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4)
- 2023(12997)
- 2022(11395)
- 2021(10770)
- 2020(8958)
- 2019(20806)
- 2018(20819)
- 2017(39884)
- 2016(22048)
- 2015(24686)
- 2014(24928)
- 2013(24252)
- 2012(22357)
- 2011(19910)
- 2010(19779)
- 2009(17925)
- 2008(17101)
- 2007(14761)
- 2006(12998)
- 2005(11000)
- 学科
- 济(83826)
- 经济(83725)
- 管理(58313)
- 业(51994)
- 企(41997)
- 企业(41997)
- 方法(36661)
- 数学(31072)
- 数学方法(30711)
- 中国(24114)
- 农(23120)
- 地方(22000)
- 学(20202)
- 财(18589)
- 业经(18313)
- 农业(15544)
- 理论(15542)
- 制(14851)
- 环境(14135)
- 和(13467)
- 贸(12765)
- 贸易(12758)
- 易(12228)
- 技术(12084)
- 教育(11773)
- 划(11418)
- 务(11260)
- 银(11251)
- 银行(11205)
- 财务(11188)
- 机构
- 大学(300449)
- 学院(299986)
- 管理(118474)
- 济(109467)
- 经济(106625)
- 理学(102485)
- 研究(101940)
- 理学院(101165)
- 管理学(99282)
- 管理学院(98727)
- 中国(73824)
- 科学(67334)
- 京(67274)
- 所(50996)
- 农(50124)
- 财(49327)
- 业大(47236)
- 研究所(46924)
- 中心(46378)
- 江(44214)
- 范(43620)
- 师范(43187)
- 北京(42808)
- 财经(39779)
- 农业(39306)
- 院(38133)
- 州(36515)
- 经(36070)
- 师范大学(35125)
- 技术(33107)
- 基金
- 项目(213218)
- 科学(166434)
- 研究(154670)
- 基金(152319)
- 家(133327)
- 国家(132209)
- 科学基金(113319)
- 社会(94986)
- 社会科(89762)
- 社会科学(89739)
- 省(84093)
- 基金项目(83047)
- 自然(75241)
- 自然科(73424)
- 自然科学(73403)
- 自然科学基金(72030)
- 划(71336)
- 教育(70279)
- 编号(64143)
- 资助(61740)
- 成果(51269)
- 重点(47156)
- 发(45733)
- 部(45200)
- 课题(44487)
- 创(43625)
- 创新(40645)
- 科研(40477)
- 大学(38884)
- 计划(38861)
共检索到434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兴柱 顾朝林 王群 卢松
从空间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城市旅游流空间动态变化,建立了集空间吸引力、空间竞争力、空间成长力于一体的更为综合的城市旅游客流空间体系。选择南京市为代表性案例区,运用了引力模型、偏离份额分析、Surfer等分析方法,从多维视角研究了南京市旅游客流空间动态变化,研究发现:①不同发展阶段客源市场稳定性和集中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城市客源市场空间分布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②城市间旅游流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旅游客流竞争格局变化明显;③城市内部旅游客流以集聚为主,集聚与扩散并存。
关键词:
城市旅游客流 空间体系 南京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文新 刘欣欣 杨春志 吕国玮 侯雪
通过350余份调查问卷,利用社会统计分析方法,从游客旅游目的地、游客交通方式及其线路选择、旅游次数、旅游范围、旅游停留时间、客流量等方面,分析了高速铁路影响下南京市旅游客流现状及其变化。结果表明:高速铁路增加了游客出游时交通方式及其线路的选择,扩大了旅游范围,增加了游客旅游次数,减少了部分游客的旅游停留时间,并不必然带来旅游客流量的增加。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旅游客流 影响 南京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凯 邹欣庆
根据空间感知规律,南京与同位于长江三角洲内、且均受吴越文化影响的上海、无锡、苏州和杭州均有可能产生城市旅游形象替代效应。为了分析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的独特性,将五座城市的城市旅游理念形象、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南京城市级别比上海低,但文化、自然遗产丰富;整体竞争力比无锡高;旅游基础不如苏州,但产品结构与体系较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比杭州好等。(2)旅游视觉形象优势是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3)旅游服务形象评价较高,城市居民形象各具特点等。提出了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特色的构建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胡万青 沈山 仇方道
基于国内外对城市休闲以及休闲空间的研究,探讨了城市居民休闲空间体系的空间组织形式和空间开发模式。以徐州市为例,分析休闲空间资源状况,构建市域和中心城区居民休闲空间体系:"五核三带多节点"与"一核三带"的组织格局。
关键词:
休闲空间 城市居民 休闲空间体系 徐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滨谊 刘琴
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与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即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城市景观的规划建设,城市景观的优化有助于提高城市旅游形象;提出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理念和原则。规划理念为体现城市旅游形象,显现城市三脉,提供城市旅游活动空间,创造城市旅游生态环境;规划原则以理念形象为核心,人地协调性、主题性与市场性相结合,特色性与风格统一性相结合。并对服务于城市旅游形象的景观规划结构要素和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结构要素分为城市景观整体结构、特色城市景观带(区)和城市景观视觉识别系统;组成要素可分为硬质景观要素和软质景观要素。最后以南京市为例进行案例研究。
关键词:
城市景观 城市旅游形象 景观规划 南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戴学军 丁登山
本文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采用测算与分析空间关联分形维数的方法对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的无标度特性和遵循的进化过程,认为对其空间结构进行分形研究是可行的。南京市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具有景点系统空间结构演化自组织优化的趋势,在地理区域分布上表现为景点空间分布较集中的特性。同时认为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具有自仿射性分形特征,景点系统从中心向外围有递变的趋势,且在不同方向上递变的比率是不同的,在地理区域上表现为景点的空间分布越往外围越集中(或均衡),且不同方向上的集中性程度是不同的;具体到南京市来说是递减的,向南部递减的较慢,向北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卞显红 黄震方
会议展览旅游是一项专业性极强、单团规模较大、停留时间较长的专项旅游活动 ,也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高消费的专项旅游活动。本文以南京为例论述了发展会议展览旅游的条件 ,会议展览旅游的经济和社会作用和意义 ,并针对会议展览旅游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会议展览旅游 城市形象 电子商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婉玉 刘培学 张建新 魏瑞兵
基于旅游引力模型的逆向推导及超制图学理论,通过南京客源城市游客量与百度指数,计算66个大中城市至南京的可达距离与吸引距离,通过原地图的变形形象地展现并分析客源市场的时空收敛及特征。结果表明,交通与通讯技术的"时空收敛"效应对南京市旅游客源市场结构产生明显作用,旅游现象及网络搜索行为下所反映的人们前往目的地旅游的可达距离与吸引距离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收敛。由于网络环境中的信息可获得性的趋同导致空间摩擦减弱,吸引距离收敛更为明显。时空收敛所带来的感知范围扩大,将使居民旅游和休闲出行大量增加。研究结果为旅游城市与客源城市的空间关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并为南京市旅游市场运营决策提供帮助。
关键词:
引力模型 时空收敛 超制图 距离 南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丹丹 王茜雅 张建新 赵宁曦 颜丙金
基于南京"智慧旅游"监测平台的大数据,本文分析了"年度季节变化""节假日期间的日变化""时刻变化"不同时间尺度下闲暇日来宁游客的旅游流时间分布特征;引入引力模型和齐夫位序—规模法则,建立不同时间段内来宁城市客流引力位序,全面细化地探究了旅游流的时间特征。研究表明:①南京市年度旅游客流分为旅游旺季、淡季和平季,呈现"峰林结构";②节假日每日旅游客流分布均为单峰型结构,且客流量峰值均出现在假期的中间时段;③节假日实时旅游流量总体上呈现出倒"U"型,每日客流峰值基本上出现在10:00-17:00;④以不同时间段的阻尼系数作为景区吸引力指标,发现闲暇日的长短影响景区吸引力;⑤南京旅游吸引力的客源市场省份等级结构符合齐夫位序—规模法则,是以江苏省为首位客源市场的首位型分布,且为单分形结构。本研究为南京旅游在节假日期间客流量的控制和疏散等方面提供了一定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璐 刘培学 张建新 张金悦
城市是旅游活动最主要的地域载体。文章选取六朝古都南京作为案例地,基于UGC游记数据,建构目的地旅游者感知结构体系,探究各要素的满意度评价。研究发现:旅游者感知集中于文化氛围和目的地旅游资源两方面。将旅游者感知划分为4类维度、15个感知要素,其中人们更关注于文化层面的感知要素,说明旅游者的需求层次有所上升。此外,旅游要素期望与实际感知差异较小,说明旅游者对南京市整体评价较高,并针对低满意度要素制定旅游市场的营销战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旭 徐逸伦 钟宜根
信息化浪潮的侵袭以及文化战略的实施使南京市面临新的发展方向。文章从新信息技术应用对象、使用主体、产业发展三个方面说明南京市新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从城市文化传播、新信息技术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的融合、新信息技术对文化空间的重构三个层次来分析新信息技术对南京城市文化空间的影响,从而使南京城市特色文化得到推广,文化产业衍生出新的产业,文化设施产生扩散,文化产业形成集聚。最后给出了南京市文化空间的发展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
新信息技术 文化空间 文化产业 南京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瞿忠琼 濮励杰
研究目的:研究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目标分析法、德尔斐法、AH P法。研究结果:(1)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的绩效通过城市土地结构配置效应、经济效应、公平配置效应体现,在这3大效应下又分6大目标和23个评价指标来综合反映;(2)南京的土地结构配置比较合理,经济效应较好,公平配置基本合理。研究结论:建议从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实行城市内部用地置换制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几方面调控南京市土地供给。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娟 吴群 刘红 丁松 张会
研究土地市场成熟度有益于完善我国土地市场建设,也是完善以土地为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客观要求。本文初步探讨了城市土地市场成熟度的内涵,运用理论分析、目标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了城市土地市场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城市土地市场成熟度由土地市场化配置度、供需均衡度、价格灵敏度、市场竞争度和配套机制完善度5方面体现,这5个方面又通过16个评价因子来综合反映。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城市土地市场成熟度综合评价值为63.77,说明土地市场处于调整发展的“过渡型”阶段。从准则层评价值看,土地市场化配置度为73.39,供需均衡度为67.41,价格灵敏度为40.96...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戴学军 丁登山 许志晖 林岚
根据旅游景区(点)系统自组织演化的特征,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采用随机聚集分形的方法对其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景区(点)系统的演化类似于有限扩散集团凝聚模型,得出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是分形的,具有比较明显的随机聚集分形结构,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上表现为不同的系统演化时段,空间结构上的向心性作用也有强弱之分,从系统的聚集中心向四周是景点密度衰减的。指出随机聚集维数的测算与分析是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自组织优化趋势的判据,同时提供了优化的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晓艳 张子昂 胡小海 黄震方 吕龙
基于微观尺度利用微博签到数据对旅游流进行研究。选取典型旅游风景名胜区钟山作为微观尺度景区内部旅游流研究代表,从信息时代下的虚拟网络视角入手,借用新浪微博平台,抓取相关微博大数据,结合时间分层法、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对旅游区内部客流波动特征进行探索,并通过剥离节假日与工作日的方式,对不同属性的游客进行节日与节事效应差异的研究。发现钟山风景区不同类型游客均具有"M"型签到时间规律,但性别、地域属性不同表现出明显的签到周期波动差异。此外,节假日效应对不同属性游客的影响各不相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