接影响情感认可因子,认知形象因子通过行为因子间接作用于情感认可因子,认知形象因子直接作用的影响要显著优于通过行为因子间接作用的影响;游客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要武  
中国政府把劳动力市场的正规化当作近年来的政策目标,本文从两个层面评估了这个目标是否正确:非正规就业者是否需要走向正规化?如何走向正规化?从微观层面上看,非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不低于正规就业者,劳动力市场灵活性高是有效率的;从城市层面看,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非正规化会自动下降。这两个结果意味着,促进劳动力市场正规化未必是一个恰当的政策目标,政府需要设法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但不必强迫劳资双方签合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英之  叶云霞  李雷  姜静娴  彭兰亚  
本文从旅游目的地居民角度出发,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水乡周庄为例,首先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影响的感知评价,其次考察了发展旅游业之后旅游目的地居民对生活质量的感知评价,再次研究了居民生活质量与旅游影响感知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居民对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支持态度,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政府调动旅游目的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安禧  郭英之  李海军  姜红  
深刻揭示旅游地居民支持旅游开发的形成机制对当地旅游业的长期成功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从浙江省乌镇收集的458份有效问卷,实证考察了旅游地居民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对支持旅游开发的影响,探讨了生活质量的中介作用和社区依恋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生活质量是较积极和消极旅游影响感知更近端的支持旅游开发的前因变量;生活质量部分中介积极旅游影响感知与支持旅游开发的关系,以直接影响为衡量依据会低估积极旅游影响感知对支持旅游开发的影响;社区依恋正向调节消极旅游影响感知与支持旅游开发的负向关系。研究结论为科学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余丽  杨亮  
美食旅游成为人们日益青睐的旅游方式,但存在游客对地方美食价值感知认知偏差、饮食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等问题。本文以广州美食旅游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从总体评价和13个指标的细节评价,了解游客对广州美食的价值感知。研究发现:游客对广州美食整体满意度较高,影响满意度的子因素主要有价格水平、食物分量、营养价值、卫生状况、服务态度、地方特色等,主要集中在认知价值、服务价值两个价值感知类别,并提出了提升游客对广州美食旅游价值感知的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春霞   邓启贤   崔霞  
细化分析不同群体城市居民的出游意愿对乡村旅游地实施精准化营销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性别差异视角,以广州为例,对城市6大主城区的609位城市居民展开调研,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模分析方法,对影响男性和女性两大群体乡村旅游出游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男性出游意愿与乡村旅游地的服务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出游的整体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而女性的出游意愿则与其受教育水平、休闲时间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地的治安条件、交通条件、服务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地的住宿条件、特色商品及民风民俗三大要素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对提升乡村旅游地针对不同性别群体的营销精细度与服务质量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飞龙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是提升城市地位,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对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概念进行了描述;再从城市形象的地缘、人文和政策三大识别系统出发,对广州的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分析,肯定了"花都、商都、岭南文化名城"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合理性;最后总结了广州市在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瑞芹  
失业群体由于缺失职业劳动时间和相应的收入来源,因而在闲暇时间和活动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特性,成为一个极富研究价值和需要予以关注的特殊研究群体。本文通过对50多名失业职工闲暇时间利用和闲暇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失业者生活时间结构的特点,考察了其闲暇生活的特殊性,对其闲暇生活质量进行了关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失业群体在闲暇领域所反映出的特殊的社会问题,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闲暇本质的认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增贤  谢春红  
现有研究一般认为旅游非正规就业低收入、低门槛、不体面,仅能维持生计或增加收入。非正规就业是职业发展的末端,就业者是被"降级的劳动力"。文章通过珠海拱北口岸的实地调查和对44位旅游非正规就业者的访谈指出,旅游非正规就业是许多就业者的职业发展通道。就业者以中青年低层次劳动力为主,但也包括较高学历和丰富工作经验的企业白领、个体经营户和大学生,他们通过亲缘或地缘组织介绍从事旅游非正规就业。文章进一步归纳总结了7种从业动机、6种从业规划和4种职业发展路径。研究表明,大多数旅游非正规就业者具有较为明确的从业动机、从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