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55)
- 2023(3333)
- 2022(2720)
- 2021(2412)
- 2020(1925)
- 2019(4288)
- 2018(4165)
- 2017(7859)
- 2016(4320)
- 2015(4971)
- 2014(4919)
- 2013(4940)
- 2012(4506)
- 2011(3990)
- 2010(4008)
- 2009(3726)
- 2008(3811)
- 2007(3264)
- 2006(2704)
- 2005(2410)
- 学科
- 济(19182)
- 经济(19166)
- 管理(11509)
- 中国(8782)
- 业(8666)
- 企(8284)
- 企业(8284)
- 方法(7781)
- 城市(5980)
- 数学(5718)
- 地方(5639)
- 数学方法(5639)
- 理论(4610)
- 城市经济(4308)
- 学(4271)
- 业经(4238)
- 文化(3854)
- 财(3668)
- 环境(3492)
- 和(3491)
- 产业(3487)
- 教育(3151)
- 发(2992)
- 经济理论(2949)
- 农(2595)
- 务(2591)
- 财务(2587)
- 财务管理(2582)
- 企业财务(2467)
- 方城(2413)
- 机构
- 学院(63412)
- 大学(63354)
- 研究(22812)
- 管理(22407)
- 济(22401)
- 经济(21653)
- 理学(19355)
- 理学院(19019)
- 管理学(18562)
- 管理学院(18417)
- 科学(15235)
- 中国(15126)
- 京(14343)
- 所(11377)
- 范(10744)
- 师范(10673)
- 研究所(10426)
- 财(10088)
- 中心(9651)
- 江(9479)
- 院(9002)
- 北京(8931)
- 师范大学(8808)
- 农(8730)
- 业大(8581)
- 财经(8395)
- 州(7858)
- 经(7601)
- 经济学(7192)
- 研究院(7137)
- 基金
- 项目(45414)
- 科学(36069)
- 基金(32900)
- 研究(32159)
- 家(29191)
- 国家(28943)
- 科学基金(24851)
- 社会(21325)
- 社会科(20173)
- 社会科学(20169)
- 省(17478)
- 基金项目(17471)
- 自然(16244)
- 自然科(15851)
- 自然科学(15847)
- 自然科学基金(15510)
- 划(15482)
- 教育(14528)
- 资助(12785)
- 编号(12387)
- 重点(10448)
- 发(9975)
- 成果(9962)
- 部(9546)
- 课题(9200)
- 创(8979)
- 国家社会(8972)
- 计划(8374)
- 科研(8337)
- 创新(8229)
共检索到903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敏 潘怡辉
价值评估是城市保护的基石,评估标准的缺失或不规范,直接影响到保护对象的准确性与全面性,也直接影响到保护的成效。从建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综合视角,针对目前我国城市文化遗产标准中有争议或易疏漏的方面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六方面的内容,即形态特征的原真性、功能类型的多样性、时间界定的灵活性、地域特征的普遍性、现状特征的完整性、价值演变的规律性,以期对城市遗产价值评估标准的制定有所帮助。
关键词:
城市文化遗产 价值 评估标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林贤彪 颜燕燕 闵庆文 王锦福 郑江闽 张永勋 王维奇
基于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进行初步研究。以实地调研的方式进行支付意愿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63份。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支付意愿率与支付意愿值均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民与城镇居民支付意愿率分别为71.93%和60.06%,最大平均支付意愿值分别为25.67元/a和64.56元/a,最终估算出2013年福州茉莉花种植与茶文化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约为1.51亿元。经Probit与Logit回归分析表明:有无捐赠历史行为与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民受访者是否有支付意愿和支付值的主要因素;而城镇居民不仅受有无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苏卉 占绍文 金青梅
我国文化遗产是文化资源的精髓所在。由于文化遗产在价值构成方面具有特殊性,实践中往往出现遗产价值被低估的现象。鉴于此,本文对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构成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非使用价值在文化遗产总经济价值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并在对比不同价值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唐大明宫文化遗产为例,采取意愿价值评估法对其进行经济价值的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合理制定我国文化遗产利用策略、促进文化遗产价值发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化遗产资源 价值构成 经济价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乔文慧 王强
洪涝灾害危害面广大,为预见城市文化遗产的洪涝风险,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抗灾力4个方面构建城市文化遗产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并以广州市文化遗产为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文化遗产对灾害因子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遗产级别与综合风险系数成正相关,且以越秀、海珠中心城区及白云区遗产综合洪涝风险最大,花都区和白云区遗产致灾风险最高,越秀区、黄浦区和从化区遗产抗灾力最差。构建文化遗产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能够增加对未来遗产风险的掌握,提高对遗产的应急防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闵庆文 赵贵根 焦雯珺
遗产监测评估是世界遗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遗产价值维护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回顾了世界遗产监测评估的发展历程,论述了国内外世界遗产监测评估的研究进展,并在分析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评估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监测评估的需要关注的3个问题。
关键词:
监测评估 世界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佟玉权 韩福文
科学的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是搞好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基础。通过分析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形势,阐述我国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的基本原则,提出由4个大类指标和16个类型指标所构成的工业遗产旅游价值评估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得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遗产 工业遗产旅游 价值评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夏
从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之间的紧密关系入手,认为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特色体现及重要的发展资源;同时考察了当前快速城市化以及全球化的社会和时代背景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所造成的严重冲击,以及城市对文化建设和特色塑造的必然追求,并就其传承与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城市文化遗产 城市文化 传承与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栩同 孙蒋涛
城市共生理念是在吸收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历史和谐相处的新发展需求,并依托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新形态基础上提出的。在传统的城市发展理念之中,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阻碍了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在城市遗产保护中消耗了大量的经济成本与人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首军
文章通过对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的延览,提出深入开展全面普查整理、科学认定保护和继承研究创新的基础性工作,继而挖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的基本价值,适度开发与努力创新,加强宣传和教育,从而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
关键词:
非物质 文化遗产 民族精神 文化自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梓萌 李刚
习仲勋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率先倡导保护西北地区古文献及珍贵文物;建国初期主政西北时,提议设立文物处,做出保护西安城墙、唐慧彻寺南塔和碑林博物馆等指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中央任职,签发大量文物保护文件;改革开放后,积极参与保护长城、圆明园、林则徐故居及墓地等文物遗迹,以及秦腔、阿宫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总结习仲勋文化遗产保护思想,包括: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教育功能,强调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科学理念和方法点。这些前瞻性思想和实践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祝蕊 刘炜 付雅明
文化遗产是人类精神或物质产品的沉淀和遗存。在正在到来的Web3.0时代,文化遗产将会呈现许多全新的形态和应用方式,相关技术将从全方位多角度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对其价值实现起到前所未有的促进作用,文化遗产在Web3.0时代必将成为各类元宇宙开发的重要来源和内容源泉。本文梳理了文化遗产的概念,对文化遗产的价值理论进行回顾,重新审视文化遗产的价值建构在新技术革命中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在Web3.0环境下文化遗产全面价值重构的实现路径与可能方式,探讨通过数据化、资产化和虚拟化,使文化遗产的内在存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得到充分的显式化和外化,以此作为文化遗产价值重构的基本方法,最终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实现提供基础。图2。表2。参考文献4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庄志民
在大道理上,学界和业界众所周知,作为世界遗产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具有稀缺罕见性、无法替代性以及举世公认的价值属性。所以,对其进行有利于传承的保护是第一位的,而利用其进行产业化的开发则是第二位的。但实话实说,当下的我国旅游业,往往比较青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刚 肖海 石惠春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国家、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下,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变异甚至消失。应该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旅游价值,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对其旅游开发时,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评估,要注重传承人的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要发挥行政保护作用,建立健全法规和各部门的协调机制。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价值 旅游开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天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结晶和财富,具有不可估量的多重价值。在各种不同的价值形式中,认真分析其经济价值的特点,高度重视其经济价值,对于我国这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异常丰富的国家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济价值 文化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