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8)
- 2023(8235)
- 2022(7170)
- 2021(6660)
- 2020(5726)
- 2019(13674)
- 2018(13342)
- 2017(26185)
- 2016(14511)
- 2015(16368)
- 2014(16567)
- 2013(16570)
- 2012(15781)
- 2011(14284)
- 2010(14285)
- 2009(13337)
- 2008(13194)
- 2007(11863)
- 2006(10289)
- 2005(9030)
- 学科
- 济(64270)
- 经济(64217)
- 管理(34154)
- 业(31937)
- 方法(28920)
- 数学(25152)
- 数学方法(24945)
- 企(22887)
- 企业(22887)
- 农(18608)
- 地方(18104)
- 中国(17292)
- 学(13730)
- 农业(12834)
- 财(12747)
- 业经(12066)
- 贸(10446)
- 贸易(10443)
- 环境(10294)
- 易(9976)
- 制(9346)
- 理论(9229)
- 和(8989)
- 城市(8200)
- 地方经济(8113)
- 土地(7533)
- 发(7522)
- 务(7280)
- 财务(7266)
- 财务管理(7243)
- 机构
- 学院(208627)
- 大学(207641)
- 济(81026)
- 经济(78907)
- 管理(77982)
- 研究(72011)
- 理学(66764)
- 理学院(65783)
- 管理学(64582)
- 管理学院(64155)
- 中国(53120)
- 科学(47609)
- 京(45773)
- 农(38362)
- 所(36660)
- 财(35714)
- 中心(34289)
- 研究所(33595)
- 业大(33012)
- 江(32778)
- 范(31495)
- 师范(31235)
- 农业(30319)
- 财经(28843)
- 北京(28763)
- 州(26481)
- 院(26261)
- 经(25960)
- 师范大学(25478)
- 经济学(24736)
- 基金
- 项目(141090)
- 科学(110064)
- 基金(100967)
- 研究(100852)
- 家(88436)
- 国家(87712)
- 科学基金(74554)
- 社会(63075)
- 社会科(59652)
- 社会科学(59630)
- 省(56077)
- 基金项目(55854)
- 自然(49224)
- 自然科(47951)
- 自然科学(47935)
- 划(47623)
- 自然科学基金(47032)
- 教育(45348)
- 编号(41273)
- 资助(40616)
- 成果(32314)
- 发(31977)
- 重点(31752)
- 部(30294)
- 课题(28659)
- 创(28261)
- 科研(27155)
- 创新(26520)
- 计划(26397)
- 大学(25853)
共检索到302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逢军 沙润
意象空间分析对旅游地规划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城市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照片选取和意象草图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旅游地意象空间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南昌市旅游地的意象空间结构以"矩形"为特征;对典型地物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发现,地标性景点和道路出现的概率最大,功能区域和城市边缘出现的概率次之,节点出现的频率最少;南昌市意象空间地图与旅游交通地图相比,在涉及的空间范围、包含的景点数量和结构的复杂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
关键词:
城市旅游地 意象空间 意象草图 南昌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逢军 沙润 汪忠列
以城市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意象草图绘制相结合的方法,从评估性意象和结构性意象两个方面对南昌市旅游地意象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南昌市的总体可意象程度较高,景点意象受知名度和美誊度的影响,城市环境意象则受旅游者期望值和满意度的影响;意象组成元素根据其重要性依次为标志、路径、区域、边界和节点,最主要的意象组织手段是标志、路径和区域;就要素的可意象性而言,标志和路径最高,区域和边界次之,节点最弱;对意象空间结构的分析发现,南昌市存在着以八一广场和滕王阁为中心的两大旅游核心区,其架构模式是以城市风貌和城市环境为感知背景,以核心景区为感知重点,以主干道为支撑,被边界所限定,不同类型的地物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逢军
国民休闲背景下的城市游憩空间意象特征分析对于规划建设具有幸福感、特色性、宜居宜游的城市游憩地有特殊重要意义。以城市居民游憩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认知地图、访谈调查和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游憩空间意象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居民游憩认知地图绘图过程与特征的差异性导致了其认知地图类型的差异性,反映了居民独特的绘图空间思维、不同的空间组织方式以及别样的游憩环境心理;②游憩意象要素以路径、标志和节点的等级层次较高,意象内容则以广场、游憩商务中心与特色休闲街区、重要景观路桥、特色建筑物(群)和历史文化遗产与古迹地为主;③意象空间格局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具有强烈的市中心内聚倾向;④"革命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逢军
城市游憩意象评价研究对城市游憩规划设计有重要意义。以主城区居民游憩印象调查问卷为第一手资料,采用结构法与非结构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昌市游憩意象评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南昌市游憩意象的总体评价一般,具有正向和负向两个层面的意象评价内容;英雄城和生态城是南昌市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评价性游憩意象,"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特色"是南昌市游憩意象评价的两大核心因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一步揭示,南昌市游憩意象评价受到居民的性别、居住时间和居住地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城市游憩意象 特征 评价 南昌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志军 田逢军
空间句法提供了从空间认知的视角定量分析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理论和方法。以南昌市为例,采用空间句法分析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结构特征,解析了整体城市游憩空间形态的智能性水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南昌市游憩空间形态的认知影响因素,为国内其它城市的游憩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游憩空间 空间认知 空间句法 南昌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平芳 朱美兰
红色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旅游者要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旅游解说系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旅游者加深对红色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但是,绿色旅游地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地,其解说系统具有特定的对象、媒体、内容、目的、功能和构成。因此,只有遵循特定的构建模式,才能让红色旅游者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
关键词:
红色旅游 旅游解说系统 南昌市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郁成 邵鸿
中国实行的住房商品化政策将使中国社区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新的社区关系将使原有的旅游服务转变为社区化服务。社区化旅游服务为新的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良好条件。未来旅游业的发展不再单纯依赖于旅游资源 ,而要依靠旅游从业人员的创意。
关键词:
住房商品化 旅游 社区化 服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勇文 田逢军
网络虚拟社区中的城市旅游空间意象分析对探索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策略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对城市旅游空间意象的研究多集中在现实空间层面,而对网络虚拟社区中的空间意象重视不够。以旅游虚拟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评价性旅游空间意象和结构性旅游空间意象两个层面对蚂蜂窝旅游虚拟社区中的南昌市旅游空间意象图景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广场"、"滕王阁"、"八一"是南昌市最重要的核心旅游吸引物意象,"都市景观风貌"是最为偏好的意象主题,旅游情感评价意象总体以正面和积极为主;南昌市整体的旅游意象空间格局由物质实体形态的八一广场——滕王阁——秋水广场构成,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题的八一广场旅游意象区域、以观光为主题的滕王阁旅游意象区域和以娱乐和休闲为主题的秋水广场旅游意象区域等三大重点旅游意象区域,意象元素呈现出中心城区集中化分布、外围区分散分布的特征;网络虚拟社区的城市旅游空间意象虽然仍以物质实体的空间意象为核心组成,但非物质意象要素在空间意象建构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在方法上突破了以往城市旅游空间意象研究的局限,也为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旅游空间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邹勇文 田逢军
网络虚拟社区中的城市旅游空间意象分析对探索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城市旅游空间发展策略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对城市旅游空间意象的研究多集中在现实空间层面,而对网络虚拟社区中的空间意象重视不够。以旅游虚拟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评价性旅游空间意象和结构性旅游空间意象两个层面对蚂蜂窝旅游虚拟社区中的南昌市旅游空间意象图景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广场"、"滕王阁"、"八一"是南昌市最重要的核心旅游吸引物意象,"都市景观风貌"是最为偏好的意象主题,旅游情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邹小华
以政府搬迁形式来建设新区是我国城市空间拓展的典型形式。以省会城市南昌市府搬迁地红谷滩新区为例,考察并探讨了城市新区人气聚集的条件和问题。就目前而言,新区尚未达到预期的人气,其原因包括缺乏持续的现金流,缺乏空间层次的多样性与密度,生活、商务和通勤的高成本以及缺乏夜生活等。市府搬迁模式虽然有助于城市空间形态上的跨越和空间结构的优化,但也要因势利导,不可滥用。
关键词:
城市新区 政府搬迁 人气聚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征华 彭迪云
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建设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工业,将成为城市低碳发展的重心和关键。本文利用以二氧化碳作为非期望产出的DEA模型构建了碳排放绩效指数,并对低碳试点城市——南昌的工业碳排放绩效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绩效得到改进,技术进步是主要原因,但改进效果并不显著;不同行业碳排放绩效存在差异;重工业和轻工业碳排放绩效均有改进,且重工业改进幅度大于轻工业。为此,应通过健全行业碳排放绩效测评体系、大力提高技术效率、继续推动技术进步、推行传统产业低碳化、低碳产业支柱化以及主导产业低碳化等措施提高工业碳排放绩效,促进城市低碳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蒋志杰 吴国清 白光润
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研究对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南水乡古镇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游客问卷调查及意象地图描绘等方法 ,初步探究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地意象空间是以“环状”为特征 ;而组成意象空间的要素主要有干道、桥梁、节点、标志和区域 ;其中干道和桥梁构建了“环状”意象空间框架。根据此项研究的成果 ,本文最后提出了对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江南水乡古镇 旅游地意象空间 意象地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闵忠荣 杨贤房
城市空间增长形态受城市多种动力机制综合影响,从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进动力机制入手,探讨大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南昌市为例,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演进中存在的问题,研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目标,并以城市空间管制区划为抓手,对城市及周边区域进行政策分区,提出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具体空间管制措施。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管制区划 南昌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逢军
主城区是城市户外游憩场所集聚、类型多样性强的地区,也是居民日常游憩的重点区域,在城市游憩空间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空间认知研究对城市游憩空间规划设计有重要意义。以游憩空间认知问卷调查为第一手资料,分析了南昌市主城区居民评价性游憩空间认知的总体特征与组合性特征,进而探讨了其影响因素,为城市游憩空间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主城区 游憩空间 空间认知 评价 南昌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燕 冯兴华 曾凡盛 李建新 肖泽平 毕曼玉
蓝绿景观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南方典型水网型城市—南昌市为研究区,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定量评估蓝绿景观格局及生境质量演化状况,并深入探究城市生境质量与蓝绿景观变化的时空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5~2020年,蓝绿景观与耕地、建设用地间的转换频度与广度显著提升;生态屏障区蓝绿景观聚合度处于较高水平,中心城区的蓝绿景观持续收缩、破碎化程度加剧。(2)南昌市生境质量出现下降趋势并具有“外围高中间低”地域分异特征,高等级生境区主要分布在城市生态屏障区,中心城区的低等级生境区在研究期内出现跨江拓展、南向扩张和内部填充等演化特征。(3)蓝绿景观的景观格局对生境质量的影响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方向性,景观聚合度(AI)与生境质量整体呈正相关,而边缘密度(ED)、散布与并列指数(IJI)和斑块密度(PD)对生境质量的正向影响主要集中在耕地和建设用地景观区域。该文认为蓝绿景观格局调控是促进生境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水网型城市应合理布局中心城区蓝绿景观、强化生态屏障区蓝绿景观完整性保护、构建蓝绿景观交织的生态格局。研究结果为水网型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实现“水陆共生、韧性发展”格局提供科学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