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1)
2023(13776)
2022(11428)
2021(10557)
2020(8443)
2019(19295)
2018(19010)
2017(36051)
2016(19658)
2015(22088)
2014(22362)
2013(22148)
2012(20767)
2011(18531)
2010(19200)
2009(17825)
2008(18012)
2007(16574)
2006(15206)
2005(14304)
作者
(56810)
(47159)
(46989)
(44356)
(30461)
(22706)
(21392)
(18147)
(18005)
(17279)
(16083)
(16082)
(15311)
(15064)
(14487)
(14359)
(14019)
(13870)
(13729)
(13704)
(11858)
(11639)
(11418)
(11135)
(10930)
(10606)
(10456)
(10453)
(9457)
(9436)
学科
(91936)
经济(91814)
(80051)
(70478)
企业(70478)
管理(68814)
业经(30851)
(30697)
方法(29985)
中国(28583)
地方(26551)
(26148)
农业(22296)
数学(20455)
数学方法(20207)
(18861)
(18857)
财务(18826)
财务管理(18791)
技术(18490)
理论(18011)
企业财务(17683)
(16545)
(15005)
(14742)
(14637)
环境(14502)
(14377)
贸易(14360)
(13898)
机构
学院(286797)
大学(276951)
(115740)
经济(113007)
管理(109877)
研究(95331)
理学(91306)
理学院(90175)
管理学(88913)
管理学院(88321)
中国(77250)
(61566)
(56857)
科学(56619)
(48787)
(47775)
(45167)
中心(44713)
财经(43137)
研究所(41976)
(40593)
师范(40275)
北京(39922)
(39778)
(38648)
业大(37368)
(34861)
农业(34496)
经济学(33440)
(32849)
基金
项目(173587)
科学(137545)
研究(134300)
基金(122108)
(103398)
国家(102277)
科学基金(89773)
社会(85030)
社会科(80352)
社会科学(80331)
(71638)
基金项目(65551)
教育(60111)
(57668)
编号(56416)
自然(55485)
自然科(54114)
自然科学(54103)
自然科学基金(53141)
资助(48610)
成果(45240)
(43300)
课题(40114)
(38480)
重点(38440)
(36495)
(36078)
发展(35707)
(35124)
创新(35007)
期刊
(151753)
经济(151753)
研究(91400)
中国(65477)
(47430)
管理(46103)
(43719)
科学(36466)
教育(35184)
学报(33777)
(30785)
金融(30785)
农业(29657)
业经(28343)
技术(28292)
大学(26636)
学学(24644)
问题(21186)
经济研究(21167)
财经(20992)
(18321)
(17271)
技术经济(15741)
现代(15648)
(14834)
(14392)
资源(14321)
商业(14269)
财会(14118)
图书(13913)
共检索到466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丰桂萍  张澄溪  
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特别是对一些历史悠久、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资源渐进枯竭、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城市,研究旅游业对经济转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通过对旅游业的调查研究和现状分析,进一步明确其支柱产业地位及发展方向.以促进大同经济快速转型、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辉  
在综合分析大同市地域结构现状、地域结构水平的基础上 ,采用聚类定量、逻辑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构筑了大同市区域发展的中心—外围地域结构 ,指出大同市在“九五”到 2 0 10年期间里 ,生产力布局应该采取强化中心、层次推进、延展轴链、驱动叶面的“风轮式”发展战略 ,塑造“一心、两面、四条链”的总体格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瑞娟  
工业旅游是随着工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而形成的新型旅游项目,工业旅游使旅游者、旅游业、工业企业等相关部门直接受益,日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目前,我国在工业旅游的理论基础、影响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文章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在产业融合理论和工业旅游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通过分析其发展工业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找出发展工业旅游的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为大同市工业旅游的理论研究与旅游实践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  
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旅游业被列为支柱产业之一。山西省是文物资源大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提到一个重要日程上。晋中市晋商文化底蕴深厚,资源集中,是晋商文化旅游的热点城市。通过指出晋中市晋商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晋商文化旅游未来发展的战略举措。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安士伟  贾学锋  
发展驻马店旅游业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驻马店的旅游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开发。文章从驻马店地处中原、位居天下之中、自古以来就有"天中"之称的地理位置,并且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发展驻马店的"天之中"生态文化旅游的若干措施,以便尽早使驻马店市的旅游成为我国中原地区旅游的新热点。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国阶  
本文所指的三峡地区,包括湖北省的宜昌市、宜昌地区,鄂西自治州之巴东县和四川省的万县、涪陵两地区。总面积8.16万乎方公里,人口1,760万。该区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山地和深丘占总面积的80%以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发挥该区的旅游资源优势,为其经济发展服务,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三峡地区旅游资源的基本评价众所周知,三峡的名字就是旅游的象征,对广大游客有巨大吸引力。从经济开发角度,三峡的旅游资源确实名不虚传,有很大的开发意义。对此,我们应给予科学的评价。 (一)旅游资源丰富多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其元  
海南岛拥有阳光、海水、沙滩、绿洲等度假旅游要素,是一块保持着亚热带及热带自然风光的处女地,拥有海岸带、热带雨林、火山、温泉、珍禽异兽、古迹名胜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1988年建省以来,海南省政府把建设热带海岛度假休闲旅游胜地和生态健康岛,作为海南省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一,新建、扩建和完善了亚龙湾、鹿回头公园、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等一批集岛屿自然风光、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海洋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档次较高、特色鲜明的景区(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斌  
从2016年到2020年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期,我国旅游业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各级政府和旅游业界要把握大众旅游由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的总体趋势和阶段特征,以更大力度的改革、更大勇气的创新、更大规模的发展,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常态化发展,打造中国旅游经济升级版,初步实现世界旅游强国的战略目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昼  
从发达地区乡镇的概念分析入手,指出经济发达地区乡镇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旅游业的内涵特性以及在我国近三十年的发展的成功历程表明,旅游业是经济发达地区乡镇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条路径选择。接着以昆山市张浦镇旅游业的发展为例,从其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瓶颈及其政策建议等内容展开论述,最后指出,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在经济转型升级及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必须有效推进"三位一体"、"内外兼修"及"三管齐下"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化和品牌化的乡镇旅游。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晞  
运用城市经济学理论工具,以广西桂林、南宁、柳州、梧州、北海等五个主要旅游城市为例,对城市化与旅游业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旅游产业的地方化经济效应和城市化经济效应。研究表明,国际旅游目的地具有明显的旅游资源品位导向,城市化经济效应不强;而国内旅游目的地则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经济效应和区位导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辉  
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与其所依托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旅游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城市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也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景城一体"、共同发展方能实现双赢。分析了旅游业发展与其依托城市的互动发展关系,并以九江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发现和总结一般规律,为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雪旺  
将生态学的种群间关系理论引入到旅游研究中,总结出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基本类型,即竞争、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和寄生。在深入分析各种类型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得出了若干有实践意义的基本结论:一是旅游地之间的竞争是福祸相倚的,应当采取各种规划和管理手段限制过度的和恶性的竞争,而鼓励适度的和良性的竞争;二是旅游地空间关系的各种基本类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这种特性为区域旅游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时,应该综合考虑本地与其它旅游地的相互关系,从而做到准确定位,并进一步趋利避害或化害为利。最后,运用这一理论对山西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要轶丽  郑国  
旅游区位非优区是由于其区位的不理想 ,从而导致具有一定资源禀赋的旅游地开发困难、旅游业发展缓慢的地区。随着我国旅游业空间发展格局的改变 ,旅游区位非优区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基于对旅游区位非优区现状的剖析 ,以山西运城市为例 ,提出了旅游区位非优区旅游业发展动力机制 ,促进其旅游业的加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