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8)
2023(9962)
2022(8287)
2021(7661)
2020(6251)
2019(13960)
2018(13635)
2017(26161)
2016(14481)
2015(15992)
2014(15749)
2013(15183)
2012(14074)
2011(12692)
2010(13211)
2009(12381)
2008(12166)
2007(11324)
2006(10396)
2005(9319)
作者
(40361)
(33414)
(33176)
(31810)
(21327)
(15795)
(15070)
(12797)
(12650)
(12146)
(11411)
(11099)
(10786)
(10761)
(10634)
(10360)
(9865)
(9723)
(9634)
(9618)
(8416)
(8096)
(8060)
(7803)
(7692)
(7502)
(7351)
(7348)
(6809)
(6808)
学科
(51232)
经济(51167)
管理(45225)
(40854)
(33406)
企业(33406)
(21823)
中国(21620)
税收(20378)
(20212)
(17602)
(16097)
方法(15574)
技术(13754)
地方(13470)
(13284)
数学(12857)
数学方法(12653)
业经(11873)
(10653)
(10635)
银行(10633)
(10617)
(10263)
农业(10252)
技术管理(9873)
理论(9773)
(9744)
贸易(9738)
(9584)
机构
学院(196728)
大学(193038)
(81782)
经济(79741)
管理(73177)
研究(71651)
理学(61303)
理学院(60579)
管理学(59658)
管理学院(59242)
中国(55058)
(44913)
(41879)
科学(41541)
(36043)
(32854)
财经(32630)
中心(32265)
研究所(31901)
(30299)
(29439)
北京(26724)
(26492)
(26222)
师范(25984)
(25825)
业大(25622)
经济学(24432)
财经大学(23658)
农业(23455)
基金
项目(124572)
科学(98867)
研究(95112)
基金(88809)
(76844)
国家(76174)
科学基金(65568)
社会(60375)
社会科(57202)
社会科学(57189)
(49273)
基金项目(45961)
教育(42751)
(41348)
自然(40322)
编号(39451)
自然科(39446)
自然科学(39435)
自然科学基金(38706)
资助(35452)
成果(33755)
课题(28689)
(28290)
重点(27897)
(27772)
(26728)
创新(26625)
国家社会(25010)
(24931)
(24093)
期刊
(97224)
经济(97224)
研究(69563)
中国(44612)
(33768)
管理(29251)
(27961)
学报(26509)
教育(25635)
科学(25310)
(21465)
金融(21465)
大学(20193)
学学(18897)
农业(18449)
技术(17544)
(16309)
经济研究(15998)
(15709)
业经(15577)
财经(15389)
税务(13969)
问题(13658)
(13419)
(10573)
国际(10380)
科技(9826)
现代(9679)
(9595)
(9504)
共检索到320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军  
城市新弱势群体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好其就业问题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税收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促进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的特殊性与税收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税收政策作为外生变量要引起如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以及企业雇佣新弱势群体的积极性等内生变量发生变化,才能起到作用。其次,就现行的税收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必须在就业培训、政策的适用对象以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同时考虑,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新弱势群体就业。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燕  王前进  
分析了当前我国弱势群体失业情况的严重性、特殊性及其原因 ,提出了构建我国弱势群体扶持政策的基本原则及标本兼治、着眼未来的就业扶持政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星斗  
本文提出了弱势群体经济学的新概念,论述了弱势群体经济学的内涵、特征与源起、弱势群体经济学的大纲及原理,最后,探讨了关于弱势群体的若干经济政策。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谭友坤  卢清  
幼儿弱势群体是指0至6、7周岁,在经济、文化、身心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地位的儿童,即幼儿中的弱势群体。目前,我国缺乏对幼儿弱势群体早期教育的政策支持,也缺乏这方面的课题研究。国家可通过立法确立就近入园学前教育制度,减免或延缓支付教育费用制度,建立幼儿弱势群体的教育补偿制度,社区弱势幼儿教育状况监护网络等,以促进幼儿弱势群体早期教育的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成文  胡彬彬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已日益被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在政策模式的选择上,香港走的是一条"后福利社会"的道路。"后福利社会"这种模式是在考虑了弱势群体的需要和权利及传统华人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相对于"福利社会"这一模式而言,更加强调个人职责和多元供给。受这种模式的影响,香港对于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是由政府与第三部门共同推动的,并实现了形式上的多样化,即货币福利与福利服务的齐头并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再生  
我国城市弱势群体规模巨大,并呈迅速增加趋势,失业、下岗人员已成为城市弱势群体的主体,要解决弱势群体问题必须采取特殊的就业援助。目前国内形成的典型就业促进模式主要有:社会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支持模式、政府就业促进与扶持政策模式、公益性、福利性就业模式、社区就业与NGO、NPO就业模式、政府、企业、社区与社会综合支持体系模式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申晓梅  
扶持和帮助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要求 ,亦是保证市场就业有效运作的条件。要针对目前下岗职工中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转岗转业困难的弱势就业群体的再就业 ,从六个方面即再就业政策援助、再就业岗位援助、社区服务援助、社会保障援助、法律咨询援助等提出应对性措施。以期通过运用更优惠政策、营造全社会扶贫济困道德氛围 ,给予弱势群体持久、稳定帮助。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汤建光  李江  庄士诚  
就业弱势群体是指在就业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解决就业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对有效控制社会失业率、维护社会稳定、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非人力资本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市场制度无情的竞争机制以及各种名目的就业歧视,农民进城引发的“就业替代”效应,政府、社会对就业弱势群体就业扶助不足和法律援助缺位,是就业弱势群体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就业弱势群体的就业,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法律的保障援助和社会的关注支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马列  石红梅  
推进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关键。税收作为外生变量,对解决"农民工"群体的就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考察我国"农民工"的就业特点,提出通过税收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来促进"农民工"群体的就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永杰  李强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已引 起我国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表明,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无法通过劳动力 市场的自发调节来解决,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因此,分析弱势群体的就业现状,弱 势群体就业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的相关对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