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7)
2023(8680)
2022(7304)
2021(6509)
2020(5171)
2019(12000)
2018(11499)
2017(21661)
2016(11510)
2015(12598)
2014(12658)
2013(12647)
2012(12122)
2011(11297)
2010(11635)
2009(10711)
2008(10657)
2007(9567)
2006(9007)
2005(8443)
作者
(35132)
(29215)
(29125)
(27321)
(18859)
(14114)
(13128)
(11243)
(11188)
(10637)
(10118)
(9879)
(9723)
(9337)
(9038)
(8972)
(8659)
(8584)
(8431)
(8417)
(7419)
(7185)
(7141)
(6778)
(6631)
(6610)
(6527)
(6468)
(6068)
(5851)
学科
(57357)
经济(57304)
管理(25497)
(24333)
中国(22067)
地方(21338)
(17759)
企业(17759)
(15498)
方法(15437)
业经(14070)
(11231)
(11181)
农业(11138)
地方经济(10889)
数学(10888)
数学方法(10705)
理论(9994)
(9238)
金融(9236)
环境(9218)
(8875)
银行(8857)
(8749)
(8512)
(8503)
贸易(8491)
(8217)
(8041)
发展(8013)
机构
学院(167366)
大学(164791)
研究(66909)
(65356)
经济(63647)
管理(57463)
中国(49698)
理学(47349)
理学院(46571)
管理学(45607)
管理学院(45241)
科学(42157)
(38575)
(34726)
研究所(31202)
(29993)
中心(29062)
(29057)
(28266)
(28089)
师范(28009)
北京(25430)
(24934)
业大(23303)
(23233)
师范大学(22741)
财经(22610)
农业(22223)
(21565)
(20311)
基金
项目(106312)
科学(83135)
研究(78290)
基金(74092)
(65266)
国家(64648)
科学基金(54375)
社会(49871)
社会科(47221)
社会科学(47210)
(43194)
基金项目(39227)
(35956)
教育(34533)
自然(33551)
自然科(32740)
自然科学(32732)
自然科学基金(32097)
编号(31214)
资助(30133)
(30032)
成果(26034)
重点(24432)
发展(24283)
(23864)
课题(23852)
(21606)
(21226)
国家社会(20356)
创新(19772)
期刊
(86351)
经济(86351)
研究(56013)
中国(41228)
(28192)
科学(26292)
学报(26284)
教育(23632)
管理(23275)
(20570)
大学(20108)
农业(19288)
学学(18630)
(16960)
金融(16960)
业经(15542)
技术(14239)
经济研究(13261)
问题(12624)
财经(10709)
(10493)
(10354)
(9433)
图书(9053)
资源(8898)
(8492)
(8387)
商业(8314)
现代(8165)
科技(8000)
共检索到2782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Myriam Jansen-Verbeke  孙业红  
城市旅游研究有长期的历史。文章从新的角度较为系统地综述了城市旅游这个并不新颖、但却值得深入探索的问题,在西方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城市旅游发展创新性的思想和理论构架,并指出了未来几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如城市中旅游集聚造成的拥挤问题、城市遗产类旅游资源空间格局研究(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旅游规划中广泛存在的"复制与粘贴"问题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损害以及城市舞台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中国城市旅游发展的研究现状,提出中国城市旅游发展可以借鉴的一些国际先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杜江  张凌云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国内外旅游学术界对于旅游学的认识和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历程,指出随着支撑旅游业基础性学科的创新发展和旅游实践的不断深入,需要对于旅游学科的体系结构进行解构与重构,重新思考和整理旅游学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改变现有的将旅游学科设置在工商管理项目下的不合理格局,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的,跨学科、多维度、多层面的旅游学研究体系框架已日趋成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建平  
根据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业发展计划,到2020年在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1亿人次以上,旅游收入将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总产值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4%,旅游消费将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颜军  李荃辉  庞甲光  张亚峰  
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当前旅游业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发和利用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尹贻梅  
1创意旅游的兴起及其内涵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创意产业成为各国和各级政府促进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解决经济社会环境问题的重要战略。旅游产业的体验性和参与性特征,以及显著的产业连带效应,使其能够与文化创意产业完美融合;加之旅游业本身就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产业,无论是广告、动漫、时尚与时装设计等现代创意产业,还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品、表演艺术等传统创意产业,都能够与旅游业巧妙结合,产生强大的经济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颂  
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内涵包括公平发展的思想,人类与自然界共同进化,旅游业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了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时空体系。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制定可持续的旅游规划,需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旅游产品设计,需要有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等管理保障体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亚庆  潘丽君  
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引发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居民利益受损等诸多问题,如何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出发,分析限制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因素,立足旅游空间结构规划视角提出以城市旅游网络构建、多级旅游板块演变,以及旅游边缘空间扩散为核心内容的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并以杭州市城市旅游为例,探讨其如何依靠空间组织与结构规划推动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玉静  林淼  
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也迈进了新的历史时代,面临人民日益增长的品质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暂时落后之间的矛盾,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努力打造旅游业之幸福产业建设、积极开创"旅游+"新时代,是解决旅游业发展主要矛盾的历史新征程,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深化改革、精品意识和创新建设成为迈入旅游业新方向的新思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勇  黄俐波  
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管理领域内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之一。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分析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更新认识,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而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祥寒冰  
森林旅游资源不仅在于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在于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森林旅游产业逐渐布局“文化旅游”事业,森林文化旅游成为森林旅游开发中的热门话题。积极挖掘森林旅游中的文化资源,将有效推动中国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结合《中国森林旅游文化》一书,简析国家森林旅游文化内涵,并联系既有实践经验探索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玉华  杨爱军  
文化生态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具有脆弱的一面。天龙屯堡在发展文化旅游的过程中,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坚持社会效益适度优先的原则,走出了一条具有天龙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探寻天龙屯堡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对于指导其他屯堡文化区以及文化生态脆弱区发展旅游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严润成  
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宝贵文化财富,应用于旅游开发将产生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保护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形式之一。目前四川江油李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合理利用与开发。灾后重建中,如何实现其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庞英姿  
民族文化旅游对云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民族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其面临的优势、机遇、劣势和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文化旅游业可持续的对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甄翌  康文星  
生态足迹模型和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影响较大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本文阐述了两种评价方法的特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