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4)
2023(13522)
2022(11002)
2021(9904)
2020(8019)
2019(18245)
2018(17702)
2017(33625)
2016(18829)
2015(20559)
2014(20161)
2013(19503)
2012(17787)
2011(16002)
2010(16004)
2009(14488)
2008(14274)
2007(12404)
2006(11200)
2005(9667)
作者
(56200)
(46812)
(46727)
(44150)
(29731)
(22483)
(20976)
(18335)
(17838)
(16603)
(16014)
(15964)
(15279)
(14567)
(14514)
(14376)
(14320)
(13755)
(13705)
(13389)
(11795)
(11509)
(11356)
(10774)
(10632)
(10313)
(10299)
(10236)
(9412)
(9370)
学科
(74789)
经济(74702)
管理(47613)
(43069)
(31826)
企业(31826)
方法(28375)
数学(23921)
数学方法(23662)
(23099)
中国(22780)
地方(20426)
业经(17716)
(17561)
(17478)
农业(16367)
(12489)
贸易(12484)
环境(12468)
(12109)
(11985)
理论(11422)
(10721)
技术(10433)
产业(10096)
(9701)
金融(9698)
(9596)
(9593)
(9574)
机构
大学(262924)
学院(262256)
(100015)
经济(97812)
研究(95700)
管理(94772)
理学(82389)
理学院(81167)
管理学(79519)
管理学院(79021)
中国(68771)
科学(64271)
(58652)
(53815)
(49486)
研究所(45821)
(45547)
业大(44880)
中心(42977)
农业(42696)
(39406)
(38461)
师范(37960)
北京(36681)
财经(36477)
(34972)
(33257)
(31577)
师范大学(31107)
经济学(30925)
基金
项目(187046)
科学(146036)
基金(135863)
研究(128970)
(122770)
国家(121783)
科学基金(102346)
社会(83185)
社会科(78734)
社会科学(78711)
基金项目(73626)
(72970)
自然(67975)
自然科(66354)
自然科学(66330)
自然科学基金(65124)
(63205)
教育(57715)
资助(53475)
编号(49704)
重点(43234)
(42176)
(39470)
成果(39245)
(38185)
计划(36710)
科研(36154)
创新(35871)
国家社会(35325)
课题(35310)
期刊
(109656)
经济(109656)
研究(74251)
学报(51200)
中国(48880)
(48855)
科学(45820)
大学(37426)
学学(35446)
(33321)
农业(33162)
管理(30804)
教育(25191)
(19191)
金融(19191)
业经(18711)
技术(18327)
(17773)
经济研究(17671)
财经(16896)
问题(16541)
(14874)
资源(14808)
(14603)
业大(13994)
科技(13115)
(12228)
图书(11993)
现代(11749)
农业大学(11539)
共检索到378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玉宗  寇敏  卢松  李东和  
城市旅游绅士化是绅士化发展模式的一种特殊类型,强调了旅游发展在城市绅士化形成中的独特作用。南京"总统府"周边区域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旅游绅士化现象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居住与商业转变过程,日益具有国际化特征,不仅展现了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作用,也反映了文化战略的全球趋势与地方城市发展的融合。在全球与地方互动环境下,"企业化"的地方政府和寻求利润的房地产开发商在推动旅游绅士化发展中具有主导角色,而特定的地方城市社会文化特质和居民的需求偏好则重塑其发展背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喜钢  周强  金俭  
城市绅士化(Gentrification)是西方国家再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中心区更新(复兴)的一种新的社会空间现象。文章分析比较了南京城市绅士化与西方城市绅士化在表现形式与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异同,指出南京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心区产业结构的转型、政府的政策引导、市民的择居观念与行为等是推动当前南京城市绅士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南京的城市绅士化与城市更新的互动关系,强调尽管发展阶段与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但中西方城市绅士化的本质是相同的。因此,为了避免在今后的郊区化过程中出现城市中心区的“空心化”,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吸引中产阶级居住在城市的中心区是保持城市发展活力的明智之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夏永久  朱喜钢  
城市绅士化是西方国家在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空间现象,尽管绅士化运动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但其社会负面性也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以南京市为案例城市,对8个拆迁安置社区的近1000名低收入原住民被动迁居后的日常生活、就业和通勤情况进行了社会调查,以验证城市绅士化对弱势群体产生负面效应的理论假设,并探讨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在城市绅士化的过程中,低收入原住民的生活、就业及通勤均受到了显著性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生活成本上升、就业机会减少、稳定度下降以及通勤成本增加等;"居住—就业空间错位"、"社区污名化"以及安置点对外来人口排斥等社会和空间问题是导致该类群体被边缘化的核心机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剑英  杨财根  
南京总统府是一个集科学研究、文物保存、科普教育与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对总统府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探讨,并针对目前总统府游客局部超载和游客人数不足并存的现象,提出了有计划分散客流、采用淡旺季门票、充分利用景区现有空间、提供旅游供给等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徐明东  
外资银行进入发展中国家以后,有助于接近外资银行所在东道国金融中心的地区增加资源获取,不利于远离外资银行所在东道国金融中心的地区获得资源。我们的经验研究进一步提供了中国方面的证据:外资银行进入上海以后,对那些到离上海地理距离较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积极影响较为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联兵  刘辉  刘小鹏  刘芳  
旅游地形象策划的研究是旅游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对开发和经营旅游资源具有重要作用。柞水县是陕西南北旅游走廊的主轴线上的重要节点,研究其旅游形象设计,对于西安旅游目的地与周边地区的旅游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阐述柞水县区位和旅游资源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其旅游形象识别,构建了包括理念基础、整体形象、宣传口号和产品形象等在内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文力   朱喜钢  
乡村绅士化是传统村落实现复兴的重要方式和过程,而游客、新村民等绅士群体的介入常导致地方主体趋于式微。选取成都竹艺村为实证案例,聚焦乡村旅游社区中的原住居民这一脆弱群体,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质性方法,基于日常生活理论的微观视角探讨绅士化对居民认知、行为和情感的影响,并延伸对其地方认同及地方身份建构的讨论。研究发现:绅士化重构了乡村空间形态和功能意义,原住居民为获取更高的旅游收益,选择接纳绅士群体对于地方空间的价值认知,而对旅游资源的争夺使邻里关系由亲密转为竞争;乡村空间功能的居游交织要求原住居民进行身份转换,其日常生活围绕旅游业而展开,生计行为具有明显的服务业特征;绅士介入和地景变迁拆解了社区关系,造成地方记忆的集体失忆和原住居民的失所体验;原住居民的地方认同及地方身份建构与其日常生活互为反馈,共同实践缺失、经济收入和社会阶层分化导致社区认同消解,而个体尺度的收入增长和对于地方的价值认知有利于其积极身份的建构。基于此,提出了提升居民地方身份认同、打造多元共治的乡村旅游社区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智  黄英  黄娟  
旅游城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环境造成的冲击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测度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对这三方面的感知意向对推进旅游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研究基于微观视角对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进行了旅游城镇化影响感知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与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居民对旅游城镇化的支持意愿较明显;居民旅游支持的三个感知层面显著正相关,起主要作用的是环境影响感知测度。建议该地区从分层次加强环保理念宣传、健全居民参与和利益分配机制、内外双向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机制建设等方面推进旅游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姚娜  李诚固  王梁  
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以长春市南溪湿地公园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绿色消费观的影响下,生态环境的改造如何引起绅士化的现象,对生态绅士化的表现特征、形成机制及其人口、社会空间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去工业化及绿色消费观的提倡等背景下,政府通过打造优越的生态环境和完善基础设施,吸引开发商投资建设高端房地产,二者合力下催生出生态绅士化现象;②生态绅士化是一种有效的城市开发策略,南溪湿地公园的建设使周边的社区更具高端生态社区特质,从而吸引绅士阶层的迁入,引起了社区周边物质景观和人口、社会经济的升级与重构;③生态绅士化不可避免地使得低收入阶层被置换和边缘化,造成了居住空间的隔离和人口、社会空间的重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但是有利于城市的规划和健康发展。生态绅士化的研究对于城市规划及其生态城市的构建、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如何减轻生态绅士化的消极效应对社会空间分异、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斯琪   史春云   钱月祥   李帆  
旅游驱动下的乡村绅士化作为乡村空间价值重塑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受到极大关注。论文从乡村旅游绅士化影响效应这一视角切入,依据实地调研数据及空间解译结果,剖析徐州市汉王村在旅游绅士化发展不同时期空间所呈现出的重构特征,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数据,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对空间重构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依据旅游建设和发展历程,可将汉王村旅游绅士化进程划分为传统农业转型、观光农业开发、乡村旅游发展和文旅融合转向4个阶段,不同阶段空间重构呈现出不同特征;(2)旅游驱动下的乡村绅士化过程改变了汉王村的用地分布、产业结构、人口构成和文化氛围,缓解了乡村空心化的部分问题,并对空间产生深远影响;(3)各级政府、村民、游客、投资商、艺术从业者、旅游资源等异质行动者利益目标的转变以及彼此间的联结与合作对汉王村空间重构产生作用。研究可为理解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发展、引发乡村绅士化效应与破解空心村难题提供理论与实证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董晓霞  黄季焜  Scott Rozelle  王红林  
本文通过对北京周边地区的调查,分析了城市农产品零售渠道的变迁对农户果蔬生产和销售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同,北京地区超市经营果蔬的发展并没有直接影响到农户的生产和销售;小商贩仍然是与农户进行直接交易的主体;离城市较远的和贫困的农户也没有被排除在市场之外,相反,他们在整个地区果蔬种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俐骢  
本文认为旅游业发展的经济效应包括初始效应、间接效应、宏观效应。宏观效应已得到应有的重视。从初始经济效应来看,上海发展旅游业应重视中等收入层次的需求。从间接经济效应来看,上海及周边地区作为客源地,有“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的作用;作为接待地,旅游者的消费也就是接待地各部门的收入。但目前的统计资料没有全面反映间接经济效应。只有重视旅游业对经济的推动效应,加强其他行业与旅游业的联系,旅游业带动各产业发展,产业关联度高的优势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各行业也就能从旅游业的发展中得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华杰  
旅游产业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能够带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刺激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旅游产业兼具经济性、生态性和品牌效应,可以促进旅游景区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从研究旅游景区商品的流通性出发,分析了旅游景区商品的快速流通为景区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结论表面,旅游景区商品流通性的提高不仅可以提升地区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还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就业水平的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提高。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国  褚尚军  聂锐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雾霾天气使得控制碳排放的任务尤为迫切。在STIRPAT-Regression模型框架内,建立了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个体模型和区域模型。对这两个模型利用岭回归方法,分析了本区域碳排放驱动因素的贡献和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增速对碳排放的扩大起到了正向贡献且作用最大,使得该区域整体处在碳排放"倒U型曲线"的左侧;技术进步率对碳排放是负向贡献但作用最小;人口增速对各省区市的碳排放有正向贡献然而作用不同。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是国务院相关部门通过制定统筹兼顾的协同政策来控制本区域的碳排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国  褚尚军  聂锐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雾霾天气使得控制碳排放的任务尤为迫切。在STIRPAT-Regression模型框架内,建立了碳排放驱动因素的个体模型和区域模型。对这两个模型利用岭回归方法,分析了本区域碳排放驱动因素的贡献和作用。结果表明:经济增速对碳排放的扩大起到了正向贡献且作用最大,使得该区域整体处在碳排放"倒U型曲线"的左侧;技术进步率对碳排放是负向贡献但作用最小;人口增速对各省区市的碳排放有正向贡献然而作用不同。实证结果的政策含义是国务院相关部门通过制定统筹兼顾的协同政策来控制本区域的碳排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