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4)
2023(12522)
2022(10763)
2021(10158)
2020(8368)
2019(19444)
2018(19545)
2017(36920)
2016(20478)
2015(23102)
2014(23521)
2013(22888)
2012(20961)
2011(18937)
2010(18862)
2009(17061)
2008(16552)
2007(14620)
2006(12813)
2005(10698)
作者
(60017)
(49543)
(49313)
(46984)
(31523)
(23732)
(22425)
(19633)
(19073)
(17741)
(17109)
(16685)
(15920)
(15545)
(15359)
(15251)
(14777)
(14701)
(14152)
(14035)
(12440)
(12166)
(12031)
(11318)
(11111)
(11071)
(11060)
(10830)
(10054)
(9909)
学科
(77516)
经济(77423)
管理(57825)
(49196)
(40731)
企业(40731)
方法(33561)
数学(28537)
数学方法(28202)
中国(23864)
(21334)
(20100)
地方(19503)
(17996)
业经(17232)
环境(15830)
理论(14810)
(14158)
(14005)
农业(13993)
教育(12329)
(11873)
技术(11805)
(11630)
贸易(11624)
(11201)
(11199)
银行(11152)
(10873)
(10866)
机构
大学(283501)
学院(282638)
管理(111273)
(102995)
经济(100270)
研究(96966)
理学(96029)
理学院(94850)
管理学(93094)
管理学院(92589)
中国(69700)
科学(63929)
(62410)
(48818)
(48278)
(46750)
业大(45174)
研究所(44840)
中心(43529)
(41997)
(39845)
师范(39427)
北京(39392)
农业(37796)
财经(37314)
(36387)
(34359)
(33876)
技术(32723)
师范大学(31821)
基金
项目(200257)
科学(155642)
研究(146128)
基金(141905)
(124656)
国家(123593)
科学基金(105163)
社会(88754)
社会科(83792)
社会科学(83769)
(79636)
基金项目(76492)
自然(69571)
自然科(67840)
自然科学(67821)
(67307)
教育(66968)
自然科学基金(66529)
编号(60680)
资助(57527)
成果(49353)
重点(44808)
(42694)
课题(42682)
(42662)
(41049)
创新(38235)
科研(38010)
项目编号(36654)
计划(36587)
期刊
(115384)
经济(115384)
研究(82233)
中国(56840)
学报(48513)
(43515)
科学(43293)
管理(39655)
教育(37568)
大学(35729)
(33837)
学学(33251)
农业(30423)
技术(25119)
(20388)
金融(20388)
业经(19691)
图书(18247)
经济研究(17114)
财经(16925)
问题(16301)
(15164)
科技(14811)
(14345)
资源(13962)
理论(13712)
(13650)
现代(13002)
实践(12836)
(12836)
共检索到4123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文雯  王奇  
城市新区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将生态文明理念融于城市新区建设中,是对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两大国家主导发展理念的践行。研究并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城市新区建设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对于刻画城市新区应具备的特征、引导建设规划方向、提升城市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解读,依据对"自然—界面—经济—人居"这一"全过程"进行"全生态"建设的思路,构建了包括"自然资产、环境亲和、绿色发展、生态宜居"四个层次共39项指标的城市新区建设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并按指标的状态属性和约束属性进一步细分。既可作为城市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梁文森  
一、生态文明的涵义生态文明的内涵是指人类社会人类同自然环境(原生)与人为(改造过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包括抗拒、改善,所达至趋利避害、协调适应和进步开化的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静  夏海勇  
文章通过对已有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和其他方面指标体系进行借鉴与参考,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构建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并用所构建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和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以昆山、大连和东莞3市为例,将3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验证了所建指标体系的可达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齐心  
根据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以及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理论,提出了由生态自然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社会建设、生态政治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组成的衡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指标体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杰  曹玉昆  
通过对构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在充分比较、筛选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从思想教化、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和保障体系6个层面,选取了2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黑龙江省为例,通过抽样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难以获取数据的思想教化层面进行了专门的调研。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居民生态文明习惯养成率较高,但生态文明行为与思想存在差距;公众对生态环境的满意度不高;城乡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高,生态文明情感较深厚,但生态文明知识储备不足。黑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虽然逐年好转,但各层面发展不均衡,思想教化、生态文化及生态社会层面急需加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邢银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但我们也越来越意识到:物质文明不能以单一的GDP来衡量。本文认为物质文明的衡量应该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若干指标。通过建立衡量我国物质文明较完备的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用极值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物质文明进行测量,从中发现物质文明建设的优势和不足,并寻找一些提升物质文明指数的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家贵  
"生态文明城市"这种全新城市发展理念,需要进行科学诠释和界定。本文提出"生态文明城市"应包括"自然生态文明、经济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和城市精神文明"等四大基本内涵,并据以提出了以"绿色GDP产值比重增长速度"和"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增长速度"加权计算"生态文明城市进步指数"为综合衡量指标的基本构想。为评估城市发展路径选择、城市管理绩效评估、推进政府宏观战略决策和相关发展规划的配套落实等提供借鉴,并据以构建客观与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艳芳  曲建武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设计了包括生态经济发展、资源能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制度建设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层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该指标体系对2015年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个副省级城市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沈阳市应在资源能源利用方面,长春市应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建设方面,哈尔滨市应在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制度建设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和平  于秋阳  
当前,关于生态文明的讨论方兴未艾,虽未形成统一认识,但主旨思想已基本一致。旅游生态文明以"生态旅游"和"生态文明"的和谐思想为基础,以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为核心,旨在寻求生态、经济的双赢。文章构建了包含6个二级指标和41个三级指标的都市旅游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并创造性的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分别采用不同的熵权进行权重修正从而与都市旅游发展现实具有更高贴合度。实证研究表明,上海、北京凭借高度的国际化和制度文明而得到较高综合评价,但上海薄弱的旅游资源禀赋成为其发展的瓶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珊  黄贤金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针对生态文明动态化、区域性的特点与基本内涵,尝试建立省域范围的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综合评价江苏省生态文明的建设绩效。文章指出2000—2007年间江苏省与全国的建设程度差异,同时总结2007年度江苏省13个地市的发展阶段差异。鉴于江苏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提出完善生态设施、健全生态补偿、发展生态产业及增强生态意识等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薇  
北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成就显著,已经由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向追求经济发展质量转变,但是人口持续增长与资源紧缺的矛盾长期存在。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目的是对生态文明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和预测,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决策服务。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学科的复杂研究,从概念界定、指标取舍、数据采集等方面努力建立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关系,构建了生态文明-区域经济压力指数,与全国其他省市进行对比,找准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定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项赟  刘晓文  张剑鸣  张玉环  李宇  温勇  方晓航  
通过文献统计及客观赋权的方法,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五个方面构建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对江苏和广东各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进行了综合评价与验证。结果显示通过该方法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庆志  国凤兰  
山东省生态文明建设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因此构建一套科学、权威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对山东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评价、引导显得尤为必要。分析生态文明要素构成,采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设计相结合方法,从生态本色文明和生态发展文明两个角度研究构建由总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构成的山东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设计生态文明五级评价标准并进行实证分析。这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山东,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蓝庆新  彭一然  冯科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构建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4个准则层,30项具体指标层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在该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2011年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评价结果显示:在这4个一线城市中,深圳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最高,北京市应在生态经济方面,上海市应在生态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广州市应在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秦伟山  张义丰  袁境  
从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生态文明城市的内涵,提出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六维路线图,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生态制度体系、生态文化体系、人居环境体系、环境支撑体系、资源保障体系和生态经济体系六大体系;从制度保障、生态人居、环境支撑、经济运行和意识文化5个方面选择35项指标构建了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测度方法,并对沈阳市和平区、苏州市相城区、西安市浐灞区、成都市温江区和贵阳市等5个典型城市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显示:苏州市相城区、成都市温江区和沈阳市和平区属于生态文明建设模范城市;贵阳市和西安市浐灞区属于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城市。最后针对各市、区的生态文明城市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